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悟/覺醒,後我該怎麼做?

緣起,16.12.12沙發,夢中所見,身處火海沙場,我絕處逢生,避無可避,即將大難臨頭之際,有了覺悟:這些都是心魔,只要我想這一切都是假的,我就會安然無恙,果然我醒了。(渡劫?)

這時所見房間一切都是那麼和平,那麼寂靜,彷彿與四周融為一體,思維特別安靜,只有感覺。這種狀態持續了大概一個小時。

————————————————————————

我是誰?所見事物都是本源,思想發生一些變化,不再鑽牛角尖,像是縱觀全局,不在認同我就是我。

===

助我走出夢境之書《當下的力量》————————————————————————————

時隔三月,來說說我的感想。首先那種忘我狀態未曾體驗。。感謝諸位答主!

我不崇拜某一派學說,也不排斥哪一派,終究殊途同歸。

目前修身,路漫漫其修遠兮…

致——格物致知、意誠、心正


謝邀!

首先,您若真開悟了,您就了解該如何做,應該不會假裝不懂,而來問問題。

人若還在世間法中打滾,若自己有所體悟,都應該還是頭上安頭,以妄止妄。

修行,若想要能學習到出世間法,許多學說方式都有說類似的說法,但大半都在結果上打轉,可能讓學習的人,誤以為他正開悟或往無為的方向走。

但若願意麵對現實,想真正修行而達到出世間的生活方式,這世上目前大家所共同認同的一套出世間法,就是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

先學習佛陀所教導的四念處,熟練後,開始練習覺觀苦集滅道(四聖諦),熟練後就可能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而開始修行出世間法。

這篇請參考(第六帖):

雜阿含經學習報告,唯望同修、師兄多多教誨! - 一般佛法討論 (提問、討論) - 禪心論壇 (香港正信佛教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雜阿含785經:

"

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

也請參考雜阿含607經所說:

"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就如題主說的第二點,用一種概念,將自己洗腦(而非智慧明覺),以好像較高尚的行為(我什麼都不是,就無所謂了)來蓋住原來"社恐沒膽"的世間法,而非無為究竟的出世間法(但這方式還是值得讚嘆的,只是不究竟的就可能會有副作用)。

這篇可參考,真正自在的人,我們稱作無為而為,這是無為的一種例子: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請教師兄,您目前如何修? - 自在之路的回答 - 知乎

"我們常說的,行住坐卧語默動靜,若都如如不動,沒被牽著走,有兩種情況:

1. 修行修到時時保持禪境,因為念住所緣,所以不為所動。

2. 修行修到時時直覺反應(思維模式徹底改變),完全沒有執著,所以真正的保持在正定的生活(真成就的人)。

第一種是表象上的如如不動,第二種是真實的如如不動,所以第二種才是無為,第一種是還在趣向無為的有為。"

末學在知乎的回答,都在討論如何實修,而漸由有為趣向無為,若有興趣請由這篇往下看:

我是一介俗人,無法仰望涅槃寂靜的境界。那除了這個方向,佛法是如何教我們找到快樂的呢? - 自在之路的回答 - 知乎

感恩!

祝福!


這不算開悟,只是一時來了感覺而已,讀過一些奇特的書的都會有些感覺。另,你說的都什麼鬼,又這個又那個的,你若是一直這樣飄著,最終什麼也得不到,或許得到的只是自以為的,逮著一個修下去比較好,個人推薦道德經


你首先需要理解的一點是,你沒開悟,也沒覺醒。你只是趴在窗戶上模糊的看到了開悟的聖容。

接下來怎麼做?跟你往常一樣就可以。繼續觀照你的生命,接受所有發生的經驗。這是你唯一能做的。

真正的開悟是一個不會失去的狀態。一旦成就,就不會退回去。事實上,開悟後有極端的狂喜經驗,但那無關乎優越,而是源自自己的本性。自性是處於永恆平安與喜悅的一種狀態的。因為自性與上主同在。從未分離於上主之外。

埃克哈特·托利這個實體也並沒有開悟,不過他所窺見的開悟,比你要清晰許多。我相信他會在這一世達成開悟,你也是極有可能的。

保持謙卑的姿態,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探索,你終會成就的。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謝邀,還真是少有的被邀。

跟其他幾位的回答的第一句話類似,您還沒有開悟,或者說覺醒。但第二句話不同,您已經有許多收穫了,而且在您原先的基礎上進了一階。

開悟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智慧的積累,能量的積累,毅力恆心,甚至一部分知識的積累,都是必要的。您就把它想像成修真小說里的築基金丹元嬰什麼的就好了。在智慧的階梯上,有時我們厚積薄發,水到渠成,忽然之間體會到了什麼,感覺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這種事在修行的道路上,也許會時常發生。

是的,我沒說錯,對單獨一個人來說也成立,時常發生。

但這也僅僅是讓覆蓋在世界上的濃霧薄了一點點而已。

每一次有所恍然,都是抹去霧氣的一次經歷,從而你所見的世界,會比以前更明晰一些,那依然不完全。以筆者為例,我曾經有很多次這樣的經歷,對世界也刷新了很多次三觀,直到越發逼近真實。每次刷新我簡稱為升一個層次。

