如何評價 my little airport?


My little airport ?

當年,mla自己在歌里評價自己:「我們是美孚根斯堡與白田珍寶金。」

美孚與白田皆為香港地名,根斯堡(Serge Gainsbourg)與珍寶金(Jane Birkin)是法國流行樂壇影響最大的一對夫妻。mla有歌唱道:《How can you fall in love with a guy who doesn"t know Gainsbourg?》

2012年,我在mla廣州演唱會聽這首歌。不知為何從Gainsbourg講到了奧斯卡王爾德,其中忘了是nicole還是阿雪說:「如果你要愛上一個人,除佐Gainsbourg,Oscar Wilde距都應該要識。」

他們也許有內涵有深度,也許只是一個裝逼的組合。不管如何,了解他們推崇的人,自然會了解my little airport

世人評價Gainsbourg說他 「是嘲笑一切既定規則的混小子,又是重建新藝術領域的翩翩紳士。」

世人評價Wilde說,「王爾德不僅在服飾、裝飾、語言的表達以及行為舉止等人生的各方面創造了絢爛多彩的審美形式,並成功折射到他的作品中去。」

那麼如何評價My little airport?

論黑色幽默,他們不是第一個唱出 「讓我搭一班會爆炸的飛機,去到台灣之前被炸死」 這樣的歌詞的人。但他們隨後在這首歌就接出了 「我以後也不會再打電話給你,再沒法對電話唱k,你要是傷心便去找好友睇戲,他們一定會凼翻你」這樣的口水詞。

同時,在另外一首歌,本來是好好地唱著 「到最後你都系要走,我沒有挽留」 這樣的小學生狗血無腦情歌的詞句,結果後來幽幽然冒出一句 「到最後我都沒有跳樓,我只有淚流」

mla傳唱度最高的作品,都是在問同一個問題:青年男女究竟應該如何搞對象?

《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社會主義青年》、《只因當時太緊張》、《我愛官恩娜都不及愛你的哨牙》

阿P作為詞曲創作人最成功的地方,便是將廉價的卡西歐玩具電子琴玩出了古怪伶俐的夢幻感,頗為狡猾。my little airport的作品剛傳開的時候,最抓耳朵的便是阿P清新可愛的曲風,搭配nicole略微有點像法國香頌的慵懶聲線,至少讓人願意聽下去。而要是再細聽其中的歌詞,便再也跳不出來了。

"但放棄你卻像,像沒可能夢想,像一首沉悶的獨唱。" 《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

「願我可變,優美的詩篇,這樣你便願看數十遍」《失落沮喪歌》

「可否試一次,與我閑時,亂搭巴士。由上環到天后,拖著我手,到我話夠」《春天在車廂里》

mla自稱詩人,寫點小情話,自然不在話下。但若要因此稱呼mla為小清新,實在讓聽完整首歌的人驚呼:哪裡小清新了,明明是黑暗系!

因為他們同樣也唱過:

「同不太熟的人結婚,應該會很開心」《和陳五msn》

「我在想是否應該真的行房,這樣是否破壞了交往」《浪漫九龍塘》

後來的作品更是有直接以嫖客和妓女的對話與關係切入的《廣州足浴一夜》、《憂傷的嫖客》,有以行房聲為背景的《公司里的愛琴海》,甚至還有有直接寫《菊花的味道》的。

我最喜歡的mla的情歌其實是《我們一起離開吧》,清甜又恬淡。

我想帶你去歐洲

我想帶你去月球

想帶你環遊宇宙

會否把生命看透

但是在同一張專輯,他們也唱,「我已經不是當初的文藝腔 我已經不是每天都覺得沮喪 我只想摸你乳房 我只想摸你乳房 我只想摸你乳房 我只想摸你乳房 摸你乳房...」

mla在早期作品唱過,「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辦公室/無法停止寫詩」,文藝又憤青的形象躍然於歌詞中。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也肯定能遇見這樣too young too simple的年輕人,也肯定能猜到他們要是只會抽煙和寫詩,總有一天逃避不了《去信和賣碟》的命運。

不過也是他們,同一隻樂隊,唱過 「七個月見佐三十九份工 搵份工仲難過搵老公」,念過「金錢對於我們來說 輕於鴻毛」。在少年的我看來,他們唱出年輕人在叛逆與迷茫中的反覆掙扎。不知現實中香港青年的心態,是否也是從《搭的士上班去》到《公司裁員三百人》 最後那句:「我今日只想留在家中」。公司發了少量的口糧,便去《悲傷的採購》。

「從前曾話過要如何欣賞世界的美麗 現在只懂得放假去消費」

某一種小市民的情緒在《西西弗斯之歌》爆發,俏皮之餘,總有些讓人頭皮發麻的嚴肅。我甚至感覺,從文學揭示社會現象的意義來說,《西西弗斯之歌》是當代香港的阿Q正傳。

聽遍mla所有同樣情緒的歌,我感受到一種危險的諷刺感。現實生活中,不管被稱為屌絲,還是小市民,還是廢青,這樣的社會階層是真實存在的。雖然是底層,但他們並不是社會可以嫌棄的垃圾。《西西弗斯之歌》里在賽馬投注站工作的女屌絲,通過玩弄賭客來抒發工作的壓力,儘管她從頭到腳散發著負面氣息,但社會上其實沒有多少人有資格嘲笑這樣努力打工糊口的人。這樣的廢青自我吐槽,許多人當作笑話,但廢青如果真的被人當作廢物,還要參與政治,別人會當作腦殘。

my little airport有不少歌帶有政治觀點,比如曾經的《我愛這郊野(country),不愛這派對(party)》,但最後讓他們在大陸被封殺的,卻不是這一首。

作為寫法文詩嚮往法國文藝的樂隊,mla的政治光譜曾經是香港土生土長的法國左棍,草根喉舌感爆炸, 既有獨到犀利的抨擊,也有情緒化的表達。

」世界經濟絕望,窮人賣屎忽救香港「

「大財團最終亦會炒曬你啲人,小政府唔會理你有幾窮困」

「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為什麼你們不行入啲呢?「

更直白的有《Donald Tsang, Please die》

曾經我覺得,他們的冷靜和憤青都只是故作認真的冷嘲。曾經他們的歌里,除了對上層的抨擊,還有對社會下層一些拙劣的政治參與的一些善意嘲諷和高級黑。

然而隨著香港這些年政治環境的惡化,mla原本文化基因里就帶著的那種法國大革命式的衝動,讓他們徹底地倒向了草根。

從音樂上來說,indie之所以是indie,就是因為無法用一些大家都熟悉的辭彙去描述去給這些帶有實驗性質的音樂貼標籤。從音樂工業的角度來說,indie幾乎都是粗製濫造。16歲剛學吉他的我就能聽出mla編曲乏力,而學了音樂幾年後就能發現nicole習慣性的脫拍已經離譜到不能用風格來解釋了。

