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PlayStation網路平台PSN收入已佔索尼遊戲部門收入的將近一半?

根據索尼剛發布的財報,過去一個財年索尼遊戲部門總收入147.3億美元(+6.3%),利潤12.1億美元(+52.9%)。其中PSN數字版遊戲上的收入64.3億美元,佔到了總收入的44%,比任天堂過去一年總收入43.9億美元還多45%。

而國內玩家和論壇上輿論一直給人一種感覺索尼任天堂的實體遊戲占絕大多數數字版忽略不計,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國內玩家輿論和世界主流現實之間對PS4數字版遊戲的認識差異?

Twitter上數據帝ZhugeEX根據各季度財報做的索尼PSN 任天堂eshop收入圖表

這兩天各家新鮮熱乎的財報(根據發布時間順序):

任天堂2016財年(2016 - 2017.3.31)總收入:4890億日元 https://www.nintendo.co.jp/ir/pdf/2017/170427e.pdf

微軟遊戲部門2017年Q3季度(2017 1.1 - 3.31)總收入:19.3億美元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Investor/earnings/FY-2017-Q3/press-release-webcast

索尼遊戲部門2016財年(2016 - 2017.3.31)總收入:16498億日元 https://www.sony.net/SonyInfo/IR/library/fr/16q4_sony.pdf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這段時間研究了一下主機部分各家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

準確地說索尼的arpu是長期墊底的,只有一次沒有墊底,就是ps3那時候,那時候wii墊底。反觀銷量只有ps3這次銷量特別慘,而老任在ps發售後只有wii銷量特別好。(只討論主機)

這個倒霉的結果證明了三件事。

第一就是實際上為遊戲使勁花錢的玩家就那麼多,裝機量一千萬到六千萬中間這五千萬用戶,主要任務是看著主機吃灰,你就是換成誰家都是這個倒霉結果。

第二就是主機這邊輕度用戶是整個遊戲界最摳門最不愛花錢的主。

第三就是老任用戶真是精品用戶,估計誰看著都眼饞,因為Wii那個時候arpu真比ps2強了不少。

所以遊戲服務的收入從90億到120億這期間的30億,反而是更多的用戶提供的。

但是你說這30億(幾千萬)用戶沒有意義么?有。是盲目追求裝機量么?不是。

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很難的。
第一就是這不還是多了30億么。
第二是這幾千萬用戶在常規情況下是有一部分會轉移成為核心用戶的,雖然轉去誰家說不準,比如這次ns發售就有不少從索尼跑去了任天堂。

所以無論是之前奇葩的微軟藥丸論還是索尼銷售額垃圾都是站不住腳的。

一個企業自然是要在可預見的未來上制定戰略的,索尼可預見的未來就是隨著時間推進,前90億的一千萬用戶會逐漸減少,後面這五千萬用戶會有一部分逐漸進入高消費大軍。

微軟從xbox360後期一直想扭轉這個情況,他們希望增加核心玩家的總量,減少輕度玩家的數量,但是成效不大,追根究底就是市場就這麼大,你玩蛻皮了也就這麼大。索尼在ps2時代基本就已經把市場規模試出來了。

本世代和ps2時期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用亞洲市場頂替了日本本國市場,而亞洲市場相對於日本當年的市場更加輕度化,更影響收入些。

所以也沒必要說誰藥丸誰多了沒用,這個場子互相置換結果基本都是一樣的。微軟沒了二手,二手用戶就會買全價遊戲了?微軟放開二手,就會大幅影響收入?

索尼多打折,就會讓輕度用戶增加消費?索尼少打折,就會讓手底下核心玩家大面積叛逃?

不存在的。

兩家核心競爭力不在這個上怎麼可能因為這個導致用戶倒戈?

