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美國和中國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會重演美蘇冷戰歷史嗎?

這是一個需求問題。

所以要看中美兩方有沒有同時認定有此需求,否則目前所見兩方都沒有絕對強制使對方陷入自己設計的冷戰裡面的能力,意願則未必。


中美不會重演美蘇式的冷戰歷史,因為兩國經濟依存度高。但鑒於美國對中國從科技到軍事的圍追堵截以及中國對百年屈辱刻骨銘心的記憶。個人認為,兩國會開啟有別於美蘇間的新式冷戰。


個人認為完全不會,會演變成官本位與資本位的博弈,如果資本位勝出則和平演變,官本位勝出則赤旗天下


不會重演!中美要麼和平共處要麼爆發戰爭,中美不會發生冷戰,至少在未來20年。準確的來說,並不是美國不想和中國冷戰,而是美國實在太忙。最近這幾年,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暴漲,並且在東歐擴張、在中東鬧事,一副要吞併世界的情景。美國目前在防範俄羅斯,甚至公然進行經濟制裁。對於中國的實力,美國軍方知道對於美國是最大的威脅,但這種威脅是可控的。簡單來說,目前的中國在未來5年之間嚴重依賴美國經濟,中國經濟也讓美國經濟更好,有共同的經濟利益就會有更好的談判協商空間。美俄兩國則經濟利益可以忽略不計。另外,中國軍力的強大如果要是依擴張勢力範圍為目的,美國則會激烈對抗,目前中國只是力量要變強,美國人不信任中國政府罷了,還沒有嚴重到中國要挑戰美國的地步。美國目前一系列的軍演和外交講話,都是在試探,看中國政府到底想幹嘛!目前來說,由於俄羅斯這個混球的存在,美國沒有精力也不願意與中國打冷戰。


兩者有本質區別,當時東西方是全面對抗模式,除了真打能用的招數都用了,為了贏得冷戰,很多裝備,計劃,行動,都是不計代價的

雙方陣營的對抗是從軍事經濟到文化體育,全方位的,無所不用其極

當今美國和中國,屬於合作中對抗,合作的地方比對抗的要多,經濟模式還具有很大的互補性,軍事上還沒有形成正面對抗性,最多就是承認潛力很大,發展很快,正在兌現,處於假想敵狀態,但要達到正面對抗,也不是二三十年能做到的,而且美國有北約,中國可是光桿司令

最大的問題,軍事上,沒借口,付出與得到不成比例,經濟上,真不敢說一定能贏,關鍵針對的太厲害,自己國會的大佬和華爾街的大佬就先不幹了,所以很糾結,很難辦

可預見的未來,中美共治很有希望,但中國希望的是多方大於三的格局,最好能出個出頭鳥或者攪局者,給美國個目標讓他折騰,等他真的回過頭來,中國就具有正面戰勝的自信了,這是最理想的


蘇聯是一個大聯盟的國家聯合體,今天俄羅斯附近那一圈的東歐國家,昨天都是蘇聯的一部分。

而與之對峙的是美國為首的北約,不僅僅是美國。

集團對集團,沒有兩個大國單挑的說法。

現在談冷戰還太早,至少各國站隊不明確。

而中美兩國的利益糾葛太深,意識形態上的對立也不像當時美蘇集團那麼嚴重。

現在是新世紀了啊。

與其說冷戰,不如說「涼戰」。

引用金燦榮教授的說法就是:

中美之間的關係好不到哪裡去,但也壞不到哪裡去。


不會,原來美蘇爭霸,你可以看成是我們的戰國時期,兩個諸侯去爭霸,當然最後美國稱霸了,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哪怕成為了世界第一也不會稱霸,因為現在的中國沒有霸權思維,中國現在提出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就是說中國將來要做的是,世界人民一家親,所以美國即便想重啟冷戰,中國也會拍拍美國的肩膀說:「乖,別鬧~」


冷戰:

背景是蘇聯擊破德國橫掃東歐之威震懾歐美。

雙方策略是:蘇聯借鑒法國大革命教訓,自我設限,不敢主動出兵橫掃歐美。按照當時實力來說,最多也就是打下法國西班牙,比拿破崙強點,但是隨後和美軍拖時間就困難點。不過這樣國際形式巨變,還是有勝算的,只是賭性太大,風險太大,特別是核武器的存在,導致很難發動。

