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2017 年我國 GDP 同比增長 6.9%?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2017年我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合計12.25萬億美元,人均8823美元

2018年若保持住2017年增速以及匯率穩定在6.5的話,人均能夠歷史性地突破1萬美元,年增量會接近2萬億美元,總量會直接跳過13萬億達到14萬億美元+


  1. 什麼6.9%,按我個人統計只有0.7。
  2. 說話不算話,年初說增長6.7%,結果沒實現,說明經濟失控了。
  3. 我身邊還有人失業,還有企業倒閉,這還不是藥丸?
  4. 那麼多省市擠水分,擠掉之後還有多少?
  5. 強弩之末,迴光返照,崩潰在即,趕緊移民。
  6. 還不是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實際增長沒那麼多。
  7. 地方債務增長快於GDP增長,我舅姥姥告訴我的。
  8. 都是靠房地產漲價撐上去的。

好了,此題結束。


有個屁用,中國離崩潰只有不到1個月了。

我告訴你說啊,我周邊的那些人,哪怕是褲衩最紅的小粉紅,最近兩天也在謀劃著逃離北上廣,逃到中西部偏遠地區。


如果最近幾年經常在知乎經濟話題逛的話,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首先,每年年初以這類問題開始:

201X年中國的經濟形勢是否嚴峻?

然後,一年間,主要的話題不外乎四個:

1:房價泡沫什麼時候破滅?

2:製造業是否已經死亡?

3:人民幣將會貶值破7?趕緊換美元保值。(來,介紹個香港保險給你)

4:美國準備出大招?航母群/tpp/301/加息/減稅已經在路上,中國人要過苦日子了。

看的你心驚膽戰,一愣一愣的。結果,最終GDP數據出來,一看,好像還可以嘛。這幫人沉默一段時間,等討論風頭過去後,又開始活動起來。

那麼,問題來了

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是否嚴峻?


數據上,經濟情況是很好看的。特別是高端製造業出口的增長。

但是反觀大多數普通百姓的直觀感受,就可以發現,高端製造業雖然能提供更好的經濟結構、出口結構,但是容納就業人數大大降低了,而且社會資產分布變得更集中,也就是基尼指數變大了(沒有查數據,僅憑直觀感受)。

低端勞動者流到哪去了呢?大多流到共享單車等新興三產去了。這些新興三產大多又是擊鼓傳花的資本遊戲。

經濟是很好,但是惠及普通人的有限。頭疼。


崩潰是肯定要崩潰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不崩潰的,分析理論又不會,只能預測預測崩潰,才能維持生活的樣子……


本人在半導體設備製造行業工作,負責供應鏈這塊,比較直觀的感受就是,高端製造業,高端材料行業的生意越來越好做。我們公司的銷售額連續兩年增長超過50%。可能這也就是反映到高端製造業的出口很喜人;但同時,各種氣動件,導軌,貴金屬,大宗化學品,膠粒,電子元件等等各種大幅漲價。而這輪漲價潮已經延續了一年多,到目前各行業已經基本完成了對小作坊的淘汰。導致存活下來的大公司定價權空前提升,已經是將漲價轉移到消費者頭上的時候了,利潤也會大漲。

所以現在的普通百姓和現在活下來的企業對經濟的觀感是完全背離的。老百姓會覺得日子越來越難過,因為工作機會變少,物價卻大幅上漲。而活下來的大企業目前來說是非常滋潤的。


國家統計局說6.9% 你不肯信

倫敦的那個《經濟學人》告訴你 其實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超過7% 你又不肯信

有人很難辦啊 這也不肯信 那也不肯信 知乎上點贊高的全是

1:房價泡沫什麼時候破滅?

2:製造業是否已經死亡?

3:人民幣將會貶值破7?趕緊換美元保值。

4:美國準備出大招?航母群/tpp/301/加息/減稅已經在路上,中國人要過苦日子了。

到底想信啥? 抖機靈嗎?


個人意見,儘管中國經濟有固投比例較高和債務比例較高的隱憂,部分省市還有數據注水實錘/嫌疑,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狀態相對其實還比較好。但是,但是,國家GDP/PMI等數據向好,並不等於你的收入會變多,也不等於你兜里能花的錢會變多,因為大額利潤首先會停留在中高端產業,再逐步分散到低端產業,在美國波音蘋果的員工和領食物券的人對於經濟形勢的個人感知不同,在中國大疆公司的員工和因為嚴查環保關廠的員工,對於經濟形勢的個人感受也會完全不同。因此「國家整體經濟形勢變壞」導致「我的個人財務形勢變壞」大概率成立,但試圖用「個人財務形式變壞」反證「國家經濟形勢變壞」,未必成立

匿名用戶:如何評價12月30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達到6.5?


