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語魯汶大學讀書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小弟今年九月將去魯汶大學讀電子系研究生,請有了解的師兄學長提出寶貴的建議和忠告


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在中國、加拿大和比利時都呆過,所以會有一些不同的體驗。今年是我在比利時的第一年,初到魯汶,談不上有太多的深刻認識,說說我的體會啦。

魯汶是一個好小的城市(在比利時算大城市),人口十萬左右吧,而且可能4-5萬人都是教職員工(上個月去town hall參觀的時候聽介紹說的),可能在上海也就算個普通的居民小區了。魯汶大學分布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看到一幢古樸的建築,如果大門旁邊貼有藍色的,十字架又像是教堂的牌子,那這就是魯汶大學的建築了。可能文科經管類的學院分布在魯汶城(一個1.5km*2km的圓圈)里,而工學院和理學院都分布在旁邊的Heverlee里,這裡有一個比較大的校園區。

我讀的項目比較特殊是EM的Nano Program,第一年是在魯汶,而第二年則要去法國、德國或者瑞典。這個項目在魯汶大學沒有直屬的學院(有點失落,沒有歸屬感),是和imec合辦的,而且我拿的獎學金也算是由imec提供的(淚奔,我沒拿到EM的獎學金)。imec,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台灣人翻譯的似乎叫歐洲微電子中心(不知道怎麼翻譯出來的),是一個很獨特的機構,曾經是魯汶大學的電子學院,後來有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單純的學術+工業的組織,可是和這所大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裡不少的研究院,同時也是電子系、材料系、生物系和物理系的老師,比如我們項目的Coordinator Guido(荷蘭語讀『黑豆』)。imec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組織,他不像大學裡那樣只重視研究,也不像工廠里那樣只重視產品,它一直在探索一條把理論成功應用到工業生產中的路線,而且不少也取得很好的成果(諸如CMOS和OLED等)。這裡號稱有歐洲最大的clean room,也號稱有世界上最好的CMOS生產線。但是他不局限於此,他同時很注重一些其他目前看來毫無意義的燒錢領域,諸如生化、有機電子等等。實際上,這裡的環境特別舒適,感覺壓力也沒有美國那麼大(不過成果自然也沒有美國那麼多啦)。總而言之,大概是屬於非常適合我這類的學渣的偷懶、逃避工作的好地方了。

這裡的課程其實和國內差不多。老師都屬於那種滿堂灌,快速講,無重點,大容量。比利時人的英語挺好的,雖然有口音(荷蘭語的發音老是喜歡融入到英語中,比如上文說的imec中的i,他們老讀『伊』而不是『唉』),可是還是可以接受的,比法國人、德國人或者義大利人說話好多了。不過這邊的老師非常熱情,很耐心的回答每個學生的問題,即使傻到爆的那種(你剛才是不是講過什麼什麼了,我沒聽到,可以再講一遍嗎),這一點,比我接觸過的加拿大的老師要好很多,這邊的老師並不是像美國或者加拿大那裡以科研為中心,他們的很大精力都放在了教學這個層面,僅僅就是這一點,我非常敬重他們。

雖然我在國內、加拿大和比利時學的專業是不同的,但總還是有些重合的地方。我感受到的課程難度(拋開內容差異和個人喜好,單論課程的深度):比利時》加拿大》中國。我在這裡學習的課程,老師非常強調一個深度,而加拿大則老師非常喜歡一個廣度(大概什麼都懂點,但都是蜻蜓點水),而中國,則是只要把歷年真題好好記牢就可以了。魯汶的考試非常奇特,我在加拿大也遇到過這種形式,就是純粹口試。過程非常簡單,考前30分鐘到考場,從教授哪裡抽出一張試題紙,準備15-30分鐘,然後開始和教授當面討論。試題具體是什麼不重要,答對答錯也不是那麼關鍵,重要的是,教授會在和你聊天的過程中,隨機考察你對任何一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所以,即使你在準備的過程中是一個錯誤的答案,但是通過教授的循循善誘,加上你的懸崖勒馬,你還是可以得到高分的,這比筆試一錯全錯要划算得多。有的時候我挺喜歡這種模式的。但是,更多的時候,我感到不爽,我在國內辛辛苦苦練就十幾年的死記硬背大法現在毫無用武之地!

