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講道德是不是本身就不道德?

33歲,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家裝這塊,如果我考個金融研究生是不是能在未來有更好的錢途?


不知道,不過如果市場規則寫明可執行的道德條款那就按規則做


金融市場將規則不講道德,在二級市場賺錢本身就是反道德的,因為賺的錢必然是其他人虧損的(零和博弈)尤其是期貨和外匯市場。

金融市場要講的是規則,規則保證交易者權利平等,禁止內幕交易,說白了規則是為了實現金融市場的作用,包括投機,套利,價格發現等,讓金融市場對整個經濟產生正效用,這是金融市場最大的道德,至於散戶是賺是虧,本來就和道德無關。


其實道德不光不適用於金融,道德其實不適用於整合人類。

道德是自古以來就是聰明人不約而同製造的一個騙局。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道德觀是不一樣的,而且是可以隨情景而變化的。

仔細想想還是挺令人髮指的。


不想講就不講吧,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就請堅定的相信自己。一點自信都沒有怎麼賺錢?


金融本身就是一場遊戲,就像開始買入IBM股票的人,到現在100年的時間翻呢幾萬倍。

為啥這場遊戲你沒買到可口可樂,沒買到蘋果股票,沒買到谷歌股票。沒買到萬科,沒買到格力電器你就去怪市場呢?

股票就是絕對權力和民主極端表現,前提你要用你手中股份說服持有51%股票的人。股票是信用支撐,爾虞我詐只是人而已。不要怪市場,玩怪就怪人。

上市公司就為融資,為的就是市場擴張。只不過中國人喜歡抓不滑的泥鰍,最後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形成完全不同的格局,技術派和坐莊控制半壁以上江山。這就是中國人特性締造呢中國版股票市場。莊家是誰,就是錢也就是我們都是。

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你在和全球玩家進行智商的遊戲,他們強不強大。不要高估自己的智商,也不要低估中國人的智商。

這場遊戲註定有人被淘汰,就像最初創業者註定在為贏家鋪平道路,就像商業競爭爾虞我詐註定會有大贏家,就像一場戰爭註定會有結果。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官必踩萬人肩。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動物也是如此弱者沒有權力留下基因。


進金融市場的人都是來賺錢的不能自己懷著賺錢的目的來讓別人講道德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從這個定義上來說,行為正當,符合社會規範即道德。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道德也會變更,發展,一個時代遵循一個時代的道德。

金融本身無所謂道德。但金融從業人員從事金融活動必須行為正當。電影《華爾街之狼》講述的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發家,依靠電話推銷低價股,用欺詐性的股票銷售來欺騙

投資者。最終還是鋃鐺入獄。


道德與否無非是客觀的評判。誰也無法定義道德的標準。因為每個人對道德的理解不同


如果一個社會,張口閉口就是道德而不是法制的話,那些個社會就完了。

金融立足的根基在於在全社會形成並成為普遍共識的信用體系。

當然,信用,契約,規則,在西方社會是普世的美德,也是屬於題主說的道德

如果題主說的道德專指中國傳統儒家那一套的話,我只想說

一個成天講道德仁義,而不是信用法制的社會,不適合現代經濟的發展


這還是金融市場違規的懲罰重,如果違規不會付出大代價,那好看了


我讀的書里談市場規則的多於道德啊~倒是多談從業道德。


至少在用別人的錢的時候,是的。


金融市場講道德,是一種不專業的行為,就像你在法院上講金融一樣。

你可以講,這沒什麼不道德的,但你這是跑題,沒人會理你。

------------------------------------------以下是對知友@莊稼的回答的反駁------------------------------------------

利益相關:金融系本科畢業生。學的不咋地。

我先引用一個知乎回答,有刪改。(我找不到這個回答的作者是誰了……)

問:

如何從經濟學角度理解薛兆豐的「為了不損害社會總福利,可以對交不起暖氣費的老太太停止供暖」的觀點?

答:

首先,這位同學所說人性的問題,這個提法非常業餘。因為經濟學關於人性只有兩個假設:自私屬性和需求定律,其餘的都不屬於經濟學範疇。你要是認為「不對」、「不應該」、「不合人性」的,請自行到隔壁找倫理學家理論去。

(此處省略一段)

而「基本人性」這種說法則是業餘得離譜。什麼叫經濟學?經濟學是做什麼的?

