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豆瓣上《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評分、評論、影評被抹除?

起因是想看看豆瓣上對即將上映的《建軍大業》的預評,結果發現無法提前評分

隨後搜查《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皆是如此

所有的評分、評論、影評一概被抹除,使用電腦查看網頁版,影評欄點進去全部成了「你沒有許可權訪問這個頁面」,非常震驚、憤懣,有許多精彩影評(例如《建國大業》影評《最會議》)被抹去,再一次感受到「生而不自由」,不知道大家是否關注到,有何想法?


說明豆瓣挺會做人,就這樣。


我覺得一句話都不要說,就是最好的


那是因為豆瓣怕了你們。

萬一出了什麼言論就攤上大事了,做人啊,最重要就是開心。不要整天想著搞什麼大新聞。

不要整天為難我們這些正經的生意人了。

豆瓣本可以去刪評論,改評分,雇水軍的,但是,累不累呀。


豆瓣抹除這些電影的評分、評論、影評,是為了你還能在豆瓣看到其他電影的評分、評論、影評

某報都放過話了,您總得給人家條活路不是?


豆瓣初衷和原意就是讓你說

但是沒有界限

所以觸碰了某些敏感

豆瓣當然不願意步貓眼後塵

也不想太得罪人

所以這樣是上上策


豆瓣或許也是「生而不自由」呢~還是怕用戶給分太低評價太差上面不好說吧 但因為怕有人給差評就不讓人說話 豆瓣和上面此舉不過是掩耳盜鈴

話說其實我覺得建國大業也蠻好看的 但此舉真的讓我對它的好感降了好多


你就是想看影評唄,我給你寫一篇,先說建國大業,拍的很棒,從方方面面,各種細節展示了從和談不成到建國這段歷史,展示了各方人士的博弈,蔣如何從狂妄走向歇斯底里,共如何逐步贏得人心,對不同民主人士的爭取中雙方都採取了怎樣的策略,很多心理的刻畫一個鏡頭就拿捏到位,最經典部分是爭取國母的經過,她早上起來看到上海街頭和衣而眠的解放軍戰士時候的那種觸動拍的是真好,無需一句言語,在那一刻,國母徹底看到了國父的理想將由誰來實現。整部片大氣磅礴,節奏穩當,政治軍事經濟各個戰場相輔相成,實乃值得國人收藏的好片。

建黨偉業則薄弱很多,為啥建黨,確實拍了很多思潮的撞擊但沒有求索和辨別方面的挖掘,換句話說,這些黨大家都有優點啊,為啥偉人們最後選了這個黨?對比不明顯,對於階級的黑暗揭露不徹底。整部片有點記流水賬的感覺,這是第一遺憾。第二遺憾是真的只是拍到建黨,而沒有之後黨的成長,從這個角度來說,可以把這部片理解為上部,因此非常期待建軍大業,最近一定要看一下。


突然想起暴走大事件里王尼瑪嘲諷的官媒批評豆瓣,非好評不許評論和評分,不然說明寫三千字說明理由。。。。。。最後我想說現實往往比戲劇還要精彩,我們好評都不要了-_-||


因為有人心虛了,這下好了,本來有興趣上網了解一下這部電影的觀眾也讓這種掩耳盜鈴式的行為打了退堂鼓


不可妄議中央


因為曾經剛出來的時候是可以評的,後來被某日的一天,MTIME網站被和諧了,上不了了!那時候導演和廣電領導好像是同一個人,可想而知!


就是簡單的自我保護,聰明!

就建國大業值得去看。


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我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求真務實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

以上文字摘自百度百科,不對此負責。


應該是因為言論自由吧?

這樣的話,大家就不必上豆瓣了,在哪都可以說。


豆瓣很有遠見和安全意識


豆瓣要開放評論的話,這些片子能被刷到一星去+滿屏的翔。

建軍大業是刨了某些人的祖墳,讓泥腿子翻了身。

這幫人除了辱罵和詛咒,還能幹啥呢。


你們知道為什麼知乎管理員總是不斷地刪除政治敏感類帖子嗎?

他們網站可不想被一鍵關停(-.-)

在這個大環境下,任何人都是為了混飯吃的狗而已


心裡沒點b數嗎 還在這裡問


我剛才也是準備看建軍大業的,意外的發現三部曲沒有評分


無需點進去看評論,我都知道會評論什麼。

有些人為了黑而黑,沒法客觀看待電影,屏蔽了也好,省的總有人想搞大新聞,美帝日本每年上億的錢可不會白白付出的


想裝逼的人太多滿屏是翔,當然要打掃乾淨。

非反話,互聯網給了太多「自由人士」自命清高的機會,結果連對一部電影,用平和的心態去觀看都做不到,別指望他們能看到什麼藝術了。


推薦閱讀:

什麼是有思想的人?
是科技改變生活還是思想改變生活?
如何在年輕的時候多增長自己的閱歷和見識?
如何糾正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
有哪些書使人讀之前和讀之後思想發生了巨大轉變?

TAG:電影 | 文化 | 思想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