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修禪定的止觀法門與道教靜坐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佛教修禪定的止觀法門與道教靜坐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人在道中而不知道,如魚在水中而不知水也。欲修此道,須要在天地陰陽造化中做作,於萬物萬事上證驗,於千人萬人前行持,乃活活潑潑、脫脫洒洒、光明正大之事業,豈閉戶靜坐、寂滅頑空者所能成哉!欲以閉戶靜坐,寂滅頑空而成道,亦如閉門闔窗,內外不通,黑洞洞不見天日,成何道乎?如雲成道,其必成黑洞洞之道乎!」


在無數的實驗中總是時不時會出現超乎已有常識的東西,隨著時間的積累,這些碎片有時就會彙集成一條新的道路。

之前在滅盡定實驗時有一個小想法,既然通過不執取(也就是覺而不住)色法即可實現出離色法的無色境界,那麼如果對『欲』進行同樣的操作,是否就能實現一種【無欲】的狀態呢。

經過一些小嘗試發現效果意外的不錯,甚至有點超乎預期,在對治由欲引起的煩惱時就像是拔蘿蔔一樣一點一點的將其連根拔出,而像四禪那種莽夫只會把露出頭部分的鋸掉,每次還都得建立在高度專註基礎上,高下立判。

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驗,我發現這個能被對治的煩惱涵蓋的範圍還非常的廣,失落、性衝動不用說,連無聊這類難以定性的感受也能被輕易拔除,慢慢的連那些令人感受到喜悅的感受也是毫不意外的加入到了這個區間內,唯一不能被拔除的只有最後剩下的清凈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拔除與性相關的概念時比起直接消失,更接近轉化成了強壯肉體的能量,由此才有了之後的靈感。)

以上大約就是通過對於欲進行覺而不住的操作實現的效果,覺而不住在一些禪法流派中被叫做止觀心,此處我就想到了一個新點子,以上無論是對治煩惱還是喜悅,運用的都是這個止觀心,那麼我就乾脆把止觀心單獨提取出來,封裝成能被識認知的概念,再將其直接加入到意識流之中,會如何呢

首先自然是回復清凈狀態,接著毫不意外就是飽滿的能量生起、茁壯,保持一小會兒呼吸自然變得精微,閉上眼睛也會有白光產生,這可比老帕奧的發光禪相輕鬆,也自然多了。總的來說其他的不敢保證,道教下手功夫的入定應該基本都能對上。另外理應是不需要強調的,但還是說一下,這其中我唯一做的只有保持無欲的狀態,其他白光啊能量啊,都是肉體的自動操作,並不需要意識做引導,所以也不存在落於後天識神之說。

以外人眼光看實現這個狀態的方式可能有點詭異,其實原理上就是單純的『忘形養氣』,只是我不需要去『忘』,可以直接往意識流輸入對應的命令,這是從無數的安止定修習中掌握的騷操作,上面將止觀心單獨提取封裝成能被識根認知的概念是在滅盡定實驗中理解的技巧,利用識根功能往意識流里寫入信息依靠的是在優化入定自在技巧至極致時才終於理解的安止定核心原理。換句話說正是將完全相反領域的內容修習至極致,才能以看似完全不是『忘』的方式實現只有依靠『忘』才能實現的狀態,很有樸素辯證法的趕腳。

簡單說說一些有趣的現象,我個人畢竟是追隨沙門喬達摩的信徒(就是不說佛教徒),對於鍊形層面的內容基本也就打算止步於消除肉體煩惱,從而進一步的避免禪定力退轉,對於更深層的內容暫時沒有想法。

以前我一直以為道教的氣應該與性相關的概念比較接近,實際體會之後還真有點意外,明明理論應是欲界的東西卻完全不包含欲界的特徵,彷彿就是舍受的具現化。

最令我意外的是,我也就偶爾嘗試一下,沒想到心性上意外的遠比以前更接近「對境無心,如如不動」。安止定對於的肉體的影響僅限於『安止』,當不是那麼精進修行時這個安止效果自然就會減弱,而我們所謂的心本質上就是五蘊聚合物,意識層面再怎麼強壯,肉體一旦松垮心境自然多多少少變得容易受影響,現在給這個肉體補充點能量,效果當然就一下子拉開了,或者也可以說是肉體層面的能量做了擋箭牌,暗示煩惱會造成勞形的影響。