有時我刷新過覺得與一切為善,有時我刷新過覺得想要擁抱自然,有時刷新過又覺得和光同塵,每次的體會都不一樣,但不能否認這是一個階梯上升的步驟。

但是如果想觸摸真實,僅僅靠智慧也是不夠的,上面我說了,能量的積累,毅力恆心,還有一部分知識,都是必要的。

升層次之後做什麼呢?體會到這種離世界越來越親近的感覺,從而吸引你接著升層次吧~~

升級之前,打怪升級,升級之後,打怪升級。勿焦勿燥,勿餒勿棄~~


你先要搞明白,開悟不是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只是你定下了你本有的立足點。不再迷茫隨波逐流。確實會有一定精神上身體上反應,但你一追求必錯。

開悟後怎麼做?對不起,和原先一樣做。呵呵。

苟離於寓,道亦不立。開悟最後就是立自我之寓,行自我之道。開悟是入門而已。


哈哈哈哈。 你得意的太早了 很快你就會被打回原形的 相似經歷者飄過

接下來應該想怎麼保持吧 或者再次經歷吧


恭喜您,進入了「自以為開悟」這一環節。

勘破了那麼一絲絲機理,顛覆了以往的認知,突然感覺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那一瞬間,震撼而又恍惚。

然後呢,過不了多久你發現世界依然是這個世界,躲不過的讓你煩惱的瑣事,或者是那些狂躁的歡愉,輕而易舉的把你從你剛剛進入的那種境界里拖了出來,該悲則悲該怒則怒該喜則喜依然有數不盡的煩惱。

你嘆了嘆氣:哎,所謂看破放不下啊

看破了哪會放不下呢

繼續加油吧,共勉

最後引用@法嘉宗智的一個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4122309/answer/97108575

-----------------------------------

道教里有一個很厲害的法器,叫混元金斗。可以破一切邪法和妖法,

多高級的法術,只要從金斗里舀一瓢潑過去保證破功……

這個法器一家一個,也不甚高級——就是馬桶。

您發現現實越來越不真實了,

可以弄杯尿,再弄碗屎。看看能不能仰脖子喝了,端起碗吃了。

如果不能。又哪兒來的「忽然覺得什麼都是假的」。

這不是自欺欺人么?

人的妄心妄念經常會鼓搗出來一些意識境界來騙自己,然後俱生我執和第六意識會聯合工作,把這些境界高推成某種很殊勝或者很清凈的想法……

這就叫中邪,這就叫著魔……

如同《楞嚴經》里講,「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端來個混元金斗,全現原形了……

------------------------

以及您真正想說的應該是「我達到這種狀態以後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呢」 然而你卻直接把開悟的帽子就扣腦袋上了…以至於大家都在跟你解釋開悟這回事兒

您想知道如何好好利用這一「你身邊其他人不能達到的狀態」,然後繼續努力能達到什麼境界么

這個問題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走遠


覺醒以後可以考慮升星,升級御魂,通過刷副本,石距妖氣都可以,發育好了可以跟別人鬥技了!恭喜你


優越感這個東西還是很奇妙的。

我就是我,我是萬千炮灰中的一個。意識到這點,心裡竊喜,我承認我的平凡,我是世界的一員。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我平凡,我是世界的一員。

人貴有自知之明。

不知道你看沒看過鮭魚洄遊,無數鮭魚翻越壁障,逆流而上,半途而死者不可目盡。然而儘管如此,到達終點產下卵來的仍然不少,老魚死去,魚卵成熟,新生的一代順流而下,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魚做了它們該做的事,所以它們繁衍至今。

我是人,我做我該做的事。或許我叱吒風雲,或許我庸碌一生,我所做的都是我該做的事,我作為人活了一生。

道若可道,則非恆道。道之於水是往低處流,熱了氣化,冷了凝固。道之於魚是洄遊產卵,餓了吃食,累了休息。道之於人是搞事情,不多說了。

說了不少,核心思想就是: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為木馬,為草雞,為蛆蟲,天地渺渺,我又算得上老幾呢?

我意識到了,我只是芻狗,只是蛆蟲。

我是個不平凡的,意識到自己是芻狗是蛆蟲的芻狗蛆蟲。

然而我還是芻狗,還是蛆蟲,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只是有了一些體驗,很快就會消失你需要馬上修行內觀,身體就像你說的不是我,你現在覺得開悟的心也不是我,色受想行識的五蘊,都不是我,這個不是靠思考,而是靠觀,在禪修中當下中如實觀察,觀身是身,觀受是受,觀心是心,觀法是法,當你有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放下對身心的執著,證得諸法非我,這時你就到了初果須陀洹,這時基本確定你七世之內註定證得羅漢聖果,後面你就只需要證得諸行無常,有漏皆苦,就能涅槃寂靜,成就羅漢聖果,南無釋迦摩尼本師佛


您的這種狀態我也經歷過,只能說是達到悟境,或者說你靈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但還並達到開悟境界,開悟境界是您以後永遠保持在你所經歷的狀態,您可按照你修行的方式繼續修行,您「頓悟」的狀態也會越來越越多,越來越久,直至您完全保持在那個狀態


開悟,一個即將能找出萬物真相的起點。一念,對於此狀態下的本我極其重要。有顛倒是非黑白的能力,希望能走向正途修成正果


◎陳亦新:開悟之後有沒有煩惱?要是有,如何對治?

