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大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有一個片段,李雪蓮找秦玉河理論,講道理的話秦玉河理虧,所以他使了絕招,那就是潑髒水,說李雪蓮是「潘金蓮」。李雪蓮被搞臭了,說什麼也便不重要了。

這招在古代便有,在皇帝跟前說壞話,講的多是這個人行為不端莊。在文革時被常常用到,好多人中了招,稀里糊塗被打倒。

如今網路上也是這般,一部電影出來,多數人叫好,倘若有一人批評,不管他寫的怎麼樣,先給戴個帽子,名曰:「噴子」「黑粉」「收了錢」,潑點髒水把人搞臭了再說。如果是多數人叫罵,倘若有一人叫好,也不管他寫的怎麼樣,先給帶個帽子,名曰:「水軍」「收了錢」。

總之大多數人怎麼說,你就得怎麼說,否則你一定收了錢。這是流氓行為。

《我在故宮修文物》,我給打8分,網上評論一面倒,全是叫好的,豆瓣評分目前在7.8

偶爾有幾篇批評的文章,下面是影評人波米在「電影耳旁風」中對電影的評價,不是特別高,甚至有貶義。初聽,不是很舒服,畢竟是自己認為還不錯的電影,消除偏見,再聽,發現確實有理,所以將錄音編輯成了文字,理性的讀者不妨看一下。

首先我們要區分三個概念,文物,修文物的人,一部拍攝修文物人的電影,這是三個獨立的概念。

尊重文物保護及其背後重大的文化價值,和我一定要對這部紀錄片給予好評,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明確分清後,我們再來談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在類型上是定位不清的,導演可能自己都沒有分清他這個紀錄片是分類式還是策略式。

以人為主體沒有錯,但是這部電影素材量太少。好的紀錄片是需要用大量的時間積累素材的,這裡面這幾組人,哪怕只講一組,把他講清楚,每一個關鍵的時間點,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應的時間素材去支撐,你只有跟了他很長時間,拍攝了這麼多同時間同期的素材,素材本身自然會呈現人物的真實狀態。

拍攝對象CCTV一樣對著鏡頭講一遍,這是專訪,是媒體工作者做的事情,不是能上大銀幕的東西。

要體現中國的修復技術比西方厲害,狹隘民族主義這我們先不管,你最起碼該有清晰的邏輯交代自己的觀點。找兩個人說西方的修復觀點論和中國的不一樣,那是因為西方人修復技術不行或者說西方的修復方法太保守。這些觀點不是不能體現,但是在體現的時候能不能找不同的類比呢?去拍一下大英博物館是怎麼修復文物的,那也行。沒有對比光靠嘴炮,這是一個嚴謹的記錄片該做的事情嗎?

說到底,上面的問題歸結為一點就是它的素材嚴重不夠。我們想想,這個三集的記錄片從B站爆火到大銀幕,之間速度有多塊?不管是導演自己那篇文章里所說為了情懷,還是企圖趁機撈一筆,趕鴨子上架對嗎?

在剪輯編排這三部紀錄片時還出現了非常低級的錯誤,比如說講故宮人去廈門參加鐘錶展那一段,先銜接的是首都機場飛機起飛鏡頭,那等於是這個鏡頭暗示拍攝對象要離開,結果下一步銜接的是故宮內部的一組空鏡頭,然後再往下便接到了廈門的會場內部,這整個的剪輯順序就是錯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傳遞的貌似是匠人精神和文化傳承,但是它快速登上大銀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B站的爆款,將三集紀錄片重剪,補拍幾個鏡頭,放到院線。這整個操作方法操作周期都是綜藝電影的流程。而這種快餐式的IP式的操作,本身不就是對你所謂的匠人精神的褻瀆嗎?借文化之名消費盤剝熱點,這本身不就是對文化價值的最大蔑視嗎?


今天剛看了廣州的首映禮

大電影篇幅不長 90分鐘不到。導演說不敢冒風險上一個3小時的版本。所以只好砍了很多。

大電影棄用解說,採用原聲。補進來很多故宮靜物的鏡頭,通過改變景深,把遠處近處的景繪得很美。還給了更多的細節描繪,比如一陣風吹過,大花(似乎是那隻花貓的名字)在窗台上睡得死死的,它的毛被風帶起來。跟我在春天時候趴課桌睡覺一個模樣。太美好了。

但是和三集版本對比,敘事完整性在我心裡是三集版本更好。人物很多,很多細節沒有時間鋪開講就一帶而過。有些散。少了配音感覺敘事主線並不明朗。

總的來說還是很喜歡。小人物敘事的溫情在宏大主題對比下很得人心。

在主創交流的時候,主持人說「這是第一次有2000人來一起看紀錄電影,破了紀錄」,默默心酸了一次。肖導又站起來說,拜託大家回去幫忙宣傳宣傳,希望大家都去院線看我們的電影。又心酸了一次。

國內電影市場對紀錄片不大友好。希望之後大電影上了能夠有很好的票房~


說實在真的比不上紀錄片版

電影版有種「強說愁」的意味……

那麼喜歡《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我,懷著一顆激動瞻仰的心去看,真真是失望…

……都快睡著了!←_←

身邊沒有看過紀錄片版的同伴說看不懂這部電影在講什麼……呵呵呵其實我也不懂

導演說想要表現一種「家國情懷」…但是全片看來根本是不成功的。

內容零散,主線不明,而且除開許多鏡頭是從紀錄片版那直接拿過來的不說,補拍的其他鏡頭也好不到哪去……而且!剪!得!賊!爛!有些鏡頭停的時間特別長…你是沒有好鏡頭可以表現了嗎?

主創交流會的時候,導演一再強調紀錄片大電影市場的冷遇,懇請各位向身邊人推薦《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大電影,希望能促進紀錄片電影的市場發展……

嗯,勉強說是有點情懷吧……

但是講真這種賣情懷蹭熱度賺票房的行為真的讓《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很掉價

特別是之後有一位觀眾交流提問的時候,給出了一些對於電影的建議,比如主線不明就可以拿史師父從小就入故宮,與故宮結下不解之緣直到如今即將退休為線將故事敘述清楚……

我其實很認同這位觀眾提出的建議,不是說要讓大導演您一定接受這條線,而是說怎麼樣才能把這部大電影做得更好

然鵝,大導演沒有正面回應這位觀眾提出問題,而是問觀眾們:「你們覺得呢?」

大家還是很給他面子的:「不覺得!」

簡直是一呼百應……

但是這種避重就輕的態度是否有些不太不尊重那一個提問的觀眾甚至是我們這些有同樣看法的人?

私以為每一位觀眾的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都是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去看的這一部作品,希望它能更好,而導演這種面對異議不痛不癢的態度讓我們這些恨鐵不成鋼的人情何以堪……

我覺得做電影就要有這樣的態度:

接受讚美,直面批評。

反正我是不會向朋友推薦了……

(????ω????)


北京場回來,新鮮影評,首先很不愉快。

我們是在清華禮堂看的,眾籌數量314人(可在開始籌查詢到,北京場314人 項目詳情頁-開始眾籌)

,清華大學大禮堂座位數量1000+(數據來自清華大學大禮堂的清華大學改造_百度知道,一樓642,樓座346

)。現場的情況是,一樓幾乎坐滿,二樓不知道但是有不少觀眾。因此,在場內的觀眾數量至少是642+,答主到的晚,只能坐在一樓最後了。結束的時候才發現,前排+中軸線左邊(奇數座位)是給了贈票的。但是查了一下,發現當時清華大學大禮堂裡面除了眾籌314名額以外,至少有328人不是通過眾籌渠道進場的。在現場簽到處,可以發現有「媒體」「貴賓」等等的簽到位置,事前還有人爆料清華大學某公眾號給清華校友送票。當時進場的時候,檢票大喊「眾籌的觀眾坐中間和右邊的位置」,進場以後,只有右邊的位置貼了一張列印的「眾籌席」,(等於左邊的其實不是的。)

然後到了互動提問環節,被抽中提問的基本都是前排和左邊「疑似清華贈票」的區域,後排眾籌觀眾幾乎沒有抽中(只一次)。所以

第一,我想問導演,為什麼眾籌的場有這麼多的非眾籌觀眾進場?我記得當時有承諾過,眾籌的觀眾一定能拿到最好的位置,然後專門放映,專門放映不是指「只允許眾籌觀眾進場」么?

第二,在互動環節,被抽中提問的基本都是左邊和前排觀眾,甚至,導演居然抽了一個導演自己認識的「紀錄片行業的某某某」來提問,請問這個寶貴的提問機會是不是可以給真正眾籌的觀眾呢?

第三,台上的嘉賓清一色都是清華校友,然後答問啥基本是這樣的「我在清華+我的經歷+我如何厲害+『我們誕生在中國』多麼爛+我拍的『天梯』多麼好」,等一下,觀眾們想交流的師傅們幾乎沒有機會被提問,你們確定這樣冷落師傅們真的好嗎?

第四,終於有一個女生提問,為何北京主場師傅們到場人數遠遠比不過所謂投資人等等,導演曲解成現場來了兩位師傅你們還不高興么,你們是對師傅有什麼意見么,你們確定這麼轉移話題真的大丈夫?

第五,電影本體,我就不太好說了。本人不是相關行業的,以前也只是在自己公司剪輯過一些活動的片子。但是真的覺得現在的大電影剪輯的很不好,但是這是一個很主觀的看法,不能稱為什麼質疑點,我只能問一句,為何有那麼多的已播出鏡頭(已經我王津師傅的鏡頭為何十有八九都是紀錄片已播出的)

ps. 不知道其他場的朋友的紀念品是咋給的。。?為啥我看你們既有本子又有書籤呢?

夜深,先寫到這,回頭繼續補充。

-------分割線--------

12月6日 第二天 續一下

首先發一個官微的圖:

excuse me?你直接把這場定性為「清華學生的專場」了?你是想表達來觀看清華學生很多,還是說主辦方從一出發就是為了清華學生辦的「專場」呢?所以我可以理解為1000多個座位,除了那314位眾籌觀眾,其餘的敢情都是清華學子?厲害了我的官微,一個眾籌的點映場,居然讓清華學子包了專場?眾籌觀眾才成了「少數者」了?

今天第二事,導演用北京場眾籌管理員的賬號與眾籌用戶交流,由於當時我正在開會,所以沒有參與到其中,但是事後總結,導演的意思是:「場內發生的事情純屬安排失誤以及誤會,紀錄電影讓大家失望了,這個是審美不一樣,傾聽但是不會改正」,這個話,反正我是覺得沒發接下去了,就像說宗教信仰不同,你能怎麼著呢?反正,我絕對不會再安利我的朋友們去看這部記錄電影了,我會告訴他們不如多看看三集紀錄片。


此文最早發布在我的公眾號 白里泛紅 題目為《工匠精神是種病 | 一個手工愛好者眼中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

近日,我的好友lafuenty關於我的文章《一個熟練的半途而廢者》在朋友中流傳,大家紛紛前來慰問「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大海!」。正巧昨天有機會參加北京點映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大電影(12月16日上映),我就以一個未竟的手工愛好者的視角,談談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以及原本很簡單,卻被賦予了太多商業內涵的「工匠精神」。

最初接觸「技藝的心」這個概念,還是高二去新華書店買教輔的時候無意翻開的王邇淞的《奢侈態度》,開篇第一句話就是:

台北故宮博物院為了推廣台北故宮,出資請著名導演侯孝賢為其拍電影,這樣就有了侯導演的第一部紀錄片——《盛世里的工匠技藝》

從此這部僅有55分鐘的紀錄片,就在我的待閱清單里待了好幾年,這部侯導親自旁白,有雷光夏配樂的宣傳片,當時只在一個「不存在的」網站Youtube上才能播放(現在可在B站找到),直到有一年我終於去了台灣,才在貓空山頂茶樓看雨的時候用手機流量看完。此後,侯導在片中反覆劃重點的那句名言就成了我微博的簽名,到現在也沒有改過:

▲ 侯導孝賢劃重點。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

「技藝,是人在宇宙中為自己找到的位置。」

Claude Lévi-Strauss:

"Technology is the position in the universe that man finds for himself."

(今天在豆瓣見到有人問原文出處才特地去找,但也只找到了台北故宮博物院英文網站上的翻譯,今天看來,若「技藝」原文對應的就是「Technology」的話,這句話在當下就又有了新的意涵,程序員也可以有「工匠精神」了!)

