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的學生轉行IT,金融這種行為?

選拔的時候一心口口聲聲聲稱自己熱愛「科研」,4年享受完國家給的好處以後拍拍屁股轉向能掙錢的領域。


從兩個角度來說我自己的看法:

從學生自己的角度,可能有三種情形(也有可能更多):

1、四年前是想投身科研的沒錯。但是四年里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感覺所謂科研不是自己原來想像的那樣。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平台,提前看到了、參與到了科研之中,對很多東西有了進一步的看法。人的想法總是會變化,四年可以改變的東西太多了。

2、四年前就是騙你的。反正又沒有簽字畫押,面試的時候撒謊又不犯法,也沒辦法發現。平時好好上課好好考試,你又沒辦法把他怎麼樣。對這個學科有興趣,想學點東西,但是這個計劃佔據了更好的資源。在能力允許的條件下,為什麼不去佔據這些資源?僅僅是因為它有所謂的道德約束?

3、同匿名用戶,不再闡述。

從國家的角度:

沒有哪個項目有100%的成功率。即便國家投了這麼多錢,能有個別人能從中獲益並最終能有較好的成績就已經相當成功了,這就跟風投一樣。

最後,吐個槽:4年里國家給了你多少好處?無非一年八千塊的獎學金吧。題主的邏輯怎麼跟鍵盤俠們說T大P大的留學生:「國家辛苦培養你們這麼多年,怎麼出了國就拿綠卡不回來了」這麼像呢。再說這點錢就相當於免學費。現在哪個研究所不給研究生一年幾萬的獎學金?(基礎學科因為缺人所以喜歡發點錢)其它錢都給學校拿走了。能不能進珠峰計劃也是要博弈的:都是利益啊。學校管理人員才沒有想像的那麼高尚呢。

總之,題主不要搞什麼道德審判。堅持科研的固然值得褒獎,不願堅持的也不必苛責。應該做的,是好好思考這個領域為什麼留不住人才,科研的意義在哪裡,以及,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宣傳的時候口口聲聲說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


因為一路學下去找工作很難,養家很難,父母不支持,出國去好學校深造是需要花很多錢的,或者選個次很多的學校拿獎學金,家裡沒錢。要是真能讓我們沒有經濟上的顧慮,會有更多的人願意留下來的。要說想轉行IT,金融,如果不是興趣,何必要先進一個這樣的計劃,為什麼不直接去學金融和IT,以及國家給我們的好處?題主列幾個出來?

而且即使出國讀博了,學術界位置就那麼幾個,畢業的博士卻很多,找教職難於登天。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博士怎麼辦,家裡的老人怎麼辦?who cares


國家撥的錢沒用在拔尖人才身上。

坐標某師物理,勵耘班四年沒人三萬經費,剩下的錢去哪裡了~

每年夏天帶著四十個以後很可能當老師不做科研的學生去加拿大上一個月的水課,這筆錢從哪來~

你說國家投了很多錢?

沒看見


原因有好多,比如

1.學生窮

2.學生需要養家

3.學生需要當地戶口

4.學生需要學區房

5.科研需要穩定友好的環境,而不是以政治為導向的制度

6.以上問題均可以用大量的錢來解決,而科研並沒有

所以為了掙錢,大家都是無產階級,不要說什麼資產階級的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九月清理配資?
強盜邏輯?大智慧貴金屬的局中局
為什麼國內銀行趨之若鶩的巴塞爾協議III,在美國卻遭到大規模的反對?
Compliance Group 在投行中具體是做什麼的?
抗日戰爭時期,可以在全國流通的貨幣有哪幾種?

TAG:金融 | 人才培養 | 基礎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