但只要不商業化,indie就是有存在的意義,因為獨立音樂、小眾音樂的繁榮意味著社會中的任何人都能找到代表自己的觀點,或者替自己抒發情感的聲音。

mla的歌曲常見香港indie圈的典故,比如《牛頭角青年》里「著橙色衣服的阿Tim」其實是90年代香港indie樂隊"...HUH!?"的主唱。而mla的情懷就在於支撐香港獨立圈。

十年前,一幫香港indie人建立了維港唱片廠牌,my little airport是其中的一分子。這十幾人在努力改善香港indie的生態圈和生存狀態方面居功至偉。其中的故事與變化,寫成了我最愛的一首歌,《我是為了兩千蚊才到這裡表演》

老實說我是為了兩千蚊

才來到這個地方表演

玩了音樂經已六年

這些年我有許多改變

譬如說我已知這音樂不會有發展

譬如說我的旋律愈寫愈不自然

譬如說我已預備在某個夏天

會回到我的起點

那一年的一個夏天

我和十二個朋友建立了維港唱片

那一年是人生過得最快的一年

那些清甜的回憶

我仍能看見

有些人過多五年會變很有錢

有些人過多五年窮到不再露面

而你會不會記得這一天

我為了兩千蚊來到這裡表演

2016年5月,香港牛頭角,維港唱片十周年演唱會。

當代香港小眾樂壇的新星和資深票友們,在門前兜售專輯以及周邊,其中就有my little airport這兩位:阿P和nicole。

演唱會的地點在工作室,非常小,一票難求。我買不到票,提前三個小時來到等待,仍然被拒之門外。幸好活捉啊P與nicole兩人,聊了一會,得合照若干。

最終,我在門外站著聽完了這場演唱會,偷偷溜到音響後面,透過遮蓋不實的幕布,反而有更好的觀賞體驗,那天,《海心公園的阿伯》首發。

告訴李慧瓊,和那班新住客。

我是海心公園的,一位阿伯。

我是幸運的,因為當年10月原定在廣州的演唱會,後因政治原因取消,再後來,似乎再沒有my little airport在內地開唱的消息。

作為一個私底下寫幾首歌,自詡半個音樂人的我,七年前第一次接觸MLA,驚艷於粗糙但層次分明的音樂,驚艷於流行音樂與青年詩人的結合。

時過境遷,時轉勢移,今天回頭看,my little airport像是預言家,又像只是忠實記錄香港的詩人。

2008年,我對香港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它的黃金年代,是經濟發達,文化興盛,民主民生為亞洲楷模的城市。在那個時候,my little airport讓我了解到,其實香港不太平。香港政治的暗涌,經濟的失衡,青年的不安,都在醞釀一個爆炸的時刻。以至於去年佔領中環事件發生後,我第一時間是哼起了《牛頭角青年》。

全世界都有暴動的青年,但香港幾時先出現。

後來我又看了很多一系列關於香港地產膨脹、底層人民生活艱苦、文化斷層、青年人掙扎的紀錄片,無奈只能嘆息,其實底層的聲音一直都在,檯面上的人,聽到了也似沒聽到。

故所以對my little airport的評價,除了藝術性以外,絕不能少了政治性、歷史性的一環。啊P只是一個業餘寫點音樂的電視台小員工,nicole曾衝動北上尋愛,新組的樂隊難以入耳。但他們合在一起時,他們是物慾橫流時代的詩人,也是後鍍金時代的活動家。


大概在09年開始聽my little airport,這個時間和他們的眾多粉絲相比應該算蠻晚的,我就說說自己的一些感覺。

mla的曲調輕快,旋律簡單,特別是早期幾張專輯(《只因當時太緊張》《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青春期的小心思,對生活的憧憬,愛情、夢想、迷茫...種種情緒被林阿P赤裸但又聰明的歌詞表現的淋漓盡致。

然後的日子(《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和與林一峰合作的《為你含情》),mla們畢業了,直接的觸摸到了社會,歌詞變得更豐富,招牌式的"略帶狡猾的清新"也到達最高點,這個時候的他們,對愛情仍然保持著美好的嚮往,開始厭倦一層不變的工作生活,在歌詞中自問「從前曾話過要如何欣賞世界的美麗,現在只懂得放假去消費。 」

MLA開始思考為什麼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這個時期(《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林阿p寫了很多在大陸幾乎無法播放的歌曲:《donald tsang, please die》,《我愛郊野,但不愛派對》,《告別吧,香港》,《宅女上街吧》...等等等等,有的收錄進專輯,有的沒有,很深的一個印象是《告別吧,香港》mv最後一個鏡頭,[too young too simple]拿著一張寫有「香港明天會更好」的題詞橫幅,畫面切換,一尊清代抗英大炮。這個時候的林阿p,是個俊俏的八十後,會在歌詞里念叨:或者我已經不能返大陸探親。

最近兩張專輯(《香港是個大商場》和《寂寞的星期五》),應該算是mla思想最為成熟的時候,他們對生活淡然,對愛情淡然,寫了《西西弗斯之歌》《milan》《爺就是一名辭職捻》這樣的歌曲,他們認為感情是自由的,沒有對錯之分;對人生,他們褪去浮躁,雲淡風輕。

mla是這樣一支樂隊,你能從他們的歌曲中看到太多影子,我們看到的,聽到的,經歷到的,感受到的:青春期、畢業、工作、迷茫、生活...都被他們寫進那些清甜狡猾俏皮憂傷的歌里,幾張專輯下來,有人看到傲嬌,矯情,曲不成調...我感受到的,是成長。

成長,難道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嗎?

這還真是個問題~


打著小清新旗號的真搖滾

——逼哥


我又來複制粘貼答案了。。。

原帖:如何評價My Little Airport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彈奏英國國歌? - 蹦跳椰菜花的回答

1.大多數大陸聽眾將mla視作小清新樂隊。mla確實有不少小清新歌曲,他們有點像卡佛,擅長將生活細節化為意象,描述一些難以直陳的情緒。他們第一張專輯《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尤其清新,其中的同名主打歌《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不曾出現過"愛"字,卻將校園中的青澀愛情呈現得無比生動。這種在歌詞中的細膩情緒表達,如今被稱作小清新風格。小清新迎合了當代中產的審美。中產審美說起來比較複雜。我們此處只簡單涉及與本事件相關的一面:中產厭惡且消解公共性與政治的意義,取而代之將日常瑣碎的私人生活放置在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果mla只是一隻普通的小清新樂隊,他們肯定不會搞一個大新聞啦

那麼,mla到底是怎樣一個樂隊呢?