有網友評這話「作天作地,不知所云」,我卻每每感到熱淚盈眶,人與動物的根本不同就是能夠使用工具、發展技術,而技術之精進就是意義之擴大,也就是在天地之間、宇宙之中安身立命。

我曾有段時間是狂熱的手工皮具愛好者,狂熱的程度大致是:凡是做皮具的時候可以忘卻時間的流逝,wishlist里的大牌包包都想自己做一個,見到所有日常物件都在琢磨怎麼做個套子把它包起來,每天晚上做夢也在畫圖紙、偶爾還會大半夜跳起來找一塊皮料量尺寸看能不能實現我夢中的設計。

而當時我在皮具圈裡認識的朋友們,有不少數都對做皮具有著不計成本的嚴肅和追求極致的態度,他們會為了不露出粗糙的肉面,在看不見的卡位內側也要對貼一層皮,從而花費兩倍的成本;會為了正反面走線的均勻和平直嚴格控制打斬的垂直度,甚至啟用工業級的衝壓機;會為了錢包彎折處不出現褶皺從選擇皮料就開始注意皮革的紋路和方向;會拉我一起搜尋、翻譯、學習各國的手工皮具製作書籍,並分享到網上不求任何回報……而經歷過無數遍「細節是魔鬼」,甚至可以亂真地做出一個愛馬仕的他們,也只稱自己是「做皮的」,也只會說「匠人精神是我羨慕的狀態」。

這樣的他們,就像是犯了一種「不做到最好就會死」的痴病,在日復一日層出不窮的細節里修鍊打磨,去開闢自己在宇宙中的小小位置,如同無止境攀登的西西弗斯,區別只是,愈受折磨愈覺快樂。

▲ 這是當年我從英文翻譯並PS的美式皮具經典書籍《史東門箱包製作》中的一頁。

我們共同的美感來源

在侯導08年的老片里,也和《我在故宮修文物》一樣拍攝過深夜采割生漆的畫面,但全片確實更重於展現文物本身的精巧絕美、製作工藝的龐雜繁複,從而凸顯我們的美感來源正是由技藝迭代而生,正如侯導所說:

我們之所以喜歡古的東西、手工的東西,是因為我們的美感來源,就是由這歷時久遠的技藝中,逐漸形成。

而《我在故宮修文物》,則把技藝和美感落實到了每一個具體的人身上,由人傳承和實踐技藝,再由人的技藝保留和創造美感,每一件文物記錄與承載的都是創造者、擁有者、歷代保存和修復者的痕迹,就像靜止的時光機,默不作聲地完成了今人與古人的神交。

十一月初故宮微博發布海報的時候,我沒覺出有什麼特別。直到今天在影院看了大幅海報才發現其中的玄機,每件國寶級文物並非完美,其中微小破損處,有一個小人在修修補補。

畫卷、綢緞、佛像佔滿了整幅海報,而修補的工匠卻只在其中一角。乍看時幾乎要被忽略。但只要看到了,僅僅旁邊「大歷史,小工匠」六個字就足以令人唏噓不已。

為便於觀看,左圖是原海報,右圖是我放大20倍後的工匠剪影。

▲ 清晚期「掐絲琺琅萬壽無疆中碗」(有意思的是,我的一位琺琅專業的匠人朋友說此處的剪影重心前傾,似乎更像是在拆文物,見仁見智,供大家討論)

▲ 明代「自在觀音像」

▲ 清代「黑色綢綉菊花雙蝶圖竹柄團扇」

▲ 元代「剔紅水仙花紋圖盤」

▲ 明代「邊景昭 竹鶴圖軸」

▲ 宋代「汝窯天青釉弦紋三足樽」

海報設計師就是人稱「在他之前,大陸沒有海報設計師」的黃海,看他的portfolio我才發現,我們覺得風味絕佳、創意撩人、必須右鍵保存的電影海報居然全都出自他的手筆:《一代宗師》、《黃金時代》、《功夫》、《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尋龍訣》、《大聖歸來》、《大魚海棠》、《中國合伙人》、《寒戰》……

在做海報界也小有涉獵的我,此刻才真的體會到何謂「高山仰止」、「心服口服」、「獻上膝蓋」,而設計師黃海此次拿出來的這六幅一組海報,真正也配得上「工匠精神」,更貼切地闡釋了電影主題「擇一事,終一生」。

而此刻每一個在海報前,因為心動而驚嘆的我們,也都一個個染上「工匠精神」的毒,忽然被揭穿了骨子裡潛伏千年、深藏心底的靈魂慾望。這種對精深技藝所塑造的美感欲罷不能的感覺,簡直是最難熬的戒斷癥狀。

▲ 就為了片頭的這一幕,也要去電影院看一次,畢竟我們為了bilibili籃球隊都開始看CBA了!

周一晚上5點40開始入場的點映,上座率幾乎達到了90%,這在工作日的傍晚足見大家排除萬難的誠意。影片只有短短的80分鐘,可以確定導演作出了不少的取捨和犧牲,不過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電影版《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並不是原三集紀錄片的導演,這是三集紀錄片導演葉君在知乎上說明過的:

後來的電影版是投資公司拿原素材另找人剪的,我沒再參與

所以今天我的評價都僅針對《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版

夏天的時候在B站斷斷續續看過那三集紀錄片,當時頗為震撼,尤其是屈峰所說的「刻菩薩」的那段,直擊靈魂。此次一個看過紀錄片版本的觀眾,看到電影版中新導演的處理:去掉了所有旁白,加入了極其頻繁和突然的剪切、無顯著意義的風景鏡頭和大段的背景音樂,實在有些難以適應,並且十分困惑:

原片中粉絲基礎最強的人物和觀點最鮮明的對白得到了保留,包括「磨練性子」、「師徒傳承」和「文物有生」等,但沒有大量前因後果的鋪陳,顯得過於乾貨,以至於沒有故事感,全部都是格言警句。或許故宮風光片的剪切和背景音樂的配合是為了稀釋這種「格言視頻集錦」的感覺,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希望看到完整的故事,而非稀釋後的濃縮雞湯。影片進行一半的時候,我身邊第一次看《修文物》的大哥也搖頭說「太散了」,想來應該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令我更為奇怪的是,影片大約30分鐘處用較大的篇幅展示了下班打卡和年輕人鎖好幾道門的場景,我特地注意了時間是因為我以為這就要結束了。果不其然,在影片最後也有下班打卡和老師傅關門的場景,但在對話中沒有明確點出,客觀的感受只會是大家各自鎖了門,而紀錄片中所說的每天上下班都要進出「七道門」的信息是未被傳達的。

雖然這些我都可以理解為導演為長度所限做出的犧牲,但我仍然不明白既然有大段播放靜物風光片的時間,為何不能完整地好好講個故事。不知道是導演認為我們的理解能力太強,以至於能夠從模糊的線索里推斷出整個故事;還是認為我們認知能力太弱,以至於需要插入風光片來減少我們的負擔。(這個問題我後面在見面會上提問了導演,請看下文)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這次觀影和家裡電腦上看紀錄片確實有著明顯的差別。在影院大屏幕上,無論是文物的華美、師傅的巧工,還是故宮景緻的靜謐,都能更清晰細膩宏大地展現,這在鎏金鐘表等精細物件上更為突出,當然電影版里王津師傅的戲份之足,足以讓所有迷妹滿意。

另外,電影版加入了一段故宮員工參加健步走活動的片段,可以算是小彩蛋。其中兩個師傅都提前到了,領了條幹站著,彼此一問,「你也在等徒弟呀」的畫面直戳萌點。

我想,再不濟,沒看懂的觀眾可以再回來看一遍原版的紀錄片,大電影的宣傳意義也就達到了。

▲ 昨晚北京藍色港灣的點映有5位師傅到場,分別是在周一的故宮騎自行車的紀東歌,王津老師的小夥計亓浩楠,雕佛頭談人生的哲學家屈峰,采漆補琴「可以巧手繼拙作」的閔俊嶸,還有青銅組的高飛師傅。

見面會上,屈峰師傅當之無愧是全場幽默擔當,先是說「要把醜臉進行到底,我存在的最大意義是因為我臉顯得故宮的文物更美」,又說「有人認為我和王師傅同齡,我就想我還有十幾年才退休」,「我這一步到位,以後幾十年也不變了」(熱心觀眾問出了他的年齡,原來是78年生人),「我研究生畢業以後就想留在北京,故宮招聘我就去了,當初我只是為了一個戶口,留在北京,繼續和我搞藝術的哥們在一起,結果乾著干著就把自己干進去了,和搞藝術的哥們若即若離了」

在現場雖然我沒有機會和風趣的屈峰老師聊天,但我還是抓緊時間問了導演上面的問題,並把導演惹得不太開心:

我:作為一個看過B站紀錄片版本到現場觀影的迷妹,我認為電影版有一個問題,一是沒有旁白,二是被剪得非常碎,基本上幾分鐘一段,我們對其中人物和他做的事情,如果是第一次觀影的觀眾會比較困難,同樣的,加了很多風景和生活化的鏡頭,我覺得這個是不是影響表達「修文物」的主題。

導演:因為這是電影,明白嗎?

我:???

導演:你是第一次坐在電影院看紀錄片,是嗎?

我:我覺得應該是的。(當時沒仔細想,我還在電影院看過《狂野非洲》呢!)

導演:不是覺得,這個應該知道吧。所以你會有這樣一個感受,首先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電影要有一個「電影感」的感覺,這是創作者最起碼的對電影的判斷,其實有很多人有這個問題,因為但凡有這個問題的都是第一次坐在影院看紀錄片的,然後還有可能看紀錄片的經歷更多地實在電視上或者在網路上看到,可能真正接觸到獨立的紀錄電影的機會比較少,因為電影和電視不是簡單的屏幕大小的關係,而我在這個電影版的創作當中,你已經感覺到了它的改變和轉移,因為我把我的重點放到了人身上,而不是修文物這件事身上,大家能體會到是嗎,所以說得更簡單直白一些,我做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想用我們真實的記錄,告訴大家,有一群人在這樣生活著,他們用這種方式在度過他們的生命,他們在這樣生活著,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了解到跟你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有不同的度過生命狀態的人,就像從我第一天拍紀錄片開始,我就是想用我們的鏡頭去記錄和呈現這些,和普通觀眾不太能感知到的那些人的生命狀態,就像我之前也拍攝了《喜馬拉雅天梯》,去年也走上了大熒幕,是拍珠峰的藏族的年輕嚮導,有人知道《喜馬拉雅天梯》嗎?好的謝謝,我想你們更能感受到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東西,沒關係我絲毫沒有說,你,不懂。我每一次都會問有多少人是第一次到電影院里來看紀錄片,這個觀影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問這位姑娘,這部電影版變得更像散文,他不像一個知識性更強,趣味性更強的電視版的作品,但是我還想問你,你還會第二次、第三次走進影院去看一部紀錄電影。

我:也許吧。但我依然會覺得你用這些鏡頭能使它更有電影感,但我依然不覺得這能讓我獲得電視版一樣那麼多的感動。

導演:為什麼要一樣,要是一樣的話就沒有創作電影版的意義了。(我旁邊的觀眾已經聽不下去,開始說話「但是沒有更多啊!」)

我:但您覺得這樣更好嗎?

導演:我覺得更好我才這樣做,你可以覺得它不如電視版這個沒有關係,也會有很多人覺得電影版更好,任何一個藝術作品不能迎合任何一個人,對嗎,同意嗎姑娘,允許我堅持我的創作理念嗎?

我:行吧,那謝謝您(大家笑)

我能感受到,追問到後面,蕭導演已經有些受傷,因為我直接質疑了他的創作理念,而他的反應也讓我有種「做得不好還狡辯」的憤怒,我當場就在豆瓣和知乎發了名為《導演,你以為你是李安嗎?》的文章,但回來冷靜以後,仔細想想,雖然這位導演不那麼討人喜歡,但他也是在踐行堅持自己信念的「工匠精神」呀,換句話說,「工匠精神」何嘗不是一種專業級別的「中二」呢?

所以,我支持大家信仰充值的行為(做好期望值管理就可以),畢竟這是B站聯合出品,畢竟這是《我在故宮修文物》,就像那個戴GoogleGlass的小哥說的一樣:

漫畫里的主角,都是因為保護某樣東西才燃起來的,咱們這個也一樣。

咱們這個也一樣。

-------

以下是觀影后第一答《導演,你以為你是李安?》

-------

(看完點映第一時間來答,本答案主要針對大電影的剪輯和導演,與原紀錄片無關)

我參加了今天(12月12日)晚上藍色港灣的北京點映,影片內容不細說,基本上就是截取了3集版最精彩的幾段,選取了粉絲最多、個性最鮮明的幾位師傅,如果對修文物本身感興趣的,推薦觀看B站上已經有的3集紀錄片。

那麼這個大電影和原版紀錄片有什麼區別呢?

添加了大量的故宮風景和天空,在片中和片尾分別大篇幅記錄了故宮工作人員打卡下班和關門(2次!),添加了很多風景宣傳片式的鸚鵡、貓咪等畫面,並且將各個部門和文物師傅的片段零碎分隔為幾句話或者3、5分鐘的小片段,以風景和音樂切換。

就我看來,除了影響影片整體性之外並沒有明確的主線或邏輯。

於是觀眾見面會的時候我問導演:請問這樣處理的原因是什麼?

導演的回答是:因為這樣讓影片具有了電影感,這是我的一種藝術創作。你不懂。

我本來以為導演應該為此準備了至少說得過去的答案,不至於直接說你們觀眾都是傻,分不出好壞。沒想到他真的就直接說「你沒在電影院看過紀錄片,不懂什麼叫院線紀錄片」,導演啊,觀眾不懂行不是你剪得不好看的理由啊!

導演接著說「我希望能讓觀眾在影院里體驗紀錄片,把觀眾拉到影院里來,給觀眾一種不同的體驗。」

這句話聽起來如此熟悉,正是李安導演在《比利·林恩》的宣傳中經常說的,這位導演,在紀錄片里穿插風景宣傳片和用4K/120幀新技術不是一回事啊,您這樣做不但不能把觀眾拉進電影院,還會把觀眾從電影院趕走的!

導演說他是為了拍「人」,不是為了「拍修文物」,但是當您把修文物個主要內容都變得支離破碎,人物的形象從何凸顯?人物的故事又依附在哪呢?

而本片導演也表示只要票房超過他上一部電影的一千多萬就夠了,那麼朋友們,如果你喜歡《我在故宮修文物》,請把B站上的紀錄片推薦給你的親朋好友,不必非要去電影院支持,因為你不僅不能體會到當初看紀錄片時的感動,反而會對自己的判斷力產生困擾:為什麼又是陽光穿過樹葉?為什麼又是太和殿的寫真?

