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水平和收入或者財富相關嗎?有相關的學術研究嗎?

不知道之前是否有學者研究過道德水平和收入或者財富水平的關係,如果有,是怎樣的結論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日常經濟學 · 我為什麼這麼窮,更多「勞動經濟學」、「貧富差距」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補充: 覺得饒毅教授這篇演講特別符合本題,附上原文(是否侵權,新來的不懂呀)

《做自己尊重的人》

(演講:饒毅(教師代表、科學家))

在祝福裹著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因為歷史不幸地記載著: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從物理學來說,無機的原子逆熱力學第二定律出現生物是奇蹟;從生物學來說,按進化規律產生遺傳信息指導組裝人類是奇蹟。

超越化學反應結果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蹟;超越動物慾望總和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應做自己尊重的人。

過去、現在、將來,能夠完全知道個人行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上很多文化藉助宗教信仰來指導人們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為;而對於無神論者--也就是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們加入社會後看到各種離奇現象,知道自己更多弱點和缺陷,可能還遇到小難大災後,如何在誘惑和艱難中保持人性的尊嚴、贏得自己的尊重並非易事,卻很值得。

這不是:自戀、自大、自負、自誇、自欺、自閉、自憐,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贖、自勉、自強。

自尊支撐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我祝願:退休之日,你覺得職業中的自己值得尊重;遲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不要問我如何做到,50年後返校時告訴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熱力學第二定律回歸自然之前,它們既經歷過物性的神奇,也產生過人性的可愛。

分----------------------割-----------------------線

以下為原答案:新手獻醜,前輩勿噴。

2017年北大中文系畢業典禮饒毅教授致辭: "歷史不幸地記載著: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在某些行業確實,如果要有很大的發展,就很可能要背上道德的包袱。

舉一例: 高中畢業,我與的歷史老師,一位年邁且德高望重的先生,談起專業選擇的問題。談到法學與律師,他說"律師這個行業,要做到好,能夠進大型律師事務所,難免要給一些大客戶打官司,萬一客戶的對立面是弱勢群體,你走在大街上看見了都恨不得塞給他二百塊錢的人,這時候你要想贏得生意,就難免要缺失道德。"

私以為,道德和財富有一定的相關程度,但不絕對。


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命


有關係,古語云,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之間都是有關係的。這個當然也不例外。但是我們要明確什麼是道德,怎樣做才算很道德,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法律規定的不一定都是符合道德的,法律未規定的又未必是錯誤的。有的人賺錢是通過合法的途徑,也是可以發家致富的。我覺得做生意的人現在大多數人已經背離了人類最初的做生意的原則。最初只是人類創造出了某類具有創造性的東西,需要分享,然後別人給打賞。說明的是這個東西有用,是以人為本的,以顧客為本的。而現在大多數人卻本末倒置了,以賺錢為第一,這樣就很容易陷入歧途了。


我覺得取決於所處社會的賺錢規則,而一旦涉及到規則,就必然與道德無緣了。

你遵守尊重人家的規則,你就能賺錢,你要是不屑於人家的規則,過了人家規則的底線,那對不起,你再有道德也沒用,你就是人有問題。


要是研究這個的話,必然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而且關鍵是有任何標準或者指標來劃分道德水準嗎?


與表面上展現出的道德是正相關的吧


個人認為道德水平與收入狀況無必然關聯。但收入水平低於生存線,道德就可能會讓位於基本的生存需要,即所謂的「倉廩實而知禮節」。收入水平在生存要求之上時,人們才有了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才有精力去思考與周邊環境和人際關係問題。這時「道德」這一概念才有現實存在和實施的空間。當然,也不是說低收入水平人群就必然「不道德」。


那要看什麼工作了,我們這裡一個老闆,家產1000萬左右吧,最基本的道德都沒有


請注意題主的問題,是否相關!而非是否正相關。私以為是相關的。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涉及到兩個概念,道德和財富。


道德可以理解為公眾為了維持族群延續生存及關係而共同遵從的公認的統一利好品行規則。道德水平與經濟收入或財富有著決定性關係。一個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從出生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和基礎,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而道德水平的高低是每一個人因性格的價值取向而對道德的感悟和遵從的基礎原則與從屬表現。這也決定了每一個人在為人處世與交往上對於道德的取捨與遵從,形成了每一個人獨有的道德行為標準或底線。從經濟收入或財富來說,有的人面對金錢與利益的獲取,堅守道德規則,從事生存生產。而有的人為了金錢與利益獲得最大化或為了所謂的成功,可以不擇手段甚至沒有了做人的底線,打破了維持道德秉持統一原則,以滿足自身利益需求。濟收益或成功的可能性總是離那些打破道德觀念束縛的人更近。我國五千年發展文化史里都是此類研究。


不謝邀,題目太大,水平有限,說多易錯。

但是既然被邀了,就隨便聊兩句。

郭德綱說: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什麼是道德呢?首先我們可以明確道德只存在於社會關係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類,那道德與這個人是無關的。只有人與人之間才有道德空間,人與貓貓狗狗寵物之間,只有主從沒有道德,人與宗教神明之間,只有從主沒有道德。

那麼在社會關係之中,我們會把哪些行為稱為有道德?

底線應該是行為無害,升華應該是利他主義。

無害好辦,利他難為。利他是一種付出,讓人先過橋過路,你要付出自己的時間;修橋鋪路助學助養,你要付出自己的金錢。然而這兩者之間是否有大小之分?付出時間的,可能除了時間已經一無所有,付出金錢的,可能只是自己所擁有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從付出比例來看道德好象與金錢無關,但從受惠程度來說,卻可能有天壤之別,先過個橋點頭致謝即可,被助學助養卻會影響自己一生。

還有一種可能有爭議,為理想信念犧牲,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這種犧牲在犧牲者個人的理念中可能是一種大奉獻,為民族存亡國家前途而付出一切所有,但最終還是要看歷史的評價。


資本血腥積累。


古語: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出自《易經》此長句是指成功的人生要顯耀,必須達到以下十二點(前五點)。
一命,即有一個好命;
二運,即必須走好運;
三風水,即住地要有好風水;
四積陰德,即時刻要注意多做善事;
五讀書,即必須學習,知書達理;
......


這不算學術研究,因為,道德水平在哪收集數據?誰定義道德水平高低?你定義別人服你嗎?這都是主觀上的東西。

如果誰搞這個研究,毫無疑問,會被學術界恥笑,或者根本沒機會上檯面。


我記得有句話叫做,要賺錢先放下臉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