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問題少年蒙丹應該如何教育?他真的沒有救了嗎?

塘底學校的校長採取"行動-反應"的行為主義,而克萊蒙馬修則是典型的人文主義。電影中行動主義的教育方式肯定是失敗了;影片重點並未放在蒙丹的改造上,所以也無法知道學監馬修是否能對蒙丹有建設性的影響。

故問:應該如何教育蒙丹這一類的青少年?人文主義會有用嗎?他真的沒有救了嗎?

克萊蒙馬修讓蒙丹加入合唱團,儘管蒙丹的歌詞污穢不堪

塘底校長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認為蒙丹偷竊並瘋狂體罰他

蒙丹被送走之前對馬修示意微笑


/善與惡是等量的,想要拯救一個罪行累累的人勢必要付出巨大的善,顯然,在那種社會條件下,那種校長的教育方法下,始終被惡所籠罩著,孩子們看不見陽光,馬修只能做到一點點,那麼對於蒙多的救贖勢必存在遺憾。

所以還是感覺想救一個孩子沒有那麼容易,每一個孩子生而為人,有的卻接受著世間之惡, 別人的惡,難道這就是本質嗎?

一個人或者隨著社會大流走下去,就像那些富家子弟,只要隨著自己的路子走下去,就可以到達一般人都無法到達的彼岸;而有的孩子卻隨著社會之流墜入無盡深淵,池塘之底……所以一個人的自我實現一方面來自於社會的大流,更多的要靠自我的覺醒;而這恰恰是當代青年所缺發的,就如威廉.德雷謝維奇所寫的優秀的綿羊一樣,而根據我自身的經歷,在青年時期是自我覺醒的最大時機,感謝他們能有馬修這樣一位老師,雖然並沒有達到自我覺醒的境界但也給孩子們帶來了自我挖掘的能力,每個人都需要被愛,愛是人的本能,一個深遠的話題


沒有太多的教育方法,只是想說一句,我當時看到他最後一個笑的時候,怎麼感覺到的是他的失望,好像他在對老師說:看吧,雖然你很好,但還是沒能救我。


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其實蒙丹的智力是相當高的嗎?

他只是在扮演一個壞孩子罷了。甚至演技高超騙過了所有人。

任何一個國家的低能兒都不能做到像他那樣吧?幹壞事也是要智力的。

評判他為低智能的醫生,總感覺他是帶有個人情感在裡面的,故意要給蒙丹一個低能兒的頭銜。或者說其實蒙丹智力超群,為了躲避自己曾經生活的環境,故意在智力測試時表現為低能兒,給所有人一記失望的報復。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期待蒙丹這個角色能有一個大翻身,就像電影里那位非常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一樣,最後返途歸正,並有一定的作為。

然而到了最後,他的角色也沒有任何改變,甚至被誣陷而帶進警局,而他誠實的話語甚至都因為他曾經的所作所為而被冠上偷校長錢的人。

這不得不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失望,或許看了太多國內片,總覺得窮凶極惡之人是會被感化,走上正途。

雖然影片里表現的是這樣,但不得不說,蒙丹來到了一個「犯規—懲罰」教育體制下的學校,遇到光頭老師的教導,他至少還是有點內心的改變的。在他被警察帶走的時候,對光頭老師回頭的那一笑,還有他在燒了學校後,影片給他的那個鏡頭,都值得深思。

最後,我始終還是覺得蒙丹是可改變的,雖然他很可怕,但改變的宗旨還是要歸結於他要遇到一個怎樣引導他的人。

以上全部歸屬個人思考與想法,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異議的歡迎討論。


前面的答案說的很好啊,一個巨大的惡需要用同樣的善來拯救,不是一個善舉就能感動一個罪行累累的人。

很遺憾,在池塘底這個深不見光的地方,馬修迫於外部的原因,只能成為一縷希望之光,而無法成為可以教育於救贖每一個孩子的太陽。


我覺得這正是電影的真實所在。樓上諸位可能看了太多的國內電影,期待蒙丹被感化,通過音樂改變他使之成為有用的人才。

但是,蒙丹不僅僅是問題孩子,而且是心理嚴重異常的孩子,不是一個音樂老師能改變的。作為一個音樂老師,沒有直接的放棄他,看到他特別之處,「這是我唯一的男中音」,已經表現的很不錯了。而蒙丹他需要的是心理醫生的療法及藥物上的治療,以及後期心理諮詢師和家庭的陪伴


