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企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同事大都大陸人,只有高層主管是台灣人,但是平時一起工作,有什麼要注意的還有什麼不成章你習慣


曾在台企工作7年。台企是個IT企業,公司在西部某古老城市,員工都是研發人員。公司 傳承日本的文化以及公司管理制度,管理級別分為

組長-&>課長-&>副理-&>經理-&>資深經理-&>副總-&>總經理-&>資深總經理-&>總裁

而且每個級別還分為三個級別,像課長一級,課長二級等。乾的還行的話,基本每年升一級,看起來像不斷升職,其實也只是心裡安慰,管理許可權包括工資沒有太大變化。

公司嚴格分為台乾和陸干,互相除了工作不打交道,吃飯台干小灶,陸乾和員工一起吃。所有台灣本土來的台干,都可以指揮陸干,我們私下說是"見官大一級"。

陸干們之間比較和諧,雖是IT腦力勞動,但也就當打分工,不太看重,隨時準備跳槽。而台干則發揮了中國自古的醬缸內鬥文化,互相內鬥不止,非要斗到剩最後一人。每年看他們來來走走,陸干就像在看戲,圖個熱鬧。

公司還有個不好的傳統,因為起步於製造業,就把管理產線的那一套用在管理IT創新型企業上,打卡和門禁異常嚴格。IT產出不好衡量,老闆就在上班時間偷偷溜出來,從後面看大家在幹啥。我就被抓包過幾次,後來痛定思痛,自己用VC開發了個看書的小程序,沒有邊框,就一行,混在程序里,就算台干站在身後也看不出來。推出後在公司大行其道,我還搞了個共享版,哈哈。

後來實在是壓抑,找了個機會跳了出來。

最後說些題外話, 很多沒和台灣人打過交道的人都覺得林志玲說話好聽,甚至導航還有她的語音包。其實在台灣女生中很多人都這樣說。我在台灣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和「台干」女生討論工作,主要打交道的有兩個,那聲音是相當好聽,在大陸,只有長得很好,又年輕的女生才這樣說話。結果有一年出差去台灣,見到了她們,一個大概40多歲,一個長相xx,頓時幻像破滅,從此對這種聲音有了免疫力。


在台企工作10年的人來答一下。 因為工作的這家公司算是典型的台灣企業(曾經全球500強,消費電子製造類),所以從方方面面有些代表性。

1. 大環境+企業文化上,傳承日本的文化以及公司管理制度比較明顯。這一點很容易理解,畢竟被殖民了那麼久,有些東西已經深入到骨髓了。例如對成本的控制;管理職名稱也是什麼課長,主任之類的;對豐田精益生產,lean 的執念,培訓多選擇日本的書籍著作來做教材。剛入職的時候,我經常感覺自己到了假日企。最最典型的就是對成本的控制。什麼辦公文具,OA機器,出差交通差旅費用等等,無不體現對 物盡其用和最低開銷的追求。這種追求並不是直接規定在黑紙白字上的,其實公司規定里並沒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不可以超出多多錢,而我直屬台灣老闆會對各種跟錢有關的東西都及其敏感和計較。今天助理說要申請一盒水筆,老闆會說誰要用?那麼多筆都去哪裡了?跟別人借一支?一連串的問題導致員工對這些本來也確實可有可無的東西再也不會提出要求。明天要出去工廠培訓,什麼?在南匯? 老闆會跳出來幫你規劃交通路線,以達到最優最便宜的交通費用,坐幾號線再轉什麼公交,而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難道不是打車回來跟公司報銷嗎? 也許有人會質疑我遇到了奇葩老闆,而實際情況是,在這家公司呆的時間越久,人們漸漸都開始學會用這種思維來解決跟錢有關的問題,連續問完幾個why 大家發現,wow, 原來可以不用錢!

2. 工資方面,無需討論,在同行業里一樣全球500強的公司,台企一定是最低的。追溯到我剛畢業的時候,我所在的部門還能招到很多985以及211畢業的本科,而這兩年基本上已經淪落到只能招專科的水平。大多數剛畢業想進入這家公司的人,無非也是想混一段大公司的從業經歷,而之前那麼多年這個公司能招到那麼多優秀的人才,也是頂著500強的光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當國內的公司崛起以後,同部門有不下4個人去了華為。甚至優秀的台灣員工也陸陸續續離開。但凡表現優秀有上進心的人,基本上幹個兩三年都會離開。所以部門人員流動率是很高的,有那麼一陣子堪比工廠產線的人員流動率。然而我們真不是產線啊,是二線後端的技術支持部門。

3. 福利上,除了端午中秋髮個購物卡,過年尾牙吃飯抽個獎,一年一次的部門旅遊,過生日200塊的禮金,生孩子也有個紅包,間或舉辦一下瑜伽班羽毛球比賽什麼的,真就沒有別的了。也許有人說,其實還可以呀,好多公司還沒有這些呢。我想說,這家公司可是500強過的公司,全世界員工幾萬的。如果這叫福利好,那麼這個福利就是跟200人小作坊一樣的水準。真正的大公司福利是什麼樣的?用我先生呆過的兩家歐洲公司(分別是通信和軟體行業)來比較一下。當然,行業不同,不能用一個標準,只能做參考。

老公:公司有個股票計劃,每個月買5股,公司再倒貼給你10股,買不買?