以【無欲】的力量拔除煩惱撐死只會恢復煩惱造成的消耗,但對於喜悅等正向感受比起拔除更接近煉化,有充電的效果。性快感有點特殊,性衝動屬於煩惱,性能量則更接近燃料。

讀書養氣不再是一句吹逼的話,安止定修習那會兒也知道影響定力的因素有一褲衩,但相對而言都是十分抽象、間接,現在面對鍊形的話題那些要素一下就騎臉了,不得不使我認真考慮各方面得失,話說對於這類有明確追求目標的修行,我認為隱居起來修不管怎麼樣都比在世俗中修行效率要高。

當然,客觀上講我很有可能只是一隻路過的鳩摩智,以上都是我以禪定力照貓畫虎性質的模仿,不過即便如此我認為也足夠相近了,寫個答案前幾天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昆達里尼是什麼鬼??即使到了鍊形的領域也依舊沒發現類似的東西,因此認真查閱了一些哈達瑜伽相關的古印度經典,果不其然又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以往作為一向自稱高貴的勝王瑜伽士,對於這些lowb...啊不,撐死打基礎的東西是不care的,由此也不小心忽略了其實很厲害的東西,以下出自瑜伽真性奧義書

每日行「獨止」之法一次而已。使識根從識境分離,是之謂「斂識」。(六十八)

瑜伽師行「獨止」之時,攝斂諸識,故以是名。凡其雙目所見者,以為無非「自我」。 (六十九)

凡其雙耳所聞者,以為無非「自我」。凡其鼻所覺者,以為無非「自我」。 (七十)

凡其舌所嘗之味,以為無非「自我」。凡瑜伽師以皮膚而接觸者,以為無非「自我」。 (七十一)

如是,瑜伽師一一尉薦其五知之根,每日不過三小時,勤勇為之而不怠。(七十二)

爾後必有心神殊異之能生起:如天耳,天眼,瞬間遠行。(七十三)

.............

於是瑜伽修持,乃進行「滿熟」之位。「氣」以勤調而圓熟,則與「火」俱,而合乎「孔荼利」 (Kundali),乃入於「蘇壽門那」而無礙。(八十一)

然「心」與「氣」倶,乃登大道。(八十二)

開頭獨止指的是一種肉體層面呼吸停止的狀態,並沒有明確說是胎息但也是一類鍊氣成就,通過嚴格的持戒、體位法、調息住氣法實現,修到這個程度瑜伽士具備著自帶香氣、容顏可愛漂亮(homo感)、力大無窮、打坐浮空等成就,但似乎非常忌諱JY的流失,應該不是我的錯覺...這確實很像是道教的人仙啊。

重點是我加重的「斂識」,這一下子牽扯的東西就多了

首先這很像是心齋對吧,在很久很久以前,還未獲得無色定的時候,當時我對於如何優化四禪入定技巧的思路差不多就是這個(須深: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問何心可無所住?何心無所住竟還能生其心?),結果卻是非常巧合的獲得了空無邊處,又過了很長時間我看見別人喜歡講什麼色空什麼無相之類的,我就想這特么不就是不執取的色法的空無邊處嘛,順勢感受了一下,到了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安止定是需要決意推一波的,單單做到不執取色法而不「推一波」並不會實現完整的無色定,但神奇的也會體會到無邊的空間感,甚至似乎還存在著肉體層面的停呼吸,不過當時沒心情去研究,單單把它叫做【無願】記在了腦子裡。

事實上當我剛發現本文開頭的【無欲】狀態時立馬就想起了那個【無願】,略微體會一下二者生起的感受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作意程度上也有明顯不同,無願明顯要更「深」一點。眾所周知,『忘形養氣』之後還有兩句,『忘氣養神,忘神養虛』,以我安止定先入為主的見解,【無願】狀態是將空無邊處的決意削弱為純粹安住,不執取的力量雖然會弱一些,但本質上依舊是針對心識的操作,非常符合『養神』的定義。

接下來是關於『忘神養虛』,當我在大腦里嘗試定義忘神時,直覺的感到有點面熟。。。沉思了肥腸漫長的時間終於反應過來,這、這就是非想非非想的趕腳啊,不過本質上後三個無色定都是削弱意識本體,如果是程度越高越好就應該採用最強的滅盡定啊,這次不是決意入定只需要純粹安住,直接拿來用應該是沒問題的。嘗試了一下,emmmmm....不能說沒有反應吧,但平靜的都快像安止定了,不知道長久的保持下去會發生什麼,但與能量飽滿不斷生起的【無欲】狀態相比無疑有很大區別。