片中馬修發現20萬法郎後和院長的對話就能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公理」就是對蒙丹以及所有孩子最好的教育的前提。我們不應該給任何人貼上標籤。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公正地對待每個人。

即使蒙丹這種可能存在些許先天缺陷的人。

馬修不但公正,而且做到了「一報還一報」,再此基礎之上還體現了寬容,並且更進一步,通過一件事將大家凝聚在了一起。實現了最終的升華。

大大的贊。


他走的那個微笑,意味深長,讓人不寒而慄。後來的大火也是他放的,所以當時對馬修笑,只是他在得意,他會回來報復的徵兆。

一開始他被送來的時候就是被反覆強調殘暴,愛說謊,所以20萬法郎被偷的時候他被抓出來,儘管一直不承認,觀影的時候我以為真是他乾的。

後來違紀和老師起衝突的時候,因為講到他有前科捅了之前老師一刀,看進度條這麼長就總擔心他會捅人...

但是話說回來,無論什麼樣的孩子(除了硬體不行,不是後天能改變的),好好教育,還是能挽回的。孟丹屬於一個典型的反面例子吧,和合唱班的改變一對比。在電影里他老是犯事,老是被揍,被罰,所以合唱班對他的影響還不大。

至於


不,是救不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人類個體差異的結果。


看完他那個微笑後我一直覺得它還有個大動作,提心弔膽的看後半段,害怕他會把馬修捅死,讓這稍有起色的教育毀於一旦。

但綜合全部,我想他不會,即使是燒學校在我看來也是沒有人在他才下手的,如果學生馬修都在他可能會另想它法,校長才是他最想報復的人,馬修多少喚醒了一絲他心中的人性。

最後,真的要感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孩子,為自己美好的家庭慶幸,也給以後的自己作為警戒。


通過毀滅自己和周圍的一切報復全世界,無法拯救。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他選擇與世界為敵。他臨走的微笑使我後背發涼,眼神有一種輕蔑的感覺,果不其然他回來放了火,似乎表示著我會加倍奉還的樣子。或許他能回心轉意吧,但這也需要時間的洗禮,從他的行為上來看似乎是對社會無望了。


上面回答說到的「 善與惡是等量的,想要拯救一個罪行累累的人勢必要付出巨大的善 」我覺得說的挺好的,但社會上缺少能付出如此大的善的個體,所以,也許只能靠整個社會匯聚起來的善才有能去改變已經這樣的人。


整個社會和教育制度毀了他,救他只能通過長時間的引導,慢慢的改變,最後才會有效,或許為惡不是她的本性,但是時間長了就會失去本性,唯有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的改變他才會有效。


希望題主去看看著名的小丑。就是蝙蝠俠里的。


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佛說,自作自受。

自作自受我一直以為是個貶義詞,2015年的秋天我的一個姐姐教會我,自作自受是一個中性詞,不褒義,也不貶低。你作了什麼因,得什麼果,這叫自作自受。

我個人認為,蒙丹被送進監獄法律上是因為偷錢,雖然他沒偷,但是他作了一些其他的因,他才會有這個果。

我個人認為,蒙丹需要的是馬修這樣的老師,引導他走向人生的正軌,儘管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能力,但馬修老師不是讓這群孩子都如沐春風了么。很可惜的是校長沒有給馬修這個機會,他毆打侮辱著問題少年蒙丹,使他承認他偷了。影片倡導的也是這種價值觀,希望為人師表有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對學生,儘管那些學生有些真的很討厭,如果我是馬修的話,我有著那樣的耐心嘛?假使有那樣的耐心,我的能力足夠多麼?

作為我自己來說,我也做過很多錯事,現在因為這些,在承受著果,但我在努力承受著果的同時,我也在作著因。

以後我也是要有小孩的,對於小孩子出了問題,家長才應該要負著更大的責任吧。不讓我自己的小孩成為需要讓老師頭疼的問題少年,我努力。


他已經長大了,太晚了


推薦閱讀:

家教類等應用是否對家教市場造成了衝擊?
清華大學教育學考博難度怎麼樣?該怎麼複習?申請審核制考博該怎麼準備呢?
反性別歧視者如何看待 Average IQ of students by gender ratio?

TAG:電影 | 教育學 | 問題少年 | 青春期教育 |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