我:買買買!

老公:你們公司呢?

我:股票是什麼?

晚上到家。

我:今天你吃水果了么?來,吃個蘋果吧。

老公:中午吃過了,還喝了酸奶。

我:你們午餐里的啊?老公:對啊,套餐里的啊。你們中午吃的啥?

我:10塊錢的標準,你想想能有啥。

說完,我狠狠啃了一口蘋果,又去冰箱拿了一罐酸奶。

老公:啊呀,忘了,今年的健身費又要開始報銷了,趕緊幫我找5000塊發票!

我:啊呀,忘了,我們公司午間瑜伽班要開了,趕緊淘寶一個瑜伽墊。

中秋過後一個月。

老公:哎呀,今天從書包里翻出來200的哈根達斯券,啥時候發的都不記得了,趕緊用了吧。快到期了。

我默默把券塞進錢包,然後摸出一張我公司中秋髮的,已經用完的100塊的超市購物券,扔掉了。

老公:握草,才知道我們公司可以每年報銷一共600塊的幼兒園學雜費發票!娃每個月的發票都給我留著!……

真正關懷員工和降低成本,在我眼中的台企,永遠無法做到完美統一。

4. 迄今為止,讓我對這家公司滿意的地方是同事關係,人際環境和隨意輕鬆的工作氛圍,簡直可以用完美形容:沒有辦公室政治,沒有同事之間的閑言碎語,誰都不會給誰穿小鞋,故意使壞的。而最好玩的一點是,員工可以隨意懟老闆。這對於當初剛入職的我來講,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快我就明白為何,因為工資低嘛。員工跟老闆互懟的時候,員工內心是:老子不差你這每個月這點工資,憑啥受你氣?記得好多年前從工廠流出來一封員工跟台灣主管互懟的郵件。

某主管抱怨工廠員工不好好看客人的要求,英文的。員工說看不懂。主管說員工應該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要一 出事就抱怨。員工在郵件的最後來了一句: 請問你見過每月拿著2000塊工資 英語水平還很好的員工嗎?

當時看到這封郵件的時候 感覺工廠的妹紙們實在是牛X爆了。

因為大家都不怎麼鳥台灣主管吧,而且工資都差不多嘛,所以大陸員工之間的人際關係是非常和諧美好的。大部分都是剛畢業的年輕人,所以工作氛圍很歡樂。每個人的志向都不在這裡,做一段時間跳槽才是正道。正因為這樣,有段時間我覺得我台灣主管很可憐,也可能因為性格問題,他帶團隊很辛苦,幾乎每天是求爺爺告奶奶的讓手下做事的。有人在台企乾的多憋屈,我想說,如果你真的care 台企的那點工資,那麼憋屈是你該受的。如果不care,其實每天可以過的開開心心。

5. 很多人說,台企老闆不把員工當人,大陸人永遠被看低一等,上升空間有限,這一點有待商榷,部分正確。很多台灣人多年前來大陸的時候也確實是這個心態,就是利用。故意壓制說不上,但是不積極提供上升的通道是真的。例如,我們公司升職的規定是,本次含前兩次連續三次績效考評是A-以上的員工,才能升職稱,績效考評是半年一次,表現不錯的員工按理說一年半到兩年可以升職的。升職意味著漲薪,部門成本上升。而部門成本對老闆本人的績效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所以如果為了不讓員工升職,老闆可以連續三次績效里的某次給個A-以下。如果一直這樣,這個員工永遠都無法升職。總體來講,這種台灣老闆也是少數。不會如此陰暗,而在我10年的工作時間裡,大部分表現優異的人都會得到升職,但最後都因為還是不滿意工資太低而離職。 而空出的好位置,同等條件當然是優先考慮台灣員工。我知道的部門裡,做到課級主管的大陸員工不少,主任往上的也有個別,但是再大的中高層除了大區經理有那麼叫的出名字的一兩個,其餘都是台灣人了。這不光在大陸如此,在其他國家的分公司亦是如此。個人覺得跟整個東亞的文化有關,保守,謹慎,排外,很難建立信任。當然還有一點,在台灣人眼裡,他們來大陸是創事業的,要賺錢的,大陸便宜的人力成本和廣大的市場是他們的目標,有限的好職位當然也不能讓給別人。另外由於同源同種的文化,台灣人覺得他們很懂大陸,所以更願意在大陸呆著。隨著業務的擴張和國內成本上升,公司這兩年很多單位部門轉去了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同時過去的有一批一批的大陸基層主管。但實際上,公司在發達國家地區,台灣人就會更多,不發達國家地區窮地方,因為誰都不愛去,所以本地主管更多。