我對魯汶挺喜歡的一點是,這裡的中國人真的好少(當然,這是對比加拿大來說),我還是很喜歡這種感覺的,天天都可以看到英俊的帥哥(對的,比利時的男孩真的超級超級好看)和女孩(不知道我審美是不是出了問題,我怎麼覺得這裡的女孩都不是那麼好看,上身和腿都好細,可是腰粗屁股大,每次看到我都嚇怕了)。對的,還有一點就是,這裡胖子好少,絕對和加拿大的觀感不一樣了。我在國內算是身材一般啦,不胖不瘦,到了加拿大,房東更我說要多吃點,長壯一點,別太瘦弱了,當然房東是一個非常非常胖但是很和藹的老太太,雖然她至今都靠電動輪椅走路(她腿腳沒有任何問題,只是懶)。可是在比利時,我覺得我自己好胖呀,人家帥哥腿忒細了,而且都是那種小鮮肉的身材,羨慕死我了,所以現在我每天都回去gym練練,當然主要目的還是偷看帥哥了。。。這裡挺興運動的,每天都有人跑步等各種鍛煉,最奇葩的是有一天晚上我睡不著覺,起來看窗外,發現還有兩三個人在trail上跑步,我一看時間,3點鐘。當然,還有不得不提的就是魯汶的sport center真的是超級贊的,裡面有大量的課程和項目,反正遠遠超出我的想像了。對的,我下學期就要去騎馬啦!

關於住。住非常簡單,學校的宿舍或者校外的karmer(就是荷蘭語的房間)或者studio。我來的晚,沒時間找房子,就在學校的宿舍里住了。不過拿獎學金的人真的會有優越感的,一般人住宿舍的月租是340-400歐,獎學金可以減半到200歐不到。而且獎學金的人辦理很多卡都是免費的。學校的宿舍還好啦,也算寬敞,一些基本的家居都有。不過我很開心的就是這裡看到的中國人好少誒,整個套間11個人,只有我1個中國人,不過也只有我一個國際學生。可惜的是他們很多人都喜歡用荷蘭語交流(母語咯),雖然有時候顧忌我說說英語。所以大多數時候,我也只能和他們寒暄一下,盡量避開他們交談甚歡的時候。宿舍管的不嚴,男女混住,男女同住的都有。當然,要吐槽一點的就是,這房間的牆的隔音效果好像不是那麼好,有時半夜我都會被隔壁的弄得春心蕩漾,睡不著覺。。。。學校外面的房子或者設施會更好一些,每個房間內部都有自己的微波爐和冰箱什麼的,而不要像我們這樣共用。

關於吃。以前在加拿大,我基本每天都是自己做飯,有的時候特別煩。在這裡還好,heverlee校區里有alma3(alma似乎是食堂、餐廳的意思),市區里有alma1和alma2,而且分散在各處又有許多小的alma。alma每天的食物都不同,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都是精心設計和搭配的事物(雖然大多數時候我覺得都像是在吃黑暗料理)。周一到周五我都到alma吃飯,一來便宜(大概一餐只要3-5歐,可是吃得特別飽,而且薯條或者土豆泥可以無限量添的),二來我懶,三來我套間住了一對pancake couple,每天都要用廚房好久,鑽研各種菜譜!周末呢,要不出去蹭飯,要不改善生活嘗嘗大餐,實在不行就自己做做咯。感覺現在廚藝慢慢退化了,大不如前了。。。管他呢。

