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你是「好人」,所以你只能遇到「壞人」

這篇文由李松蔚老師的你的問題不是富,而是不敢面對真正的自己 - 潛台詞 - 知乎專欄 延伸而來。在李老師的文章下面,不少人仍然在爭議「幫助的度」這個問題。但實際上李老師的重點並不在於幫助他人的度要給多少,而是在強調在任何一段關係中,必然是兩個人的共謀,才形成了一段關係;所以你說別人是壞人,但實際上別人的「壞」是你不敢或者不願拒絕而產生出來的。

不得不說李老師這話說得有點繞,就算我已經早早掌握了劃分人己邊界,能夠時刻省察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並且尊重自己的感受,不否認也不扭曲自己的感覺……讀這篇文的時候,也還是覺得他的話說得太不夠清晰了。所以,樓下有人認為李老師在鼓吹「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或者有人為了給咪蒙辯解而跟其他人撕作一團,這種情況真是太正常了。

咪蒙的文章一向怨氣滿滿,初看你會挺替她著急的,心說唉喲這人怎麼老遇上奇葩啊。等看多了,你大概也會跟我一樣聳聳肩,招那麼多奇葩惦記,大概她本人也挺奇葩的。這話聽著挺膈應,但落在現實里,大抵沒有什麼大錯。成天橫眉豎目「致low逼」「致賤人」的咪蒙老師,一遇到兒子入學有問題,明明是錯在自己,也照樣滿地打滾四處求人拉關係,想方設法也要違反規矩把兒子塞進學校去。兩相對比,咪蒙老師自己知不知道我不好說,但至少有不少旁觀者算看明白了:合著您天天罵人low逼,遇到事兒了您自己個兒也挺low逼挺賤人的啊。

所以等到咪蒙老師開始罵「你們都是壞人」的時候,我只能搖頭感嘆為了博眼球,咪蒙老師真是連幼兒園小朋友罵架的招數都使出來了,那換句話說,她也等於把自己的心智退縮回到幼兒園小朋友的水平,說不定比幼兒園小朋友都還不如呢。想想看,我們在多大歲數的時候,才會在看動畫看電影看電視聽故事的時候急不可耐地去問:「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好人」和「壞人」的二元劃分實在是一件在人的生命之初就會開始出現的分類,彷彿是一種非黑即白的一刀切,把整個世界變得簡單,也變得絕對。要等到很多年後,當我們逐漸成長,接觸到的人和事漸漸增多,理解事物的維度逐漸豐富,也才會逐漸理解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純粹的黑或者白,更多的是明度不同的各種灰色而已。但也總有些人,他們理解世界的始終停留在了「好人」和「壞人」的時期,並且以「好人」自居並且為之自豪。同時,他們也總是受困於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總遇到壞人?

接心理熱線的時候,我曾經接到一位怨氣十足的先生的來電。這位怨氣先生說自己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遷就老婆和岳父岳母,因為他是外地人而妻子是本地人,現在和妻子一家住在一起。然後他在電話里滔滔不絕地曆數妻子和岳父岳母不體恤他不照顧他的種種罪狀,大到妻子不肯配合他參與社交,小到襪子的擺放不合他的意……他抱怨了二十分鐘後,終於停下來,問我:「老師,你說為什麼我事事都為他們考慮,他們就一點都不體恤我呢?」

我想了想問他:「你是說,你覺得自己是個仁至義盡的好人,是嗎?」

他在電話那頭愣了一下,然後很肯定地回答:「是啊!」

「好人都讓你當完了,你讓別人除了『壞人』之外,還有什麼選擇呢?」我反問他。

他被我問得在電話另一頭啞口無言了很久。

怨氣先生遇到的問題,和咪蒙老師寫在文里的那些人的遭遇幾乎如出一轍。他們都以「好人」自居,溫良恭儉讓做了個十足十,卻總是被身邊的「壞人」壓榨盤剝,日子過得極其糟心。但真的去跟他們說,你可以不幫,可以不給,可以不答應的時候,他們立馬換了另一副嘴臉:「不行啊,他們那麼可憐,我怎麼可以拒絕他們?」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拒絕了他們,我不就成『壞人』了嗎?」

瞧瞧,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世界上的人只有兩種:好人和壞人。好人就是人人誇讚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對別人有求必應的。但凡是達不到這個條件的,統統都是壞人。這就跟我們小時候學習自然知識一樣:「蚜蟲吃蔬菜莊稼,是害蟲;瓢蟲吃蚜蟲,是益蟲。綿羊給我們羊毛做衣服,是好動物;獅子吃綿羊,是壞動物。」說白了,這「好人」和「壞人」的標準,都得看著別人的眼色來定。對別人有用處的,能給別人增加利益的,這叫「好人」;凡不給別人增加利益,甚至為了保護自己利益不惜妨礙別人獲得利益(哪怕是不當得利)的,統統都是壞人;而越是能給別人提供好處,被別人利用得越充分的人,就越是大大的好人,越是個「純粹的人」。