●雪漠:開悟的方式有多種:一種是緣悟,上根之人,遇到具德上師,機緣成熟,就能一悟到底,按禪宗的說法,能一箭透三關。透三關之後,就能悟得究竟,如香巴噶舉的祖師奶格瑪就是這樣。這種人開悟的同時便已證道,不過還有細微的無明需要對治和清除。

另一種是悟後漸修。那悟,就是見到空性。那漸修,就是保任你見到的空性,打成一片,消除習氣,並生起妙用。這樣的人開悟之後,仍有煩惱,需要經過相對漫長的漸修,才能消除煩惱,消除習氣。

一般最初的修行人,在見道之前,都不算嚴格意義上的修行,僅僅是在尋找見性的契機,也就是在修資糧道,等於在為修行積聚資糧,然後進入加行道,再進入見道、修道、無修道。

有時,一個人的一生也未必圓滿資糧道,更別說見道了。但有時候,一剎那就可以圓滿資糧道加行道而進入見道。

◎陳亦新:您契入大手印後如何進修?

●雪漠:契入光明大手印後,我也曾嚴格地閉關修過生圓二次第。但我無論如何努力,我的證境仍跟契入大手印時相若。我的勤奮念誦,不曾使它增長,也不曾使它減少。我一直保任著光明大手印的境界,保而無保,任而無任,不增不減,無壞無滅,隨緣而坦然,無執亦無舍。但我對寶瓶氣一直很喜歡,無論寫作讀書,我都持著寶瓶氣。

小時候我的定力就很好,能常常進入禪定,心如虛空,毫無雜念。雖然那不是大手印,但它為我後來的契入大手印後的保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為定力好,專一瑜伽的功夫很好,我一見性契入大手印,就非常堅固。但上師對我的印證,仍然到我保任了十年之後。當然,香巴噶舉的生圓二次第,也成為我修光明大手印的一種最好的助緣。

需要說明的是,好多人仍是將頑空當成了密宗正定,這是錯誤的。頑空僅僅做到了止,但沒有觀,它偏於定而沒有慧,所以生不起妙用。它僅僅做到了無念而已。即使能一定萬年,也跟解脫沒有關係。而且,修大手印是容易出錯的,有許多細微之處,非上師點撥不能正確認知。其中諸多關竅,要是沒有明眼的善知識開示心要,是很容易走錯路的。

選自雪漠著《光明大手印:實修心髓》,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開悟不是你想像的任何樣式。詢問以後要怎麼做意味著你依然在時間的幻境之中。

感受你的內在力量,把注意力帶回當下,你會明白此刻已經有了那些問題的答案。


題主這個狀態,即使沒有開悟也已經在開悟的路上了,繼續加油,開悟以後專心做一件事:

保任!


本來看標題是沒想著回答的,看了裡面的內容。然後一看,你很有天賦,可以說比很多人厲害。你的體悟和所說的東西已經夠很多人起碼學個幾年才達到。。 然後呢? 肯定是要好好珍惜

你現在所具備的特性也非常的好,是很好的基礎。

簡單來說你要學習四念處

還有看看能不能繼續保持你之前這樣 「這些都是思想,只要我想這一切都是虛幻假的,我就會安然無恙」 培養這個能力,也蠻重要的

觀緣起 修習四念處 有助於你達到「無我」(破除我見),這個不容易。其實到這以後你已經超越絕大部分的人了。


問題跟 跟發財之後要怎麼花錢類似吧

你不知道發財後怎麼花錢很可能是你不具備操作這份錢的能力。

思考開悟後要做什麼是預先思考不清楚的,你初中不知道高中會怎樣樣,高中不懂大學,大學不懂工作,婚前不懂婚後。

開悟是你現在追求的目標。以開悟為起點想知道開悟之後是什麼樣子該幹嘛 大概算是好奇心吧。


哈哈哈,樓主好幽默呀!這玩笑開的………


開悟後才會真正明白「佛法唯有調伏欲貪」這句話。


開悟/覺醒,後我該怎麼做?閱讀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布拉布拉。


從臨床看,幻覺是心理疾病患者最常見的主訴癥狀之一。

換個視角,事實其實非常簡單。


推薦閱讀:

學佛、靈修到最後看破紅塵沒有慾望,會不會感到無聊?那種狀態的樂該如何描述?和我們日常生活比有哪些好處?
在內觀中心做法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修行中貢高我慢怎麼解決?
高級修行者有閉關的說法,那麼他們閉關時,主要有哪些活動?
發生在不同宗教之間的修行者「鬥法」事件,是否有真實可信的記錄?

TAG: | 靈修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