其他。比利時人民好熱情,喜歡幫助人。(恩,有禮貌的加拿大人可不是這樣)這裡的啤酒很出名,InBev(旗下有百威神馬的)的總部就在魯汶,當地人很喜歡、很喜歡喝啤酒!可是我還是不喜歡喝啤酒,不過這裡有些水果釀的啤酒真的很好喝(Kriek,不過我上次要第二瓶的時候,酒保更我說你個男孩怎麼老愛喝女孩的啤酒。。。)。城區的商業街挺好的,有人氣,oude market也很不錯啦。聖誕期間,還有christmas market,挺熱鬧的,真的人山人海(我又回到中國了)。市中心的old town hall挺漂亮的,周六常常有人在這舉行婚禮,旁邊的st peter church是世界文化遺產。周末騎個小車(對的,學校有個機構叫velo,專門租自行車的),在城裡城外轉轉,好有幸福感啦。。。最近在Agora(Learning Center,自習室)看書,發現這是一個好地方,常常可以看到漂亮妹子。雖然遠在市區,我還是不介意花十來分鐘騎車過去。

其實我這人特啰嗦、特矯情、特無聊、特沒條理,我隨便說說,你就隨便聽聽,也不算是回答你的問題,只算是我這段時間呆在比利時的感受的總結咯。加油~


好吧,按耐不住地要來回答這個問題............

09年到11年在荷語魯汶讀master,專業是材料工程,屬於工學院,所以跟樓上的兄台去的一個地方heverlee......在魯汶的郊區,但是郊區規郊區,這裡租房的價格卻比城裡貴,因為需求實在是比較大,工學院的學生比較多。。。。。

魯汶其實是個大學城,大約九萬人口中有五萬都是學生,所以這個城市是朝氣蓬勃的,他是vlaams-brabant的州府,也屬於比利時比較大的城市之一,所以市中心也會有商業街,有酒吧街,當然這種城市的規模不能跟國內城市的規模相提並論,但是生活確實很便利,城市也乾淨,離布魯塞爾的距離也近。

在魯汶的碩士課程中,一般都會分為荷蘭語課程和英語課程,國際學生讀英語課程,而當地的學生和荷蘭來的學生會選擇荷蘭語課程,一般來說,荷蘭語的課程教學質量會比英語的高(德國這一現象更加明顯),以我的專業材料為例,我們註冊的那天就會選擇自己的方向,然後會有選課系統,有些課是基礎課,不管你修哪個方向你都需要學,而有些課是方向compulsory的,還有些課是optional的,是按照自己的興趣來學,兩年必須修夠120個學分,如果修不夠就只有延期畢業了。。。。

總體來說我第一學期非常的tough,有十幾門課要修,而每門課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除了修課還要做幾個project, 分組做,會要寫報告,做presentation,我十分想安排時間去social,但是如果選擇了學習和睡覺,社交這一件事就會變得非常的奢侈,第二學期會相對輕鬆一點,可以安排出去游完,暑假一般是三個月,可以選擇出去旅遊,像我選擇了去公司實習,增加點工作經驗。

第二年的生活也是非常繁重的,因為需要做畢設,需要上課,還需要做project,反正我看到的情況不管什麼專業兩年能順利畢業的話讀下來都不輕鬆。

我們的考試都是筆試+口試的形式,所以你想作弊就省省吧,因為你得給教授陳述你的做題思路,你的知識點,你的理解,所以並不容易拿到高分。

最後總結一下,我覺得兩年的intensive course在魯汶對我的幫助很大,無論是做presentation 的能力還是寫報告的邏輯性都得到了提高,而且你會發現人被逼到某條路上的時候潛能真的還挺大的。。。。。。。


在魯汶學了兩年物理碩士,現在定居在澳洲,手機碼字,不願多打,就隨便比較下。KUL是所好學校,治學可能比大部分澳洲名校要強,特別是教授的水平非常高,絕對世界一流水平。魯汶不好混,考試全是面試為主,死記硬背沒有市場,一定要真理解。一開始很不適應,第二年適應了以後覺得這種考法比國內好太多,如果真看懂了,得高分是比較容易的。

魯汶的華人相對澳洲來說很少,但是已這個規模的小城市來說,也可以達到隨處可見中國留學生的地步。中餐,中超非常坑爹,和澳洲沒法比。由於比利時人口密度很大,所以居住條件不算好,很小的一個studio都要七八百歐。冬天很長夏天很短,一年四季能看到太陽的時間很少,這點還是澳洲舒服多了。