和人的慾望相比,人類能夠獲得的資源總是不足的,因此在分配的時候,也總有一些人獲得的要少一些,或者被別人剝奪掉一些。為了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接受這種現實,我們的教化便不斷地美化那些被剝奪的人,把對他們的剝奪,說成是他們為了達成某個更高尚目標的無私奉獻。說得久了,就連我們自己都信了這套說法,都認為那些完全不維護自己利益,一味被別人盤剝的人才是「好人」。整個世界在我們的眼中轟然分裂,非黑即白。

可一個無比現實的問題就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慾望,也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得了吧,連耶穌都做不到讓所有人滿意,你以為你能做得比耶穌更好么?換句話說,沒有人能夠真的成為「好人」,每個人都是「一部分好人」和「一部分壞人」的結合。這樣一來,那些還試圖讓自己做個「好人」的人,他們的做法就如出一轍的相似了。

起初,他們先否定自己內心存在有「不是好人,不願被剝奪」的部分,並且把別人對自己的剝奪合理化。比如:「她家裡那麼窮,肯定買不起像樣的護膚品,我就借她用一點吧。」這樣做,他們把自己放在了「好人」的位置上,然後把那個「接受贈與」或者說「獲得剝奪」的人已經放在了「壞人」的位置上。如果對方不想被放過去,要麼立即拒絕這種「贈(施)與(舍)」,不剝奪他們的利益;要麼就得從自己的利益里挖出更大的一塊進行交換,完成一種心照不宣的道德比拼。

通常來說,除非接受方已經熟稔這一套好人壞人的道德遊戲,能夠配合地完成這個「中國式讓梨」。否則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更順理成章的結果是「白給誰不要」,畢竟人的本能也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優先的。但是接受的這一瞬間,即使他們沒有當場明確感受到,也會隨後慢慢意識到自己被放在了「壞人」的位置上。這個位置讓他們在道德層面居於下風,因此他們雖然得了實利,但因為無形中受到的鄙夷,他們並不會因此心懷感激,甚至可能還會懷恨在心。

更糟糕的是,好人在付出或者說被剝奪的時候,通常又會向壞人傳達出「這些東西對我並不重要」、「我自己也無足輕重」這樣的信息。說得好聽,叫謙虛;說得難聽,叫自貶。好人把自己貶得很低,滿心期待著壞人趕緊上前來把自己扶起。但壞人為了讓自己能夠心無芥蒂地接受好人的付出,更有可能是接受好人的解釋,認為自己所接受的是「無足輕重」的。對好人來說,這無異於在他們頭上又踩了一腳,糟心程度翻了倍,但還是只能憋著。

「好人」其實也並不是心甘情願地割讓自己的利益,他們真正期待的是大家配合默契地完成一局或者更多局的「中國式讓梨」遊戲。當他們的期望落空以後,他們會感到憤怒和失望,但是過去對「好人」的教育又讓他們無法表達出這種憤怒和失望(畢竟「好人都是自願奉獻的」嘛)。於是這種憤怒就憋在了「好人」的心裡,等待著積怨爆發的那一天——當然,也可能借著咪蒙老師之口狠狠發泄一番。不信的話,你去翻翻咪蒙老師寫的那些「致low逼」「致賤人」,下面絕對一抓一大把的「我有個同學就這樣」、「我有個室友就這樣」、「我有個老鄉就這樣」……給兒子辦入學這件事情上嫻熟自然當「壞人」的咪蒙老師當然不是「好人」,但是她太清楚好人心裡說不出的憤怒在哪兒,也太清楚好人們的所有勇氣也僅止於打打嘴炮,所以她樂得去給好人們當一把代言人,然後看好人們替她去撕了一切反駁她的人。

俗話說得好,是包子就別怨狗惦記。好人把自己生生打造成了一隻時不時爆一次怨氣的包子,那也就無怪乎他們身邊只剩下了惦記他們那點「使用價值」的壞人了。你要問我這是誰的錯,那我只能說這還真是好人的錯。如果好人不是把自己捯飭成一件「有使用價值的東西」,而是讓自己活成一個既有慾望又有能力的人,何至於讓別人都拿他當「東西」對待呢?

至於怎麼才能活成一個人而不是包子,替武志紅老師打個小廣告吧。武志紅老師的新書《巨嬰國》今年年底出,專門討論「中國式好人」的問題,歡迎大家跟我一起看完以後再來愉快地討(撕)論(逼)。

很多問題還是感覺說得不夠透,之後也許還會再寫更多的東西來討論吧……

===================================

歡迎關注個人微信號:倉鼠老師的心書房

每周五定期更新關於心理學的知識、技術和思考,其他時間不定期更新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王威在「如何評價網紅徐小疼抄襲後賊喊捉賊的行為」問題下面的回答及評論?為什麼有很多人認同他?
是否應該帶妹妹去參加貧困助學活動?
加多寶就「吃狗肉,喝涼茶」的口號而道歉,有道理嗎?
你見過最壞的家人是什麼樣子的?

TAG:心理学 | 社会现象 | 伦理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