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這樣一個文化悠久璀璨,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度,沒有什麼優秀的傳統食物或料理呢?


首先從地理原因來回答 - 英國首先面積也就相當於中國一個中型省這麼大,就算美食做的再好吃,種類還是會有限制的,參考歐洲大陸相對美食比較發達的同等面積的國家比如法國西班牙等,其實他們的食物本身雖然好吃,但是種類是絕對比不了中國的。然後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在各種開發殖民地之前,基本就是靠牛羊肉,打漁和土豆(感謝評論區指正,土豆大概十七十八世紀才開始在歐洲流行逐漸成為主食)為生。基於這幾種食材,再怎麼做味道也就那樣,然後能夠調味的佐料也是很少的,胡椒粉,辣椒,咖喱等等就不用說了,都是外來物。然後英國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自然適合養牛羊之類的,所以他們的實物最多加上乳製品。後來交通極大方變,食物從歐洲乃至全世界傳播至英國,也還是帶有原產地標籤,比如德國香腸,法國菜,西班牙海鮮飯等等,哪怕是殖民地印度食物對英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由於大量印度人移居到英國,英國有大量地道的印度餐廳,根本不需要他們自己,印度的標籤還是很明顯。所以英國本土的食物,還是老的那幾種。

然後從歷史原因來回答,為什麼英國基於本土的幾種食材,乳製品,牛羊肉,牛羊內臟(蘇格蘭比較多),土豆,魚,沒有做出那麼多的花樣呢。調料有限上文已經提到,歷史原因上,一般美食包括服飾的傳播都要從上層人士開始流行,之後漸漸在普通百姓中普及。那麼英國王室貴族在歷史上都幹嘛了呢, 英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首先是種族形成時期的鬥爭vikins,anglo-saxon啊然後還有各個王朝之間,比如蘭卡斯特和約克家族之間的鬥爭,還有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各個王室代表更迭的鬥爭,然後還有對外鬥爭,對外鬥爭主要分為抗擊鬥爭比如英法戰爭100年啊,和自主開發殖民地比如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取得海上霸主地位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開啟殖民時代,另外英國的資產階級工業發展在世界上是最早形成規模的,這麼多的戰爭加上各種發展,英國王室和貴族,還有奮發的資產階級,在外來美食大規模傳入之前,沒有什麼心情和精力放在發展自己的美食上的。另外由於長期航海,油炸的實食物更有利於保存。其他的做法。。太複雜了食材調料都不夠,而且他們沒時間。後來其他國家傳過來的食物,挺好吃的呀,何必費勁自己開發。

最後從個人飲食習慣來講,當一個民族的人吃慣了一種口味以後(比如什麼蔬菜都水煮,然後抹點兒黃油就吃),就算後來外來的口味覺得不錯,但是也就是嘗嘗而已,最後還是覺得自己的"傳統美食" 才是家常菜,這就好比下館子吃多的還是喜歡媽媽的菜一個道理。但是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對於英國本土菜是沒有這樣感情的。 以上為個人見解。


游牧民族、航海民族


因為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各種食物物資都從殖民地獲取,輸送到國內,充斥著本國的傳統~所以....


英國發達前因為窮,吃不了好的,發達後有錢人吃外國菜,窮人還是吃不起


英國食物真有那麼難吃嗎?


推薦閱讀:

如英國這種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國家為什麼仍然對皇室成員特別敬愛?
英國是第一個禁止黑奴交易的國家嗎?如果是,為什麼在給英國能帶來這麼大好處後還禁止呢?如果不是那是哪個
為什麼說一戰是擦槍走火的戰爭?
英國人對於英國國教和天主教的情感傾向是怎樣的?
英國白金漢宮後面的河面上,為什麼一直停著一艘船?

TAG:食物 | 英國 | 留學英國 | 英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