當然,我也不反對信仰充值的行為(也許我也會二刷),畢竟這是我們愛的B站聯合出品,畢竟這是我們喜愛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就像那個戴GoogleGlass的小哥說的一樣:

漫畫里的主角,都是因為保護某樣東西才燃起來的,咱們這個也一樣。

咱們這個也一樣。

另:實在太喜歡這幾款海報,於是每一張都照了一個。


並非影評,就算觀影水準再不濟,我也沒辦法對著一部長達1小時20分鐘的零碎鏡頭拼湊出來的紀錄片超長花絮影出一份評來,內容性?藝術性?商業性?呵呵性倒是滿點。 —— 此評價只針對作品而無關片中人事物,以上。

實名吐槽《我在故宮修文物》北京點映眾籌專場,堅、決、不、匿。

本來不想發聲了,跟點映現場沒搶到話筒已經憋到吐血,回來一路還被朋友埋汰慫貨,現在看到官博睜著眼睛胡說八道終於懂了啥叫官逼民反,來來來,咱們講道理~

官微刪的一手好評論喲?

現場觀眾的真實聲音終究還是讓你害怕了似不似?

而最新情況是,官微連這條微博都徹底刪掉了。

為此,北京眾籌群里民情激憤了一波又一波。

先上一張圖,來直觀的感受一下昨晚北京眾籌點映專場的獨特畫風:

大寫的圍笑。

1、清華出身的製片人干我眾籌人屁事,你要來清華禮堂抱大腿請做你的校園專場,送出去至少半個場子的票美其名曰「嘉賓席」,拿我眾籌人花錢買票的反而碼在禮堂最後面以及右面幹嘛呢,幹嘛呢?填坑呢?玩兒呢?

2、需要跪你的金主粑粑麻煩回你的商業場去,當著我們一幫眾籌的,一個才成立一年多的名字都沒聽說過的所謂CEO就敢當眾懟《我們誕生在中國》是文科生情懷的虛假拍攝(此人指雪豹鏡頭為多隻剪輯,他作為理科生不能理解),《我誕》不提口碑與票房表現,單是導演名字就夠你喝一壺了,下次開牙前麻煩好好掂量掂量,給《我修》招黑招的怪順手啊我的哥;

3、眾籌觀眾質問為何北京場最大規模卻來了最少的師傅做現場交流,導演張嘴就一路帶偏節奏活生生將仇恨引到「我就知道你們想見的是王師傅哎呀呀這樣子對現場兩位師傅不公平哦」,也是666的厲害,是不是真以為北京眾籌妹子脾氣好就沒有會爆粗罵人的?

4、局內四十分鐘觀眾提問環節,到底是打算安排幾個托兒?累不累?貴不貴?誰關心哪能下載電影片尾曲?誰關心你導演從紀錄片到大電影的心路歷程?誰關心一個破公司的發家史?搞大siao呢?為什麼不敢把話筒給到後排真正的眾籌人?不心虛,怕啥呢怕?

5、不管B站幾百萬點擊,幾萬彈幕,北京場點映眾籌資格幾小時內售罄,小夥伴們多善良多包容這種莫名其妙的shi一樣的活動時間(周一工作日且明顯未下班),多少人請假多少人翹班,多少人推辭項目,規避出差時間,多少人不辭辛苦從石景山門頭溝通州,甚至唐山天津還有請假三天專程從500公里外的太原趕來,都不是奔著你導演、製片人亦或者出品人的名字,你滴,明不明白?導演跟那兒洋洋得意的大談特談「我是怎麼捧紅幾位師傅的」,也真的是現場演繹吃水不忘挖井人?

6、所以,刨除以上所有,單獨來評價本作——如果非要稱之為「電影」不可的話,滿分5分,在我這裡,普通吃瓜觀眾而已,它可以得到:0分,當然是不能評負分的前提下。它,無主線,無情節,甚至可以說無內容;無節奏,無鏡頭語言,無表現力,我看不懂它到底想說什麼。它,是一部,全部由紀錄片未播碎片胡亂剪接拼湊而成的,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超長版本花絮,且,且為毫無存在意義的花絮。如影片中總計長達十餘分鐘的各種流浪貓鏡頭,鸚鵡鏡頭,地上的貓糧特寫,吃貓糧的螞蟻,還有吃貓糧的麻雀。認真講,對於一個根本沒看過紀錄片的觀影人,這很可能會是一部莫名其妙到根本不知所云的「作品」。

7、現場一共與觀眾溝通了不足一個小時,到底多少次談及「自費二刷」「發微博發微信好友圈」「豆瓣時光貓眼點評」,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嘖,然後一遍又一遍。我不代表眾籌人,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不但不會給任何朋友推薦這部電影,而且會將北京點映會上的一切發布在所有全部我能觸及到的UGC平台。

自來水當然是不要錢的,不過別鬧了,自來水也不是真傻的。

所有拿心換心的作品,自來水從不辜負。

必須放在末尾,重!點!強!調!

北京點映群里小夥伴的善良指數簡直高!到!爆!表!

在極度不滿、難過、心寒與憤怒各種負面情緒交織的情況下,面對連解釋帶掩飾各種硬拗「導演很有情懷、導演很重視眾籌大家、導演有自己難處、導演真的很努力「的群內管理員(電影方工作人員),都能保持不帶遷怒情緒,擺事實講道理,不找茬不掐架,不強行令背鍋,真的是無論對方多差的發言,做的多爛的身份,都拚命努力的去撈去保去發金水,小天使一樣的光環熠熠生輝~~

甚至從始至終用「至少書籤好好看」以及「昨晚的火鍋好好吃」來互相安慰和開解……

妹子們你們得是有多愛吃火鍋……


盼了整整一月,從一開始搶最後名額,到為開假條奔走,終於我還是站在了清華大學大禮堂的門口。

滿懷期待的等待放映,後悔因為吃貨本性而沒排到前面選一個好座。7點半 很準時 我心心念的紀錄片電影 很認真的看完了片子 卻沒想到只有八十多分鐘的片長,而且很多鏡頭片段都是之前三集紀錄片有的 沒了解說 簡單的記錄了故宮裡師傅們的日常 很平淡 很安靜。沒有紀錄片裡面關於修復內容 沒有紀錄片的緊湊有序 各種場景拼在一起 呈現出這部電影。

蕭寒導演 你確定這不是宣傳片嗎?在清華大學裡走了很久才找到大禮堂 眾籌觀眾也沒坐到之前說好的最好的位置 前九排是嘉賓席 為什麼我看見的很多都是清華學生在坐著? 既然是主創見面會 為什麼不讓師傅們多說些 ?不多聊聊關於電影幕後的事? 為什麼最後提問環節抽中的只有前排的不把這個機會給眾籌觀眾? 整場都在捧高清華 感激清華 講述自己的經歷。拜託導演 是我們眾籌了電影 我們才是觀眾 很多小夥伴都是從北京周邊各地趕來的 上班上學的都是請假甚至逃課逃班才來的 大家都是因為真心愛這部紀錄片 不惜奔波勞碌趕到這 你也不怕砸牌子

總之 對於電影 我很失望。


北京場

有空去看這部電影,不如在家再看幾遍紀錄片。

(唯一好看的是書籤)


紀錄片製作方:

紀錄片出品方:

電影製作和出品方:

0.

我不知道大電影新拍了多少鏡頭,但總體感覺,舊鏡頭在不停從我眼前閃過,故事的大綱仍然是圍繞「故宮90周年大慶」。

首先,對本片有新劇情期待的人,一定會失望。

其次,對老劇情的講述,也不如三集制式講述得充分

1.

題材是好題材,團隊是好團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不好說,但沒打好是肯定的。

製作方增減了幾個,發行方多了貓眼,聽說眾籌了,我沒趕上。

以前要解決的是商業電影的藝術性和藝術電影的商業性問題,我們對比來說。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藝術性到位了,我們苦於無處打支付寶;《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藝術性欠佳,就本末倒置談起商業性的問題來了。

我倒不是說兩者必然有個先後順序,而是說,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你的大綱不到位,你的情節不合理,都會在藝術性上有所欠缺,從而導致盈利問題。

因此,你跟我談商業盈利問題,可以;但我要先跟你談談電影的質量問題。

2.

紀錄片作為一個特殊的載體,針對的群體本就不是爆米花群眾。

裡面各位大師都是人類出類拔萃的匠工代表,他們做這部電影的目的,必然是推廣故宮文化;而出品方的目的,必然是賣更多的票。

製作方、出品方必須要了解到,你們的最核心的競爭力在於前者,誰在製作、出品、宣傳中佔據優勢地位,這個極為重要,如果打算 拍一部圈錢就跑,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但是江湖好相見啊,講白一點,你讓故宮人的目的實現不了,觀眾就讓你們的目的實現不了,今天不行,就等明天。

光賣情懷,並無卵用。

你賣今天,我可以買;但你下次再賣,我必然要考慮再三了。

3.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今天的錢,你們拿去,我心甘情願,再選一次還是一樣,是給這部紀錄片的,不是給這部電影的。

列最上頭這些製作方的目的是,對比、批評,或許更多的,是那麼一點期許的意思。畢竟,在最初,是他們把錢投給了紀錄片,這份心意,觀眾必須心領。

中國需要成熟的紀錄片,無論電視形式還是電影形式,這是給愛好者的一個交待,也是給製作者的一個良性回饋。

4.

父母當年去故宮時,可以進宮殿,只是皇帝座椅圍起來;

我當年去故宮時,不可以進宮殿,外面可以看進去;

我表妹某暑假去故宮,不可以進宮殿,外面也看不到裡面。(貌似因為整修)

故宮隨著時間的推移,文物保護力度將會越來越大,與之對應的文物宣傳也將會邁向新的領域。

我誠懇地向各位推薦微博 @故宮淘寶 ,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對新文博產品和新媒體運營方式的嘗試,小編格外有愛,幽默感極佳,是為數不多一本正經做廣告,我還特別樂意看的那種。

同理,《我在故宮修文物》也應該是故宮博物院對文物宣傳的新嘗試

5.

嘗試肯定有好有壞,道路必然曲折,可是前途一定光明。

雖然上面的話都不太好聽,但如果非要扔錢看電影的話,我還是希望大家把錢投給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

對於自己的心頭之愛,才會愛之深,責之切,希望理解。

它不夠好,但是希望能更好

6.

所有掌聲送給故宮人,他們眼神里溫潤的光,穿越了時間

最後,圖片來自於300萬像素的手機,不需要濾鏡,獻上一張素顏故宮。


上海場。

和北京場的情況是一樣的,眾籌安排的位子都在最偏最遠的位置,場排隊的時候我身邊所有,所有,所有人都是贈票,2點開始取票,我2.20到,排隊到3.20拿的票是二樓最邊上。

我是真喜歡故宮,也是真喜歡這部紀錄片,所謂主創團隊也是真,傷人心。

講紀錄片,我是一個很喜歡看紀錄片的人,幾乎BBC的所有片子我都看過,能在主流門戶網站看到的主流紀錄片不敢說全部也看得七七八八了。所以我承認這是部不錯的紀錄片,但是也談不上有多麼驚艷,所以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在B站火成這樣子,或者說,在出現這個大電影前,我都不知道這部紀錄片火了。

從電影的角度來看,毫無讓我二刷,或者讓我推薦給我的朋友的慾望。所以我很難過。

今天收到了眾籌的書,我的媽呀。

我真的無力吐槽。刪了工作人員微信很久了我也懶得去說了。

今晚又要出發去北京了,我還是多給故宮貢獻一下門票吧,多去看看之前不進去的鐘錶館書畫館吧。


音樂讓人尷尬癌都要犯了…

光線,亮度,顏色…這是找臨時工拍的?只有少數幾個鏡頭可以看出攝影師是有培訓的,大概是一周攝影從入門到精通。

採用大量原音這一點給個贊。市井且生活的氣息讓人很舒服。

總體打5.5分,滿分10分。

不如回家看紀錄片。

簡述大電影:

我在故宮開門,我在故宮騎腳踏車,我在故宮種菜,我在故宮喂貓,我在故宮修文物,我在故宮打卡上下班,我在故宮吃杏子,我出故宮去出差,我修的文物在故宮展覽,我在故宮鎖門。


本來很想去看的,從昨天開始就不停等影院拍片

結果我們這個小城市就一家影院有拍片,萬達直接沒影子了,去官博看了下是不是我們這個小地方獨有的,結果發現很多地方沒排片,然而官博發出的呼籲是:粉絲請為我們包場~來我教你們怎麼包場~多包幾場~包場後集體合影我們「有幾率隨機送給你們包場的這些X粉絲我們的海報!」·

我只能呵呵了,電影宣傳什麼的應該是你們的事情吧,這樣大言不慚的··要求粉絲包場,這就算了,一張海報·······還隨機= = 真是······


導演太拿小夥伴們當傻子了。


16日上映17日星期六放假去看的,不知道你們那裡怎排片么樣,我這邊離家近的只有金逸每天一場早9:45的排片,華臣甚至沒有排,從在B站看到眾籌視頻開始期待,把原三集紀錄片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滿心歡喜的去了影院,為沒參加眾籌而買了60米的標準票,果然,我還是應該聽媽媽的,後悔了。

同一場的大概有十幾個小夥伴,這是很感動的,即使有妹子說單純是為了來聽陳粒唱歌。但是欣喜的感覺並沒有維持多久,看了三分之一左右我開始打哈欠犯困了,因為這些個情節都是看過很多遍的,甚至有的話都可以背下來,無聊,且無聊。

我沒有看到讓我眼前一亮的東西,全是舊的情節加花絮,終於明白為什麼預告是如此的不走心,人家是走了的,因為電影本身就是那樣,整部電影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加長版花絮,毫無意義可言,我本以為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文物修復師這個職業或者是他們另外的工作,可是呈現在我眼前的只是退休老幹部遛鳥喂貓摘杏子的生活,只不過將地點換成了故宮,另外,請問高級貓糧的廣告費給了嗎?