2.mla是獨立樂隊,他們的音樂公司是一群夥伴攢錢成立的維港唱片。因而他們成立至今幾乎沒有任何商業運作的技巧,樂隊成立十一年至今只有《美麗新香港》成功在音樂電台上打榜。獨立的另一面是,他們不需要被母公司限制為商業運作而自我閹割。他們的行為和歌曲一貫作風大膽,敢為天下先。他們寫過不少小黃歌,也公開罵過香港特首去死。商業樂隊基本上不敢這麼做。這也是粉絲們喜歡他們的一大原因。

3.從mla的一貫的歌詞可以看出,他們是標準的左派傾向樂隊,並且是西方意義上的左派,反資本主義、反極權政府、支持社會運動。雖然他們的歌通常由男主唱林阿P包攬詞曲,但發專輯畢竟是樂隊兩人的事情,我們可以認為女主唱Nicole對歌詞的政治觀點沒太大的不難。

體現左派傾向的歌詞包括:

  1. 最明顯的專輯《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

  • 社會主義青年:基本上我只是一個社會主義的青年。
  • 瓜分林瑞麟三十萬元薪金:攤分,讓我們攤分,警察對我們社運人士的兇狠。權力歸於人民,領導應該由人民普選產生。
  • 失業抗爭歌:來到世上的意義是為了抗衡,為了正義必要時犯法抗爭。這是場戰爭但勝利是不可能,犯法為彰顯法制不公允。

  • Donald Tsang, Please Die:Donald Tsang,Please die,我們肯定上街。(Donald為時任香港特首曾蔭權,看標題就知道什麼意思。)

  • 荔枝角網球場宣言:(荔枝角是他們長大的地方。歷史上的網球場宣言是法國大革命三級會議中的重要事件,當時國王關閉會議大門,試圖強行阻止三級會議,會議成員便在門外的網球場發表了網球場宣言。)

其他專輯:

  • 悼二零一二年的夏:你的離開不合情理…你用砍頭的力量追尋自由,我們腳踏實地為你延續理想。(本篇作詞為阿雪,而當年夏天國內的閩運人士李WY神秘自殺,引起各界紛爭。)

  • 牛頭角青年:全世界都有暴動的青年,香港何時才出現…或許永遠都不會有改變,如果我們都只願意做旁觀的青年。(令人唏噓)

  • 搭的士上班去:既然你的錢最後亦被剝削在每月的工資,為何改善在每天的交通。

  • 今夜在干諾道一起睡:(不方便多說)

  • I love the country not the party:(不多說)

阿P的獨立作品通常更直接:

  • 我等在街上籌旗:呼喊資本主義閉嘴。

  • 請不要在深水埗賣旗:曾蔭權,草泥馬。

  • 露體狂小丁:這場革命最終無人取勝。

  • 宅女上街吧:宅女上街吧,這個政府靠得住嗎?

以上歌詞均作了翻譯上的技術處理,避免語言隔閡。

4.作為行動向左派,mla一貫參加香港的本土社會運動,例如保護歷史建築運動(天星碼頭)、環保運動(反高鐵)、敏煮運動(OC)。歌詞多有體現,他們也經常在不存在的網站臉書上po參加社運的照片。

5.於此同時,mla大概是有史以來在歌詞和標題中使用最多香港地名的樂隊。昨晚手動計算了每張專輯出現地名的歌曲數:

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1/10

只因當時太緊張:2/10

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4/17

為你含情3/10

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4/16

香港是個大商場:6/15

寂寞的星期五:3/17

適婚的年齡:4/15

在他們的歌曲中,我們認識了荔枝角、白田、牛頭角、九龍塘、調景嶺等神奇的地名,他們的歌曲賦予了這些地名別樣的意義,歌迷們甚至聽到「九龍公園」便能想起"游泳池",聽到「九龍塘」便想起開房。地名的頻繁使用某種意義上反映出他們濃烈的本土意識,他們熱愛香港,愛得深沉。

6.更複雜得說,他們的地方性情感來自樂隊兩人的中產出身。他們的中產身份也是他們寫小清新歌曲的原因。然而表現為小清新的中產本質與社會運動的傾向沒有任何矛盾。mla歌頌過的美好六十年代,其中的嬉皮士便是投身社會運動的中產青年,他們勇敢地與權力機構抗爭,宣揚愛與和平。飽受某國網民嘲諷的台灣日花和香港的傘都與當年的民權運動一脈相承。之前張懸的掛旗事件也與此相似。

7.簡單總結,mla是個夾雜反抗精神和本土意識的中產獨立樂隊。


想貼上最近他們的專訪。

截自P仔的inst。

好喜歡他。


雖然寫的不咋的,也只是一張專輯的樂評,但我覺得意思差不多:

青春最好的註腳 (評論: 只因當時太緊張)

好吧,還是貼出全文好了:

MLA深受文藝青年的喜愛,當年我自然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一直覺得飛機場是小清新,即使後來他們的歌漸變得微重口味以及帶有社會批判性質。但我所言的小清新並非那種風和日麗雲淡風輕的無病呻吟小確幸,而是「小」(著眼點小)清(意義清晰)新(新穎),他們所吟唱的都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又「隱蔽」,例如AV)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寓意清晰不故弄玄虛,而LO-FI+甜美帶點詩意的唱腔更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些必然是他們受人喜愛的原因。

  而除了上訴的原因,《只因當時太緊張》最為打動人的,應該是潛藏在樂迷心中的那種「人生遺憾當作美好」的情懷。大部分人回憶起往事或正當青蔥歲月的時候,總會有很多遺憾的事,例如沒能在年少時見識外面的花花世界,沒能和心儀的男/女孩在一起,沒能嘗試一些有趣的探險,沒能留下一段浪漫又難忘的回憶……當想起這些的時候,或許會覺得失落沮喪「我做過的事,沒太多是有意義,接近誰誰都不會快樂這些我都知」,但除了遺憾也會會心一笑感慨年少無知的同時覺得又何嘗不是一種「單純」的美好,正如那情竇初開時的「太緊張」。

  又或者,生活在內地的小鎮青少年,沒有見過「巴士」、「購物中心」,也不懂英文或法文,不知道張如城和夏金城,甚至更不知道如何Download Good Av。當聽到MLA「小清新」地唱出這些的時候,一下子便激起對新鮮未知事物的幻想與嚮往,正如楊德昌電影《一一》裡面的那句台詞「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三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兩倍不同的人生經驗。」,又如沉溺於閱讀的人,MLA的歌延長了人們的幻想,「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唱)給你看(聽)」。

  不過,MLA難能可貴的不只是一味幫助人們回憶美好的人生遺憾以及延長人們的幻想,還會喚醒一些灰暗的情緒,戲謔GIGI LUENG IS DEAD,惋惜好友不能承受生命之重而Jumping Out Of Windows,還有與Dear skinny fish一同感傷他的離去,用音樂和吟唱給灰暗的情緒找到出口,令人釋然、放下而繼續生活。