微軟網路布局從360時期開始,唯一的目的就是從現有的核心玩家裡繼續榨一些收入。索尼的老手法是從新輕度玩家手裡多多少少撈點討飯錢。

追根究底都是在培養用戶忠誠度,手段不同而已。


日文版財報:

G&NS分野には、ハードウェアカテゴリー、ネットワークカテゴリー、及びその他カテゴリーが含まれます。このうち、ハードウェ アカテゴリーには據え置き型及び攜帯型ゲームコンソール、ネットワークカテゴリーには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が提供する ゲーム、ビデオ、及び音楽コンテンツ関連の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その他カテゴリーにはパッケージソフトウェアと周辺機器などが 主要製品として含まれています。

遊戲與網路服務領域包括:硬體類、網路類、其他類。

硬體類:家用遊戲主機、掌上遊戲機

網路類:索尼互動娛樂提供的遊戲、視頻和音樂在內的網路服務

其他類:第一方軟體實體版、周邊機器

樓主提到的PSN收入實際上不僅僅包括數字版遊戲。

我舉個例子,索尼互動娛樂還設立了自己的互聯網多頻道電視服務PlayStation Vue,一年半以前剛剛興起,現在在美國國內有40多萬訂戶,暫時排在第二的位置,互聯網多頻道電視直播服務的老大Sling TV現在擁有130多萬訂戶---Sling TV有Windows(含Xbox One、Win10、Win7)和Mac客戶端,PS Vue在PC上只能通過網頁端收看。

通過這項服務,用戶可以用較為低廉的價格收看ESPN、國家地理、BBC America等電視頻道,而無需擔心被寬頻運營商捆綁過多的垃圾頻道。PlayStation Vue頻道套餐包的最低價格是每月39.99美元,套餐包的最高價格每月75美元。但其價格仍然大大低於在美國有線電視購買頻道套餐包的價格-最高級別套餐包的頻道放到有線電視巨頭那裡,第一年的月收費就得高於110美元。按照美國有線電視的行業慣例,如果用戶第二年不解約,有線電視價格自動調漲10%-20%。而PlayStation Vue是每年統一價格、免機頂盒初裝費、免維護費、PS PLUS會員訂購西語電視頻道套餐包或單獨訂購自己喜歡的電視頻道時可享受優惠價格。

最高級別的頻道套餐包的頻道陣容:

單獨購買的頻道:


我有點想知道psn會員算不算在這個「數字版遊戲收入」裡面的?畢竟還送會免遊戲呢~沒有psn會員不能聯網,這可以說是強買強賣了(滑稽)

近一年的psn數字版打折是打得真狠,我幾乎所有數字版遊戲都是在去年一年內購買的了。基本上steam碰上節日促銷索尼這兒就跟著促銷了。雖然覆蓋面有時候沒那麼大,經常就是那幾款老3A翻來覆去打折,不過說回來好多玩家翻來覆去玩的也就是那幾款遊戲。

數字版絕對是有利於廠家的,拋去實體版的製作成本和物流倉儲線,省下來的大筆錢我留一半另一半給玩家打折,還能遏制二手市場,何樂而不為呢?

總體來說數字版的佔比會逐漸增多,但要說真能很快地返攻實體版,可能還沒有那麼快。這條產業鏈至今,可以說是帝國也不為過。


標題的表述有問題,SIE的network收入並不等於digital game revenue,實際上SIE的network收入包括

1 各種和遊戲有關的網路服務

2 SIE提供的和視頻及音樂內容相關的網路服務

(ps:Xbox差不多也是這個範圍,Xbox收入和PS收入都並非完全由遊戲相關收入構成)

以下是索尼官方對network範圍的解釋

Network includes network services relating to game, video and music content provided by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考慮到ps4現在賣了6000萬,ps plus 一年要50刀左右,再加上各種網路服務和數字版、dlc分成。網路收入達到這個水平並不誇張。

