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喜歡旅行,卻常常找不到旅行的收穫與意義?


其實很多人並不是喜歡旅行,只是不喜歡上班或上學罷了..


現在的旅行更多的是一種自我隔離和主動逃避


喜歡,這其實就是收穫和意義了。

你可以自問:我為什麼會喜歡旅行?

能回答得上來,你就找到答案了。


如果非要較真的話,世界上有趣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沒有意義的,balabala說一堆做這件事情的理由,都可以用一句「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堵回去。

真正被追問到底依舊可以讓人覺得有意義的事大概只有吃喝拉撒這種滿足基本生存的事情。「這有什麼意義?」「為了活下去啊」聽起來就理直氣壯得多。

「那我們為什麼要做那麼多沒意義的事情?」「因為有趣」


你口口聲聲說喜歡旅行,那麼你喜歡旅行什麼,是旅途上的風景、旅途上的人、旅途上的心情...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你憑什麼說你喜歡旅行,如果你明確知道,那麼又怎麼可能沒有收穫呢


旅行的意義一直認為就是 找到自己,認識自己,升華自己。


上車睡覺 下車撒尿 到地兒拍照 回來一問 啥都不知道 說的是不是你!!???


醉翁之意不在酒。喜歡的不是旅行,而是暫時的逃避現實。換一個環境,逃避現實的種種不適,心情一好,周遭風景與感受其實不太所謂。


有一句很老卻很經典的話: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旅行。

有時候因為走的太久,就忘了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了。勿忘初衷!

2014年2月我從美團網離職,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祖國的大西南穿梭,當時就想花點時間去好好感受下祖國大好河山,去看看那些令人心醉的美景。

可是我在旅途中慢慢迷失了,很有題主所說的感覺『為什麼喜歡旅行,卻常常找不到旅行的收穫與意義?』

路上的風景確實很美,所以總是想拿 ipad 記錄些美景分享給小夥伴,我知道把美景分享給他們的想法是有的,但我清晰的知道更多的有一種「炫耀」的想法。這樣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花了很多時間去拍照,而迷失了當下最美的風景。因為心靈未沉靜,所以以無法享受到大自然的恩澤和洗禮。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的旅行也變得隨性起來,不再為了炫耀而去花大把的時間去拍照,而是努力的沉靜在當下的風景、人和事。

旅行的收穫和意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吧!

旅行隨性就好,不要過於功利。

如果你在旅行前給你的旅行加上了過多的目的,那麼你背負著這些目的還能夠輕鬆、隨性旅行么?還能夠隨心所欲的去享受沿途的美景(包括人、事)么?

所以不要有過多的期望,放下包袱輕鬆旅行,去期待旅途未知的驚喜吧!

我覺得旅行就是用心去體味經歷,遇到的美景、人和事,在經歷中去享受、思考、成長、去遇見未知自己。

另外,如果你對我的旅行記錄感興趣,請戳這裡:旅途@西南 - 簡書


最近賦閑在家,又萌生了出去耍的念頭。去西藏?去雲南?去廈門?去香港?好像每個沒有去過的地方都想去瀏覽一番,但又好像沒有哪個地方特別值得懷有一顆朝聖的心情專程趕赴。人為什麼要旅行?王自健有一期《80後脫口秀》講過一個段子——很多人都說去西藏是為了尋找自我,但你的自我什麼時候丟在那裡了呢?惹來台下眾人哈哈一場大笑。笑過之後,問問自己,究竟為了什麼而總想出去耍?

為了換個環境?為了散散心?為了想想事兒?為了看更多不同的地方?為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為了新鮮的體驗?為了美景?為了放鬆?為了打破一成不變?還是,就是為了旅行而旅行?