這與我的期望差了不止十萬八千里,不過是去掉旁白的重新剪輯,對我個人來說是十分失望的,早知如此不如在家擼十遍紀錄片【心疼我的60塊】

但不管怎麼說,這樣的紀錄片能走上院線也是需要肯定和支持的,權當是為文化買單,喜歡的不是這部電影,而是其中的文化。

最後,不會剪輯的導演不是一個好商人【笑】


就說一個事:大電影導演不是原紀錄片導演

大家注意看 原紀錄片的導演有兩個人:葉君和蕭寒,且葉君排在前面。撰稿和剪輯只有一個人:葉君。而在大電影籌拍階段,本來處於主導地位的葉君導演完全不見了蹤跡,由蕭寒導演全權負責。這之中發生了什麼我也無心猜測,主創人員調整什麼的也無可非議。

但讓我不爽的是蕭寒導演對待媒體和網友時表現出的雞賊態度。 @蕭寒

這是蕭寒導演在B站大電影眾籌視頻下的熱門評論,導演現身,大家都很激動包括我。我想,在他說了這番借著紀錄片的人氣為大電影打廣告,而隻字未提葉君導演的話之後,所有網友都以為他就是那個拍出了我們超喜愛的三集紀錄片的導演。

蕭大導演和網友們親密互動,用著接地氣的顏文字,清純不做作。心疼萌萌噠的B站網友。

在媒體採訪中,同樣隻字不提葉君導演,說著half truth讓媒體和觀眾以為紀錄片的成功是他一人功勞。讓所有的情懷和榮譽都歸於他一人。

你說他無恥?過分了。你說他說謊?人家還真沒有,說著大電影、工匠精神之類的話,並沒有直接說自己是紀錄片唯一的導演,但也沒有否認網友只投向他一人的讚譽。對啊,人家只是說了half truth而已,你能說他說謊么?

我只能說,雞賊,太雞賊了。

真的,技不如人、才不如人就承認。蕭大導演可能確實是一個有情懷有才華的導演,但請在說出偉大情懷之前,端正自己做人的態度。

勿以惡小而為之。


我是參加北京場眾籌點映的,電影評不了說說點映感受。

時間是12.05的晚上七點半 地點清華大學清華大禮堂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去清華哈哈哈,是不是得感謝下

點映六點半排隊領票 本子和書籤紀念品二選一

書籤還是很走心的

眾籌當晚就買了票到第二天晚上北京幾乎人就滿了,但是時間和地點遲遲定不下來,不說這個,大家沒有因為這個炸。大家安慰管理表示沒關係,你們慢慢排,也沒人催過。因為大家覺得北京場是大本營,肯定會更好,很多人滿心期待從外地趕過來,我知道的有江蘇的,內蒙的,山東的等等,在這祝一兩宿再趕回去。

電影吧,主要以人文情懷為主,多剪輯師傅們的生活,有一些鏡頭我很喜歡,比如一隻叫大花的貓和師傅的互動,大花在窗檯睡覺毛被風吹亂,師傅假裝生氣的嫌棄貓們都喜歡吃醬,不愛吃貓糧...紀錄片則對於修文物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看個人喜好吧,電影表現情感比較直接,很多話都是師傅們嘴裡講出的道理,沒有旁白,採用原聲,不過我更喜歡紀錄片那種相對含蓄的表達方式,擇一事,鍾一生,師傅們的眼神,動作感染我更多。

現在吐槽一遍偉大的主創團隊。我們的團隊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不說別人,來眾籌看點映的都是當年真心喜歡這個紀錄片的,喜歡的是師傅們的匠人精神,喜歡的是這部片子里的故宮帶給我們的莊嚴感與樸實感,其次才該是感謝導演這之類的話。

但是點映全場,導演們一直在炫耀,吹噓自己,我能接受多講講拍攝經過,但全篇都是客套話,諸位的互捧。某位還暗懟我們誕生在中國,懟文科生拍的片子不專業。出席的兩位師傅很是尷尬,到了觀眾提問環節被問到才有發言的機會。

有位妹子問導演,我在故宮修文物主要是宣傳擇一事,鍾一生的匠人精神,北京又是大本營,為什麼不多請些師傅來讓他們多講講?

導演和稀泥一流,問你們是不是想看王津師傅,台下妹子們比較激動,導演瞬間轉移話題,說以前的場也是,都是王津的迷妹巴拉巴拉,以前問問題都是感謝導演,我想問王師傅個問題。。。我的天?我有點懵逼,台上的師傅更尷尬了。。

最後說下座位,開始告訴我們場地是平時去不了的地方,絕對值得期待,後來定了清華大禮堂,可以。說座位留給眾籌的是最好的座位,我們的座位都是中間後面的那些排,大冷天排了一個多小時隊,排出去幾百米要是滿意也心甘情願。剩下的座位,是贈票吧,座位蠻好,提問的水軍很專業。

導演今天中午進群解釋了,說可能存在審美差異,接受不贊同,會堅持。

主要吐槽的是點映時的態度態度態度,100是小錢,心是真心,後來說會儘力彌補,要不送你們周邊要不退錢,怎麼都行,好像我們需要的不是這個吧,還有買五張買十張的,你對得起我們的熱愛嗎?求不毀,求不糟蹋這點情懷和大家對文物保護的喜愛和支持。群里說在微博懟了我們發博道歉下也行,還沒回復。

被消費的滋味不好受,打情懷牌請打到底謝謝。


過度消費文化熱點真的有意思嗎?從本質上來講,《我在故宮修文物》大電影和《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也沒區別吧?至少爸爸去哪兒的電影版還是新拍的呢。

綜藝節目,紀錄片爆火就要拍大電影來進行二次消費,只能折射出文化匱乏的事實。

妄加猜測一句,《我在故宮修文物》的鐵粉們上一部看的紀錄片還是《舌尖上的中國》吧?


同樣的素材,愛它的人剪出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愛錢的人剪出了電影版《我在故宮修文物》。看完紀錄片我在想要不考研央美以後努力去故宮工作吧;看完電影我在心疼我的票錢。


今天剛看完電影 跑來說兩句 總的來講 比較失望吧

電影里的內容都是紀錄片里講過的進行了整合 感覺更像紀錄片的花絮吧 甚至連番外都稱不上

進電影院前以為會以一到三位人物做主人公 或師傅或徒弟或文物 或自述或口述的形式進行一個類似故事似的有情節性的講解 結果整部電影沒有主人公 沒有事件 沒有情節 甚至沒有突出的主題 「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對「我」和「文物」的表達是群像式的鋪列 人物沒有具體大段技藝習得,學藝,修補的「故事性」情節 文物也沒有歷史,修補技能的講解 。作為紀錄片五分制恐怕也只能給1分還是看在情結的份上。

其實這部紀錄片在電影上表達上可以有很多技巧 更多的情節展示 但是整部電影像流水賬似的 走馬觀花 出了電影院印象深刻的是故宮裡的貓和死因不明的鳥(都是文保部的寵物啦)還有他們打杏子吃撿杏子的剪影。畫面畫質還是不錯的 這點必須要說

整部電影文物和人物的平衡上在下些功夫會更好噠

(建議看過紀錄片的童鞋不要期望太高 不然會像我一樣失望噠)


身在某2.3線城市,公司最近的耀萊電影院就一場,還是早上10點開始的、早上打完卡吭嘰吭嘰就去了、算我一共就5個人看.... 還不給開暖風。當屏幕上出現《故宮博物院》《blibli》時我還是心理挺高興的。萬萬沒想到的是...(普通人民觀影群眾的感受) 個人認為電影剪輯的亂,每個片段沒有邏輯性 ,鏈接不上,而且每段黑屏的地方時間比較長。已經在紀錄片裡面播放過的鏡頭 竟然還會出現,拋去40%的景色,能高達30%(我是這麼感覺的) 。哎.... 還是更喜歡那個紀錄片,一個月能重溫兩回。 雖然電影不太好看,但以後再有類似的文物修復等紀錄片、電影,我還會支持的!!! (第一次回答)


下午剛看完南京點映

總而言之

紀錄片好看

王師傅好帥

然後

導演話好多


●v●我來了

摸著良心說,

1.想看劇情的還是在家把紀錄片完整看一遍的好,整個電影的感覺就是紀錄片剪輯起來的。

2.整部電影毫無邏輯,各個組穿插著講,而且出場順序也毫無邏輯,發生的事情毫無邏輯,讓觀眾搞不清楚前面講的和後面的展出到底有沒有關係。

3.我自己搞不清楚這部電影的重點是「我在故宮」還是「修文物」。

4.沒看過紀錄片的觀眾可能會覺得整部電影莫名其妙,其實它本來就莫名其妙。(比如那個鳥在前一天夜裡看到啥死了)

5.全片沒有一句旁白,這點挺好,開場我發現鏡頭是晃的,大概是這樣比較紀實。

6.朱門開啟開始,朱門關閉結束。

7.我在影片的最後睡著了


今天更新 我要開始大概講一下了。

看過的紀錄片 比如 最具互聯網思維的我的詩篇 利用眾籌形式在全國放映。還有 金馬獎得主 千錘百鍊。我大概說一下我的感受。

我的詩篇 我給中等評價。我在故宮修文物。我給那三集電視劇版本 上等評價 給電影版 中下。我在想這部 我在故宮修文物 是不是 情懷影片。挖掘到的內容非常少。拼湊性。是的。紀錄片真實 所以故事性差一些。但是 這部影片 好像 連故事都沒有。就是 一些畫面。連起來。

很大的賣點 匠人精神。我也覺得 不夠。影片結束的時候 我整個人 是意猶未盡的。因為 我以為電影剛開始 結果 突然沒了。而且我一直說有不愉快的事情。算了 現在說也沒什麼。

有空繼續。

昨天剛看了在武漢的點映。這部電影12月16上映。先上圖我再來說點觀影看法。

這是隊伍 來看點映的 人特別多 很多從外省趕到武漢的。

送的木質書籤。

王師傅在外面。進場一分鐘就這麼多人。座無虛席。

差不多圖貼的夠了。

我還要到了簽名。

導演和師傅和製片人都去了。

下面說看法。

我只能說 電影無功無過

但是那三集紀錄片真的很棒。

電影砍掉了太多東西。而且 觀影以後很不愉快事情發生。我有空再說。


剛看完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廣州點映場。個人感覺就是暖,濃濃的人文味道。

記錄片中人文紀錄片與自然紀錄片一組對比,作為一名鐵杆的人文紀錄片愛好者,個人覺得《我在故宮修文物》很能突出人文的暖,看完紀錄片走出中山紀念堂想起片子裡面的鏡頭與對話,我心頭湧出一股暖流,廣州街頭的冷風頓時沒那麼冷了。(儘管今天廣州晚上不怎麼冷)

蕭導在交流會中說他希望片子如果小溪一般慢慢在人的心頭流動,的確看完了之後確實有這感覺。

但是該片子還是有些不足之處,首先電影版和之前播的相比,卻是一個明確的主題,之前播的按文物修復的種類不同劃分,有大概的主線讓人容易找到觀賞點。但是電影版在這方面有點欠缺,正如在觀眾提問環節有位觀眾所說可以把史師傅三歲進故宮到退休作為一條線。

其次是有些鏡頭轉換太快了,有好幾個看看著突然黑了,我還以為是看完了要散場了...

最後我想說,蕭導說他最喜歡結束時候那個鳥的鏡頭,但是明明最佳鏡頭是澆花那段貓咪!

(萌新首次答題,如有不足之處,請多包涵,畢竟我心容易碎...)


20161205
清華大禮堂眾籌場
看了電影版的點映

我是三集紀錄片版的粉,大概三四月份在一個公眾號留言下看到導演說可能會拍成電影版,就開始期待
。到11月份出現《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版眾籌項目,和很多小夥伴一樣,我一方面驚喜真的出了電影版,另一方面也欣慰這群修復師傅能夠被更多人認識和了解。之後,製片方發布的預告片、海報以及主題曲也是誠意十足,配得上匠心二字。(被幾張海報驚艷到了,一搜居然是黃海設計的,細節太贊,已被圈粉)。此時北京眾籌群里也是在討論著故宮、展覽、紀錄片、各位師傅尤其王師傅,偶爾也調戲一下管理員,熱鬧下是一顆顆期待的心。

12月5號晚上,畫風開始了一些轉變,到12月6號早上,吐槽聲音仍在發酵,10點多的時候,導演通過管理員的賬號出來交流和探討,結果炸出了一群人,等我中午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有一兩千條群信息,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全部看完聽完。總結了一下雙方的觀點:

眾籌觀眾一是對於影片本身有很多困惑,認為:1、剪輯混亂、鏡頭零碎,結構太過碎片化。2、邏輯不清、沒有主線、分段不明確,像一個超長預告片。3、人物不飽滿立體,沒有完整敘事點,故事更像「我在故宮文保科的日常」而非「我在故宮修文物」。4、大量原紀錄片的鏡頭,不理解電影版的創作手法、理念到底是什麼。5、覺得這麼好的題材被浪費了,缺失了「工匠精神」和「故宮文化」的展現,情懷有餘,質量不足。

二是不滿眾籌場的安排:6、活動場地安排和之前承諾不符,寒風中排了幾個小時的隊,結果前九排都給嘉賓和公眾號贈票了。7、場後交流環節成了「清華校友會」,給師傅們發言的機會不多,為什麼不多給師傅們講講自己的故事,而是聽CEO講自己不容易。8、眾籌的觀眾在提問環節因為坐在後面的原因,略被忽視,有一個妹子終於搶到提問機會,問了關於師傅的問題,但被導演誤解為是因為王師傅沒來,被認為是強行甩鍋。9、商業氣息過重,過於拉票,業內好友提問重點全在票房,且時不時強調要眾籌觀眾在影片上映後二刷,要在社交平台宣傳此片。10、某CEO暗踩《我們誕生在中國》,稱其為文科生情懷的虛假拍攝云云,引發不滿。借用一個妹子的總結就是:如果影片質量好,即使大禮堂到最近的公交站、地鐵站步行需要二十分鐘,即使眾籌的大家坐在後排,即使交流會變成校友會吹牛,也不會引起這麼大不滿。質量不過關是最根本的,其它都是附帶的問題,希望主辦方能直視,不要總拿王師傅當擋箭牌。

