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維持生存的黃金為什麼可以成為貨幣?


馬克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最簡明。黃金在不是貨幣的時候,它也是一種商品,用來和別的商品進行交換。在這個以貨換貨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黃金攜帶方便,損耗非常小。於是,漸漸的,交易從貨與貨之間的交換,變成了貨與金交換,然後金與貨交換的模式。金就變成了我們今天說的貨幣。就是美聯儲常說的可交換等價物。實際上,馬克思說,貨幣就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指的就是這樣一個貨幣形成的過程說的。

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個概念極為重要。你想學習匯率知識,這個概念是基礎。

順便說一下,資本論是一部極好的經濟學讀物,讀完這部書,現代經濟學這點事你就門清了!儘管這不容易。


問題1:黃金為什麼能作為貨幣

一種好的貨幣應當至少滿足以下兩種性質:易於保存以便實現貨幣的貯存價值;易於分割以便實現貨幣的交換價值。當然,它自己也必須是商品。

糧食布匹等商品不利於長期保存故難以成為保值品。人們在生產實踐中,逐漸採用利於貯存的金屬為貨幣。然普通金屬水浸會鏽蝕,火燒之後會氧化。只有金,在任何情況下(古代可木有王水)都能保持其性質穩定。無論是火燒水浸,難以耗損。這種特性滿足了貨幣的貯藏要求。

金是自然界直接存在的單質,開採與加工極為方便。 金還有極強的延展性質軟易於分割熔合加工鑄造,為交換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這種特性便於其實現貨幣的交換價值。

同時,金本身作為一種光彩燁然的奢侈品也是原始商品的一種。因為量少稀有,金的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的人類勞動,這些勞動賦予了金巨大的價值。而且作為一種奢侈品,它的價格相對獨立於人的基礎生理需求。這些都是金成為貨幣的有利條件。

穩定,方便,稀有

同時滿足這些條件,金以其獨一無二的性質使得它成為了硬通貨。

問題2:為什麼作為貨幣的黃金不具有維持生存的功能。

為什麼貨幣一定要有維持生存的功能?它是人們交易的一個工具,它只要滿足交換工具應當有的性質就足夠了,無需考慮它的使用價值。

吐個槽: 我記得在中世紀有一種「和尚頭乳酪」也曾經成為過貨幣。不過很可惜,雖然它能滿足人的生存需求,也便於貯存分割。可惜最終還是作為一種食物而不是貨幣流傳下來了。


因為可以維持生命的東西,都是有機物,根本沒法存儲,而且容易損耗。


馬克思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黃金稀少,發現的比較早,大自然中最穩定的金屬單質

別的稀有金屬都是化合物形式存在,在古代冶煉都很困難,但是金在大自然以單質存在,不需要冶煉就可以得到

化學性質穩定(可長期保存),在所有金屬中基本可以排前幾名的

白銀的工業使用量比金要多很多,

現在來說,儘管黃金在電子工業與牙醫行業也有需求,但黃金受工業行業限制,變動平穩,對金價影響小。

所以上述種種來說,總結起來就是馬克思那句話,彷彿是大自然為人來文盲既定的恩賜一般


黃金體積小,易儲存,易分割,不易造假,不易消耗,相對稀有,產量穩定,無毒無害

這世界上除了比特幣具有以上所有特點,白銀勉強具有這些特點,你還能找出第四種具有這些特點的東西來么?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貨幣,百度百科)

簡單地說,就是需要有一般等價物充當貨幣,而黃金稀少,化學性質穩定(可長期保存),所以就用黃金充當貨幣。


推薦閱讀:

TAG:黃金 | 貨幣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