  至今仍記得當年第一次聽完整張專輯的時候,腦海出神想起的是,那年秋天,與暗戀的女生單獨吃飯時候的緊張。雖然如今就早已放下,但「只因當時我太慌張,沒發揮到我的擅長」仍是那青春最好的註腳。


我記得有一期張悅然主編的《鯉》曾經這樣評價my little airport:他們從秘密的情愫唱到午夜的香港,從瑣碎的日常唱到人類的滅亡,就這樣唱過了無數個季節,唱過了無數人的青春期。

林阿P的歌詞涉獵範圍很廣,從生活細節到兒女私情,後來創作里加入大量對社會,工作,政治不滿等訴求。《失業抗爭歌》和《邊一個發明了返工》都是金融危機時代的產物,他在歌里叫過香港特首去死,唱過「加多利大廈滲水事件」,替住在前屋宇署署長家樓下的鄔女士抱過不平,由於樓上鄰居太特殊,鄔家的天花板漏水8年都沒解決。前政務司司長林瑞麟因處理政務令人不滿意而被罵過「肉體錄音機」,還在立法會上打過瞌睡,所以便有了?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而?美麗新香港?化用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里歌詞「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就當我在外地旅遊」,更是戳中很多港人的淚點。阿P說自己會懷念香港20年前的獨立音樂,AMK,黑鳥等,他曾經也引用 AMK 樂隊的話說:

「如果要反抗建制,音樂是一個好好的渠道。」

《給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發表時間是反高鐵之後。當時有一萬人把當時的立法會包圍起來,想阻止高鐵方案通過,也阻止在裡面的政府官員離開,最後官員無法坐車離開,後來偷偷進去地鐵通道,坐車走了。裡面的歌詞也在呼應政府官員林鄭月娥曾經在拆皇后碼頭時說的「我曾經也火紅過」,所以才會有當你進了車廂又忘了自己曾經也是月台上的人。

曾經你都是夾在月台上的人

當時你覺得入了車廂內的人 

有責任盡量前行

如今你經已是進入了車廂內的人

但你忘記了四班車之前 

你的月台人身份

機會來了你變更

你不再為後面的人諗

曾經你是月台上有理想的人

對月台人充滿憐憫

《廣州足浴一夜》里則唱到年輕人的迷茫:

努力又是什麼?

如果目標已經出錯 

這裡有沒有人清楚 

越努力越錯得多 

人生是什麼?

我今晚不知道喎 

這裡有沒有人可 

將一切告訴我

my little airport是對生活有細膩觀察和思考的人,在歌曲中那個不想被生活俘虜的採購員、在賽馬投注站工作的西西弗斯、八卦雜誌的記者Ivy,變成逐一在城市裡消失的豬、永遠不泊岸的浪子無一不包含我們的影子。他們的歌詞也是命中心窩,直接就寫出我們的感受。

海心公園建造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原來是海中的一個小島,公園裡有一座海心石,據說情侶們拜過此石便能收穫好姻緣,靈驗與否不得而知 ,卻成了那時候情侶的拍拖勝地。以前公園裡有很多人老人唱歌,現在好像因為投訴太多,歌聲漸漸少了,覺得有些可惜。於是就有了《海心公園》這首歌。李慧瓊是土瓜灣北選區的立法會議員。

到了六十八 厭倦所有迫壓

年輕才有資格被糟蹋

告訴李慧瓊和那班新住客

最近土瓜灣變得很抑壓

不知你向來有什麼政策

但根本沒有我我很明白

《rm1210》表面上是講一個人當第三者的故事,但其實在電影《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也有說,政府大力推動活化工廈計劃,所以觀塘、牛頭角一帶的工業大廈能比較容易地從工業用途轉為商業用途。雖然香港工業轉型後,有很多任務廈都荒廢了,但也成了很多藝術家租住的地方,尤其是在觀塘一帶。但活化工廈計劃加上業主擁有同一棟物業八成就可以強制拍賣另外兩成物業的計劃,加上地段臨海,讓不少地產上都開始在觀塘收地,打算拆樓,建成商業大廈。這首歌其實也是在控訴這些政策,阿P工作的某工廈樓房就是rm1210,由於業主易手,他預計單位一年後必被加租,也只好跟樓房分手了。

我們遇見的那年

那年吃過幾多薯片

看了幾多套港產片?

知你們不會改變

你們計划了多年

就趁這之前 我仍願繼續發展

MLA那份獨特的為你帶來會心微笑的幽默感,蘊含在某些讓你發笑的作品中,其出處卻是來自文學領域。熟悉希臘神話的朋友當然知道《西西弗斯之歌》在唱甚麼,《milan》中的Milan,則是指著捷克大文豪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而歌中引用的故事橋段,是來自他的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一故事《搭車遊戲》,還有《你是浪子,別泊岸》當中所唱的:「離婚的最主要原因是結婚。」就引用了英國文豪王爾德的名言,而序幕曲《九龍公園游泳池》,則是阿P的看了佛教《心經》的漫畫版後而得到靈感寫成的。MLA聽上去好像簡單直率,但當中卻有深遠的源頭。

從吉野家到麥記最後一夜,從騷年的初悸到大叔的咸濕,從窮人賣屎忽到社會主義青年,從九龍塘到土瓜灣的香港鄉愁,從官恩娜唱到老闆娘,從適婚的年齡唱到獨身的理由。

念白,迷茫,苦悶,憤怒,夾雜小清新和重口味,構成了他們音樂特殊的氣質,人情常在,又冷眼旁觀。

有次採訪記者問:怎麼評價my little airport這個樂隊?

阿P回答是長期寫日記的樂隊。

Nicole則說是一路身心靈成長著的樂隊。

他們用自己的創作踏踏實實記錄一件件小事,當你有一天翻看他們的作品,會發現這已經不是一件件小事那麼簡單,而變成了一個時代的縮影。


貼一篇自己寫的樂評吧 雖然寫的特別差但是也算是腦殘粉的心聲吧

憂傷的嫖客

用一個憂傷的嫖客來形容My little airport的新專輯《寂寞的星期五》應該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緩慢的吟唱,簡單的三和弦,含混的法文詩如同似睡非睡時的昏沉,讓你分辨不出到底是現實還是夢境。彷徨、迷茫與不安從每個音符的間隙里溢出,就好像是一個臨近四十的男子,在朋友的鼓動下下定決心偷偷瞞著妻子南下廣東,直到站在厚街的街頭上才發現想像中的霓虹斑斕早已變成了閃爍的警燈,在殘酷的現實里,沒有小姐,只有公安。