導演用語音的方式進行了交流,聽起來還是挺平易近人的感覺,姿態應該說還是很誠懇的,雖然我覺得導演最後有一點點受傷了,而且並沒有解釋清楚創作理念。當然了,作為一個外行,也可能是我沒聽懂。

導演主要的觀點:1、電影並不是販賣情懷圈錢,市場對記錄電影並不算寬容,紀錄電影走上院線非常難,這一路走來特別不容易。2、電視和電影不一樣,花了很多心思打磨電影版,在電影版中拿掉了旁白,剪輯花了七個月時間,和廖慶松老師等在一起討論剪輯了很久,而電視版的剪輯只花了這個一半的時間,希望通過修復師們的日常,展現「擇一事,終一生」的匠人之心,所以可能還是大家審美角度的不同。3、之前拍過《喜馬拉雅天梯》,大家看過那部片可能會覺得更悶,那部片子更傾向於影像人類學的展示角度。4、這部片子還有一個三小時的版本,考慮到受眾問題,最終播放的是87分鐘的版本。5、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創作思路,也應該堅持自己的觀點和思路的獨立性,並不需要刻意去迎合某些人,我認為電影版是更棒的。6、堅信會有人愛上這種平靜的觀影感受,會第二次、第三次去嘗試走進影院看一部紀錄電影。7、關於北京眾籌場一些失誤的解釋和解決思路。。

說實話,我當天趕過去的時候已經接近開演時間,幸得師妹幫忙取票,並未體會到很多人寒風中等待取票的辛苦,以及被告知前九排不能坐的憤怒。(當然了,其實大部分人包括我並不太care這兩個問題)

但我知道有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趕過去,甚至外地的,有考研的學生怕考研結束沒有排片所以趕點映場的,有請了年假的等等,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這些人大部分都刷過很多遍三集紀錄片的版本,可謂對這部紀錄片情懷滿滿,充滿了對故宮的愛,對紀錄片的愛,對師傅們的愛,所以更希望這部片子能好。而且,欣喜的是,為了觀影效果,過程中幾無拍照行為,大家的笑點和興奮點也都差不多,有的人本身也是歷史相關專業、紀錄片愛好者、故宮鐵粉,都很有情懷,與她們的交流也讓我覺得受益良多,get了很多新的知識。雖然有一些不愉快,但幾乎所有人也因為對兩位師傅的尊重堅持到了交流會的最後,一些懂行的人在結束後也抓緊找兩個師傅進行了交流。

撇開情懷,撇開不愉快的因素,我個人更喜歡的仍然是三集紀錄片版本,電影版總感覺少了那麼種味道,而且敘事方式的跳躍性讓我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可能,我離導演的創作理念還是有那麼些距離的吧。

雖然沒有我期待的那麼好,但也不能說毫無可取之處,如果非要評價的話,這部電影算是無功無過的類型吧。

1、畫面依舊是美地有韻味強烈想再去故宮看看,表白御貓以及故宮景色真的太美了!!!po一張群里常年混跡故宮的攝影師妹子的雪景圖)。2、側重點擺在了「人」本身,而非文物,我想導演也許是想把文物的修復過程打破,而從人入手,以人和物,人和故宮的關係來進行串接(但很遺憾,我個人認為最後流於平鋪敘事了),3、觀影過程很平淡,其實拋開情懷來說,從繁雜的日常生活中脫離出來,感受這份平淡和安靜也還不錯。4、不管是電影也好,紀錄片也罷,能夠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樣一群人,這樣一份職業,這樣美的文物,我想這也算是一種成功。記錄電影確有很多不容易,所以多一個人在堅持,也算是一種難得。交流會的時候師傅也說了,「最重要的是關注這幾千年的文物。」

看完點映後,我沒有和朋友進行安利,畢竟作為紀錄片的忠實擁躉,電影版並沒有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看到一些微博po出來,有的地區因為排片量等原因,一個場就只有寥寥幾人,甚至「一人包場」,其實也有些無奈和不忍心(我在糾結要不要去電影院再刷一次,有沒有小夥伴一起呀orz)。ps:其實還挺好奇3個小時的版本的。。。不知道以後網上能不能看到

紀錄電影仍然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好的題材,好的作品,我們還是繼續期待吧。


怎麼說呢,這是我唯二的兩部明確知道觀影體驗可能會低於我期待值但是我還是去看了的電影,另一部叫《大魚海棠》。

自己一個人去看的,聊天群里不同城市的朋友大部分們也是一個人去看的,包括和我同一個場次觀看的,一個人來看這部電影的不在少數。

仔細想想,紀錄片的題材,受眾的限制,又不是大片動作戲,哪怕是一部愛情戲,吸引的人都比紀錄片多一點,以及它的質量(這個我們下面在談),又或者,明天四六級考試,學渣們不好意思打擾學霸[笑]……等諸多原因都可能使得這部電影比較適合一個人觀看。(但是看完之後你會非常慶幸自己一個人來看,不會產生因為強烈安利給朋友而導致對方懷疑你審美品味的尷尬局面)

廢話扯完了,現在開始說正題。

《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電影來源於同名紀錄片,紀錄片由於在b站的爆紅,使得電影項目的推動,最終有了影片的上映。

最開始的時候知道電影上映我還是很開心的,因為紀錄片很好看啊,而且太短了啊,不夠看啊。人物的魅力以及中華文化的吸引,強烈的文化認同感讓我怎麼拒絕嘛!

然後就視考試為無物的訂了票,屁顛屁顛跑去看了。

看完後……

其實我還是很平靜的,並沒有那種儼然吃了大虧的觀感。而且作為一個極其專業並有著多年豐富經驗的吃瓜群眾,我是寫不出來那些對電影逐層分析抽絲剝繭的影評了,我只能談談我自己的觀影體驗。

第一,電影依託於紀錄片。

想看懂電影必須先看過紀錄片,沒看紀錄片就跑去電影院,呵呵,百臉蒙蔽。

電影導演 @蕭寒 在本問題下的回答:

「今年初的時候,三集電視版《我在故宮修文物》一不留神火了,一部紀錄片能蒙觀眾如此厚愛,令我受寵若驚,同時也欣喜若狂。還真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我立馬決定做電影版,對,上院線!得趕緊借上這個「勢「啊。因為一部紀錄片能有機會上院線,還能讓更多人看到真的太難了。這到了有些人的嘴裡卻成了「這就是借勢販賣情懷圈錢啊」!能不能圈到錢不敢說,但我還真就想借這個「勢」販賣一回情懷,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來買這份情懷。」

「能讓更多人看到」、「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來買這份情懷」本意確實很好,可是根本就沒有落實。明明你自己定的受眾就是我們看過了紀錄片,為信仰充值的人,什麼「更多的年輕人」,那都是個啥,一本正經的胡扯我就服你。

就算他在電影院看到這部電影,也確實讓他買了票,但是他沒看過紀錄片根本就看不懂啊!!!

上來就是人,沒有旁白介紹,最多在旁邊打一串小字,「XXX,XXX組」那麼多修復老師他能記得住那是誰和誰么???群像片本來的弊病就是人物龐多容易記混,結果電影里就最開始出場介紹了一下名字,之後就完全隨風而去了……

而且各位老師出現時也不會義正言辭嚴肅認真地叫對方全名吧,「XXX,你好啊」、「XXX,幫我個忙」???有毛病吧???我印象里只有陳揚老師叫屈峰老師用了全名,像屈峰老師稱呼王有亮老師為「王老師」,而王有亮老師和史連倉老師打招呼就是「倉兒」……

我就納悶了,你這樣能讓第一次看的人能誰是誰才怪了,當然肯定有人說我記不住他們名字,我能記住他們的臉啊……才怪。王有亮老師和王五勝老師我這個紀錄片看了好幾遍的人才能分清,更別說那些第一次看的人了。修復項目一晃而過,書畫修復和書畫臨摹看著都是書畫,你看你能分清不。

雖然電影和紀錄片用的同一批素材,而且紀錄片叫好之後才有了電影項目,但是電影也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好伐?讓初體驗的人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講的什麼,那不管怎麼樣,這部電影都不是成功的電影。

所以我只能說,這部電影,根本就沒有讓更多人看到的這個打算,根本沒有達到 看了電影很好看→我去找紀錄片看看 的最初目的。更多的則是 紀錄片很好看→你們要來看看電影發展中國的紀錄片電影。

第二,缺少感染力。

之前看宣傳的時候導演說,這部電影和紀錄片不同之處就在於沒有旁白,儘可能運用原素材之類的(原句我找不到了,其實是懶)。

我的觀點看來,修復老師們不是演員,並不能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情緒以及感情很好地表現給觀眾,這就需要通過旁白來表達體現,通過旁白的解說就可以使觀眾更好的理解老師們的一些行為目的,就像王五勝老師去陶瓷館,他為什麼要去陶瓷館?他修復什麼要去做參考?這些沒有旁白的協助,觀影人就會有一頭霧水的感受,同時旁白的問題也對應了我回答中的第一點,只有提前看過紀錄片,才能明確原因,不帶疑問的繼續觀看。而一些情緒的表達,例如王津老師瀏覽鐘錶館後的沉默,旁白的解釋就能讓觀眾理解王津老師對於時光如夢轉瞬即逝的感嘆。

而同時旁白用沉穩區別與老師們日常生活的語調讀出同樣的句子,類似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震撼就由此產生,就我自己而言感受最深的就是,紀東歌姐姐[討好]周一在太和殿前騎行,同樣由旁白和攝像老師講出的「最早這麼做的是清朝末代皇帝」產生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電影去掉旁白導致一切都顯得平平淡淡,就是日常瑣碎日常小事,而之前在紀錄片中極具感染和表現的素材,在電影里就顯得沒有什麼藝術張力。

總結下來,

紀錄片非常好看,電影海報也很好看,甚至電影的宣傳MV也挺不錯的,歌也挺好聽的(陳粒空靈的聲音特別適合這個題材)

但是,

電影,

和其他部分不是一個層次。

以上觀點只是我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這部電影是散文體,形散神不散。主題很明確:守望與傳承。正是影片結尾館長在2016年新招的18人會議上所做的演講。

如果從拍攝從手法上來說,我並不覺得這部電影以及三集紀錄片技巧有多高明,甚至有些剪輯的地方不是很連貫。但是,這部紀錄片的選題和內容卻配得上高分。多麼切合當下,浮躁世界裡的匠人精神,由他們來講述再貼切不過。如今,提起匠人精神,很容易聯想到日本手藝人。然而,匠人也是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無論是巍峨的宮殿還是精巧的首飾,都是古代工匠們的作品。他們大都籍籍無名,最出名的匠人是魯班和墨子吧。在歷史的進程中,王侯將相也不過過眼雲煙,成王敗寇轉頭空;但匠人文人的作品卻可以流傳不朽,這大概是文化和藝術的魅力。

我如此敬佩故宮裡文物修復工作者以及各行各業的匠人們,是因為自己的不願為和不能為。紛紛擾擾燈紅酒綠的世界裡好玩的東西那麼多,我無法靜心一輩子打磨工藝,精進手藝;但是,他們做得到,靜得下心,守得住。現在故宮所招聘的修復工作者大都畢業是畢業於美院的研究生或博士。若干年後,他們的同學們可能在藝術領域蜚聲聞名或是在企業中日進斗金,而他們日復一日在故宮中默默地從事著不留名地工作。

木器組屈峰老師在電影里談到當年他簽三方協議時在故宮門口彷徨了一圈又一圈。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更顯堅定。屈峰老師說,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性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身。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裡頭去。人在這個世上來了走了一趟,雖然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一般就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以為把這個文物修復好了,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上面已經把自己也融入到裡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它傳播文化。不是說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


《我在故宮修文物》擇一事而終一生

當我在這裡 陳粒 - 當我在這裡

打開已經銹跡斑駁的鎖,推開硃紅色的宮門,驚醒了睡在宮裡的貓咪,師傅們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今年火爆B站的央視紀錄片,在豆瓣評分高達9.4,這在現在各種商業片大導演的文藝片和國外的進口大片中,像一陣清流一般顯得如此的清新與特別。

我是電視版紀錄片的忠實粉了,在B站上刷了N多遍,在北京這麼多年都沒有去過故宮的我,成為了故宮真愛粉,也被王津師父深深圈粉。

有人說,那電影不就是跟電視劇一樣么?