整個城市非常漂亮,直到現在雖然去過三十幾個國家,還是覺得魯汶是最完美精緻的小城,廢話不多說發點手機里保存的自拍膠片照片吧。


2012年在魯汶交流過一年,工學院在海弗里Heverlee,離市中心有點距離,不過魯汶本身也不大,距離不是問題。電子系應該在castle前面大草坪的東面,與土木系相對。如果沒有魯汶的獎學金,學校是不安排住宿的。租房子可以在外環靠Heverlee的附近找找,那邊靠近很多超市,像家樂福,大黑獅等等,去學校和市區都很方便。自行車是必備交通工具,最好記得買保險,修自行車會很貴。不騎車也行,報到註冊後,學校會發免費公交卡,市內公交免費坐。不喜歡魯汶的天氣,夏天不熱,7月份的時候只有十幾度,冬天比較冷,還經常陰雨綿綿,但是天晴的時候還是很藍很藍的。吃飯我是自己做,不想自己做就去Alma,Heverlee是Alma3,有錢就去市中心吃。最喜歡周五中心圖書館前面的大市場了,周五午飯一般在那裡解決。另外,魯汶離布魯塞爾很近,大概20公里左右,坐火車十幾分鐘就到了。


和之前的幾位答主不同,答主本人學的是教育,學院在環內,當然也常去環外。sports center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去大倉庫採購的時候,還會順便逛逛旁邊的二手商品店。魯汶是一個很小的小城,環內與環外離的很近,在naam街做2路汽車,很快就到。

但是,雖然,heverlee,我也總去,最熟悉的應該還是環內。

法學院附近的thai餐廳,和那家總排隊的冰淇淋店。

naam街上的中超,店子不大,但是東西種類還挺多,路過的時候,總想進去逛一逛。

周五central library門口的集市,烤雞和水果總很讓人垂涎欲滴,有時還會買兩束鮮花。

廣場那裡往腦袋灌水的小人,似乎一直在告訴路過的學生們學無止境,要努力讀書。

central library里的漢語書,還有盜墓筆記。第二年的有一門課就在圖書館後面的mti上,上午上完課,吃完飯,就會去central library去自習。打著自習的旗號,但是時間都花在看盜墓筆記上了,還看了一堆詩詞,歷史之類的中文書……

在魯汶待了兩年,期間也逛不少歐洲國家,如果給我一個機會,選擇一座城,永居,那麼我希望再回到魯汶。也許是待久了吧,感情這種東西不是說沒就沒的,對吧。

現在算算,距離畢業離開,已經兩年過去了。有些事情、有些場景,記憶已經模糊了,但是這座城給我養成的習慣居然還在。

作為文科生,有很多論文要寫。記得第一學年一共七門課,期末交了5篇論文,很多科目是既考試,又要寫論文。以前的我,很頭疼寫文章,可是兩年下來,現在居然輕輕鬆鬆幾千字。而且,教授要求也很高,論文也不能瞎寫,參考資料要全,說話要有理有據,這導致我現在無論是自己寫微信文章,還是看其他公眾號的文章,都會先看看靠不靠譜,是不是瞎說,要保證自己說出去的話,不是瞎編。

時間有限,就先寫到這裡,總之畢業了,還是很想回去的,還在讀書的同學,好好珍惜在那裡的時光呀。

未完待續。


在heverlee的理學院,每天穿過森林,城堡和小溪流上課,感覺活在童話中.


我曾經在荷蘭語魯汶大學經濟學院交換過一個學期,在那裡的半年時光挺難忘的,一直很想念魯汶這座古老但又因為學生而充滿朝氣的小城鎮,離開的時候也在心裡默默地想未來一定要重新回來一趟。

先說說整個小鎮的環境。綠化很好,小鎮內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潺潺流過的小河。小鎮內和環外也有很多分散的公園綠地。sports center那一塊就是一個超級大的樹林,往深處走還有很大的湖泊。當時參加過一個hiking活動,穿過大片的樹林,最後走到了一處可以直飲的泉眼處。自然風光真的挺好看的。除了自然環境,魯汶古樸的建築和處處可見的石板路也讓我覺得走在小鎮里會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尤其是周末傍晚魯汶因為學生回家變成空城,或者在清晨的時候,隨便在小鎮里走一走都會覺得心裡有一種很寧靜的感覺。而且每個學院的建築都各有特色,都是非常鮮明的古典歐洲建築風格。最喜歡的是Group-T對面的工學院的建築。總的來說,魯汶真的是一個很適合生活的地方。在這期間也去一些歐洲的城市旅行過,有很多也保留了古老的建築風格,但是走完一圈還是最喜歡魯汶,我個人覺得魯汶與它們相比絲毫不遜色。