另外我希望題主把標題中關於任天堂的部分移到描述里,以免有挑釁之嫌。

需要補充的是,老任對2018財年的表現預期樂觀,認為營業收入可以達到7500億日元,比上一財年高50%多。


死或生5入坑表示非常理解從PS+被索尼罪大滔天一路數字版套牢的感覺

不過中國沒有流媒體業務,而這一點也是PSN美國等地的重要創收源


一定程度上和索系機的安裝機制越來越操蛋有關,以前最多是裝個速讀包,現在就差把整盤翻錄進去了,我連帶著Blazblue去朋友家玩都要裝半天,更何況各種大播片了,我記得神海還是哪個遊戲安裝時間我們安定地打了一隻巨戟龍,意圖不論,結果上是擠兌了實體版。

PSN大推以來都是數字版和實體版等價或者差不離的開價,實體版包括中間流通成本和物料成本,加算平台抽頭,所以你們知道索尼在PSN上收了你們(和軟體商)多少黑心錢了嗎

Eshop沒人用不是因為任地獄遊戲賣不出去,是因為它真的很難用。


一份數字版好一點能當兩份實體用,實體出貨打折+還有當中抽成,到手索尼只能收到1/3左右還要,被消耗掉庫存和物料成本,數字版這個原價還能對半分樣子,你說呢?

說不定打了個五折還能比一份值崩一點實體版賺的錢多(而且那份實體版說不定還只是之前的出貨,沒法算兩份在索尼賬上),是個蠻好的生意,說實話這個比例一點也不高。


這個問題的釣魚意味還不夠明顯,因為PSN財年收益6.48 billion,超過的不但是任天堂,更是超過了Steam推測財年收益3.5 billion ∠( ? 」∠)_

說到底目前炸「主機派vs清蒸派」的魚比炸「索索vs任任」的魚更有趣,笑

扔完魚餌後的解答篇:

· PSN的收入不但計算了遊戲的銷售額,也計算了Plus會員費和多媒體的銷售額。根據財報中所說截止3月31日PS4主機已出貨6000萬,這個基數推測一下Plus會員費的數量級應該很不得了。

· 魚餌中「Steam銷售額」之所以說是「推測」是因為這個數字是基於Steam Spy得統計估算的,沒有算入Dota2和CSGO的內購收入。

最後……呃,說起來索尼在遊戲行業最成功的項目難道不是獨立貢獻了整個集團2.4%利潤的手游FGO嗎(ry


數字版利潤多大呀,實體版遊戲要刻盤,包裝,運送等等,這些可到包含在60美元里了,賺的錢還要給經銷商一部分(gamestop一類),所以實體版賺的60美元真正到索尼手裡的絕對沒有數字版的多。

而且,多媒體服務,PS+會員這些,也都賺錢的。


我來說說我的體驗,首先這個數字版遊戲下載速度很快,一般5~6m/s,幾十個g的最多就3個小時。現在玩家為了第一時間玩到自己的喜愛的遊戲基本會購買數字豪華版,當然指特別土豪的之類的。

實際上,光碟版的更多在流動上,像我玩過的ps遊戲幾十款,留在我身邊的只有閑魚60淘來的2k16,其他的轉手了。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買數字版更爽,吸附性強(不能轉手),實體版玩家可能更加偏向於倒買倒賣。。。


問題來了,PSN都已經這麼賺錢了,退款政策什麼時候能追上G胖???


我覺得主要是便宜,你去下載一個PlayStation app就知道啦,手機買ps4遊戲超方便,現在整天打折,免費試玩,1個月前港服買一年plus會員送血源,前幾天春季促銷,血源打折160港幣,巫師186港幣,原先我想買二手血源光盤可是發現psn 160港幣也是包括老獵人dlc完整內容,賣光盤那個又遲遲沒回復我所以我也乾脆買數字版當支持下。。。雖然我正在打魂3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索尼MDR-100ABN耳機?
50-60寸之間的平板電視,有沒有好的品牌推薦?
想做 VLOG 博客,需要什麼樣的器材和準備?
如何評價血緣詛咒這款遊戲?

TAG:PSN | 索尼Sony | 家用遊戲機 | PlayStation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