嗯,一樣,也不一樣。

電影紀錄片包含了紀錄片所存在的元素,真實和全面。但是電影是個藝術集合的部分,會加入一些藝術效果,加入一些電影的拍攝手法。

相比較電視版的紀錄片,電影版去掉了旁白,而用了師傅們原本的聲音。而且很多背景的聲音,風吹過,門推開,小鳥飛過,小貓喵嗚……各種各樣的聲音充斥於其中,讓電影更有質感,更真實更生活化。彷彿這些文化修復師們就像是親切的鄰家一樣,上班兒下班兒逗鳥兒遛彎兒……

哪怕手下經手的是國寶級文物,但是對於師傅們來說,也只是平常而又普通的工作而已。文物就像一個個保持沉默的的記錄者,默默記載下歲月留下的痕迹。

王津師傅說文物流傳幾百年,在我們手裡修復保護的更好,這樣才能對得起上一代的師傅們和對得起後人。

故宮作為明清皇家宮殿已有600年的歷史,今年的博物館日,我有聽故宮博物院的單霽翔院長講座,故宮人一直在做的就是,把一個壯美的故宮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屈峰師傅說起自己在修復工作中就是「吃大苦、甘寂寞、耐長期。」白天與歷史對話,晚上思考當下。文物是一種歷史文化的載體,而修復工作則是一種傳承。

王津師父從16歲進入故宮鐘錶組後,這一下子就39年的時光匆匆過去,在這個崗位上堅守著,對這份工作熱愛著,為這個職業付出著。有誰能一輩子堅持做一件事呢?可能答案就在這些大國工匠的一件件工具里,在一筆筆的描畫里,在一絲一縷的針線里……

所謂匠心傳世,是師傅們與歷史的一次相遇,與文物的一次相遇

也是與自己的一次相遇。

曾有人說,日本匠人的工匠精神多麼可貴,那他一定沒有看過《我在故宮修文物》,沒有這部紀錄片,大家也不會了解到故宮深處有這樣一群專業而有趣的文物修復師,如果你沒看過這部電影,也不會了解到這些藏在深宮人不知的師傅們做的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工作。

他們就像是我們中國的古代手工匠人,謙遜而內斂,從不會張揚。這一生只選擇一件事來做,專註於修復。這份氣質和傳統保留了下來,用這種靜來治癒浮躁,用這份真實來感動人心,也許不夠完美,但是夠純粹。

我們終其一生尋找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讓人能堅持一輩子做一件事?擇一事而終一生。

不要煩,靜下來,仔細聽聽內心的聲音,摒棄浮躁,去慢慢的體會生活的美好。

「」從前的日光很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這部電影紀錄片就像是一個久別重逢的好友,帶著熟悉感親切感向我們走來。

你已等候我多時,

終於知己般相遇


參加了西安點映場,倒數第二場點映,也可能因為古城西安,所以來的師傅最多。啊啊啊啊~讓我上天飛一會,有王津師傅、大師兄、屈峰師傅、小閔師傅。王津師傅真的是太帥了,溫文如玉,啊!沒想到屈峰師傅是西安人,小閔師傅好安靜。所有人都特別好,特別特別好。

送了書籤和本子,耶~吼吼看,上面回答已經曬了,我就不放圖了。對了後續會有一系列衍生品,沒有趕上點映的妹子漢子還可以買買買,導演說還有御貓的玩偶,喵。

我比較慫,沒敢問問題,沒拿到簽名海報,爆哭

然而,後來我蹲到師傅們的簽名(差點沒趕上火車),還有合影,導演微博里小合照裡面那個最智障的就是我。

==========影===評===分===割===線==========================================

p.s.不能算影評,只是一點感受,寫的時候深深為自己沒文化而著急。。。( ▼-▼ )

師傅們推開了一扇又一扇的門,也推開了他們在故宮的生活。對比紀錄片更偏重於「修復」,電影的前半段濃墨於「生活」,去除了旁白,僅留下師傅們的話語,日常卻又不平凡,日常的使我產生了就蹲在一旁看的錯覺,不平凡在於這發生於故宮呀,就像綜合工藝組的姐姐說的在故宮的小平房中工作這沒幾個人體驗過。

電影中更多的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羨慕他們之間的那種大院鄰居般的感情,尤其是在這利益至上的社會猶顯珍貴,還為我們更深入的詮釋了故宮式師徒,雖無拜師的儀式,但那確實是拜師學藝,師父不僅僅教給了徒弟技法手藝,還有更寶貴的人生之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徒弟敬愛師父,師父亦是十分喜愛徒弟,兩位師父在故宮步行活動中等待著徒弟讓全場忍俊不禁,這種關係令人動容而嚮往。

看了電影后,還有一大感覺,這個故宮不太冷,她不是冰冷的古建築或是一絲不苟的博物館,故宮中不僅有一群可愛的人,還有傲嬌的御貓、活潑的鳥、和每年都被「打」的杏樹,這些使得紫禁城活了起來,還有故宮博物館統一為貓主子絕育(御貓的內心是崩潰的),那隻在在雨中於窗台上睡成一隻海參的貓出鏡率很高,還有師傅澆花和花子(一隻花貓)鬥嘴都太讓我們嫉妒了。

看了電影才知曉原來這些來自全國的頂尖人才在初進故宮時也是徘徊過的,是呀在這要忘記藝術之本「創作」而要耐下性子來日復一日,是何等不易!感謝各位師傅最後決定進入故宮,成為文物們的醫生。

我也更加確信了文物是擁有 「生命」的,它承載了創作者的心血,還披掛這修復者的努力,讓後人從中感受著前人們的思想與感情,在參觀陝西歷史博物館時總是盯著一件文物就入神了,腦補著前人製作時的場景,後人清理修復時的樣子,一件小小的器物包含了多少的故事,一件文物本就是一本書,它值得去被人翻閱。修復文物就像是與百年千年前的古人對話。

電影的結束也是師傅們將一扇一扇的門關閉,上鎖,這個首尾呼應我給滿分,就像是推開門我們最近故宮了解那一份真實,最後我們退出故宮回歸我們的生活。讓我有些悵然若失,不想結束。

電影的畫面真的是美的不真實,跪拜一下攝影大大,既拍出了故宮的活潑艷麗色彩也透出了那一份歷史厚重之感,講真,看故宮下雨我能看一天。陽光穿過葉的縫隙投射到地上,背景是朱牆黛瓦,讓我不自覺的想伸手去感受一下陽光感受一下故宮。

《我在故宮修文物》不僅僅讓我了解了故宮,了解了這群可愛的師傅們,了解了文物們的過去,更是讓我理解了何為「擇一事,終一生」,讓我由高中到大學的迷茫中走出,堅定的去尋找自己所喜愛的並將它做好至離去。它不單單是一部電影,更是帶我走出迷霧的燈。(覺得不知所措的人可以看一看,看一看他們的擇一事,終一生)

==========================================================================

對於電影,一句話概括:一點都不好看,我才可以看一輩子。所以沒有看點映的男男女女們你們還在等什麼,趕緊準備準備搶12月16日上映之後的票呀,拉著親朋好友動起來。

看到上面回答有許多人說電影不好怎麼怎麼,我覺得這個電影更大的意義在於推廣故宮,讓更多人認識到了這樣一群師傅,這樣一群耐於寂寞了不起的年輕人,推動了中國紀錄片電影的發展。

確實影片的前半段有些沉悶,而且是由紀錄片未編入鏡頭剪輯的,但是也是更全面了紀錄片,如果想要看新內容的朋友,可能會比較失望。導演說以後還會有第二部,就是計劃周期比較長,期待。導演拍了故宮的夏天,下次可以拍拍故宮的冬。


因為看到好多帖子好像在講的不是自己看影片的感受,講別的東西還要更多一點,被身邊人潛移默化當了好久看客,終於忍不住發了自己的第一次回答

自娛自樂級半吊子影評湊熱鬧者,本著「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若有所感,信手記下。

分享一篇我看《故宮》電影的感受~(*/?\*)

願與同好論短長(??ω??)??

—————————————————————————————

【我想做故宮裡的一隻貓】

想再去故宮走走看的願望源於暑期實踐。

那時候,在北京逗留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跑來這裡那裡很多公司,又到史家衚衕博物館遊覽半日,採訪了北京的一些人。大概準備暑期實踐的過程是自我意識的一個覺醒吧,慢慢從依賴變為獨立,慢慢從懦弱變得清明,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理解了為什麼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什麼會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這之前,我這個一直在象牙塔里待著的書獃子還以為整個世界就像1+1=2一樣明曉,「實踐」「生活」「相處」這些字眼好像也只是知道而已,從來沒做過什麼思索,更不知道原來這些詞都是要在行動中一步步落實的。應該是這個時候,我對世界的看法發生了一些變化,曾經我以為自己已經觸碰到了外面世界的大門,卻發現第一步都未曾踏出。

然後我突然想起來七八歲的時候,爸爸媽媽都還年輕的時候,我們一家人曾經一起去過故宮,一起去玩了整整一天,回到賓館就累得爬都爬不起來了,印象里的故宮好像只有高大巍峨的太和殿,怎麼走也走不完的庭院石路,怎麼轉也轉不到頭的封在窗子里的展品——一個廳之後又是另一個再另一個……還有高高的太陽,好像從清晨一直懸掛到下午,竭盡全力燃燒自己、催化他人……再然後就什麼也沒有記住了。

可是今年這個暑假過後我細細想了一下,到北京的次數也不少了,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見過各型各色的人,卻還沒有再去過一次故宮博物館,那些曾抱有強烈好奇心的歷史的人物和事情卻從來都沒得到過實地的證實,這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我問自己:怎麼從來沒想到過要到書本上事件發生過的地方去尋覓蹤跡呢?當歷史與現實交融,想像與真實碰撞,應該也算是神交了吧,那種感受一定非同凡響。於是我到圖書館借來很多故宮博物館的書來讀,通俗的、學術的,從政治角度、從建築角度、從工藝角度等等各個方面,才發現原來我以為離自己很近的故宮其實還有那麼那麼多我從未想過要去了解的事情,我決心這個寒假回家要走一趟故宮。

早些時候在網易雲音樂上看到《我在故宮修文物》的MV,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那些綠樹環繞的平房瞬間喚起了我童年的記憶。這個電影又和故宮有關,看起來我是不得不去的了,因此今天晚上到電影院一觀究竟。

電影拍攝很簡單,簡單到樸實的程度 。鏡頭一直跟著故宮裡修復文物的工作人員們,他們騎著單車,鏡頭就也騎著單車,他們走在坑坑窪窪的小路上,鏡頭就跟著走在路上起起伏伏、搖頭晃腦。鏡頭裡的人都是最最平凡普通的人,沒有擦脂抹粉,也沒有矯揉造作的姿態,說話沒有端腔,也沒有一字一句的細斟慢酌,鏡頭下的他們是最自然的自己。鏡頭裡的物也都是最普通的物,午後趴在窗台上慵懶的貓,夏末結果從樹上簌簌墜落的黃杏,沿著長久木欄攀爬的枝枝蔓蔓,啊啊啊叫個不停的烏鴉,用兩隻腳一跳一跳和螞蟻搶松子的麻雀……

可是這部電影內涵卻很深厚。它有關生活。這世界上有一群人,驚才艷艷,不求名不求利,卻在幾十年如一日的做著同樣一件事情——修復文物,他們曾經猶豫、曾經苦惱,最後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在時光里成長,他們一起歡笑,一起迎接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一起接納大自然的饋贈,他們的感情像一家人那樣純粹。某人今天跟我說他有自己的小日子要過,想想自己好像還從沒有過日子的踏實感覺,也許這就是一直尋找的缺失吧。日子、時光,一分一秒的流逝,一分一秒的度過,不是用來和自己較勁的,而是用來「度過」的。在使命感與責任之外,這些故宮的工作人員體悟到了古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所謂「格物」就是以己觀物、再以物觀己,他們為死物(文物)賦予了生命,把事業變成了日子,一絲不苟、平平淡淡卻又踏踏實實地過下去了。這改變了我對時間的看法。

又想起了《麒麟》,夏大致提到有些人爭強好勝了一輩子,卻不知道終點在哪裡又到底是什麼,回過頭來才發現其實人生本沒有什麼終點,也沒有什麼標準,戰場上沒有第一第二,只有生與死,而爭強好勝惶惶追求了一生到最後發現不過是水中花井中月,時光呼嘯過後留下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慘淡荒涼,才是構成一個人人生最大的缺憾。《死亡詩社》的Keam老師說愛才是人生最終的含義。我想這些經歷了時光淬鍊的人而仍然保有的赤子感悟應當是比寫作者借虛構人物之口傳達的意旨更為明確吧

希望自己能做故宮裡的一隻貓,有一點點小小的追求,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日子。也希望今年寒假故宮之行能夠成行。

—————————————————————————————

PS:推薦一下主題曲,黃裕翔的《我在故宮修文物》

曲子清越悠揚,有生活的熱鬧,也有人生的冷靜


看完電影版《我在故宮修文物》

我感到十分氣憤,不吐不快

滿分10分,我給5分

2分給諸位宮裡的師傅

2分給攝像 1分給貓

儘管我並不是一個鏟屎官

宮裡的貓大人也沒戳中我萌點

但我感覺到 有貓出現的時候

放映廳里還是有活人在的

所以貓大人對於調節氣氛還是有貢獻的

從影院出來吃飯的時候

我想起了我們閩南壽宴婚席辦桌時

每一道菜都有它獨特的味道

但宴席結束時 出於節約的目的

家裡會把剩下的食物混在一起

做成「菜尾」 雖然也能吃

但味道和之前每道菜都不同

大多時候味道會很奇怪

我感覺 電影版《我在故宮修文物》

就是這麼一道奇怪的雜燴「菜尾」

「菜尾」自己家消化掉是合理的

但沒有人會再把它當成出桌的大菜

本來看完之後還想討論下「工匠精神」

或者是「中華文化」什麼的

到頭來發現自己花40元到影院

就聽了一段單院長的講話和陳粒的歌

挺窩火的


電影院看了,很失望,各種意義上的質量差,吸引不到非記錄片的人,感覺像是拿著《我修》記錄片和文物修復師傅們的IP來圈記錄片粉的錢= =

前期宣傳導演出鏡率不要更高,動不動就拔高立意到為了電影balabala……(然而當時我還天真的以為電影會更好,為沒有趕上眾籌而難過_(:з」∠)_)

最傷心的是,一個講述匠心的IP和一群低調的文物修復師傅們,成了圈錢商品的消耗品……


看完歸來,貓眼讓我打分,我對著手機念:有沒有負分!最負的那種!毫無邏輯毫無主線毫無誠意!紀錄片三集我給10分,你這破電影我額外給一分,獻給貓咪還有鸚鵡,至於導演,以及導演的回答……呵呵!