聰明的同學可能已經想到了,忘神對應滅盡定,【無願】狀態對應空無邊處,那【無欲】對應四禪八定中哪個也就不用多說了吧......回到最初的最初,正觀那些欲,怎麼想這其中都必然包含著尋伺啊,將其完美的提取自然也會保存著允許尋伺存在的特質,只能說初禪在我心中的地位大概和哈達瑜伽差不多吧,最輕鬆的狀態反倒是到了最後才意識到。

最後這裡總結一下,止觀心本身與道家入手本質上還是挺相近的,但在意識上去理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安止定與道家入手的區別很好理解,無非就是決意和無欲無願的區別,理論上初禪與無欲清凈狀態也就只差一張紙吧,但如果現在穿越回過去讓剛成就初禪的我去搞無欲清凈,我想那時的我在意識上是沒有這個餘力理解這其中的差別的,因此在實修層面各歸各專精一法永遠是最好的。

啊,貌似忘了說昆達里尼,大丈夫,反正基本也就是先天一炁之類的東東啦,說昆達里尼是為了引出斂識,引出斂識單純就是為了儘可能說明我所指的【無願】狀態不是隨口糊的,理論方面是必要的,因為實修上即使是我自己也不會試到底啊,一方面沒辣么多精力,別看各種花式操作,本質上做的都是順水推舟,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直接去肛神通,認知力跟不上;另一方面我畢竟不是盜法成癮的鳩摩智,而是看了解脫道就光速投敵的須深,在最開始在修禪定前就是如此。


夫定者,非釋氏所謂寂滅頑空之義也。

惟儒家顔子心齋坐忘之道則近之矣。

內念不出。外想不入。

湛然靜空。綿綿若存。

靜中有動。法術生焉。

擁三炁而內充。聚一神而中峙。

立此妙本。身世兩忘。

灰既死。木既槁。火木無所託。塊雖聚。塵雖積。則金水無由生。四象無由施。則丹藥爲棄物。罏鼎爲虛器。

蓋不能住不死之玄胎。故沉於寂滅。不能奪造化之神機。故泥於頑空。

至人既見五賊而昌。則乘火龍。跨金虎。宇宙在手。萬化生身。終於形神俱化而遊無上之妙。曷嘗論空寂。止枯槁。而與塵塊共滅哉。


道教的靜坐,並不僅僅是靜,而是靜中有動,動而復靜,循環不息,我獨觀其妙。它包含了《道德經》中的有無相生,負陰抱陽,沖而不盈的樸素辯證二元觀點。

「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家的修養方法,是仿照天地萬物的規律和屬性而來。列如東升西沉,寒來暑往,世間萬物才能生長和繁衍,此中方有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

靜坐之法亦如此,非偏枯靜寂,死水一壇。而是陰陽調和,身心相適。外表是靜著不動,內在氣機卻是運作不息,在丹田內宛轉悠揚,在河車路上下翻轉。不知不覺,丹成九轉,身輕體健。白雲上卧,世無知音。


如果只說靜坐的話,道家的靜坐和止觀法門,乃至於冥想其實並無差別。用克利希那穆提的觀點來說,這些都屬於心理現象罷了。

本質上講,道家的靜坐和佛家的禪定,在入門階段實際上有很多相似之處。莊子的《人間世》里借孔子和顏回的口提出了所謂的心齋。原文如下: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夫子曰:「盡矣。…………」

…………

我們可以看到,首先都要求「止」。心不妄動。心齋的本質是虛。虛心一志。然後待物。所謂待物便是觀。從心齋原文的例子來說,觀察聽。聽之以耳是觀察聲音,聽之以心,是觀察心對聲音的反應,而聽之以氣,則是觀察聽本身。而顏回對「虛」的驗證也很有趣。所謂的虛就是渾然無我。這一點在《大宗師》中依然是借顏回之口討論的坐忘里再次提到。

原文: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類似的靜坐體驗,在各個派別的靜坐中其實都有提到。所以個人認為,單從靜坐的本質上講,大家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然而從具體的狀況看區別還是有的。我認為區別就在大家對靜坐體驗的理解和得出的結論上。

佛陀對這種體驗得出的結論是「無常」、「無我」和「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一切生滅不息,並沒有一個切實的「我」來執取什麼不生滅的東西。而我們不明白或者沒有實證這一點,所以仍在執著不休導致有漏皆苦。

然而道家對此的理解卻是不同的。《齊物論》一上來講了一個南郭子綦隱機而坐的故事。然而最終卻是討論到了「天籟」而且沒有走到「有漏皆苦」的結論。道家對無我和無常的部分也有認知。《齊物論》里提到「吾喪我」、「方生方死」,《逍遙遊》里也說「至人無己」。然而最終卻沒有走向「苦」的結論。就像《道德經》里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齊物論》里提出的「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苦與樂也是一體兩面。所需要做的或許只是虛以待物而已。