第一次聽小機場是在初三,初夏來臨的時候。悶熱潮濕的教室,風扇無休止的轉動,雖然熱浪已經來襲,春困還是沒有褪去,努力想要睜開雙眼,但腦袋卻像失速的飛機,無可救藥的下墜。就在這時,小機場的第一張專輯《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像是一場初夏時的陣雨,澆熄了熱浪的火苗,空氣中彌散的都是植物與雨露在陽光中蒸騰的味道。Nicole孩子氣的唱腔伴隨著Casio玩具鍵盤所製造出的奇妙旋律,就像在中學的操場上,在泥土芬芳的氣息中,少男少女們在操場上打鬧著。女生們穿著寬大的校服,帶著鬆緊帶的袖子被翻卷上去,露出一小節白皙而纖細的手臂,是夏天來臨時的標記。她們三三兩兩的繞著操場散步,在經過籃球場時,總有幾個男生會突然像是吃了大力菠菜的水手,瘋狂搶斷,然後上籃,隊友們紛紛心照不宣的相視一笑,朝著那女孩離開的方向望去,從他們的眼神里簡直可以看得到荷爾蒙的味道。彼時還沒有女神的說法,暗戀與單戀還是一件純潔的事情,屌絲的情懷也被小機場唱出了「像一個沉悶的獨唱」這樣抒情的感慨。直到臨近畢業,看著長久以來自己喜歡的女孩與自己漸行漸遠,才明白什麼是「但放棄你卻像再沒可能夢想,像失去甜蜜合唱。」

但高中還沒過完,就已經發現當初愛的要死要活的女孩們早已變成了碎紙機里的紙屑,夢想仍在繼續,合唱依舊甜蜜。於是我們開始感慨自己初中的幼稚,即使當時的我們依然幼稚。於是,小機場帶著他們的第二張專輯《只因當時太緊張》如約而至。專輯的封面從兩個青澀的女生變成了一對躺在床上的情侶,看著他們的相視一笑,拿著專輯的我們便也就心領神會。相較於第一張專輯香草冰激凌般的香甜,第二張專輯多了一點點的麻辣味,正所謂是嗆喉的青春氣息。就像是那些高中的小情侶們,僅僅是牽手便會面紅耳赤。Nicole繼續著她淡淡的吟唱,只不過唱腔中少了幾分童稚,又多了幾份故作成熟的俏皮,仿若傍晚放學時昏暗的後巷,女孩輕輕踮起腳尖,男孩遲疑的探頭,心中盤算著即將迎來的究竟是柔軟的雙唇還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在尚且不知French Kiss為何物的年代裡,即使是輕輕地觸碰便讓血壓驟升,心跳的聲音彷彿響徹整條巷子,只能讓回憶青春的老傢伙們白白握著速效救心丸含淚感慨。孩童們總是盼望白晝來的更長一些,才能盡情的追跑打鬧,而小情侶們卻總是希望夜幕快快降臨,因為只有借著夜幕的掩護,他們才能光明正大的牽手。於是看著他們的身影,小機場唱出了「與我閑時,亂搭巴士,從上環到天后,拖著我手,到我話夠」

縱觀小機場的音樂發展史,就如同我們這一世代青年的成長史。伴隨著Nicole和林阿P大學畢業,小機場發行了第三張唱片《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歌如其名,小飛機從清爽香甜的初夏走到了炎熱燥郁的盛夏。高溫伴著潮濕,汗液如泉水般汨汨流出,昔日的狂風被熱到癱瘓,連冰淇淋都被嚇得不敢出聲。全世界青年的迷思同樣也盤踞在小飛機的腦海里,豐滿的理想和骨感的現實、高的可怕的失業率和低到髮指的薪金,文化的荒漠與獨立音樂的窘境,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困擾著他們。於是,他們的主題不再窘於卿卿我我的愛情,他們開始唱出《indie 悲歌》、唱出《畢業即失業》、《奇人的離職》。一面勇敢的自嘲、一面又無情的揭著社會的傷疤。如果說上一張的風格是清新嗆喉的話,那麼這一張嗆喉仍在,但清新卻弱了不少。當青春期的最後一絲自戀與任性被發泄殆盡,小機場與這時代千千萬萬的青年一樣,開始了一場嬉皮的抗爭。當然,作為小機場出道時的殺手鐧—卡西歐電子琴依舊搶眼。在《悲傷的採購》中,阿P再次把Casio發揮到極限,迪士高式的節奏盡情地自我嘲諷和戲謔,僅憑一人之力便勾勒了如此凄凄慘慘之景:「訂了一季,又到下季。為何人大了就要成為工作的奴隸?最愛做的不可發揮,我的感覺,逐漸流逝。從前曾說過要如何欣賞世界的美麗,現在只懂得放假去消費。如果繼續這樣,我還是我嗎?我還喜歡我嗎?或者我應該死去吧,總好過變得更差。」

而在之後的兩張專輯裡,小機場也基本延續了這一種「文藝青年」式的抗爭。他們彷彿是遊行中的法國人,一面高喊著民主、自由的嚴肅口號,一面又在人群中偷偷打出一張「我不想上班」的條幅。他們又彷彿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嬉皮士,在抗爭的間隙還不忘吻著自己心愛的姑娘。

直到2012年,他們推出了全新的專輯《寂寞的星期五》。當阿P辭去工作,當歲月給他們留下了更多痕迹,小機場終於從炎夏走到了初秋。相較於前幾張專輯更多的關注於外部世界,他們終於返璞歸真,更加靠近於自身情結。也許青春就和滾燙的洗腳水一樣,倒到盆里,腳丫子一伸,齜牙咧嘴一番,還沒一會,就涼了。當連痛苦都不能長久的時候,文藝腔自然就變成了老油條。這張專輯就像是他們對於自己過去的總結,從《回到中學的暑假》、《寂寞星期五》開始,是對學生時代的懷念,有著小小的曖昧和不甘心,而又帶著一點點孩子氣般的倔強。再接著的《牛頭角青年》《去信和賣碟》則像是對青年時嬉皮的自己的緬懷。而直到《憂傷的嫖客》,通過嫖客與女子的一答一問,正當大家沉浸在嫖客的低落和鳳的關切安慰中沉思難抑時,突然別有洞天,臨走時,鳳冷不防發射一句:「哎,小費可以多給一點嗎?」,一下子打破了人們所有的幻想:四十分鐘的關係似夢一般,人生經歷總無常,你又何必介懷心上?


曲調輕鬆愉悅,每首歌並不是很長,也沒有過多的重複,感覺是音樂人很用心,很隨心隨性的完成了每一首歌的創作,也是香港年青一代通過音樂來表達對生活的一些小小的想法和憧憬。個人是非常喜歡的!


