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覺得日本人有很多好的方面值得學習。那麼日本人會覺得中國人在哪些方面值得日本人學習呢?


據我所知,三國(人物)、料理、乒乓球。

吉川英治再創作版的三國演義,在日本是名著,銷量據說2000多萬。橫山光輝將吉川英治的《三國志》改編為漫畫後,銷量7000萬,卷均100萬。很有可能,在其全盛期(7、80年代),三國話題在日本比戰國都火。

據說當時日方自己拍了個三國木偶戲,都成了名作,而央視老三國出來之後,日本方面據稱以每集1萬美元的價格將其引進到NHK去放。新三國出來之後,國內一片罵,日本三國迷倒是將其奉為上賓(光榮《三國志13》貌似還出了新三國的頭像版本)。

從背後因素來看,可能是因為漢末從群雄割據到一統天下的歷史,與戰國時代比較接近,讓日本人容易接受。此外日本人對大清之前的中國似乎印象度都不低,例如《大航海時代3》中,大明的北京城是世界第一大城,《蒼狼與白鹿》中記得金朝農業值100、宋朝商業值100,而拜占庭都只有7、80的樣子。

料理方面,日本方面有「世界三大料理」之說(世界三大料理 - Wikipedia),指中華料理、土耳其料理、法國料理。這種說法我從未在任何其它國家見過,包括中國自己,所以應該是日本人發明的概念。有個朋友說,小池一夫在漫畫中說:「吃中國料理,住美國房子,娶日本妻子,是人生三大快事」,可見這種說法在日本還是有一定民意基礎的。

據統計,日本初中男生有75%參加運動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06782/answer/191647342)。

而所有部員當中選擇卓球(乒乓球)部的達24萬,居第4位(前三位是網球、籃球、足球),可見,乒乓球在日本民間頗受歡迎。

在男乒爆出罷賽事件之後,據別人截圖說,有不少日本網民在Yahoo上說道:「沒有中國隊的乒乓球,還能稱之為乒乓球嗎?不是靠自己實力,靠別人自己亂才能崛起,那樣是沒有什麼好得意的。」


菊與刀中的一段

在其自傳《我的狹島祖國》中②,三島女士(Mishima)成功地描寫了她在道德規範不甚嚴格的文化中的體驗,無人能出其右。她是如此渴望到美國留學,她說服了她保守的家人們「不願受恩」的觀點,接受一個美國獎學金最終進入了衛斯理學院學習。她說,老師和同學都對她特別友善,但這卻使她感到更困難。「日本人的共同特點是以品行無缺陷而自豪,我這種自豪卻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我很生氣我自己不知道在這裡該怎樣恰當行事,而周圍的環境卻似乎在嘲笑我以前的經驗。除了這種模糊而又根深蒂固的惱恨以外,我心中再也沒有其他激情。」她感到自己「似乎是一個從其他行星上掉下來的人,原有的感覺和情感在這個世界都用不上。日本式的教養要求任何動作都要文靜優雅,每一句言辭都要禮貌規範,在當前的環境中我十分敏感,以至於在社交活動中茫然不知所措。」二、三年的時間才使她解除了緊張狀態,並且開始接受別人的好意。她認為,美國人生活在一種她所謂的「優美的親密感」之中。而「在我三歲時,親密感就被當作不禮貌而抹殺掉了」。

三島女士把她在美國結識的日本女孩子和中國女孩子做了比較,她認為美國生活對兩國姑娘的影響完全不同。中國姑娘具有的「那種沉穩風度和社交能力是大多數日本姑娘所不具備的。在我看來,這些上流社會中的中國姑娘是世界上最文雅的人,她們人人都具有近乎尊貴的儀錶,彷彿她們就是這個社會的真正主人。即使在高度機械化與高速度發展的文明中,她們恬靜和沉穩的性格與日本姑娘的怯懦、拘束形成鮮明的對比,這顯示出一些社會背景的根本差異。」

和其他許多日本人一樣,三島女士感到好像網球名將參加槌球遊戲,再優秀的技藝也無法表現,因為她的專業技能無法得到發揮。她感到過去所學到的東西是不能夠帶到新環境中來的。她過去所接受的那些行為準則是無用的,美國人用不著它們。


料理,歷史(特別是三國),互聯網(淘寶,共享單經濟等),熊貓


過於禮貌。交流過程中,特別是對陌生朋友的交流,中國人各種尺度都有,有很禮貌的,也有很隨意甚至沒心沒肺的,但是日本人大多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十分謹慎且不停說謝謝,生怕有所不周,久了,容易讓人覺得虛偽。


推薦閱讀:

如今的中國有沒有「士」了?
中國的生產力是過剩的嗎?
推薦一些中國刑法、民法著作作為入門?
中國人真的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嗎?
收復台灣後,那些誠心歸順的台獨分子,我們會原諒他們嗎?

TAG:日本 | 文化 | 社會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