這一點,我老公跟我相反。他們公司內鬥嚴重,搶項目搶資源,到處打聽內幕消息討好客戶老闆的事真的不少,每天回家心煩意亂。說白了,拿人錢財替人賣命,工資高的工作就必須要有等值的付出,這一點,不論什麼公司都是一樣的。

說來說去,感覺台企公司不好的人應該知道問題所在了。根本是成本導向。說白了,就是小家子氣。這是得了日本真傳的,而且又是個島,根植在基因里有自卑和危機感。而我之所以能在這個公司幹了10年,一定是得了某種好處。是的,我能一直呆著,不是懶就是笨。早日實現統一我也不是光說不練的!O(∩_∩)O


台企裡面只有兩種人

一種干兩年,出來後發誓再也不進台企

一種能在裡面干十年


避開政治話題,不要詢問台灣人民生活狀況,避免顯得很low,然後台灣人等級觀念很強,在你的領導是對的情況下,請保持足夠的尊敬。如果覺得這有拍馬屁之嫌,那就儘可能的對每一個人都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老闆覺得你不尊敬他而且還拉幫結派。

最後我認識的台灣人都比較講究實幹,相對顧家,你要說台灣人包小三之類的我沒話說,但是台灣人賺了錢養家的比例還是更高一些,所以平時不要老討論大志向,把本職工作掛在嘴上。老婆孩子放心上還是比較得台灣人的贊同的。

最後,和台灣人成為朋友的好辦法,就是當他的老闆,或者甲方。在台灣人手下做事是很難贏得真正的尊敬的。


在台工作的內地人永遠地台灣人一等。我說的是永遠,不管你能力有多強,最多也就做個部門內的一個小的負責人。區域經理都是台灣人,他們不會給你機會。

我在的這個企業就是這樣,老闆甚至在會議上直接說你們不要和台籍幹部比(就是工資,待遇,晉陞),總之很多。平時工作到沒什麼,大家你好我好。但,都是表面的。他們有自己的圈子,聚會單獨聚,有房補,有加薪,晉陞之類的。很難得到真正的尊重。

總之本人已經打算找下家了。後來人慎重選擇!


目前正在上海一家台企工作。

總體感覺:

大陸人和外人相處,很多時候不拘小節,但容易走心。

台灣人 日治50年 意識形態早就同化了 繁文縟節,往往人情世故只是浮於表面,工作上很謙遜,都是稱「您」,但也僅限於工作,他們的私生活難以進入,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

舉兩個例子:

1、某日,一個業務聯絡較多的台企的台灣女生來我們公司開會,挺潮的。我看到後就對平時關係還可以的一位台灣男同事說:看,剛那個妹紙挺潮的呀!

沒想到,該男非常吃驚的表情看著我說:什麼?你喊她妹紙?你知道人家是誰嗎?人家是某某公司的總經理云云。就是那種很大聲很驚訝,責備我的意味。

2、每次和這位台灣男同事一起點下午茶,都是我或者他先付款。

如果是他付款,一般,都是我才開吃,他就一個支付寶AA付款的條子打過來了。

如果是我付款,我一般不開口要錢,很多時候,都是第二天,他想起來問我:是不是昨天的錢沒給你啊。

總而言之,主要是還是文化差異吧。

借用公司一位小姐姐的話來說:

台灣的男人 絕對不能找做男票

太tm扣了

比上海男的還扣

......


一路看下來,感覺大家說的基本上都是一個公司,不點破畢竟還沒離職(跟蘋果有非常密切的合作)。

在台企里做人低人一等,不管你做多少事都是按照資位來拿錢的。同樣的級別,台干是你的兩倍,難受不難受!基本兩年一升,給你加個500開心不開心。

明年離職吧, 匿了匿了

這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來了半年走人,一種是一干就是十年,工資才剛過萬。年輕人就別來了,會把你的鬥志磨滅的,你能幹2w的事,但是只要你做4k的事。


