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恐襲過後總是有人選擇展示他們的寬恕行為,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社會學邏輯是什麼?

個人覺得這部分人往往覺得自己比那些選擇抵觸的人站在更高的道德制高點上,這有思維慣性的作用嗎?


因為事不關己


因為有人替他們把臟活幹了,他們當然可以當聖母了。

同態復仇是人類最自然的正義,也是人類原始道德的基本狀態。但是殺死殺人犯,也是殺人,也是要承擔心理壓力的,當然出於對人類道德和秩序的維護,這種行為是必須的,可以說寬恕殺人犯才是一種罪惡。對罪犯的復仇,不但是一個人的正義,也是他的責任和負擔。比如一個人殺了你的父親,那麼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進行復仇就是你的責任和壓力,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在人類進入了國家狀態後,有了國家權力保障了對犯罪行為的懲罰,才讓同態復仇不是一個必須要做的事,國家替你承擔了復仇的責任。這時提寬恕,如果是處於減輕復仇者「無法親手復仇」的憤怒,讓復仇者能夠放下仇恨走向正常生活,還是有正面意義的。

但這些絲毫不應該是出於對犯罪者的「寬恕」,寬恕只有在正義得到伸張的前提下,才有意義。


誰對誰寬恕?寬恕是無罪釋放嗎?寬恕與寬容的區別在哪裡?

不搞清楚這些,談寬恕這個辭彙是無意義的。

魯迅寫過《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房龍寫過《寬容》

塞繆爾·斯邁爾斯寫過《信仰的力量》

斯蒂芬·茨威格寫過《異端的權利》

J.B.伯里寫過《思想自由史》

把這些都讀一讀,我想你就會懂了,最好結合歷史來讀


曾聽過某人的高論:「恐怖分子其實很可憐,他們犧牲自己為的就是證明自己對某種信仰的忠誠。」仔細想來,確實如此,人的行為是思想反應的結果,思想可以被人為的灌輸和改變。恐怖行為的幕後操縱者其實才是最可恨的。然而即便我們清楚這一事實也不會輕易寬恕這些被人控制的傢伙,因為我們不是和他一夥的。

有的人選擇寬恕,1、是一種同理心換位思考,從而產生精神上的共鳴效應。2、對社會不滿的心理訴求,俗稱「叛逆」。3、是對人性思辨過後建立的脫俗的人生觀。

寬恕之所以要表達出來,1、很可能是一種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俠客思想。恐怖分子原本不是弱者,但在多數人言論攻擊下就會顯出弱者的假象。2、是想通過與眾不同的觀點獲得他人的認同,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3、表達出來能獲夠取利益。

社會上人的數量一定多於獨立思想的數量。

所以一個思想的出現,總會有可以共鳴

人。就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樣難以琢磨的理論,也有人會認同和理解。

拙見!見諒!


選擇寬恕的一般都是受害者,他們寬恕是真的寬恕,過度解讀真的不好。

至於非受害者,說寬恕的話不是找打么


寬恕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但這種寬恕應該建立在犯罪者真誠悔罪的前提之下。

比如德國與那些二戰中被德國侵略的歐洲國家,他們寬恕德國我們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優秀的品質。而如果是日本與那些二戰中被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我們寬恕日本,就會被別人罵作腦殘。

你問這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那我就引用聖經里的一句話「愚昧人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拉斯維加斯槍擊案?
如何看待4月11日晚多特蒙德大巴遭遇爆炸事件?
如何看待在廣西柳城縣發生的多起爆炸?
歐盟會不會出現一個新的希特勒?
11月13號的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會不會像「911事件」那樣給中國帶來發展契機?

TAG:社會學 | 社會心理學 | 恐怖襲擊 | 民主制度 | 敘利亞難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