還有,我是真愛粉……

……………………………………分割線

12.16先佔坑,票子已買,但是看各位說的那麼……爛……我有點怕怕哦……


在消費工匠精神之後,對紀錄片版《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的再消費。


本人是看過紀錄片版的,當時電影版出來的時候完全沒有慾望去看,心想所有情節內容我都了解了,再怎麼剪輯能剪出什麼花來?

後來,電影開始做宣傳。

先是公布了一系列的精緻海報,嗯,很美很有歷史感,但是不想去電影院看。

然後放出了預告片,沒錯就是那個4分鐘版本的預告,對於沒看過紀錄片版的人,電影預告片還是蠻吸引的。但是,嗯,我看過紀錄片,所以不想去電影院看。

後來,就在某一天晚上,我睡前打開手機,無意中聽了陳粒為電影演唱的主題曲《當我在這裡》,當時四下里靜悄悄的,手機剛好有DTS Headphone:X技術,陳粒那種空靈的聲音好像一下子就把我拉進故宮那種莊嚴靜謐的氛圍,歌詞也是,字裡行間讓我想起紀錄片裡面一絲不苟的師傅們。

這種感覺我已經很久沒有過了,音樂對人的鼓舞、凈化作用是很難形容的。就像《舌尖上的中國》,我認為這個紀錄片最好的不單是裡面的菜肴、故事,還有阿鯤的配樂,每次那首《初》一響起,我就知道片子要開始煽情了,但是我每次都被感動得淚流滿面。

所以我決定相信這個配樂的力量,同時愛屋及烏一廂情願地認為電影會和這首歌一樣好。

結果。。。。花錢買票看完的感受是,電影就剩配樂是好的,於是回去又看了好幾遍《當我在這裡》的MV。


2016.12.20

即使排片量少,沖著紀錄片版,我還是去看了,感覺有點失望。

不得不說,的確不如紀錄片版,所以,我在後半場打了瞌睡。(人生第一次在電影院睡著了,本來這種片子就很無聊了,結果還沒有很多新意)

紀錄片版里,確實讓人動容。

電影版?(也許沒看過紀錄片版,也許就看不懂電影版了)

總而言之,我是為故宮和故宮裡的人和文物買的單,而不是電影。

2017.1.18

我就是來吐槽一下官方電影的。

2016.12.21的時候電影官博開獎了,然後,我竟然中獎 (人生第一次微博中獎) ,

然而,上面說好的筆記本和書籤呢?

從去年等到今年,從上學等到放假,好的,我的獎品終於來了。

是這個,我的內心瞬間是崩潰的!

還不如乾脆點,別發獎了。我還花了八塊錢把這個……從學校轉運回家裡了( TДT),以為是個美噠噠的筆記本(畢竟想著好歹跟故宮搭邊,怎麼說也得有淘寶故宮出品的那種感覺吧),結果,我已經不想說什麼了,也忒糊弄人了吧!我只想說,我再也不想為情懷買單了。

傷錢,更傷情。


影廳里,燈盡數暗去。屏幕上,晃晃悠悠,一輛黑色洋鐵皮自行車穿梭在空曠的故宮裡。早已被歲月磨蝕石磚路凹凸不平,車上的姑娘隨意地用腳點著踏板,僅用一手扶著車頭,倒也奇蹟似地行得穩當。一頭烏髮在不斷搖晃的鏡頭下,起起伏伏。耳畔,是遼遠的,彷彿不屬於這個世界的聲音。

無論是不經意抬頭看到的紅牆間淡淡的浮雲,還是擠過層層綠葉直直射來的炫目陽光,又或是第二天清早石板路上靜靜躺著的一地紅杏,時間彷彿在這裡靜止。可以順手逗逗貓狗,澆澆花草;提一壺濃茶,便可在院中藤架下「偷得浮生半日閑」。沒有什麼徵兆,也沒有什麼原因,在這裡的一切都慢的可以,一抬筆、一低頭之下便是悠悠歲月。工作起來,每個人都安安靜靜,鼻息之間也透著沉靜安寧,絲毫沒有世俗沾染之後的浮躁。工作之外,也透著一股純粹,幾十年如一日地平平淡淡,沒有濃墨重彩的喧嘩,卻也讓人體悟出一種難得的人生精髓。

匠人,在生活的原態中還原歷史。輕撫過歲月的遺迹,呼吸隨之減緩,讓自己變的再慢、更慢一點,陪著它們緩慢地穿梭在時空里,心如止水,窮盡一生去讀懂它們,擦拭盡歷史留給它們的污垢,還它們一個本來的面貌。

匠人,用一顆難得的真心架起了一座連接古今的長橋。這些古件兒以及它背後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在這一雙雙巧手下慢慢變的生動起來。塵世污濁,迷失後又怎樣尋回歸路?現實細細想來太乏味,太要強的人容易絕望。我們眼中的這一位位師傅如此引人注目,或許並非他們如何強大,只在於他們學會了將一切看淡,讓一切慢慢來。

。。。

這部影片真正可貴的,並不是像世人介紹了不同往日我們了解的故宮,而是藉此告訴了我們生活應有的狀態。時光流轉,生命不息,渺小的我們該如何處世。

電影中的片段,既讓我們對匠人之心有所憧憬,也似乎還原了一種獨屬於老北京的純粹,用影片中的原話,大概就是老北京的味兒,生活的原味。


若是沒有看過紀錄片的人,大概會覺得電影版有點無聊或是摸不著頭腦吧。沒有旁白,沒有主線劇情,反而更像是一部資料片。

在故宮裡,時光是慢的,物是沉的,人是穩的。內心豐盈,言之有物,一直是我想要活成的樣子,而文保科技部的工作人員們早就達到了如此境界。年輕一代中,木器組的屈峰、漆器組的閩俊嶸,紡織組的孔艷菊,在各自修復文物的過程領悟到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以及文物的意義。老一輩的師傅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不善表達,但他們才是真正用一生去實踐「格物致知」的匠人,溫良恭儉讓的品性足矣讓大家敬佩。

王津老師真是妥妥男神范,不過我還是最愛話癆楊澤華老師,感覺他年輕時絕對是個撩妹高手。可惜電影版刪掉了他們修復《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的故事。

最後還是想感嘆一下,紀東歌騎車穿越太和門廣場的鏡頭真是永遠看不夠啊……


老實講很少有電影會讓我看到預告就直接下定決心去看,也很少有電影在這種情況下讓我放棄二刷。

我也不會向別人推薦,多是希望別人能多看幾遍原本的紀錄片。

八分我覺得打高了。但也算值票價。

第一是新鏡頭太少了,進電影院的人,或多或少還是有些失望。

第二是配樂不錯,但是感覺有些地方處理得很突兀,這個我不專業,暫時不表。

第三是剪輯真的蠻混亂的…第一個突然的黑幕讓我覺得非常奇怪(……被同學說了句 you can you up…怎麼說呢……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是一樣的想法),原來的紀錄片基本是一集主要講一件文物的修復,主要是一個師傅的故事,電影里揉在了一起,太雜亂了。沒有看過原來紀錄片的人,大概會有些不懂吧。

比如王津師傅看著被展出的靜物表,那個眼神特別讓人心疼,但是沒有後面的話了,電影剪掉了,大概很難理解那個時候的心疼為何吧。

書畫修復的畫面遠遠低於其他。

電影主要想講人,可能導演想把這種 工匠 所擁有的一些想法通過剪輯表達出來,但是湊在一起頗有雞湯味,沒有前因後果,或者前因後果不夠充分,讓人有點難過。

道理是自然而然的事,時時刻刻說著要坐得住總是讓人不免一些厭煩。

還有,師徒這種現代社會很少的關係。

那些大師來到這裡安家落戶了,創作之路也就此停止,一心修復文物是尋古,這二者的矛盾原來是有的…

很多東西電影里就是淺嘗輒止,太可惜了。

但是還是挺好看的,故宮很美。

今年北京初雪,想打飛的去看故宮,但是沒錢所以放棄。走進電影院,就算圓了冬天的遺憾。

哦順便一提,海報特別好看。

片尾的那一丟丟演講,其實還是蠻感動的。

胡亂說了很多,也不知道對不對。歡迎指正吧。


我只是想知道我在故宮修文物裡面說的,那三隻鳥看見的什麼死了???到底是什麼死了啊!!!我後半部電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到底什麼死了!!!


昨天看的,今天來答。

總的來說電影還算不錯,缺點也不少,比如內容不充實,有點散,很多內容和紀錄片重複,有極個別鏡頭很抖。當然這些都是電影不可避免的東西,時間短了,自然很多東西只能籠統來說,我是看過紀錄片去的,所以自然關注點不在內容,而看電影版的時候無論是電影的引導亦或是第二遍看都會讓人有更多的思考,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精神,情懷,修復師的品格上,就我而言,我覺得第二遍個第一遍感覺不同,第一遍紀錄片,讓我了解了更多的細節,我覺得這也是紀錄片的側重點,而大電影則側重與感情的東西,有一些升華,我覺得不錯。

和我一起去的朋友沒有看過紀錄片,所以就會感覺內容不充實,不過癮,打算再看紀錄片。所以我個人推薦看過紀錄片再去,那樣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還有最後的主題曲很應景,很棒。

好了,客觀的說完了,我要說說情懷的東西。

我之前也想這種紀錄片沒必要去電影院,沒什麼內容,但是我覺得我既然很喜歡裡面的修復師們,覺得他們是不為人知的,默默無聞的,理應去支持一下他們,支持一下正版,並且我無論是對故宮還是博物館,是有一些喜愛與感情的,於情於理也都應該去看。並且在紀錄電影不景氣的當下,我覺得,如果還算有些興趣的人都不去,那真是沒人去了。

最後我想說說這個電影現狀,毫無疑問的是,排片很少,真的很少,我在哈爾濱,一個電影院一天只有兩場,我去的電影院其中一場還是晚上十二點,同學朋友在北京的說一天只有一場,西安一天也是一場,還是晚上十一點,這還是首映天,而且一個海報展板都沒有。我去的小型廳,上座率百分之70不到,大概也就30多人,超過百分之70的女生,覺得很凄涼。網上很燃,圈內很激動,現狀很凄慘。

不過令我開心的是我的朋友圈內,還是比較多的愛好者,無論如何,評價高低,大家都已經或者準備走進電影院了。


興緻勃勃的拉著粑粑一起去看,就像很多答主說的,料想到了失望,還是去看了…

看b站時覺得還好,大屏幕鏡頭晃的真的蠻暈的,我爸出了影院開始乾嘔…

沒有旁白耳朵不會懷孕…

也不想給王津老師生猴子了…

看到騎自行車的畫面不覺得驚羨…

很難感受到紫禁城的威嚴…

鐘錶修復成功也沒有十分激動…

甚至覺得木佛修復完了還是那麼丑…

「阿彌陀佛」

不太明白這是為什麼,看來還得再補一次紀錄片。


下午剛看了回來,談談感受。

先讓我吐槽下電影院,因為車的問題到

電影院已經遲了8分鐘,可是還沒開始……

據說是設備問題,於是因為設備問題看了3次開頭。中間還又故障了一次。

內容的話,比用手機看感覺好多了(????ω????)場景很好看,後排男生說他想發彈幕。

不過覺得電影沒紀錄片內容好。

我是看過紀錄片的,所以看的明白在說什麼。但是散場的時候聽到有女孩子說根本不懂,感覺修文物好無聊,房子還那麼破(或許是因為太高清的原因)

從紀錄片我可以看到修一樣東西的過程,了解修文物的不容易以及大家為傳承做的努力。

但是電影我就看了看畫面,感覺不到其他的東西。

不過很貼近生活,沒有那麼高大上。影片里出現的動物都很可愛。

胖胖的鳥,顏色很艷麗的鸚鵡,尤其是那隻內八字跳動的鳥,它跳的時候我們影院里大家都在笑。

總結起來還是可以去看看的~( ̄▽ ̄~)(~ ̄▽ ̄)~畢竟紀錄片齣電影不容易,希望這次票房好一點,這樣才可能帶來更好的紀錄片呀。


坐標二十八線小城市,相比同期上映的《長城》、《羅曼蒂克消亡史》、《血戰鋼鋸嶺》、《你的名字》等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大電影在我們這裡的排片量最少且相對票價最高。

但對我個人來說,萬幸,總還是有地方可以看。

電影版跟電視版不同的地方在於沒有用畫外音,現場收音的人物對話作為線索串起了整部電影。不知是否為了保證紀錄片獨有的風格,確實有些去劇情化,但整體看去更像是刻意模糊情節以營造整體氛圍的一種手法,而並非剪輯功力不夠造成的失誤。

所以前面部分答主將觀影不良體驗上升到大IP賣情懷圈錢,個人認為是有些過了。

何況這種電影能逐步重回商業院線,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也都是好事。在我們這個小城市,片子的排片量少到我可以平價獨佔vip廳,對我個人而言是幸運體驗,但對電影本身並不是好事,衷心希望以後能有更多人習慣走進院線看不同類型的電影。


有人拿爸爸去哪之類的大電影跟這部記錄片大電影做比較,。。。有什麼可比較性。。你看看各個城市的排片有幾場。中小城市甚至於要去隔壁市區才能看到。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同時今天還上映了長城,相比之下。你隨意。


今天早上跑去看了

怎麼說呢

算是信仰充值吧

個人感覺沒有紀錄片好看

但是 整個電影院很安靜 安靜到隔壁某電影的嘶吼都能聽見 沒有呼嚕 沒有吃東西的聲音 足以


就是將紀錄片重新剪輯出來,沒有新的東西。片尾曲很好聽,很好聽,很好聽!已經單曲循環中~

果不其然,包場,太冷清了……

導致我剛一進場,腦子一抽,張開懷抱喊了一聲——「啊包場好爽——」…然後把放電影的大叔嚇了一跳……掩面逃……

看到王津男神還是很激動的啊 ,化身小迷妹(*≧▽≦)

故宮故宮,景色太美,綠樹紅牆。所以後來裡面一工作人員說「坐在這小院子里,和在高檔寫字樓里的感覺還是很不同的」,覺得很感觸。

大概人就有一種趨於回歸自然的天性。

貓星人好幸福,下輩子也想當只貓。

還有好多好多的水果,好饞眼!