MLA同壞碑唇一樣,等我在滿耳行貨入面重新發現聽粵語歌的樂趣。無論係抵死賤格鹹濕嘅阿P定係突然間對生活充滿無奈不滿的阿p,都係生活中有血有肉嘅我同你。「到了某天你我不再浪漫,有不喜歡的工要返。你會否記起曾笑得那麼燦爛?」至少,我們還有MLA。


用小清新的調調唱著成年人的黑色童話。

六七年前就聽MLA,那時候並不喜歡,因為愛裝逼,豆瓣上都說好,那我也聽,聽完了標註一個"聽過",顯得逼格滿滿。那時候不喜歡的原因有二,第一我不喜歡粵語歌,第二我當時還很年輕,二十齣頭,心境簡單心思單純,活得為所欲為,小飛機的歌詞並刺激不到我。

愛上MLA是因為一首歌里的一句話:

從前曾話過要如何欣賞世界的美麗,現在只懂得放假去消費。

半年前,我每天加班到十點,有時候十二點才到家,那時候唯一的樂趣就是月初發工資後可以買口紅買香水買衣服買包包,周末逛商場逛淘寶買買買,買買買,然後繼續工作加班。直到有天蝦米給我推了這首歌,點開歌詞的時候看到這句話,當時心臟被狠狠揪了一下,我突然想起二十齣頭時的心愿是萬水千山走遍,而現在我的心愿卻是香水口紅包包。

我究竟是進步了,還是墮落了?

也許在大部分人眼裡這才應該是三十左右的人該有的生活,日常的包包至少也得是coach,MK那樣的初級輕奢,口紅要迪奧香奈兒,每天早起半小時畫好眉毛噴上蘆丹氏的香水,每天坐在辦公室里,拿著七八千的薪水,寫著教那些年薪百萬的中產階級如何有品質地生活……不,這已經很失敗了,因為很多人在30左右的年紀里已經年薪百萬了。

https://www.xiami.com/song/1771386748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七月的時候辭職了,辭職後陷入抑鬱不能自拔,每天質疑自己的選擇,隨波逐流也許會快樂一些,我29了,我沒有機會任性了,只能妥協,除了妥協沒有別的辦法。

那時候每天單曲循環我們一起離開吧,這幾句歌詞特別戳我,佛教里有一句話,罪不重不生娑婆,我們每個人因著業力投生到地球,沒有誰比誰輕鬆,下輩子也是一樣。

https://www.xiami.com/song/1771386749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小飛機場的歌詞永遠能戳中我最狼狽最糟糕時的狀況。

我今年29歲,還沒攢夠去北歐凍死的旅費,我也辦不下籤證,我甚至還沒有護照。

今年夏天失去了很多人,一直享受孤獨的我突然覺得孤獨有些冷,有些可怕,原來我享受的是自由,自由的背面是孤獨,遠離人群,遠離正確的生活軌跡,必然要承受特立獨行的惡果,比如此刻,如今的生活已經無人過問。

我說我不想結婚,所有人都說,你太悲觀了。

每次參加婚禮,看到朋友圈裡的姑娘秀恩愛,在街上看到執手的情侶們,我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惶恐,是一個人孤獨終老可怕,還是一輩子被一個人套牢可怕?似乎都挺可怕的,所以只能接受一種自己還可以接受的可怕吧。

不趕浪潮不泊岸,眾生都落入情網,還好我是你們唯一的希望。


套用mla的一首歌來形容——介乎法國與旺角之間的「濕意」

Nicole 的演唱有點法國香頌慵懶的氣息,乾淨清澈的嗓音抓人,心裡像被貓咪撓了一下。 阿P喜歡casio電子鍵盤,經他那麼一搗鼓,曲子就有了童趣魔性的調調。歌詞坦白式含蓄,坦白嘛,因為歌詞肆意得像流水賬,含蓄嘛,因為在流水賬里找到波光也是一件難得的事,明白了就會心一笑。

不懂粵語的人若單純地聽曲調和聲音,一定會被小清新的腔調、古靈精怪的曲風的表面欺騙。聽,可愛里的狡黠——

◆《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

很魔性的一首歌,在這電子樂的震蕩下要飛向外太空了。這歌名讓人匪夷所思,唱得一本正經,後來才知道「動物園」是香港的一家小眾音樂唱片店,「動物園」是曾經的約會地如今的懷舊所,歌里沒有直白地談情說愛,都是瑣碎的記憶片段。

◆《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

歌迷說他們的歌在教大家怎麼約炮。他們就這麼唱著唱著,約炮這件事也含蓄詩意起來了。歌曲里埋著一段隱秘的辦公室戀曲,用「我最愛你是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這句來告白感覺很浪漫。

◆《給親戚看見我一個人食吉野家》

但他們的歌里常常高唱單身,比如《適婚的年齡》專輯裡的歌曲就有各種單身故事。《給親戚看見我一個人食吉野家》這首歌是一個很憂傷苦澀的故事,它讓我想到了春節見親戚的尷尬,還讓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某人樓下有全家便利店,讓人心生羨慕,她在新年發誓要吃遍全家的飯,晚上常曬出吃過的美味圖,我以後還是不要那麼輕易地羨慕吧。

◆《廣州足浴一夜》

在音樂的評論上看見有人說自己收藏mla的《廣州足浴一夜》、《憂傷的嫖客》這些歌被自己同學看到後,從此同學都以異樣的眼光看他。單看標題的確很大膽,他們的歌大多坦白,不脫離社會生活,不是烏托邦生活,他們為一個《憂傷的嫖客》辯白,自詡《社會主義青年》,世俗生活的一角被譜成曲,好像在看港片,五味雜陳。《廣州足浴一夜》里沒有曖昧只有人生。

my little airport一定是世界上最可愛的樂隊。但最後發現,讓人滿心歡喜的曲調,看了歌詞之後,就忍不住嘆了口氣。小清新只是皮相,重口味才是骨肉,忍不住被他們的小清新嗆到了。mla把自己的情緒或別人的故事都打散在瑣屑的詞中,用清新的曲子詮釋失意。

(文/微信個人公眾號-哇片)


欲揚先抑 欲揚先抑

技術不好,歌詞直白,編曲簡單,旋律單調不自然,配上港式無厘頭,但往往就是這樣的缺點所形成出來的樂隊特質,更能貼近聽眾引發共鳴,台上的用蹩腳又走音的國語唱出了你的心事(甚至連三和弦都按歪了!!)的時候,你會有種"這不是為我演出這是我在親自演出"的感動。表面新鮮內心悶騷往往都是喜歡mla的人所具有的的特徵。在香港,mla這樣特色鮮明貼近大眾內心的獨立樂隊並不是第一支,他們唱片廠牌的頭兒---關勁松,在89年這個多事之秋組建了一支樂隊叫AMK(亞當斯密遇見卡爾馬克思),當時有"主流聽達明一派地下聽AMK"一說,這支同樣走怪異路線的樂隊對mla的影響非常大。早期mla寫的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悶騷和苦惱的小破事兒,憂傷歌詞配上歡快的旋律是他們典型的套路,再後來越寫越宏觀,從工作失業音樂環境,到人性弱勢群體和政治。