這麼大個經濟體,不可能給你交出一份完美的數據。盤子大了,個人的感受肯定差距很大,所以你同學的大舅的侄子的二大爺家怎麼樣說明不了什麼太多問題。

各項數據之前季度數據分析的時候都老生常談了,就不再贅述。早就說過了,前兩年是提了點數據,17年則是把增速壓著了,但國家的數據是總體可信的。證據?會看數據的,總能發現端倪,我在之前的回答里都提到過。

現在北方省份各種撲街,南方省份生機盎然,誰轉型越早,誰現在就笑得越燦爛,廣東第一大省的地位牢不可破,江蘇有水分但是不大,第二的位置也無可動搖。現在悲觀者們關注地方爆出GDP注水事件,其實也不必恐慌,因為擠水意味著決心,面子不要的時候才是真正開始干實事的時候。現在堅決去產能保環境,過兩年又是一番好光景。

任澤平最近也預測,中國將會在2019年向上突破L型趨勢,原因就是中國將會迎來新一輪庫存周期、產能周期、房地產周期的同時向上的疊加。但是,這裡的突破,是相對於目前六點幾的實際增速而言,目前中國經濟體量太大,已經增速換擋,進入新的中速增長平台,也就是均值5%-6%左右,高的時候7%-8%,低的時候4%-5%。在未來幾年,大概率會在這個平台的高點,也就是7-8%的實際增速。

在未來幾年,中國經濟規模將會再次快速接近美國。17年名義增長11.1%,又恢復到兩位數增長時代,不過17年的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是6.755,比16年的6.642還是貶值了1.6%,今年的GDP恰好增長了1萬億美元,達到12.2萬億美元。18年的匯率,大概率是要升的,預測全年6.5甚至6.3,而18年的經濟增長名義增速將會保持在9%左右,所以在匯率回升的加持下,18年美元計價的GDP才會真正恐怖的增長,預計增加2萬億美元,達到14萬億美元的規模,人均突破一萬美元!按照這個趨勢,2020年人均1.2萬美元真的沒什麼壓力。所以,頂級的經濟學家都說中國具備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條件,你不信怪誰。

但是,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還有高收入陷阱,比如日本。其實在任何一個階段停下來都是危險的,日本在人均4萬美元停了下來,而我們如果不解決好目前的問題,1.5萬?2萬?3萬?任何一個點都可能會陷入停滯,唯一的選擇就是不斷試錯不斷升級,這就是現在我們為什麼那麼看重RD投入的原因。另外,需要解決人口增長這個難題,畢竟人口問題已經開始逐漸顯現,當然在未來五年還不會顯著影響經濟的發展,但隨著出生人口可能還會下降,而老齡化人口加速增長,而經濟體量越來越大水平越來越高,增速也會下降,這時候人口對於經濟的影響將會變得可觀。解決之道,一是如何減緩人口老齡化趨勢(扭轉幾乎已經不可能),二是快速增加高素質人口,以質量減輕數量的影響。這二者無論哪個,都絕非易事,非常考驗決策者。


只說數據,不扯未來。

實際GDP(國際匯率):增長6.9%;

PPP(購買力平價)繼續甩開米國,穩居世界第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人均GDP 8800美元,世界第73位,仍低於全球平均(1萬美元)。

評論中有提及per capita(人均)計算的問題。人均GDP(國際匯率)的計算是需要採用2017年全年的平均匯率的,如上圖所示為6.75;而不是現在看到的即時匯率。

2017年人均GDP,Wikipedia引用自IMF

個人認為數據相當好看。

此外強力提振人民幣匯率:2018年1月19日美元兌人民幣跌穿6.40,為2015年10月以來最低。不過距離2015年匯改起點(6.20)仍有一段差距。

美元兌人民幣,日線;來源:TradingView

不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點是不錯的。


@齊遨

這位答主的腦洞之清奇讓我眼界大開。

我們來看看他給的鏈接

左邊是IMF2017數據,右邊是世界銀行2016數據。

排名是:

嗯,用世行的2016數據跟IMF的2017數據比,這很科學。那用聯合國的2016的數據跟IMF的2017數據比排名還上升了一位呢。

這是聯合國2016的數據:

還關閉評論?別慫啊大哥!

等等…他是戰忽局的友軍也說不定…


我在2015年國慶後,就預測了2016年將是本輪經濟下行的拐點,也就是說2017年就能反彈了。

自工作幾年以來,每年薪資或多或少,反正是漲了。2016年漲得最多,然而2017年我跳槽後,薪資竟然……大幅縮水了……特么縮水了……還大幅縮水了……

今年年會上,boss說公司業績下滑,balabala,我是聽出了「降薪」的隱意……

難道……莫非……我成了反向指示燈??

納尼,我是該為預測對了而高興,還是該為接下來的處境而憂慮?!


都別分析了,我來總結:中國就是最大輸家!


至少政府是這麼說的

———來自《紐約時報》


崩潰指日可待


中國離崩潰永遠只差十八個月。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