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國極簡史(6)

都鐸王朝統治下的英格蘭(1485~1603)

當代歷史學家通常認為,1485年是英格蘭步入新歷史時期的門檻之年。英國年輕人在學習歷史時,歷史老師也是這樣告訴他們的:1485年是中世紀的末年。當年玫瑰戰爭結束,都鐸王朝繼承大統,太祖乃是亨利七世。都鐸王室從1485年開始統治英格蘭,到1603年結束。都鐸王朝統治有方,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都鐸王朝治下,英格蘭形成了民族國家,中央政府高效強大。都鐸王朝所處時期是封建主義轉變為資本主義的時期,發生了許多重要的政治、經濟、社會變化。

1. 新王朝的鞏固

博斯沃思原野戰役之後,亨利七世加冕為王,1485年底,議會也承認亨利七世為王。亨利七世是都鐸王朝的創建者,他強健有力,賢明聰穎。登基之後,亨利七世很快意識到,英國人民已厭倦了爭吵不休的貴族及其武裝軍隊;中產階級迫切需要和平和有序的政府管理。為鞏固自身地位,亨利七世首先將政敵沃里克伯爵--愛德華監禁於倫敦塔內,因為後者自稱是約克王朝的繼承人;亨利七世在揮舞大棒的同時還向約克王朝的支持者們伸出了胡蘿蔔,允諾大赦,以確保雙方不至產生惡感。1486年,亨利迎娶了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以婚姻的紐帶團結了前政敵約克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大婚後不久,亨利治下仍然出現了4場零星的武裝叛亂,但旋即被其鎮壓。

為確保國內地位,亨利七世急於與外國保持良好關係。他安排王子、公主與他國聯姻,確保自己在國外的位置,避免國外支援國內的王位覬覦者。一來二去,亨利七世與西班牙和法國王室保有了良好的雙邊關係。

除此之外,亨利還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王位的做法。首先,他以鐵拳出擊,鎮壓所有叛亂,並消滅了貴族的私人武裝。其次,亨利七世加強了法庭的權威。他建立了北方會議、威爾士會議以及最重要、最著名的星室法院。星室法院由於位於西敏寺一個屋頂有星形裝飾的大廳而得名。它與英國樞密院、英國高等法院等構成英國史上最重要的專制機器,它是出版檢查制度的急先鋒,後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被取締。第三,亨利七世增加了政府的收入。王室通過王室地產、封建稅費、海關稅費等一系列稅費獲得了大量收入,進而確保了各地的良好秩序。另外,亨利還徵收名目眾多的不定期稅費,為國庫開源。政府財政形勢一片大好,國王可以以定期收入實現定期支出,並按自己意願支出大量金錢。

由於王上實現了財政獨立,因此他就不需要為了要錢而召集議會,召集議會的頻率也就大大下降了。亨利七世統治期間,議會只召開了五次。即使議會召開,也只能唯王命是從。

亨利七世為英格蘭帶來了和平和井然的秩序。他支持教育,鼓勵勘探。但他在位期間,亨利七世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處理最重要的問題---教會問題。由於亨利七世及其議會已經革了貴族封建習俗的命,因此後續國王可以抽出時間來,通過議會處理教會問題。

圈地運動的牆

2. 經濟發展與圈地運動

都鐸王朝初期,莊園經濟已開始衰退,逐漸讓位於金錢經濟。土地仍然是最突出的財富形式,人們將貿易財富、掠奪所得以及戰爭期間的贖金都投到了地產上。但地產已經不再是封建關係的基礎。統治階級間的交往越來越多地採用「金錢封地」的形式,而不再是土地封地的形式。隸農勞務大規模消失,農奴或隸農也不斷減少。農民之間的土地交易活躍,其中某些人很快以此致富,他們形成了一個新的階層,叫做自耕農階層。15世紀末,隸農階層已不再是重要的社會組成部分。貴族領主變成了地主,而農奴則形成了今日意義上的租戶。金錢租讓代替了勞務和貢稅。