我是在05年從舍友的mp3里開始知道mla,第一首聽的是my little banana。很有趣的是,mla每一張專輯都有一首以my little 什麼什麼命名的歌,每張專輯裡唯獨這首的詞是由nicole所寫(其他都是阿p),我想樂隊的名字之所以命名為飛機場,也許也是nicole(某個特點)吧


從《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開始聽小機場。我所喜歡的,是他們在歌曲中透露的對社會的几絲關切,以及首首離經叛道或是頗帶幽默的標題。

小機場就像每一個對社會有著想法的青年。從最初憤青一般地高呼「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唱「失業抗爭歌」質疑著社會公正;到念著「豬只在城中逐一消失」時的幾分冷靜,以及「我已知這音樂不會有發展」的初見端倪;甚至如今也會說出「這裡都不會改變,或者永遠都不變」這樣的喪氣話來。抗爭會有收穫么?努力會得到回報嗎?小機場的歌就好像每一個社會青年的成長史,以至我一時都不敢想像他們的下張專輯會怎樣將社會訴說。不過或許還不用擔心他們會像五四青年那般改弦易轍,至少我更願一廂情願將菊花的味道視作對香港大選的諷刺,而他們也會在末了悼一下二零一二年的夏。

下周寂寞的星期五,你們來廣州賣碟。我想聽nicole 唱milan,我想聽阿雪念法文詩,我想看看阿P有多害羞。my little airport,我們一起離開吧。


第一次聽mla是好奇hocc翻唱的美麗新香港的原版,當時我的感覺是

「wtf...」

尤其是相比hocc超強的唱功和用心的編曲,my little airport的原版更像是粗製濫造的卡拉ok一般,又吵又快,nicole的聲音好像每句話都不在調上。只聽過翻唱毀歌沒想到原版也能毀歌啊~

後來聽kay的「我可以被這世界淘汰,但不可以被世界擊敗」,覺得阿p寫的歌非常好聽,於是決定give mla another chance。去聽了歌名最爆炸的「給親戚看見一個人食吉野家」,成功被奇葩日本味的旋律洗腦。

還記得網易雲當時排名第一的評論是「憂傷程度堪比一個人吃火鍋上廁所回來鍋被服務員收走了」。

講真,這句評論是我聽下去的動力之一。這樣papercut一般的小確喪一直很戳我。儘管當時我還沒有仔細看歌詞,畢竟廣東話歌詞一般都蠻難懂。

某個在香港考sat前的晚上,我不想複習,於是一直在youtube單曲循環這首歌。看到評論有人說

「 比親戚見到一個人食M記,仲係9蚊頹包應該會更sad /_ (好似係)「

」講真,我覺得親戚帶太太去食吉野家更加悲慘「

「有乜o野慘得過自己一個人去吉野家打邊爐,仲要坐o係兩pair情侶中間=0=」

「十大老尷事之一」

不禁微笑的我終於懂了一個人吃吉野家的問題在哪裡。其實關於一個人吃飯這件事,作為曾經的重度社交恐懼症患者以及常常一個人去食堂的人深有同感。彷彿被窺見了以前內心的小秘密。不過,世界上(香港)居然還有那麼多和我一樣有這樣淡淡憂傷並且自嘲著的人,這個生動展現在眼前的事實讓我覺得好笑而欣慰。

邊聽歌邊刷微信,發現一個學妹剛剛轉發了猜「下一站天后」的謎,大家紛紛解開。我想,如果我發一個吉野家會有人猜出來嗎?大概發多少過分的提示都不會有用吧。然而我也並沒有動身去吉野家,只是youtube了一番發現太遠了。。。

結果過了大概一刻鐘,刷到了學妹的下一條post,「跟著my little airport游香港」,還有各種香港不同地方的圖。

我的內心「!!!」

我決定,stalk她。前一條post居然就是轉推了一個公眾號「跟著小飛機游香港才是正經事」,並且她的一個同學還回復了,說「憂傷的嫖客」很好聽。

我的震驚程度堪比在hkpds時發現同住的兩個學妹都是goocho粉。

於是我開始單曲循環憂傷的嫖客。前奏莫名很治癒。

「鳳:你不用那麼傷心 早晚你都會找到一個喜歡你的人

客:不是 是我不想再跟人一起 我覺得我和其他人不能相處

客:我越講越激動 直到走的時候 你問

鳳:哎 小費可以多給一點嗎

客:我先突然無咁傷心。「

「由不相識再到交心一場 然後又回復正常

四十分鐘的關係似夢一樣 人生經歷總無常

你又何必介懷心上」

大概大家第一次聽完記住的都是「小費」這個梗吧。對作為辯手的我來說,「小費」感覺就像是在曾經可能crush過的senior面前辯一個「本院(本人)不會再愛了」的辯題,打完之後被說「哎你這個speech做的蠻好的」。

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描述」小費「這種感覺,whatever啦。三個字說,是「反矯情」。

講真,這也是mla和」卻說不出「」沒見過你「型的小清新們不一樣的地方吧。雖然他們其實也有矯情的時候。看到本問題某個被踩到下面的答案竟然有想贊的衝動。(其實我覺得你是粉吧,看加粗的話)

他們的歌四個評價等級「艷俗、含蓄、矯情、病態。」都齊了啊。好像在同一個人身上四種屬性都擁有也說得通。

艷俗的代表作。「憂傷的嫖客」 「公司的愛琴海」,作為一個少女不予評價。其實「憂傷的嫖客」還有矯情成份。

含蓄的代表。「只因當時太緊張」,描述了含蓄而害羞的如同我一樣的人多少面對稍微喜歡的人的心理啊,因為別人跟我說一句下次逛街還叫我啊我喜歡跟你一起玩都開心很久,但是這並沒有發揮出我的最擅長好嗎。

矯情那就是「悲傷的採購」,每一句都是如此矯情,矯情的又很理直氣壯似的,讓人無從辯駁只能說一句中二病。還有「我們一起離開吧」。矯情又病態。

病態的話呢「讓我搭一班會爆炸的飛機」算不算?畢竟這是最高等級,我不太好分。

還有一些集中兩種以上屬性的,「今晚講嘢夜唔夜」和「i dont know how to download good av like you」真是又艷俗又含蓄啊。「羅曼蒂克」真是又矯情又病態又含蓄又艷俗啊。

他們就是嗆口的小清新。

搭飛機這首歌確實「矯情」啊,「矯情」地都像是我寫的。

Nicole的跑調也是,跑調地都像是我唱的。

但是漸漸地感受到,mla似乎每一首歌好像都說出了你某一刻細微的感覺。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儘管小眾不專業但卻驚人地受歡迎的原因吧。

比如這首:

