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都能拖著不做,將來還能幹什麼大事呢?

1.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看到網上有個他心儀公司的面試報名機會,其實這個報名只需要在網上提交簡歷,把報名表中個人信息填好,介紹下自己的相關情況即可。

就因為這個自我介紹不是現成的,需要結合工作崗位想一想,他就想準備準備,想好了再填。

結果這一拖,機會就沒了。

平時他要做自己的本職工作,趕上了忙的時候,項目任務來了,要連續加班,累到回到家話都不想說了就更懶得動腦想了。

再翻出來招聘啟事,發現截止日期已經過了,為此他心痛不已,感嘆要是我早點提交這會兒沒準面試都過了。

不過幾天之後我看他已經沒事了。看來那個錯失的還不是他最渴望的機會,因為疼得並不徹骨,似乎也不會改變他拖延的習慣。「將來還會有別的機會呢。」他這麼安慰自己。

人們就是這樣,常常敗在小事上面。

可大事最後終歸是一堆小事支撐著,小事往往花不了多少時間。

表面上看,是累的沒時間錯過了報名機會。實際上,是自控力和時間管理共同出了問題。不解決,以後還是會浪費機會。

再忙,早上也可以早起15分鐘,每天拿出時間想一想,寫個初稿版本不斷修改,最後起碼能保證有個東西交上去。

2

造成拖延的原因很多,心理因素是一個,時間管理因素也是一個。有時候,拖延和時間管理是一個問題。

我們會樂觀地高估自己的能力,總覺得自己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能搞定一篇文章、一個方案,在極短的時間裡就能把一個月要報銷的發票貼完,這些根本都不是事,不用太擔心。

貼發票還好,總不會貼一天,但寫文章這種事,憋不出來,一天就耗進去了。

人類就是這樣自大。

我們不僅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一併低估做事所需要的時間,我們對時間的主觀感受往往與分秒針客觀的進度有巨大偏差,我們其實對時間並不敏感。

上下班坐地鐵從家裡到單位,時間長了我能知道單程就一小時,左右不過幾分鐘誤差。可是材料和任務來了要寫文章,家裡洗衣擦地全都收拾一下花多長時間我是說不出的,我都沒有留意,它也不是每天都出現,那在安排時間計划上我就會猶豫起來。

因為沒記過去的耗時,就無法參考。

時間管理的要義是要管起你的時間,首先要知道你的時間都花在哪裡了,把它記錄下來。記錄的同時,它會鍛煉你對時間估算的敏感度。積累了數據參考,如果低估了,自己都會懷疑自己規劃不現實。

3

如果你看過時間管理的書,你可能會知道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同志的做法,很多書都會舉他的例子,他真是一個記錄時間去向很極致的案例。

以下是他的其中一天的記錄:

「烏里揚諾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類昆蟲學(畫兩張無名袋蛾的圖)——三小時十五分。鑒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給斯拉瓦寫信——二小時四十五分(0.5)。

社會工作:植物保護小組開會——二小時二十五分。

休息:給伊戈爾寫信——十分;《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十分;列夫?托爾斯泰的《塞瓦斯托波爾紀事》——一小時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計——六小時二十分。

這只是他一天的記錄。記一天容易,難的是他是五十六年如一日地記錄。《奇特的一生》這本書就講述了柳同志的這種「變態」行為,可以看看他的戰果。

通過記錄,他積攢下了大數據,這為他做計劃和事後回顧提供了幫助。

「我要一年看100本書」,「我要每天背50個單詞」,類似的大目標我們衝動的時候訂過不下100次。但我們還是要根據時間來切碎了,看目標的可行性,變得更現實一些。

假如一本書20萬字,正常閱讀速度500字一分鐘,算下來6個小時能看完一本。一年100本,要投入600個小時。一年52個周,每周約12小時投入,平均每天2小時投入。這麼一算,你看看根據現有的工作和生活節奏,我們能不能保證這個基本的時間投入來完成目標?不能保證的話就需要調整目標。

每天背50個單詞,先背它一周,把每天花費的時間記下來,就知道每天平均要投入多少時間了。如果這件事重要,你一定要考雅思,出國留學或移民,有嚴格的deadline,那你必須拚命為這事擠出時間,保證基本的投入。

有經驗數據才能做更準確的決策。否則隨便估,最後是到deadline死也完不成。

4

記錄每天做事所耗時間是按時間橫向地記錄,我們還可以按照一兩分鐘內能做什麼事來縱向地記錄。

時間管理學中還有一個原則是,如果你能在三分鐘內把一個事立即處理掉,那麼就當下立即馬上幹掉它,不要拖延。它在你腦中占著內存,你不斷想著它,為它焦慮,會消耗更多心力和後續體力成本。

其實一分鐘能幹很多事情,我們也常常低估了一分鐘的力量。

一分鐘可以洗個臉、刷個牙、剪個指甲。

一分鐘可以回一條微信,打個短電話。

一分鐘可以澆個花,燒個開水,給自家垃圾桶套個垃圾袋

一分鐘可以把早餐時自己用的碗順手洗了,而不用攢到周末一摞碗時兩口子互相推諉。

一分鐘可以晾衣服,疊個被子,給自己洗個水果吃。

如果你注意留心收集,還能收集到更多的一分鐘案例。而收集地越多,你對時間的估算就越準確,你的行動力就會越強。

一定要自己親自收集,忘記我所舉例的。

有些事兩三分鐘能幹完,也可以把它記作一分鐘案例。這麼記的用意在於好記,我們想到什麼事,對自己說它一分鐘就能搞定,那我就起來把它完成吧,別拖著了。

這時你會感到一種神奇的力量,情不自禁地想給自己點個贊。

5

「一分鐘的事立刻完成」的理念是時間管理方法的細化,之前少有被提及。其實,道理很簡單,很多人還是不會去做。

在馬戲團長大的大象往往乖順,它其實有力量能掙脫弱小的繩索,衝出表演場地的大棚。但它從小就被拴住,試過很多次都掙脫不了,於是它就有思維定勢了,認為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夠獲得自由。長大以後,它就這麼被一直束縛住。

我們也會有這樣的思維定勢,覺得這件事太簡單了呀,什麼時候做都可以。

但拖延者的拖延力量很強大,簡單的事情也會因為你的拖延習慣而不做。拖延就是那道拴住大象的繩索,我們就是可憐的大象。

其實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下,立刻馬上現在做,把小事做完。

*********************************

本專欄在微信上也有公眾號了:北極光閱讀(微信搜索:kanbeijiguang),之後可以在微信上方便看到更新推送了。公眾號會比專欄提前發出文章,且內容會更加廣泛。

*********************************

如果覺得文章有幫到你,還請點個贊支持下,也歡迎留言討論。

另外,記得關注這個讀書專欄以及作者周昶帆的知乎,第一時間接收有趣話題的更新。

關於【書該怎麼讀】這個專欄:

這是個關於讀書方法的專欄,預計是每周一篇文章,將來會集結成冊。這個專欄將結合我自己的讀書經驗以及一些名家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提供一些高效讀書的方法,希望能幫你提高讀書效率。

推薦閱讀:

拖延真的是因為你懶嗎?
下班後感覺很累,沒有動力看書學習,沒有動力健身,有沒有什麼辦法,讓下班後還有活力干自己想乾的事情?
時間管理最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TAG:拖延现象 | 时间管理 | 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