歐美知道自己打不過蘇聯,但是他們有核武,又知道蘇聯不敢動手,所以就在保護傘下窮咋呼。

所以冷戰,大家在邊邊角角扯頭髮抓臉皮,就是不敢動刀子。

現代不會冷戰了,因為中國一直在將自己裝扮得無害化。實際上中國遠離歐洲,對歐洲來說沒什麼直接壓力。美國其實也有類似感受。所以對抗一直都保持在較弱層面,和「普通」競爭烈度近似,不如冷戰激烈。而且歐美很多人也覺得吵吵與中國對抗本身就是政客在騙錢。

宗教上中國也不跟他們玩,矛盾就更少了。雖然他們說我們是無神論,實際上無神論和宗教的實際衝突反而較少,因為太疏遠了,接觸少。他們的死對頭是教內的其他派別,比如天主教與正統教,英國國教與天主教,諸如此類。因為只有其他教派才會天天跟他們搶信徒的錢,無神論是不和他們搶錢的。

所以目前來說世界上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幾個貿易中心,中美歐三個貿易中心有利於商業發展。對於資本來說,中美歐各具特色的區域分裂和工商業水準近似的標準合作,是最妙的布局。同質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對資本來說是好事。

在中國加入世貿之後,世界資本就再也無法失去中國市場了。

在這個同質化的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背景下,資本確實有快速完成中國市場西方化的衝動。但是蘇聯解體的悲劇也警告他們,此舉極有可能導致市場崩潰。所以資本也同時傾向於維持中國的部分穩定,在穩定的同時促使中國向西方轉變。

蘇聯直接與歐洲爭奪市場,甚至爭奪領土,可以說極具刺激性。而且蘇聯手上很慫嘴上很硬,喜歡作死。中國是一個真正的後發國家,早期被封鎖,後來又各種「超國民待遇」,資本家簡直有淘金的感覺,極大麻痹了歐美的神經,在這方面要緩和很多。中國一面極度的慫一面又極度的硬,綿里藏針,核心利益在一定時期內居然就是一個掙大錢,又是河殤又是買買買的,這基本上就是要自我凈身了,實在沒辦法當成假想敵。歐美幾乎忘記了,當中國自己的資本起來以後,他們最終還是要和外國資本競爭的,最終還是要維護主權的。

中特社之所以長期存在並在近年來越來越高漲,就是因為境內資本也希望打起自己的旗號去排斥境外資本。「超國民待遇」的最終取消也是境內資本推動的結果。而對於平民來說,社會主義是保障他們基本人權的關鍵學說,必須保持。在世界範圍內,無論是極具鋒芒的第三國際共產主義還是整天認慫的第二國際社會主義(也可以說他們是歐特社),都在極大範圍內取得過執政地位,社會主義實際上正在演變為當代主流世界的基本分配製度。這是中特社存在和發展所處的基本時代潮流,也是中特社的前途所在。

在這種環境下,就連保守主義的大本營美帝在奧巴馬期間都搞起了醫改,違憲了也要改。然後特朗普上台就給他掰了。特朗普是個商人,更加註重投資,認為投資這些硬實惠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好辦法。他這個認識有合理性,但是也有不合理性,因為美帝是世界主流國家中唯一一個缺乏社會主義政黨執政經歷的國家,有些社會分配製度方面的工作還沒有做。現在美帝對自身問題的認識還停留在治療頭腳的層面上。

在這種情況下,美帝欠賬很多又不能通過擴張解決(中歐都不是理想的擴張對象,對中歐擴張很容易損失市場而不是獲得利益),中國走的路子順應時代潮流越走越爽根本停不下來,歐洲走上了半資本主義半社會主義的奇異路線,大家都在調整期,都有合作需求,尖銳對抗自然就不得人心。熱戰打不起來,冷戰也打不起來。

對於資本家來說,弔死他們自己的繩子都能賣,何況就是和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做生意,怎麼不能做呢,社會主義他們又不是沒見過。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哪個沒經歷過社會主義政黨執政,要不是美帝整天把中特宣傳成蘇修,簡直就沒有絲毫心理障礙。


開玩笑。蘇聯再挫也有一個華約,各條戰線跟美帝全面展開競爭。天朝有什麼,上合組織?