這是我最後一次

來吃午飯吃到四點

以後或不會再見

到底我也是高傲的成年

已考慮不知幾多遍

才決定給你這信件

寫了電話等你致電

明知你看了只會笑一百遍

對上的一次冬至

來吃晚飯吃到八點

但你卻沒有出現

出現我也不敢看你正面

已幻想不知幾多遍

旅行有你在我身邊

多次見你髮型轉變

又是為吸引那個他的視線

這些年裡面

你都知我很少到別的店

但若你最終給我來電

你可知道這感覺會點

像一支小蠟燭的光點 讓漆黑的房滿布光線 像打開考試試捲髮現 突然所有答案都看得見

這些年裡面

我也不知道我可以去邊

但若你最終給我來電

我可給你一整個的春天

傻逼到每句話都對得上好嗎。一個假裝高傲其實悶騷無比的青少年。唯一比較像其他文藝歌曲的大概就是加粗這兩句吧。但到後面又變作了,「我可給你一整個的春天」,你逗我呢。說好的「到底我也是高傲的成年」「明知你會笑一百遍」的自知之明呢。但他們的矯情彷彿只是用主人公的口吻來矯情,而不是用「作為作者我很厲害,我這比喻都用得出來」的矯情。

----

tbc


josephine"s shop


憂傷的嫖客


是我覺得最有價值和內容的indie band,沒有之一。他們的歌全是真人真事真場景,說的是真情緒真想法,直白地殘忍但有趣,任何時候他們的歌都可以很好地撫慰我。

他們的作曲不複雜,但精神性很強,他們關注挖掘自己和社會,慢慢紅起來並非刻意取閱聽者,有更多的人喜歡他們,只能說他們確實能說出很多人不敢說的話,觸及到了心靈本身。



相見恨晚


以前寫的《你的微笑像朵花》樂評粘貼:

琵琶似的一連串細碎音樂蹦進耳朵,我就知道,他們的遊園會開始了。

  湖水、公園、桃花、笑靨。

  哦,哦,還有翹課的小蘿莉和酷酷的大叔。

  那些畫面永遠定格在了那個名叫「豆蔻」的華年。成年人的世界裡更多的是嘈雜的電音,好在電音也可以能變出賣萌的口哨。我們就在俏皮的口哨與細碎的弦樂中Nicole輕柔的歌聲。不論你是吃雪梨的少女,還是年紀相差五十里的大叔,都可以探到歌聲里那彷彿一波春風就可以吹化的羞澀。「可惜我另有愛人」、「想起你就要跳」這等坦率無邪值此,過了那個歲數,就再也沒有勇氣說出口。

  這是一首令人愉悅的小情歌,多少久違的天真被勾起。我還記得高中時代那位儒雅的語文老師,我喜歡上課時在語文課本上給他畫漫畫像。某次上課被逮了個正著,只好捂住課本痴痴發笑。

  時逾十年,長大的我們很難覺得誰的個性「最迷離」,動心成了一件極小概率的事件。身邊的男孩子日漸步入大叔的行列,不少依舊單身著,他們期待雪膚美少女被青春驅趕著撞進自己一潭死水的生活。我們怎麼也看不出糟老頭子們哪裡迷人。他們不過知道些這個年齡人人皆知的認識艱難,比校園裡的男生可以多送妹子們一些小禮物罷了。生活的真相不如小時候期待的那麼美好,《小時代》的華麗永遠定格於每個人的17歲。但是,那有怎樣呢?日子總得一天天繼續。看到上網時這樣一句話,權且作為本文結束語:「世界如此美好,多麼值得我們愛她——我只相信後半句。」


搬運工

香港音樂組合My Little Airport創發邁入十週年,成員從〈社會主義青年〉脫隊,邁入《適婚的年齡》。暴動的街頭、哭喊的人群、撐起的雨傘、介乎消逝與超克的香港,阿P同Nicole的港味說唱,揭露青年幽微心聲,或將再次「攻陷你的心」。

青年是一種自我宣稱的身分,於村上春樹那證物便是運動鞋;在董啟章筆下則是角色永遠跨越不過的門檻狀態,在其中躊躇迷走、患得患失;用陳冠中的造句法就變成「一個青年就只是一個青年」,充滿消費主義的原子況味。My Little Airport的青年說話的是「香港都正在死去/我都經已不再唏噓」。

阿P與Nicole成長於香港認同萌芽的世代,中港邊界閉鎖、天安門事件與大回歸的定局,引發香港青年對於文化保育與社區運動的醒覺。天星皇后、菜園村、利東街……地產霸權倚政權之明助,張牙舞爪地將香港人與土地的關係扯裂開來,令得家與記憶被掉包成單純的物業,香港文化的特殊性亦逐漸被磨削殆盡。〈土瓜灣情歌〉、〈我在暗中儲首期〉、〈給親戚看見我一個人食吉野家〉述說了高房價與貧困化對青年的嚴密壓迫,找尋樂園遂成青年的目標,生活永遠在他方。

My Little Airport從無將藝術工具化的意圖,Nicole在〈月映之審判者〉中公開了阿P反映者的角色,聽者在他們的音樂中聽到什麼,那很有可能便是一代香港青年的斷片,正如拾荒者遷徙街市,嗅拾他人毀棄之物,而這些的總和便成為一幅文化圖景。於是你也可以了解阿P想要〈五點鐘去天光墟〉的心情。

在呈現大社會下適婚男女臉譜的新碟中,依舊有MLA式的情歌:純心專情的〈年輕的茶餐廳老闆娘〉、偶像幻滅的〈男神與寇比力克〉、浪子勸世的〈已婚男人〉、假情真作的〈今晚講嘢夜唔夜〉、灰階哲理的〈愛情Disabled〉等,如果你也一樣正當適婚年齡,應該會有滿滿的Déjà vu。

台港相互對照,不只同處大國邊緣,在金融資本肆虐下,人與土地的異化及本地文化的逐步敗北,都地異而同,像〈海心公園〉中被驅趕的阿伯,只會逐漸被遺忘。台灣青年如何確立自身、演繹Hannah Arendt所謂的「行動生活」,從my little airport的歌樂,可以抓住一個隱喻。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54776394690767/

喜歡Nicole的中低音,和他們歌聲里對社會的一點點的隱喻。


看似蒼白,其實是至誠的直白;

看似無病呻吟,其實是赤子的吶喊。

我愛mla!

可惜了一場 運動,估計這幾年都不會在大陸看到他們了。


推薦閱讀:

如何在小說中描寫人物的善良而不顯得聖母白蓮瑪麗蘇,矯情?如何表現人物的率真而不顯得zuo和無理取鬧?
冰與火之歌中,席恩葛雷喬伊的人物定位和文學,藝術價值?
郭沫若是否是「馬屁精」?
是什麼讓你學會了敬畏,敬或者畏?
金庸小說哪個人物塑造得最成功?

TAG:音樂 | 人物 | 獨立音樂 | MyLittleAirport樂隊 | 香港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