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已出現「過度金融化」現象?為什麼?

相關問題:如何看待工商銀行董事長關於「中國已出現過度金融化苗頭」的言論? - 知乎

新聞背景:工行董事長:中國已出現「過度金融化」苗頭_財經_騰訊網

易會滿分析稱,目前中國過度金融化的傾向,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金融佔GDP的比重快速提升。在經濟值中的比重,金融是8.3%。2000年-2005年的比例是4.4%,已經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

二是社會上出現了一哄而上辦金融的現象。

三是部分金融機構存在體內循環,脫實向虛,特別是同業、理財、資管、票據,存在槓桿過高、鏈條過長、關聯過於複雜,造成整個的資產負債表畸形。

四是部分實體企業片面強調產能結合。

這個判斷準確嗎?中國金融業占 GDP 比例是否過高?


這種「過度金融化」實際上是融資渠道少的表現。雖然基數很大,但與英美相比,中國的買賣方市場是相當不成熟的,說的難聽點那叫low,具體表現在落後的融資方式和稀缺的金融產品,這主要由於遊資無法得到充分利用、監管部門過度/選擇性干預和市場國際開放程度低造成的。這就導致很多不應該成為主要融資渠道的東西變成了主要吸納資金的玩意兒,比如房地產, 互聯網金融和各種形式的地下金融(非貶義)。

而a股市場正如劉士余所言,「我們是中小投資者佔主體的體系,與其他市場不一樣。」當前A股賬戶仍然是以低市值的中小投資者為主的,呈現鮮明的帕累托分布:中小投資者數量眾多,但市值普遍偏低;機構投資者稀少,但市值較高。

這些因素進而造成了高槓桿和股市泡沫,給人一種中國金融蓬勃發展的假象,但事實恰恰相反。

而金融業本身的盈利方式也是有待發展,稱不上「過度」。以券商為例,目前券商的主營收入仍然以經紀業務為主,還是靠天吃飯賺傭金;而其投行承銷業務則嚴重依賴於政策導向;資管業務表面上看僅僅是賣渠道, 但背後投向本身相當不透明,監管漏洞多。


事實完全相反,目前的情況是極度缺乏正常正規的金融渠道和金融工具。

這導致稀缺金融資源常常被拿出來尋租(銀行貸款等偏好國企,民企想拿嘿嘿……)。而有限的金融渠道或標的品經常被槓桿濫用。產生了脫實務虛的現象。

天朝投資者有多饑渴,光區塊幣一個小市場就可見一斑。

歐美投資者多做價值投資,並且槓桿率一般在3~5倍不會再增加。很少專業交易員才會選擇10倍20倍槓桿。

天朝韭菜上來就是20倍槓桿一把梭(金融饑渴)。

買幣也從不做基本面分析,都是大戶叫買什麼就買什麼,甚至拿信用卡套現的錢買幣(金融知識空白)。

而且政府三番五次禁止ICO、關閉交易所也要死命出海買(金融渠道受限)。


黃河,水流量爛的一塌糊塗,還日常斷流。但就這麼一條河,自古以來就經常泛濫發洪水玩決堤。 所以你是說黃河水量太大,還是水量不足呢?

中國的金融類似。在發展均衡性,制度完善性,市場完全性以及國際開放性上面都有著諸多的不足。單純從金融業佔GDP的比重來認為過度金融化是站不住腳的。

假大空的話來說,如何建立一個規範健康有序能為國家經濟運行提供有力支撐服務的金融體系還是一個遠未達到的目標。


中國你可以認為金融化不夠,也可以認為是過度金融化。

中國的投資渠道單一,金融衍生品發展得非常緩慢。這是金融化不夠的一面。

同事市場資金被擠出到股市樓市,造成高泡沫,這就是過度化的一面。

渠道少,向單一產品聚集。


親,原有的問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292805和回答已經很全面了!