匿了,做了5個月,答一答。

辦公室人多氛圍差,勾心鬥角的。

幸好我不是辦公室的。然後,在淘寶,看電影的都有,真正幹事情的只有幾人,所以有問題解決比較玩,美其名為嚴謹。

規章經常一改再改,久久不能核實。

領導基本是台灣人,像家族企業。

當然也有好的台灣技術大佬,帶過我一次。

最後吐槽一下考核狀況,加分難,扣分容易,分影響工資,你懂的,有些工位是沒有升職的。


即將進入一家上市台企,老牌500強,進入之前就對其小家子氣深有感觸。爭取積累兩年工作經驗再跳


本人台企工作兩年,化工背景。不得不說,在信息和新產品上,台灣較大陸而言還是有點小優勢的,比如跟日本的關係~除了吐槽大陸員工升職天花板和薪資外,台灣人,真的太應該吐槽了!他們真的很自大,自大到跟我講,你可能不知道,巴斯夫是一間很大的國際公司!哎喲,我就無語了。在大利益面前,就是大陸怎麼怎麼樣,我們一起奮鬥,我們也超討厭日本人…等等。轉身跟台灣人就會講中國怎麼怎麼樣,中國人怎麼怎麼樣~日常說話,都是以一種教育你的口氣。有幾幅面孔,自由切換。


在台資工廠做外貿跟單兩個月,感覺不加班就是錯,反正不宜做很久就是了


台灣人和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基本差不多,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人比較敬業,出於對台灣老闆尊(bi)敬(po),工作做完也要等老闆走了才能走,而由於台灣老闆很敬業所以早來晚走。。。

溝通交流方面,畢竟生活習慣一樣甚至,口味都差不多(山東,東北,好多吃的都和台灣一樣不過台灣的更顯精緻些),所以比起歐美同事,更容易交流,但能否成為工作外的朋友就因人而異了,有些台灣人優越感比較強-窮人勿近;

特別提一下就是搞服務行業的台灣人,敬業,認真,持續改善等等光環,當然你不會想在這樣的老闆下面幹活的。。。。。。。


避開政治話題,風土人情之類的口水話,務實工作,亦不要太過於謙讓,該爭取的還是要據理相爭。


製造業,各個方面都摳的不像樣,台灣人骨子裡就帶著我們比你們大陸人強的傲慢,對日本人各種跪舔。對待員工摳,對代理商居然也摳,這兩年市場環境不好,競爭也激烈,代理商也不給好好乾活,銷量一直下滑,今年估計連盈利都困難。


台企工作10多年,高層中很少有大陸人,有所謂的大陸人天花板,台灣人來大陸通常自帶優越感,多數至少表面都是很謙虛的,郵件用您來稱呼對方,工作很認真努力,也很專業。台灣人來大陸稱是出國。


大陸的企業,不過公司的高管和中層管理人員都是台灣人,所以也算半個台企吧。

說說平時的一些感受吧:

1.會議很多。作為初入職場的新人,也安排著很多的會議,平均每天都有兩個以上的會議。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答主所在的是製造類的企業。依同事(大陸人)的經驗看,前公司的會議至少比現在少一半。

2.公司平時互相用英文名稱呼,而不用職務稱呼。剛加入公司的時候,見到主管還會用主管,經理之類的稱呼。不過後來會議上老闆提出,大家都取英文名字,平時直接稱呼英文名即可。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很平等的和上級對話,討論問題。雖然必要的尊敬還是存在的,但是辦公室的氛圍真的很好。

3.台灣人喜歡challenge。前邊也說過會議報告很多,會議上會有各種各樣的challenge。凡事都要問個究竟,如果你的assumption 或者conclusion 沒有data talk,那一定是下不來台的。

4.台灣人說話都會有台灣腔,就像生活在一部台劇一樣。女生這樣會覺得很可愛,男生也會覺得很和善。不過這只是生活的一面,工作上還是很認真嚴格。

5.來公司一段時間,莫名的認識了很多繁體字,英文的寫作能力和報告能力都提高了很多。這裡需要說一下,台灣是用繁體字,輸入法和大陸的也有很大區別。所以,他們的鍵盤和大陸的不一樣。另外,正式報告都是英文寫的,文件都是雙語對照的。

6.平時大家談論吃喝玩樂,唯獨不會談論政治,這算是一個默契了吧。有的台灣人會稱呼這邊是大陸,有的台灣人會稱呼這邊是中國……因人而異,有時候聽到他們說這邊是中國而不是大陸的時候也會不高興,不過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

7.我認識的台灣人都很活潑。大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時就在辦公室很開心的討論,甚至隔好遠都能聽到笑聲。另外,台灣人大多都顯得很年輕。


推薦閱讀:

怎麼知道自己在職場是否跟對人?
很懦弱的人怎樣在職場混?
26歲,感覺自己一事無成。覺得工作太無聊,太無意義。不知道自己要得是什麼,想出去走走?
如果公司可以隨便報加班費,周末沒工作時你也去公司打卡嗎?
怎樣看待下班後/周末手機關機,公司要罰款這件事?

TAG:職場 | 台企 | 工作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