老太太凍死了,問為什麼大冬天體溫過低會凍死,這是生理學。

問為何使用天然氣可以供熱,這是物理學。

問老太太凍死了家屬和天然氣公司有何責任,法律該不該規定強制供氣,這是法學。

問天然氣公司如果開了免費供氣的先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是經濟學。

問你們不收錢就這樣把老太太凍死了有沒有人性,這是倫理學。

作為學經濟的學生如果連這都分不清楚,在經濟學課堂上提人性,退學算了。

1、

道德從來不在經濟學(金融學)的研究範圍內。

但你不能說金融是道德的反義詞。

按你這樣講,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天文學,它們的研究範圍也都不包括道德,它們也都是道德的反義詞嗎?

2、

我大概不算是搞金融的,但我覺得應該也差不太多。

如果你跟我談道德,尤其是在金融問題上談道德,我不會認為你侮辱或者冒犯了我。

我只會覺得你是個外行。

3、

我大概也不算是金融交易者,但我覺得應該也差不太多。

不知道,我的這篇回答,在你看來算不算轉移話題?

4、

這我能說什麼呢……我只好說,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盡量不自信一些,未必是壞事。


應該講規則和法律,如果沒有這些,就只能寄希望於飄渺的「道德」與人性鬥爭了。

一些答案,把違法違規等同於「不講道德而已」,也是國內常見的市場參與者心態。

沒有法律和規則保護,遊走於灰色邊緣的人,早晚也會被更沒有底線的人坑掉,最終遊戲玩不下去,推倒重來。


道德是普世觀念,既然普世,任何學科都離不開道德。

道德是什麼?估計不同的文化、區域定義分歧很大。

金融的道德性應該是其普世的價值觀,我們這裡談論的道德可能是狹窄的定義:在錢面前沒有道德。金錢和道德本來不衝突。老祖宗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要定義哪些是非金融道德的,這個沒法量化。

我個人理解,凡是違反人類文明和進步的金融道德都應該受到譴責和法律制裁。


金融市場中的道德並不是你所認為的道德,那只是全部道德含義中的一部分,它也不是用來申張道義的,只是用來維護這個市場的穩定,保證其生存。它主張的一定是它需要的,卻並非是你認為的。


金融市場的本質就是逐利,來這裡玩談論道德的都是失敗者…所謂願賭服輸


金融以發現價值和轉移風險作為盈利模式,信用是決定價值有沒有可信度的根基,


法制才是最重要的啊!


當一個不講規則只講秩序的國家的,一直講秩序,講到秩序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就是秩序崩塌的時候。


這個問題還蠻有趣的。我看樓上有人講道德這個概念本身,我部分認同「獵鹿博弈」這種解釋思路。

道德的起點和核心是利他的,可以看作外部環境的約束。而這種約束在實際情況下是非完全有效的間接自利行為。解釋一下,就是當個體的行為衝突了外部環境主體對自身利益的界定和要求,超過一定限度時個體會遭受外部環境主體為維護自身利益而施加的阻力。受限於外部約束,個體對自身利益的訴求不能憑藉自身的資源稟賦不受限制地擴張,其實個體達成的是內部需求和外部約束下的自利均衡。

而這個過程在實際條件下,外部變數太多,比如個體不好準確地衡量確定利益均衡狀態,外部主體的約束能力有限等各種因素,導致這個過程很多時候是不完全有效的甚至是失效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非確定性的結論,「蒼天有眼」更多時候就是句空話。

釐清了道德的概念和含義,再把它放到金融市場中去考慮。其實金融市場明確地把對更高報酬率的追求設置為各個參與主體的目標,內外部環境主體對這個目標的認同度都比較高,所以金融市場中,道德要求沒有複雜社會環境下那麼多元和複雜。具體討論還要劃分金融市場領域,分開來評判道德要求。

先寫這些,開心了再更。


誰跟你講道德,大家都很忙的。


有句話叫缺啥才補啥,比如新聞上天天在宣講啥基本就是這個社會結構缺什麼。不是我說的,真理!

金融業要說道德為什麼不可以好好的講呢 講深點最好啊


哪個學校金融課上有教過道德嗎???不都在講利潤這玩意兒???


推薦閱讀:

2017.03.31 本輪迴調的回顧與預期
2016.9.12 證監會又來搞事情?
趨勢交易者推薦書單
開港股賬戶,哪些券商比較好?

TAG:股票 | 期貨 | 證券 | 金融 |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