比如,「四大行董事長,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銀行從業人員,更像是金融業的高官」,他們的話代表中央的意志。實際上,主要是大家都在干監管套利,而沒有服務實體經濟。錢來得這麼容易,又有幾個上市公司不會為誘惑所動呢。


錯,中國目前基本處於金融資本野蠻生長階段,對應的是美國1890-1917年的狀態。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才能達到目標


差太遠,至少大學教材里的一樣都不能少。


謝邀。

我不知道中國是否過度金融化,但現在房市調控去槓桿化說明了一定的問題。

剛看到朋友圈裡一篇文章說房貸數據的,我不知道是否數據真實,不過裡面提到2016年房貸20萬億,是2010年的3倍,這種增長率,呵呵。

還有一點,就業市場,看看現在金融行業的就業情況,我好幾個大學同學,有做進出口的,有做產品研發的,現在竟然都想轉行進證券金融。他們問我意見的時候我後脊樑一陣發毛,實體經濟冷到這種程度了?要是這麼發展下去,沒有實體支撐的金融海市蜃樓早晚也得……


這麼說吧……我娘今天早上在我這裡(多倫多)打算手機銀行買個理財產品,原先的到期了,然後叫我幫忙買,結果呢,看著還有八百多萬等著認購,結果等下單的時候,全tm賣光了。

我這裡呢,一個投資回報率五點幾的投資產品最近正在求著人買。

過度金融化?我覺得沒有。只不過是大水漫灌之下,錢到不了應到的位置而已。


感謝邀請。

和其他部分金融機構的觀點相比,我們認為從數據上看中國的確出現了過度金融化的風險,但這個風險在長期來看並沒有那麼可怕,反而有可能會因為中國金融改革進程和市場化進步而逐漸降低到合理區間。

首先看一個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金融業產值佔GDP比重上升到8.3%,這個比例已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而這一數據也是很多機構認為中國已經進入過度金融化的論據之一。我們認為,形成這一因素的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受益於改革開放、朱鎔基改革、人民幣匯率優勢、柯林頓經濟改革等一系列利好使得21世紀初中國商業氛圍格外濃厚,人民財富累積速度加快,而2007年的第一輪全民大牛市又將「投資可以發財」的錯誤觀念灌輸到幾乎每一個普通民眾的思想中,這使得中國民眾對「投資賺錢」的渴望日漸放大。

我們國家的金融改革是2010年以後才逐漸開始進入實質化的,但那時的金融機構面對民眾投資需求並沒有跟上節奏,雖然立即進行了業務調整,但一直都不是解決供需矛盾實現引導,而是嚴防死守圍追堵截,形成你追我趕的連鎖反應:民間借貸盛行,各大金融機構就推行「扶持三農」和「中小企業貸款」;貸款業務快速增長後存貸比吃緊,直接催生了「高息存款」;再往後,無論民間出現任何金融產品,機構立即亦步亦趨,用資本優勢和利益與民間資本競爭。這樣的結果就是金融機構的業務範圍越來越廣,體量越來越大,資金規模越來越高,而相對應的,由於2015年後整體經濟運行環境不佳,迫使大量民間資金尋找新的投資途徑,使得金融化程度日漸加快,最終達到過度金融化的程度。

不過我們認為,近期在國家鼓勵「雙創」的大環境下,民間資本的流通空前高漲所造成的高比重並不是洪水猛獸。「雙創」的核心目的正是解決供需失調,將民間資本通過股市、債市、私募股權等多種方式注入實體經濟中,使之遠離博利味道濃厚的傳統信貸投資區域,真正帶動作為民族脊樑的實體經濟實現「工業4.0」的大發展。這樣來看,在前期資本活躍度較高不僅不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反倒是一個大發展的先兆。再加上大浪淘沙,隨著金融改革和國家監管的逐步完善,「偽金融」「假金融」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窄,最終使過度金融化風險降至合理區間。