城市人的旅行,經常借著遠方的名義而出發,其實是為了求得暫時解脫而逃離。出發之時滿心歡愉,騙騙自己我很快樂;回來以後滿身疲憊,騙騙自己還需要再休息。短暫的逃離,再回來,工作依然堆積如山,生活依然老氣橫秋,未來依然不知路在何方,世界依然忙忙碌碌維持著原來的模樣。懷揣一顆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如麻,又面臨著吃飯、交房租、過生活的現實,只得暫且收起心,巧妙地隱藏起旅途中呈現的不羈,把落魄的現實披上一件光鮮的外衣,又一踩油門衝上了為了生存而奔忙的快車道。直到再度被繁瑣裹挾,再次厭倦,再次掙扎,然後再番懷揣著「找尋自我」的白日夢,又踏上出發的征途。如此往複,時間過了一年又一年,問問自己,你真的需要這樣的旅行么?

聽過的最萬金油的一句話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說它是萬金油,是因為只要你困惑了、憂鬱了、彷徨了,這句話都會適時出現,幫你找尋自我、思考人生。然後,如果還是想不清自己要什麼,那就出去玩兒一趟吧!但是,說這樣的話、給出這樣的建議的人,自己也知道,生活是個人的,勸人的話永遠都是隔靴搔癢,不咸不淡,聽進心裡的人也無非是給自己罩上一圈兒貌似文藝的光環,把沿途的風景發到朋友圈裡惹來圍觀,收穫一種「再牛逼的肖邦也彈不出勞資低調的憂桑」的偽美學快感。想想真是無聊透頂。你的生活,就像你臉上的毛孔一樣,實實在在存在著,可是沒有人願意看。旅行中熱衷於曬這曬那,其居心等同於不化妝就不出門,不是為了記錄遊玩時的心情,而是純粹為了美化旅行。

玩兒,就是玩兒。一路走來一路看,了解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看看相同的時間維度里,別人在怎樣生活,看看同一片藍天下,還有哪些你尚未領略過的風景。

所以,旅行不分遠近,只看心情。心情愉快時,自然「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心亂如麻時,月牙泉的水也無法解開你心中的疙瘩。

旅行的最大意義,在於通過看到更多樣的生活與更多元的空間,來檢討自己認知的不足,修正自己的貪婪,彌補自己的貧乏,豐滿內心的體驗,收穫心態的平靜。世界不會因為出去玩兒了一趟而有所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看待自己的視角。就像自我從來不需要尋找,她一直都在心裡、眼睛裡、行動里。如果心是貧乏的,再美麗的景色,到頭來也只是一堆靜躺於硬碟的JPG圖片;如果眼睛是木訥的,走遍萬水千山,也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玩兒自拍;如果認識到了而不去踐行,哪怕悟出再多道理,也依然過不好剩下的人生。

所以,如果去玩兒,就去玩兒,但不要再用華麗的包裝欺騙自己。你哪裡有什麼自我需要尋找呢?因為你從來就沒有失去。


我就是玩的開心,至於非去找什麼意義,我真的不在乎。。。如果沒有意義就不去做,那哲學的終極三大問題也會直接摧毀人類文明


因為題主並不是喜歡旅行,而是喜歡旅行也許能夠帶來的收穫。

我熱衷於旅行,算不上喜歡,但我享受這個過程,

我享受在火車上欣賞移動的風景,

我享受當地的氣候、建築與特色小食,

我享受穿梭在陌生城市裡的大街小巷,

我享受在計程車上與司機大佬東拉西扯,

等等等

每趟旅程回來,也許我沒有任何收穫,也許也會有,說不準。事實上我不在乎。


從小我媽愛帶著我妹妹我們倆閑轉到火車站,看看有去哪裡的票,然後買了就走,都記不清多少次我爸大發雷霆妄圖阻止我媽這種突發的念頭,可是。。你們懂的。。小學就是省內,大點了就出生轉轉,那時候大多數是跟團,然後我們脫團玩,從那時起根深蒂固的不喜歡跟團游。

但說起真正的旅行,還是從15年開始,跟妹妹去了泰國,自由行真尼瑪爽,花費少玩的好,騎著摩托到處跑,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我們發動全家又去了俄羅斯,然後又去了菲律賓,10月份去日本,明年歐洲,後年自駕西藏。我們的宗旨是每年出兩次國,大假國外,小假國內,前幾天正睡午覺,朋友打電話說重慶去不去,我們就蹦起來坐沙發上等他來接我們了,可惜明年只能去歐洲,因為要請很長的假,後年去自駕是因為我們還沒拿到駕照。。

