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是怎樣讓人心態平和的?


謝邀

淡。少。儉。寡。小。柔。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其實並沒有

————-—————

有人問我,就說下自己的感受吧,本是才疏學淺,不敢妄言,權作分享。

來知乎的人,多少還有一點追求的,應該更側重於精神上的,顯然宗教是精神追求的一個極致。某人聖賢曾說,哲學的極致是神學,雖然未必對(個人還是很認可的,因為我的世界觀完全在見證了某些事實以後,徹底顛覆了)。

那麼很多人在品嘗宗教雞湯美味之後,吧唧嘴之餘,不禁要問,這尼瑪不會是雞精放太多了吧,這也忒香了點。

宗教真的可以給人以精神上的撫慰嗎?

多少是有的。

但是到底有多少?

實在沒法說清楚,甚或食物中毒也不稀奇。

雞精太多總不是什麼好事。

就算不多,喝的太多也不是好事。

什麼意思呢?

我覺得,宗教的價值不僅僅是在你最困難的時候扶你一把,而是在你最強大的時候敲打一下,這一下可以救心,也可以救命。

宗教不光是老年人排遣寂寞的良方,更是年輕人增長見識的寶庫。

學道,就是增廣智識(這句話要加粗加黑)。

讓我們回到問題本身,之前。

道教到底能不能讓人心態平和?

能。

道教徒是否都心態平和?

不是。

你們的見識夠理解嗎?還繼續嗎?

為什麼不是佛教,不是基督教,為什麼一定是道教?

之前我就說了,我能力有限,別問我基督教的教義是什麼,我不知道。我只談道教南派,正一派的教義。

道教講求的是性命雙修。

性就是心性,所謂平和,所謂清靜,所謂無為。

命,身體,延伸出,財與運。

沒有健康的身體,談毛線的心情爽朗。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你連自己都養不夠,談什麼清靜無為,你知道上有老,下有小,都等著你去賺錢養家嗎?

要現實點。腦子不夠用,別說修道,修自行車也夠你學一輩子的!

道教確實在追求精神上的極樂,甚至是靈魂上的超脫,但是這些都是高屋建瓴的目的,眼下,當下,才是你要去思索探求的。

未完,待補,我極懶(無為),要記得提醒我回來不,但是不準太吵(清靜),也可能不會再答了(自然)

—————————

說了這麼多,我的意思其實是,道教更本就不是雞湯。

道教不講輪迴,沒有地獄,人死如燈滅。

這是很多其他宗教徒沒法接受的,沒有前生後世,這意味著什麼?

今生所做的一切善事都將付之東流,所以也是道教比較難以推廣的原因吧。宗教就是雞血,或者是雞湯。你這麼冷靜地告訴他,你做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哦?

誰還信奉啊,對不對。

那麼道教是否真的不能讓人心態平和呢?

可以。但是我覺得讓人心態平和的不是道教的某本經書,某套說辭讓你平和。真正讓人心境淡然,豁然,無心機,無羈絆的是智慧!

有的人讀清靜經真的讀出了智慧,你也就平和了。

有的人掌握相術、八字看到了自身的局限和優勢,看到了眾生的生命軌跡,一聲嘆息,一聲長嘯,換得一生的坦然,這就是智慧,這才是真的平和。

人生可以很長,很厚重,也可以很短,很輕浮。視野大了,心胸寬闊了,人的心態就會慢慢趨於平和,這本就是一件在平常沒有的事情了。


道這麼大,我算個屁。

自然這麼屌,我能做多少是多少。

人生這麼短,來世天知道,糾結那弄啥。

就當人生是趟旅遊,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子女。足矣。

洒脫


明心見性

丹法修行和法術外練會加速這個過程,具體的變化要在實修中慢慢體會


這要看是道教中的清修法還是雙修法而言,所有的宗教中,走清修法的人,無非是讓人清心寡欲,然後有一大堆的經文讓你去誦念,等你經過漫長歲月的修行,也可以說等你老的對什麼東西都不感興趣後,你自然的就心態平和了;當然,悟性好之人,能通過經文的提示,可以進入空靈意境,也可達到心平氣和的,但畢竟是少數。雙修法玩弄的就是最為美妙的精神快感,精修之人能體驗到遠多於常人的中高等強度的精神快感,對於生命真諦的領悟遠超於普通人,所以一般的事物都羈留不住其神志,故能做到心平氣和,待人處事大都較為超然洒脫。但時至今日,真正修行道教中的房中雙修法的人,應該已不多了。以至於很多道教經典的解答,大都是清修之人從其修行的途徑來解釋的。這是由於傳統房中術中以採補術為核心功法的錯誤糾偏方法所致的。天道循環,邪不勝正,損人利己的東西只能苟且,互利共贏方可天長地久。對於房中術的原理與利弊前面我們已有過非常清楚的解釋了。中醫性學經典之一《天下至道談篇》中醫遠行學派版,《人類延長壽命要論》等論文有闡述。


道家其實提供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自知自信自足,知足常樂,行止有度,為人處事圓融豁達,因為不奢望不可能的結果,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獲取自己能獲得的成就,努力而有收穫,慾望同現實平衡,從而達到心靈平靜的目的


恬淡虛無 精神內守


天人合一


因為看穿世間一切。


這就涉及到洗心之法了,除此之外,要麼人本已有之,要麼其志制之


人是自由的,因為渺小。


無為


推薦閱讀:

道在紅塵(四)~道門基礎禮儀
年貼問答,精選集錦(一)
支離疏者,執刀在人
《老子》中分量最重的一句
書?道德經

TAG: | 道家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