在生活設施上,魯汶可以說是一應俱全,買什麼都很方便。購物街上有很多服裝店和化妝品店。環內也有一些超市,比如黑獅,match,大倉庫。亞洲超市在Namstraat和Brusselstraat都有一家,最大的應該是Brusselstraat上的那一家了。Brusselstraat上還零星分布著幾家非洲人和中東人開的亞非超市,也能買到很多做中國菜的食物。

對於魯汶的學習氛圍,我覺得挺好的。Agora Learning Center每天都開。除了考試周要一早去排隊,其他時間人都挺多的。自習室的環境挺好的,一樓是開放的討論區,二樓是安靜的自習區。但是我自己不太喜歡去Agora,因為夏天天氣一熱,因為內部沒有空調,而且二樓白天採用的是自然採光,會有充足的陽光,溫度會有些高,還有點悶。在一樓會經常看到很多中國學生大概是Group-T的學生在一起討論。除了Agora,還有很多學院的圖書館可以選擇。通過Quivr這個App每天都可以查詢最新的開放情況和進館的人數情況。經濟學院的圖書館位置也很多,尤其是在地下一層,環境也挺好的,而且和附近的公園直接連著,學累了可以去公園走一走,穿過公園可以直接到Alma 2吃飯。在Agora找不到位置可以去那裡。中央圖書館的建築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挺震撼的,應該是魯汶大學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吧。二層是全部木質的桌椅,兩邊是木質書架布局。剛來時參加的Campus Tour帶隊的小哥說,很多人覺得走進去會有哈利波特中魔法學院的感覺。有時間去靜下心來看本閑書挺好的。坐在木質桌子前,一側是透過彩色玻璃窗戶灑下的陽光,前麵攤開一本書,心情很容易就能平靜。中央圖書館的頂層還有個亞洲圖書館,有很多中文的史學和文學方面的書籍,總體比較偏學術方向。借書的時候碰到的工作人員,一開始使用英文交流,沒想到她的中文竟然超級好。回國後和院內的一位大牛老師偶然提起交流的學校,沒想到老師會聽過,老師說除了魯汶一直非常有名的工科、理學和醫學,在法律和經濟管理領域,魯汶教授的學術成果也非常多。因為此前一直覺得魯汶雖然排名挺高的,在歐洲也有很好的口碑,但是是一所風格上蠻低調的大學,在國內名氣應該比不上一些英美的學校,但是沒想到在國內學術界魯汶名聲還是很好的。

一直很感激能有機會來到魯汶經歷半年的學習生活,在這裡也遇到了很多優秀的同學。接觸的比利時當地同學以及其他國家的同學,人都非常好,在與他們的交流和相處中也學到了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如果選擇來到魯汶,只要自身願意付出努力,這裡的為你提供的一切是不會辜負你做出的選擇。


去魯汶逛過一下午,據帶我逛的人說,我已經逛完整個魯汶了,哈哈。是個蠻小的地方,但是感覺五臟俱全。


體驗也就跟一般的出國留學的體驗差不多吧。只是一點,比利時人隨身攜帶大手帕,擤鼻涕一定要發出塵迷星斗鬼哭聲的動靜,趕上個流感季節,教室里連老師帶學生火車拉笛兒聲不絕於耳,不知道是什麼習俗。


推薦閱讀:

在奧斯陸大學 (University of Oslo)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以色列或阿拉伯國家讀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廣東碧桂園學校(Country Garden School)就讀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看待《你能吃得了清華大學的苦嗎?》這篇文章?

TAG:名校 | 比利時 | 魯汶 | 名校就讀體驗 | 魯汶大學KULeu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