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6年西藏人均GDP超越山西?

西藏人均GDP高於雲貴甘青倒也可以理解,但是西藏的人均GDP2016年正式超越位於中部的山西讓我吃了一驚。如何看待這樣的變化?當然,遼寧的名義增長率可能更亮眼。


更新:本來是一個低級釣魚回答,沒想的還真有上鉤的。

以下為正式回答:

材料一:山西人口3664萬,2015年中央對山西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實際執行預算為1441.89億。人均3956.89元。

西藏人口324萬,2015年中央對西藏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實際執行預算為1324.53億。人均40880.56元。

(以上數據分別來自國家統計局、財政部,人均數據為個人運算獲得)

結論一:國家對山西和西藏的財政支持有很大差別。

材料二:2015年山西省財政收入為1642.2億,財政收入增速-9.8%;西藏自治區財政收入為124億,財政收入增速31%。(數據來自鳳凰財經)

結論二:山西與西藏自身的「造血」能力有巨大差別。

材料三:

「公共安全支出1,083,181萬元,完成預算的129.5%,比上年增加389,542萬元,增長56.2%。探索改革政法經費保障方式,全面落實政法機關、公安現役部隊和武警內衛部隊經費,確保重點關鍵節點維穩經費需求。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支持法、檢兩院省級統管、強制隔離戒毒、社區矯正、法律援助、公安改革、監獄改革等工作開展。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200,237萬元,完成預算的153.5%,比上年增加559,338萬元,增長34.1%。全面落實各項創新社會和寺廟管理政策,落實愛國守法先進僧尼表彰獎勵資金11,410萬元,「先進雙聯戶」創建活動及表彰經費14,133萬元,民族團結進步模範表彰經費1,341萬元。落實駐寺幹部特殊崗位補貼資金19,597萬元,補貼標準從月人均1,000元提高到1,500元。提前落實第五批「強基惠民」駐村工作辦實事經費和生活補助資金94,287萬元。全力做好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祝活動經費保障。」——節選自《西藏自治區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結論三:西藏將約300多億元的財政支出用於維護社會治安與民族團結。

總結:單純的看GDP並不能反應出兩省經濟上的強弱。山西與西藏的省情有較大差異,本質上不具有可比性。包括西藏在內的五個自治區因為基礎設施落後、mz問題突顯,中央在財政預算上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客觀上帶動了這些地區的GDP。而山西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並沒有獲得太多來自中央的支持,地理環境又是中部六省中最惡劣的。山西經濟落後並將長期處於落後階段的現狀短時間無法改變。經濟結構單一,人才流失,政治腐敗等問題嚴重束縛著山西經濟的騰飛。所以其他省份的朋友完全可以黑山西,因為黑點真的太多了。但說山西人思想落後,安於現狀,不願意走出山西的觀點我是不能認同的。論各省高學歷人才流失情況,我大煤省說第二,恐怕也只有東三省敢說第一了。答主這種從幼兒園開始逃學的差生,八流211畢業的半吊子碩士,學歷在貴乎上分分鐘被吊打的學屌在一個年收入6億的國企里學歷竟然處於塔尖。講真答主若不是因家父患重疾多年,需要有人照顧,可能也不願意回鄉工作。

不足之處:原答案調侃成份略重,對一部分藏族兄弟的心靈產生了暴擊。在此本人道歉。本人並非不知314,75等事件是何人所為,也不是要將這些鍋都甩給藏族兄弟,只是為了從側面說明山西省沒有太過激烈的民族矛盾,因此很難獲得中央的特殊「關照」。由此才出現人均GDP落後於西藏的結果。

原答案:

GDP低於西藏因為我煤省的少數民族不去火車站砍人,也不在街上燒殺搶掠,更不敢懟天x門金水橋。長治斯坦們就知道混黑道,沒有一點政治上的訴求。這大清亡了一百多年了,太原的滿清後裔們也不太關心國事。至於大同的蒙古族們都是中考前才「入籍」的,根本不會彎弓射大雕。你說就靠這些個溫和少數民族,你們發達地區的轉移支付咋能到我們這?