英格蘭仍然是農業佔主要地位的國家。然而,地方的食品交易市場以及國際性的貨物交易市場(如羊毛交易)已改變了英格蘭地產管理的格局。商品生產的地位不斷提高,與生存需求生產相抗衡。從13世紀起,羊毛行業就開始從公會所在城鎮向能利用水力的鄉村轉移。到15世紀,這一轉移趨勢大大減少了之前繁榮城鎮的人口,反過來促進了許多新城鎮的增長。

布匹產業也提高了羊毛的價值。畜養綿羊變得有利可圖。因此,地主將耕地和「公共用地」轉變為牧場。稍後,某些貴族和商人也購買鄉村的莊園,並將莊園用地圈起來。在農民不知情的情況下,大量用地被隔離圈定,而這一過程就是圈地運動。

英國政府對圈地運動所產生的後果表示十分擔憂。亨利八世和愛德華六世在位期間,政府通過了一系列圈地法案,但對圈地運動仍然不起作用。因此,成千上萬的貧下中農湧入城市,尋找工作機會。其它的農民則成為大地產的農業勞力。但這兩類農民在市場上都一窮二白,能夠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勞力。

圈地運動的兩大結果就是:1.原始的資本積累,2.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供應。而這兩大結果為後續資本主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3. 海外貿易與殖民地開拓

都鐸王朝期間,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其它兩大形式,即海外貿易和殖民地開拓(包括奴隸貿易)也登上了歷史舞台。

在13世紀,英格蘭就成為初級產品的重要產地,特別是食品和羊毛產地。英格蘭供應產品的目的方則是低地國家和下萊茵蘭的某些初級行業。同時,英格蘭還輸出煤炭、錫和鉛。當時英格蘭有大批攜帶國外資本的外國客商,他們所關心的就是如何擴展羊絨出口貿易,而羊絨羊毛正是西歐基督教國家所頗為倚重的產品。14世紀,這種局面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英格蘭本土商人慢慢地將國外商人從羊絨出口貿易的控制地位(英格蘭和歐陸市場)上擠了下去。更重要的是,14世紀下半夜,英格蘭的布匹行業不斷看好,最後,英格蘭的其它行業及其貿易都讓位於布匹行業。

15世紀,英格蘭布匹生產量大大增長,徹底改變了英國大宗貨物出口的局面。越來越多的商人涉足海外貿易,但商人的貿易活動僅限於近海,而與中東地區和遠東地區的貿易則要經過陸上。亞歐大陸交通樞紐君士坦丁堡為土耳其所佔,陸上交通由此關閉。因此,尋找能夠通向東方的海上航線就變得至關重要。

13世紀,中國人發明的羅盤大大促進了航海事業,使得遠洋探險變得可能,人們也因此能夠更科學地製圖。當然,探險先鋒自然是最常從事貿易的義大利人和地中海居民。義大利人馬可波羅重新發現了中國,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則在與摩爾人的衝突中爆發了民族意識。葡萄牙人迪亞茲和瓦克斯·達·伽瑪發現了經由好望角通向印度的航線,而哥倫布則於1492年首次航行至當時還未知的西印度群島。

英國使臣到達沙俄,覲見伊凡雷帝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和葡萄牙派遣多名水手擴探新世界,並將大片土地宣為己有。英國因之也參與了擴探運動。雖然在這一過程中英格蘭並沒有發現什麼重要的領地,但自此之後,英國就對新世界勃發了新的興趣,立下了宏遠的目標。

16世紀,英格蘭在商業活動領域樹立了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通過俄國北部或美洲找到通向印度的捷徑;第二個則是與其它國家的殖民地進行貿易;第三個目標則是尋找英國能夠建設本國殖民地的「空地」。

4. 宗教改革

中世紀教會可不單單是宗教組織;它也是政治組織,也是法律實體。其主教和大主教擁有大量地產,而地產所有權正是影響力的衡量標準,因此他們具有實質性的重要地位。教會的利益觸角四處可見,因此教會也捲入了政治衝突。教會從中獲得的好處就是成立了國際性的天主教廷,並獲得了大批的英國教職人員。