其他的可以私信我,我們具體交流。


出現了。金融和房產已經成了壓在所有國人頭上的兩把大刀,理應人人得而誅之


樓上的回答很多已經把「是不是」這個問題答的很清楚了,不再贅述。但是「為什麼」,很多圈外人可能並沒有能看到點子上。

中國銀行業放貸的極端偏好國企和大企業是跟我朝特色的銀行利潤分配體制和考核體制密切相關的。

先說利潤分配體制,目前銀行員工無論是通過貸款還是通過產品,給銀行賺到一萬塊錢(ftp收益,即剝離了銀行所有資金成本準備金稅收等等剩下的凈收益,下同),99.9%是歸銀行的,這其中一半以上被國家拿走,小部分用於銀行的再經營。而對於忙前忙後的員工呢?可能收益0.01-0.1%都不一定有,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隨著銀行這幾年的高離職率,大量的企業客戶湧入,你是願意花同樣的精力去做一筆一個億的單子,還是做一筆一百萬的單子,尤其是當後者帶給你的創收連你來往企業與銀行的車費都不夠的前提下。

可能有人要說了,你放給小企業利率高,收入高啊!那就要說到第二點,就是考核體制。目前幾乎所有銀行的考核都是壞賬單獨核算。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論你之前為銀行創造了多少利潤,都跟你的壞賬沒關係,舉例來說,也許你之前放小企業貸款幾個億為銀行創造了1000萬的凈收益,你從中拿到了千分之一也就是一萬塊的獎金。現在你壞賬了一百萬,好了,你接下去三年都要吃低保,你這三年的所有績效都會被扣發,完全不顧你之前給銀行創造了遠超過一百萬的收益。你也許可以說你之前創造的收益都是依靠銀行的資金和品牌得來的,可是銀行員工也是人,在這樣的考核制度下,當然是不做不錯,哪怕要冒風險放貸,也要放在風險更小的國企上,不是么?

最後說段題外話吧,當年曾經有很多人相信過我朝關於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的號召,現在這些人要麼在管檔案要麼早已從銀行離職,在我朝,你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口號僅僅只是口號,願望是美好的,你是否願意為這個願望奉獻終生呢?


沒有,恰恰相反,金融化程度太低

要金融化程度高了,錢哪裡會都流入房地產?

現在的中國就是有錢的沒處花,沒錢的拿不到錢,資金利用率太低


有效產品供應不足導致垃圾泛濫吧


謝邀,這個問題我不得不匿名答。

易董說的這個「過度金融化」,其實是「過度通道化」。換句話說,就是能繞開監管限制,把錢從銀行賬上挪到企業賬上的合法方式太多了。

那麼為什麼能繞開監管限制呢?不好說太細。

你要是追根溯源,可以追到327國債事件。再往前就不要追了,沒有意義。

那麼327以後是什麼情況呢?很簡單,__痛醫__唄。

好了,那易董說的這個「過度通道化」,好不好呢?反正對銀行不好,對企業也不好。上頭也很明白。只要銀行好,企業也好,那就大家都好。所以這半年多以來,從監管方面你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應該是「穿透」。

現在大家明白了,易董這幾句無非也就是論證了一下「穿透式監管」的必要性。那麼他用的這個「過度金融化」,本意到底是什麼呢?

這個概念的本意,對於浸淫中國市場的人來說,應該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說熟悉,是因為課本上都學過;說陌生,是因為實踐中沒幾個人做過。

你不信?那咱們來聊聊衍生品和資產證券化在咱們國家的發展。什麼?你沒什麼可說的?嘿嘿,咱倆誰跟誰呀……我也沒什麼可說的。

所以啊,你問我怎麼評價?我就說八個字:用錯了詞,說對了話。


不是。中國老百姓資產增值的渠道太少了,實業一般老百姓無法參與,政府又明確房子是住的,那就得更豐富的更多類型金融產品讓人選擇。互聯網金融火起來不是沒原因的,而且國家也正在這麼做,參看保利首單租賃公寓類REITs產品發行http://m.sohu.com/n/521568265/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