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談國內學術腐敗的事吧?

我在的學校,學術腐敗比較嚴重,難道現在的大部分教授都只想著職稱和做項目賺錢嗎?到底哪裡出問題了?學術腐敗是一個普遍現象嗎?


全國那麼多的教授,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時間,有精力,有興趣做一個「教授」,去潛心研究,去紮根學術。

我相信大部分都是為了糊口而已。別說你們教授了,就是我們這種企業里的領導,都要找個地方買點論文,買通雜誌發表點文章(根本不是自己寫的),然後用來憑職稱。

作為一個領導,你沒有這些是不行的!(至於為什麼不行,我不知道)但是當領導的又有幾個人有時間跑去研究,跑去寫論文,所以........


與一位業內人士討論後,發現實情原來是這樣的,例子細節都不說了,看總結。

國內學術界最大的問題有兩個:

(1) 資源集中,吃者通吃。

官員也要學術地位,有錢人也想弄個什麼噹噹,通吃。

所以看到大部分院士都是行政大領導,很多長期不在科研線上了。

至少計算機學科是這樣,其他學科不明白。

年輕人沒有通路,也帶壞了後來者。

(2) 國內喜歡超車,出現超人。

個人覺得論資排輩在很多情況下都有必要性。

一個人不是超人,不能有那麼多超人。

現在搞得所有人都像超車,不走尋常路,為了論文而論文。

整天琢磨規則,而不是真正做事。

具體表現:

1.期刊搶一作,為了不做的太過火,只搶最好的頂級期刊一作(比如PAMI),當然一般是搶學生的一作了。

2.整個實驗室的文章都是last author,可能一個實驗室一年有數十篇文章, 所有文章都有他的名字。

期刊搶一作是因為在很多評價體系里,只有期刊算,會議不算。

3.行政人員獨大,院士傑青大部分都是行政大領導,很多手裡有別墅,學校或科研院所給他們分了好幾套房,而且還把科研經費洗到公司里。而且管不了,因為是合規的。

其實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的文化都是官本位文化,科研人員還是比行政領導地位低,所以科研人員都想去當行政領導。

太多的所謂人才計劃。

中國希望造星,造星的目的是為了讓國際對中國側目。還有引用也上來了。

而不在乎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在做研究,做的研究水平如何。

我們的傑青,要看文章,比國際牛人牛很多。中國多少人滿足於此。但是那些文章,並不一定對學科發展做出了真正的貢獻。

因此應該大力扶持年輕人。而不是搞人才計劃,更向大鱷傾斜。


我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屆學生,非常遺憾沒考上研。但讓我不平衡的是我班有一名名叫王凱鵬的深圳龍崗學生模電實驗作弊被監考老師抓住考試成績清零仍然保送到李勇朝老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院副院長)的研究生。 可想而知西電的水平。 在此重申,本人所做指控均有物證支持,本人持有一份本班大三上成績單一份,上面清楚寫明王凱鵬,學號01111006的模電實驗成績不合格。以此證明本人所言非虛。

這個人不止一次作弊,別的我不知道,在我班,王凱鵬是作弊的倡導者,因為他作弊能拿高分。只是在模電實驗被抓到了一次而已。他的常用作弊方法是在座位旁邊的石灰牆上打小抄,證據就是在南校區b樓203講台左邊第六排牆上現在還有他的筆跡。現在你們知道我為什麼知道保研政策改了還舉報他了吧?我認為他的本科成績都是假的!!!!!他的優研成績百分之七十都是假的!!!!!憑什麼他上研我沒上? 有點low也沒辦法,跟這位王凱鵬同學學的。想當初在上課的時候它和它的一群狐朋狗友不顧老師在講課罵一個前排同學半個學期,讓坐在後面的我都沒法聽課。


中科院可能好一些。沒有太多吧。

一般做的好的會跳槽到學校謀求更好的職位和生活環境。

就我在的研究所而言,絕大多數都是認真搞科研。


推薦閱讀:

現在學術腐敗有多嚴重?大家能不能說說經歷見聞?
工科生如何應對大量記憶背誦性的考試?
有哪些民科寫的歷史類著作?
如何評價酈波教授?
為什麼要把能通俗講明白的東西弄的正式書面莊嚴生澀才能叫學術?

TAG:學術 | 學術研究 | 學術倫理 | 學術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