  中美冷戰的局面不會出現,但世界很可能陷入一片混亂,中美都無力維持,類似1900至1945。

  一,中國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避免中美冷戰格局的出現,除非中國覺得這樣做有利於自身利益。連縱抗橫、遠交近攻這種春秋戰國遊戲,中國兩千多年前就開始玩了(這種能力兩千多年來沒有斷層,而是不斷應用和優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充分利用敵人內部矛盾,更是爐火純青。中國最危險的時候是冷戰剛結束的時候,如果成為下一個目標……,但一個多極化的煙霧彈拋出去,不僅化解了危機,還和西方國家打得火熱,實力更是大增(卧薪嘗膽是另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故事),美帝只恨當年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到了現在這種實力,中國再把自己陷入不利局面,那就真是出昏招了。

  二、世界很可能是一片混亂,類似1900至1945年間的狀態。

  2004年出版的《利潤與私有制經濟問題》,曾預測5年左右發生經濟大危機(實際2008年)。預測危機有兩種發展方式,一種是如30年代迅速擴散和崩潰,另一種是用最後貸款人機制和財政赤字救經濟。如果美國全力拯救危機(第二種方式),10年後,將積累更多的危機,在重重危機(貧富分化、家庭債務、政府債務、外債等)壓力下,美國會選擇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上述預測分別在 第299頁 和 第150頁)。

  通過拯救和財政赤字輸血,世界經濟雖然暫時得以穩定,但危機因素加深,拯救危機的資源耗盡(上述貧富分化和各種債務危機),而導致危機的根源(資本的集中兼并或財富的不平等),卻沒有改善,甚至加劇,因此,經濟大危機還將再次到來(這次很可能由美國股市崩潰引發)。

  就算假設一下,當世界經濟再次發生大危機時(應該就在這幾年),還能如2008年那樣,拿得出那麼多資源用於拯救危機嗎(08年美國為行將崩潰的金融系統輸入8萬億美元,至今增加10萬億美元國債)?這又回到了當年的預測,危機有兩種發展方式:30年代的迅速雪崩或繼續全力拯救。

  不論哪種方式,貧富分化將繼續加劇,破產增多(美國08年以來超過1千萬家庭破產),社會矛盾加劇,甚至引發動蕩(就看危機以何種方式發展),各國被迫把更多的精力用於維持國內的穩定或鬥爭。

  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還能形成冷戰格局嗎?如果能,那形成的估計是軸心國和同盟國關係了。

參考:

《利潤與私有制經濟問題》的濃縮版:利潤的來源與經濟大興衰,及世界經濟形勢


謝邀,

個人認為對抗是避免不了的,但不會走向蘇聯和美國那樣的純武力的對抗方式,畢竟中美現在經濟關聯度太高了,且中國並沒有蘇聯那樣赤化要求,基本意識形態區別也不太大了!中國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實大家心裡清楚!

未來中美對抗可能會以以下方式進行:

1,代理人戰爭,比如朝鮮半島,中印對抗,南海對抗,中日問題等!

2,經濟領域的對抗,包括各種經濟手段!美元,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等!

3,太空領域的對抗,人類的未來必然是走向太空,誰佔領太空,誰將有極大的 優勢壓倒對方!

4,軍事軍備科技競賽,科技發展越往最後,科技會更加重要,誰能夠保證百分之百攔截所有核彈頭,誰將有極大的優勢勝出!

而在核武器存在的今天,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註定了中美不會走向暴力軍事對抗,暗地裡的明掙暗鬥將會成為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方式!