截止到16世紀,英國人民迸發的民族主義精神使得英格蘭不甘於受上述情況的限制。教會貪婪懶惰,阻止了英格蘭的社會進步和政治發展。在它國影響下,教皇也阻止英國在海外的擴張。亨利八世因此想要提升自己在教會和國務中的影響力。同時,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議會也支持王上。而下層群眾憎惡教會,因此也站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一邊。況且,某些誠實的教會領導人也支持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外因,也就是導火索正是亨利八世的離婚案。亨利七世於1509年去世,亨利八世即位為王。亨利八世迎娶其嫂子,即寡婦凱瑟琳為王后。由於這一點違反了教會規定,因此教皇網開一面,允許亨利這麼做。凱瑟琳產下一女瑪麗,但其子均夭折。亨利認為女人治國不可靠,急切盼望能有個子嗣來繼承王位。因此,他向教皇申請批准自己休掉凱瑟琳,恢復「單身貴族」之身。實際上對教皇說這並非難事,因為在此之前他剛剛為兩任法蘭西國王做了類似的批准。但西班牙皇帝查爾斯五世是凱瑟琳的侄子,他的軍隊又奪取了羅馬,因此教皇只能拒絕亨利的申請。在接下來的五年中,亨利八世百般示好,千般順從,但得到的只是教皇冷冷的拒絕(教皇在西班牙的影響下)。

亨利八世從這場婚姻危機中得到的啟示正是大多數英國人多年以來共識:外國對英國的影響持續時間太長了,必須一勞永逸地解決掉。最後亨利八世通過民事方法結束了這次婚姻---即1533年議會通過的特別法案《上訴限制條例》。這樣,亨利八世與教皇徹底撕破臉皮。1534年議會通過了《至尊法案》,亨利八世據此宣布自己掌管英國教會。自此,英國教會脫離了羅馬教廷。雖然宗教理念和形式並沒有多少變化,但整個管理系統發生了變化。羅馬天主教廷乃是國際性系統;而英國教會是嚴格的國家教會。

1535年和1539年中,英國政府將600名左右的修道士削除教籍。而修道院財產,特別是土地,也被劃歸國王名下。亨利八世出售它們或將其賜給自己的寵臣。這些新地主大部分都來自於資產階級,它們變得更加富有,形成了新的階層,即基於財富的「新貴族」。

教會服務活動依舊,但其活動方式不是拉丁式的,而是英國式的。想要修正信仰的人被稱為清教徒,但當時他們的影響甚微。國王和議會希望能夠用新的管理方式來管理舊的信仰。他們處死了某些攻擊天主教信仰的清教徒,也處死了某些反對新管理方式的舊天主教徒。英國政府甚至在處死了一名在周五吃肉的人。但總體上上述變化並不是暴力變革。

亨利對議會的信任也導致後者的下議院實現了快速發展。上議院也有做發展,教會成員的數量不再超過世俗人員。阻礙宗教改革的勢力僅剩北方一角,當地的修道士在人民群眾中還是有很高的威望。

亨利八世於1547年去世。即位的是愛德華六世,他在位期間(1547~1553年),亨利八世時期豁免的修道院財產再次被上繳國庫,教區教堂也被劫掠一空。英國教會因此逐漸向歐洲大陸上的新教靠攏。然而,愛德華六世去世之後,其姐瑪麗為天主教徒,推行了反宗教改革的「新政」。她是凱瑟琳的女兒,成長期間目睹了周圍人對母親婚姻的反對,因此有著極強的報復、仇恨心態。她還嫁給了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而後者則是歐洲大陸上天主教的老大,因此瑪麗重建了天主教統治,在四年之間燒死了300名清教徒,因此得名為「血腥的瑪麗」。幸運的是,她統治時間較短,1558年就去世了。她同父異母的妹妹伊麗莎白(清教徒)就此成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治下的英國教會重新確立,她成為教會的「管理者」,並頒布了針對天主教的嚴刑酷法。

英國教會與天主教廷之間的鬥爭實際上就是財富「新貴族」和資產階級與封建殘餘勢力之間的鬥爭。


推薦閱讀:

你在英國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台灣會步蘇格蘭後塵嗎?
為什麼國王的妻子是王后稱陛下(majesty)而女王的丈夫只是親王稱殿下(highness)?
德國和義大利的議會制度與英國的西敏制到底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英國民眾發動佔領民主運動被逮捕》的報道?

TAG:英国 | 英国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