都沒說到重點,因為政策,西藏稅率低,很多本來內地企業都掛在西藏,交稅計算gdp都在西藏了。


經濟得靠帶頭人,目前帶頭人群全方位大密度塌方。


東部西部都是重點建設目標。

不是東西就去死一死好了。


主要是因為山西的退步,以及西藏的進步。


仿寫一個官方回應:山西經濟近年面臨了非常大的困難,全省人民都在努力克服。從最新經濟數據看,2016年山西經濟勢頭已經好轉,產業結構優化已經初見成效,GDP已由2015年的負增長轉正,從-2.8%到1.1%漲了3.9個百分點。這與中央提出的供給側改革英明戰略是分不開的,在這個精神下,我們過去一年開展了萬名幹部入企服務,企業跑不動、轉型不動,我們就要帶著他們跑、敦促他們轉型。對待2017年我們有更多信心,希望中央和全國能給山西更多幫助和時間,謝謝大家的關心!


統計數據和個人感受還是有點不同的吧,畢竟兩省基數不同,基礎不同,情況不同……

綜合起來:

我晉不哭站著擼!

沒有乾貨,路過就好……


沒找著清楚的圖,這張也能看清楚了。。完全的被遺忘者:山東、山西。

目前的主要國家戰略:

1.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是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

2.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

3.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

4.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安徽)

5.振興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

6.成渝城市群(四川、重慶)

7.長江中游城市群(湖北、湖南、江西)

8.中原城市群(河南)

目前各省照顧程度:

1.超級親兒子:北京、河南、安徽、福建

2.親兒子:陝西、浙江、上海、貴州、重慶

3.親侄子:廣東、新疆、西藏、寧夏、江蘇、天津

4.表外甥:湖南、湖北、廣西、海南、雲南、四川、江西

5.遠房外孫: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青海、河北

6.倒霉孩子:甘肅、遼寧、山東、山西

我是山東人,我很同情山西的境遇,我覺得山東也快步山西的後塵了。

你要說西藏也是被遺忘者,那就不對了,西藏是人均轉移支付最高的省份。


閻錫山在的時候,我大山西經濟全國領先……


遼寧咋了,說實話了?


西藏旅遊業發達,有無數文藝青年前赴後繼的貢獻gdp。

反觀山西,正處於煤炭業向旅遊轉業型的陣痛中。


當年鄂爾多斯都超香港了……


坐標山西一典型資源型小城市,切身體會是煤價高的話經濟就好,煤價低迷就哀鴻遍野。畢竟轉型也是要錢的。雖行走在黑暗中,但還是心中有希望的。坐等人均GDP名列前茅。(餘生還請大山西多多指教)


西藏正在不停的發展,可以說是飛速,接近光速。

但是,這些發展資本,是國有資產的重要出力才有的,國家在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物資,金錢。

今年預訂的援藏補貼是每個月一萬左右,而整個西藏又是旅遊大省,幾年來基礎建設飛速發展,電能,旅遊業,通訊,交通等等都是一天一個變化。

西藏的物價媲美帝都和魔都,說的是整個西藏,不是個別地市鄉鎮等。


知乎小透明來答個關於家鄉的問題吧。原煤緊缺的時候,山西的煤價是不能大漲的,要為首都和全國發展做貢獻的。煤價大跌的時候,是市場經濟的作用,山西人民要接受經濟轉型的陣痛。另外,某個回答提到的帶頭人塌方也是重要原因。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在扯什麼素質,官僚?

本人有幸和某大型國企打過一段時間的交道,該國企全國到處都有廠子,事業部。我就沒有見到一個能不講關係的。辦事效率完全取決於上面的領導,調來一個雷厲風行的,那麼一切ok,調來一個墨跡的,呵呵,效率?

素質嘛,因為全國到處跑了跑,沒覺得和山西有什麼差距。

哦,還有就是外地的醋是真的不好吃。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