我不是很支持蹭吃增喝蹭車的窮游,你可以教師、做飯、畫畫、用自己的勞動去旅行,或者僅僅是享受。我年輕的時候,就是20歲以前都是住青旅的,熱鬧便宜,但是現在我不會了,我會找酒店,最少也要是宜必思,因為安全、便捷、服務更周到,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不會說幾句英語的人。

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旅行方式,你才能有收穫,並覺得快樂,就像我們喜歡海,我媽愛建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句密不可分的話,是有道理的。

一個四五歲小童,縱使行遍世界,恐怕收穫和所得也相當有限。如果一個人對世界的了理解沒有藉助人類文明來提高,只能通過本能來探索的話,旅行的意義的確不會太大。

這裡的「讀萬卷書」不僅限於讀書,也包括聽故事,看電影,交遠方的朋友,欣賞藝術作品,研究一切跟文化有關的話題,搜集郵票,學習語言…

你的目的地可能是歷史留下的一角鉤沉,可能是銀幕上的一個畫面,可能是殊方絕域中描繪的巍峨大川,可能是墨客騷人筆下的一首七言絕句,可能是作家情殤落隕的一屋物是人非。

這一次,你的視角終於有資格和他們碰撞。

來到台灣,如果你不知道這裡是民國,可能就只會注意到嗲嗲的口音和飛馳的機車;

來到香港,如果你不關心百年來這裡發生的故事,可能就只會注意到繁華的商場和擁擠的街道;

來到北京,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政治,不明白什麼是皇城,可能就只會注意到不堪的交通和糟糕的空氣;

來到上海,如果你以為這裡也是「三代前都是農民」的地方,可能就只會注意到幾棟高樓和小籠包;

廣州,不光是「鳥語」和農民工;

廈門,不光是廈大和海灘;

哈爾濱的夏天其實也很有韻味;

沒有辣椒的成都也一樣蜀味濃濃……

更有數不清的小地方,你是否知道那裡或許也是某個朝代的故都?

愛旅行的人都是敏感的,他們對自己身邊事物本能地抱有好奇心和洞察力。旅行的意義便是體驗一種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周遭。唯有善於觀察自己的故鄉,才看得到到外面的世界原來是如此不同。

「從今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關心一切身邊的東西,則每走一步必然有收穫,每認識一個人必然有所得。


現代社會更關鍵的一點是,人走遠了,心還被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瑣事所羈絆。比如微博流行起來了,很多人旅途中就愛隨手拍隨手傳。又或者為工作standby而開著手機。這個時候能感受到的東西就少了。要拋開所有負擔,清空大腦和心靈,才有地方讓陌生世界的點滴進入自己的心裡。


有時候旅遊就是換個心情,那幾天開心了,往後都會保持下去~

你旅遊的時候不開心嗎?我覺得這是最起碼的收穫吧,看那麼多美景,認識不同的人和文化,多美好。


愚以為 同行的人比沿途的風景重要


或許 你心裏面壓抑的東西太多,或許旅行不能帶給你自由的感覺。試試搖滾樂吧。或者試試一個人去流浪,不要帶太多錢,僅僅是一個人,一個背包,還有一顆自由的心,這就夠了


其實旅行重要的不是看了多少風景,而是領悟了多少,有多少真正進入了生命里。

很多人沒有準備好自己的眼睛,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就算去到羅浮宮,也裝不進任何東西到自己的生命里。

人的生命的豐富與否,往往不是取決於我們去了哪裡,看了什麼,而在於去看到時,我們的內在感官與記憶有多少準備。


為了旅行而旅行,只是刷了一下自己去過什麼什麼地方罷了,並不知道或不清楚什麼是旅行

但,一定請記住

這是 路易威登LV經典廣告之旅行篇 向我們闡釋的 什麼是旅行

感興趣的盆友可以點擊進去看看並體會一下,什麼是旅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不喜歡旅遊?
為什麼覺得旅行越來越沒意思了?
美食達人叫你怎麼吃遍杭州
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不想上班,想去流浪?
碟剎一定比V剎好么?

TAG:旅行 | 自助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