而再到後來,道家從靜坐與淡泊中發展出來丹道的修行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呼吸導引法門的出現可能甚至在道家思想之前。它與道家思想結合再加上很多其他的東西,就產生了丹道。很多人提到丹道,就會想「意守丹田」。然而很多人將其誤解為「存想丹田處有熱氣」。實際上「意守」本身也是一種觀察,觀察丹田處的感受變化,不推不助。如果以此來理解「意守」,那麼觀察丹田和觀察出息入息本質的區別又是什麼呢?以前有人在一個丹道入門的帖子里提出過一個說法。大意是「丹道丹道,你們成天說丹,也要想想道的部分。究竟內丹、元神又是什麼?」《丹陽修真語錄》說「心死而神活」,又有人說「使識神退位,元神呈現」。對比識神和元神這一對,再看看妄念和正念這一對,是不是多少有點兒相似感?

綜上,個人認為,單從靜坐的角度講,靜坐提供給佛道的東西是一樣的。區別在於佛道對於靜坐帶來的東西產生了不同的理解。止觀法門作為佛家的法門,最終還是要指向苦的止息。它在具體方法上是要通過觀察,來實證無常無我,最終達到目的。而道家體會到了無常與無我,同時也感受到了清凈帶來的身心愉悅和敏銳。在辯證法的基礎上,道家把矛頭指向了奢欲。他們似乎並不對無常感受到苦。對於生死的態度也是「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所以更加註重逍遙清凈的一面。於是後面也就衍生出了丹道。因為並不以生為苦,所以丹道追求長生的部分在佛家看來是不究竟的,在道家卻無所謂。止觀法門和道家靜坐方法上的區別,終究還是要從背後的思想入手。道家的流派也很多,無法具體對比。簡單用動靜、功景、境界和體驗來對比,個人覺得可能會有所偏頗。

ps:僅為個人看法,不代表事實,僅供參考。


禪定是什麼?禪定是明心見性,禪定前提是什麼?是出離心、菩提心。學佛是學戒、定、慧,因戒產生定,由禪定產生智慧。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所謂大道全憑靜中得也!佛道在很多理法上殊途同歸,所謂三教歸一也!

二者並無方法上的區別,都著於一個靜字,靜則無欲,無欲則空,則合大道。


最近讀圓覺經的一個想法。首先佛和道在最終的目的上是很相似的。道家要求形神具妙,佛教成就法身和報身都要轉化。在實現的手段上有很大差異。道家要求形神相和,清虛守靜,載英魄抱一,一路到底。佛教止後有觀,觀四念處,白骨觀,不凈觀,先得清凈心後再轉化報身。這是最近實驗我的一個感受,報告出來供大家參考


白開心~

人如其名


我覺得是求證的實相不同。

佛法求證空;

道法求證道。

最後要證的不同,這就是最大區別吧。


道教有所謂修性修命之分,修命,即所謂的丹道,有其獨特口訣。修性功夫與佛教止觀類似。

入手功夫,更是大同小異。

全是個人意見。


道家貴靜,靜生萬物。

佛家貴定,真空妙有。


目的不同

一個是求「假」

一個是求「真」


止觀法門是佛教根本。經典里有。論書里有。南傳有,北傳有。小乘有,大乘有。佛陀親授,祖祖相傳。

道教算哪一出?又說什麼黃帝廣成老子莊子傳下來的?牽強比附。源流不清不楚。還有從那零星一點的老子莊子書里附會出什麼修行法門的。愁不死個人。

再早的方仙道,一堆騙子。前騙秦皇。後誆漢武。甘忠可詐稱神仙授書,師徒倆一個謗訕朝政,一個欺君罔上。張角騙老百姓喝符水治病,自己卻是病死的。張道陵自己就造作圖書以惑百姓。兒媳讓劉璋給殺了。太平道道教徒們殺人祀天。五斗米道孫恩盧循淹死嬰孩。葛洪的師祖左慈宣傳自己是靠和女人性交活了三百歲。

你說和佛教的止觀法門有什麼區別?


推薦閱讀:

道教認為修行的初因是什麼?道教對無常和苦的認識是怎樣的?
非要信一個教,是不是道教最好?
怎樣看待道家的「辟穀」理論?
佛教和道教都有什麼不錯的鍛煉身體的方法呢?
我很想知道作為道士是如何看待佛學? 凡夫通過佛學修行來脫離六道輪迴是否可行?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