或許有一天任何一方有絕對的優勢抹掉對方,中美才有可能發生全面戰爭,否則戰爭對雙方來說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超級大國的遊戲讓美俄日英法德澳新加印...甘比亞去玩好了,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很落後的,很窮的,茶葉蛋都吃不上的。什麼遊戲,沒聽說過,不玩不玩。


不不不,美國還是唯一的超級大國,我們現階段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不會,中國美國都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缺乏足夠的年輕人去當兵。據中國記者邱永崢隨軍採訪駐阿富汗美軍,年近四十的士兵非常多。

俺認為大國間以後不大可能打仗了,不是因為覺悟高了,而是因為沒兵了。現在各國民意越來越不能接受打仗出現重大傷亡,跟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絕對有關係。


沒有哪個上升期的獨立大國不會與原有的霸主衝突的,這是大國間關係的本質所決定的。

一、沒有一個國家之上的更高機構維持國際秩序,懲罰侵略國保護弱勢國(說聯合國的自己想想看為什麼它不行)。國際社會處於事實上的無政府狀態。

二、國家都有用於進攻的軍事力量,而國家並不能知道他國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是否在為侵略做掩飾(猜疑鏈)

三、國家的首要需求是安全。

由於核武器的存在中美熱戰可能性不大,所以幾年後幾乎必定迎來冷戰。

實際上,我自己判斷,在強人工智慧帶領人類進入共產社會(或毀滅)之前最大的變數,就是中美熱戰和歐洲綠化導致的全球治安問題(如法蘭西斯坦發動聖戰)。


只要認為利益上還是矛盾的,心理上就始終會把彼此當對手。

心理對立→經濟對立→政治對立→冷熱戰爭

必然會陷入三個火槍手式的甲乙丙博弈格局。

甲乙槍法好實力強,理性上都會選擇優先除掉對方;丙方相對實力弱,見風使舵兩邊倒。

萬一甲乙拼得兩敗俱傷,最菜的丙反而最有可能趁機一把將甲乙帶走,瞬間勝出,崛起為新的甲。

能否重演,就看各自都是啥心態了:

法家心態:弄死別人,永絕後患,但這會逼著別人也這麼想,最後就看誰更狠;

墨家心態:聽天由命,但如果對方剛好是一混蛋,不會對你手下留情,反而會趁機弄死你;

道家心態:視而不見,但現在是二十一世紀,如果說科技發達,鄰國相望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已經不可能了,如果說科技不發達,想躲也躲不到外星;

儒家心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同時追求平衡、合作與交換。最慘最慘最慘的後果,充其量是自然資源被過量開發。實際上等同於甲乙聯合起來對付丙,有點接近當前的狀態。

弱勢動物面對強勢動物,要麼咬死對方,要麼成為對方的食物,要麼跑。

當然,也可以選擇像莊子那樣,把頭扎沙堆里,或埋進自己身體里,還自以為智慧。

動物是想不到牽起手來搞合作的。

漢人和猶太人都不是省油的燈,而且都曾被人虐了幾千年——要麼被外人虐;要麼不斷把外人變成「自己人」,然後互相虐。

它們當時事實上的弱,不表示它們從沒揣著稱霸的心。

但它們更擅長指使或脅迫別人替自己火中取栗,不至於蠢到斯拉夫人那樣真的打腫臉充胖子。

在自卑者的世界,我還從來沒見過有誰能跳脫出修昔底德陷阱的。

所以才問得出是否會重演冷戰史。

這根本就不是基於國防角度的正常考慮,而是杞人憂天,或意圖在稱霸之路上掃平障礙。

暴露了心態上不僅自卑,而且邪惡。


不會出現美蘇時期的冷戰,但是會出現對抗升級,甚至打中美代理人戰爭。目前中美仍然處於利益關係大於競爭關係,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美國在高端製造領域獨領風騷,而中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因此利益巨大。但是這些利益會隨著中國產業升級逐漸消失,一旦美國喪失了高端領域的優勢地位,那麼中美合作的經濟基礎自然崩潰,這根本不是美國搞什麼關稅,貿易保護能解決的問題,一旦中國掌握了高端產業的領域很快就能憑藉成本優勢擠佔全世界的市場。因此一旦中美之間沒有了經濟合作的基礎,自然就會對抗升級,美國很可能會通過日本台灣的政治和軍事上來遏制中國,而中國軍備升級自然不可能繼續忍下去,因此很可能就是步步升級,直到發生局部戰爭。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