看完之後還是意猶未盡。但那是紀錄片的魅力,作為一部電影……看完以後我閨蜜問我要不要去看,我說還是別去了,還是多刷幾遍紀錄片吧。

一種複雜的心情,還是看紀錄片吧,電影會失望。

完。

附圖冷清的電影放映廳。

——————16號下午4點來答——已買票,先佔坑,明天答。

這大概是今年唯一一場自己想要去看的電影吧。

買票的時候蠻心酸的,因為比較近的電影院沒排片。然後點進去界面,貌似沒有人買票……哈,所以估計明天大概是包場的感覺吧……


我看的不是電影,是情懷

這是我2016年最想看的片子。

對於沒有看紀錄片的孩子來說,就不要提前去電影院了。因為.......你只會覺得雜亂和跳躍的記述,看完的感覺多半是一臉懵逼.......心裡估計就exo me了。

所以無比感謝陪我去看的小夥伴...真是難為你了...

但我還是要強勢安利一波這部在《長城》等一系列所謂大片上映期間大膽上映的紀錄片電影。

推開一道道深鎖的宮門,穿過曲折的石板路,看到的不僅僅是沉睡千年的古迹,更是塵封凝固的時間。

有這樣一群人,工作在故宮裡,他們,是最頂級的文物修復師。暗無天日被遺忘在倉庫底層的文物,經過他們的雙手,被展示在所有人眼前。

他們說「我沒覺得有多少使命感。」然後從鏡頭前匆匆走過。何謂使命感?願意紮根在故宮老舊的平方里,願意在隨著溫度濕度的改變一遍遍調著零件,願意反覆粉刷一小塊掉落的漆,願意無數次的打磨佛祖的一根手指.......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使命感。在那裡,穿過冷宮的那條路去打水,遠離手機和WiFi,嚴格的用電標準,有時需要在五十多度的濕度環境下工作一整天,坐在桌前幾乎一年的時間只是在重複,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使命感。

他們說「當你慢慢接觸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些文物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古人說格物,是把人也融到了物里。」他們用雙手,觸碰這些文物每一次的呼吸,他們用時間,傾聽文物的每一次嘆息。「你要耐得住性子,坐的住。」他們的微笑,帶著時光沉澱後的沉著與從容。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個修鐘錶的大師,王津。當那座金碧輝煌的鐘錶開始運轉的時候,它在他的手下,復活了!可能當動起來的那一剎那,沒有人能像王津那樣,深切的懂得這些器物復活的喜悅了。

他們說「現在帶徒弟省事多了,今天上午還要來三四個。有人來就是好事。」 這些用雙手精細雕琢的活兒,是無論科技怎樣發達都無法用機器代替的。很多的師傅,是在這裡做了一輩子修繕文物的工作。他們傳承了上一輩的手藝,再傳承到下一代。幸好,還有人能夠耐得住寂寞,窮盡一生,陪伴那些文物,不至於讓它們塵封在過去的歷史中永不見天日。

他們說「我們不留名,人這一生,其實也帶不走什麼。」看看我們都在每日喧囂中忙什麼呢?忙著出名,忙著出人頭地,忙著一陣見血立刻見效,想要活的越來越鋒利,鋒芒畢露。「擇一世,終一生。」才是最高的境界,但很可惜,我們都達不到這種境界。

我陳粒老公唱了主題曲,我喜歡「你在時間的那裡而我在這裡。」他們的手,編製時光,磨亮滄桑。他們的情懷,發現了歲月的意義。

在那裡,他們修鐘錶,漆器,字畫,古琴...

在那裡,他們澆花,喂貓,養鳥,摘杏子...

在那裡,他們的時光走的緩慢。

才疏學淺,唯有二刷致敬。


前年看了紀錄片版本的,第一次覺得對於故宮特別嚮往,對於修復文物的老師們憧憬不已。

今天看了電影版的,從頭到腳我都懷疑自己的記憶出錯了,明明當初看的時候不是這麼無聊的感覺。剪輯得這麼散,如果不是看過紀錄片版的,10分鐘左右我絕對直接關掉。

對電影版唯一能提起我的興趣就是鐘錶組的王津老師,喜歡他的溫柔認真。其他老師也喜歡,就是這部電影很難體現出來,剩下的感覺都來自紀錄片好感的支撐。

恩,陳粒的歌也特別好聽,之前網易雲音樂偶然推薦,從此單曲循環無數次。

但是在電影中也沒能感受到這首歌的美。

總之電影差評

真心喜歡紀錄片

以上


還沒看,但是建議和粒哥的《當我在這裡》一起食用。現在只是聽歌就被吸引了。


我想知道這個電影投資了多少錢?感覺有個幾十萬就搞定了


或許,《我在故宮修文物》本身就是鬆散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本身是兩個半小時的電視專題片,在電視版本獲得極高關注度之後進入院線,暫且不揣測進入院線的動機,進入院線首先要解決的是時長問題——如何在壓縮時長之後還能保證影片完整度,《我在故宮修文物》選擇拿掉解說。解說是專題片的血肉,解說在專題片中承擔核心的敘事、轉場、背景介紹功能,拿掉解說就極有可能導致影片鬆散化。壓縮時長、拿掉解說,如此一來,勢必要對電視版的敘事結構進行調整。

電影版將敘事焦點從電視版的文物與修復師並重的散點敘事聚焦到修復師身上,電視版的科普氣質減退,人情味兒在電影版里進一步凸顯。喂貓、養花、打杏兒等生活細節在電影版中被放大,加上大量空鏡頭的填充,電影版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生髮出了一種閑散氣質。這種「閑散感」既契合了修復師們的「慢工」、「活細」的工作狀態,又完美規避了轉化難題,重要的是——太他媽省事兒了(這一點貌似是被很多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以「閑散」對「鬆散」,《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改編沒毛病。


那一天沒睡午覺,做了個實習去看這個電影真是個錯誤的決定。對的,在看的時候華麗麗的睡著了兩次。很沒有誠意啊,都是剪輯的紀錄片版,而且剪輯有時候跳躍太快,不自然。本想本著中國極少的由紀錄片搬上電影屏幕的期待,沒想到如此掃興。對了,我認為這個片子最好的是把風景拍的很好,片末的那隻貓花子在太陽下很慵懶,漂亮。


好多觀眾都是看了紀錄片之後,帶著滿腔的感動就進了電影院,紛紛說這票是補給師傅們的。

可是,紀錄片不是為了盈利拍的,修文物的師傅們也不會因為紀錄片和電影的火爆增加收入,只不過從幕後走到了前台,讓更多人知道了。

要知道我原本特別喜歡這部紀錄片,旁白全篇一個字沒講這些師傅多麼多麼偉大,沒說他們多麼多麼符合工匠精神……它就是把師傅們的日常工作拍出來給你看而已。但就是這樣,每個觀眾看的特舒服,也沒有不敬佩師傅們的。

只可惜啊,某(些)人打了一手好的情懷牌,用對唯一導演不肯定不否定的態度,匆匆做出了一部本身就違背匠人精神的弘揚匠人精神的電影。

我不討厭這個Ip ,我也為整個製作組點贊!

我希望您說的是真的,真是為了讓市場關注到紀錄片行業,那我祝您幸福。


講真,不看原來記錄片的話,很難get到各種點。感覺就是記錄片用剩的鏡頭剪剪就湊成這部電影,進影院觀看不是因為電影的本身,而是向修理文物的這群師傅們致敬——從電影上講,實在太糙了。

不知道電影劇組有沒有給本色出演的師傅們演出費?


還記得高三的寒假忙裡偷閒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實在是沒想到它能被搬上銀幕的,不管是不是紀錄片的剪輯再拼湊,這類電影能有如此多的人關注到已實屬不易。相比紀錄片而言電影更在意匠人們的日常,初入故宮的外部誘惑與略顯殘破的故宮環境都融在了人們躊躇的腳步里,就像屈峰說得那樣:反差。太平淡了,平淡到臉上蹭到的漆器顏料都忘了擦掉;平淡到被風揚起的貓毛波浪都不會有什麼變化;平淡到每天要繁瑣地打開7扇宮門才能到達文物們的棲居地;平淡到能看到千年前斷裂的佛像手指得以恢復;平淡到在故宮裡用修復鐘錶來紀念一輩輩老師傅們流逝的青春。隨著杏子成熟落下,人們與故宮相交融,以人的感受看文物,體會文物。你在衡量著文物,而文物在無聲無息中回應你影響你。在磨除草紙上的黑印時,在反覆調試青銅器與漆器的顏色中,師傅給徒弟出了一個磨鍊耐性的難題,也在時光的答卷上印出了足夠深刻的回答。當看到老少師徒們穿著印有「故宮」字樣的球服出現在球場上時,心中不禁感嘆一句,這也是故宮啊

最後 我放一張陳粒粒


不如三集紀錄片。剪輯太水沒有任何鋪墊非常瑣碎,對新入坑小夥伴非常的不友好。而且中間加了很多無關主線的賣萌鏡頭(貓、鳥)使本來沒有時間線的敘事更散。片尾曲很好聽但是加在結束部分轉折生硬。不是很推薦去看。

修文物的師傅們都是樸實靦腆的,踏踏實實完成著故宮紀錄片的宣傳任務,但導演實在是一副躍躍欲試野心太大想消費師傅們再賺一筆的樣子。看B站採訪導演蕭寒導演和王津師傅就能明顯感覺出來這個境界高低真不同。雖然修文物者不在乎名利,但是利用他們撈一票賺情懷,而等熱度過去人們對他們不再關注這種現實還是挺無奈的。

採訪過程中提及他們三集紀錄片拍了四個月剪了四個月,本來就非常趕剪得糙,好在素材多理清脈絡還可以一看,眾籌大電影的時候估計故宮也不一定允許他們再進去補拍…這次是三個小時壓縮到一個半小時加上沒有放進去三集紀錄片的精髓簡直是災難…

我覺得《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紀錄片屆算是開了個好頭(三集那個,不是大電影),但是很明顯到了電影階段導演人就膨脹起來,以為自己很厲害。那麼我只想說,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拍電影也是一門技藝,本身就應該向師傅他們學習戒驕戒躁,時間有限不求最好至少要踏實完成,用不用心,在什麼方面用心大家都是能看出來的。

最後,其實很多文物修復者對自己被熱門的事情還是很疑惑不解的,但多半淡然處之。教我古陶瓷修復的老師的觀點是這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卻也是一份執著和堅守,它從不會因外界冷暖而自身劇變,人員流失來往對他們來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雖希望文物保護行業蓬勃發展,他們卻也說萬事不強求。

而儘管文物修復很高大上,現在很多文物還是以預防性保護為主,通過對於其保存環境的一系列控制去保證文物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上手修復一次很多時候本來就是二次損傷,儘管看著過癮但是於保存歷史信息和保護文物本身都是有風險的。當然,現在已經有太多的歷史遺留物件要修了,所以可能有時候感覺不出來這個動向的變化。

利益相關:文博生目前


我覺得沒必要踩著《我們誕生在中國》上位吧?


你們眼中說的排片少?我拿上海舉梨子

這是上海的拍片 還沒截完。您說你這是拿大城市欺負小城市。好我拿我居住的城市嘉興舉梨子。

個人感覺不少啦,您去看看同檔期的《生門》,還是拿嘉興舉梨子

不少啦!!!


紀錄片很棒!電影很一般,甚至可以說不咋地....心疼票錢,全片沒個主旨,出了電影院就忘了演啥了....


讓看過紀錄片的不想再看電影,讓沒看過紀錄片的不想再看紀錄片。


想做大電影撈錢你好歹走心一點好嗎?一大半都是紀錄片原鏡頭什麼鬼?白瞎了票價,但是三集紀錄片本身還是不錯的


今天下午看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稍微談談拙見

不知道是個人原因還是視角問題,開頭幾分鐘的鏡頭直接把我給晃暈了,我不得不閉眼休息一會…

想吐槽一下這片的剪輯師:一是和三集紀錄片重複的內容有點多,生生把之前拍的片又剪成了一部電影;二是幾個鏡頭剪的有點突兀,意思銜接不上。

然後還要吐槽製片人,我看這電影怎麼像三集紀錄片的花絮呢?有點消費情懷的意味。

在我的理解里這並不算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紀錄片,有點像CCTV專訪的感覺。內容結構有些亂,沒看過3集紀錄片的人不太能get到某些點。

吐槽這這麼多,還是要肯定一下主創團隊的,宣揚了匠人精神、故宮精神、經典與傳承等這些可能不為現在多數青年人所重視的東西,為此奉獻了許多時間與努力的老師傅們還是值得尊敬的。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現階段急需要做的事情。

總之看電影不如去看三集紀錄片,當然,花一張電影票的錢買個情懷、支持一下主創團隊還是可以的。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有毒品、藥物濫用嗎?
如何評價《毛澤東選集》在當代的地位和影響力?
這次關毛被群噴能不能從實質上說明關毛和淚痕春雨實際上沒什麼區別?
豆瓣那些年閱讀量超過一百五十本的人是如何做到的?
為什麼文學家都移民了?中國人要有怎樣的家國情懷和歷史道義?

TAG:歷史 | 影視 | 如何看待評價X |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