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電視進化史:CRT、背投、PDP、LCD、OLED

1. CRT電視

CRT電視機的結構是一根真空管,裡面有一個或多個電子槍,電子槍射出電子束,電子束射到真空管前屏幕表面的內側時,屏幕內側的發光塗料受到電子束的擊打而發光產生圖像的技術。由於熒光粉被點亮後很快會熄滅,所以電子槍必須循環地不斷激發這些點

CRT特點:

  • 很難薄型和輕型化。致命弱點是它過於龐大的體積。CRT技術的一個規律就是:屏幕面積越大,顯像管也就越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掃描電子槍有足夠的深度空間把電子束打到整個屏幕上。

  • 亮度高,響應速度快,但是清晰度稍微差點。主要原因是CRT的線數低,只有320線,電子槍掃描的時候是橫著掃的,水平上CRT電視只有320線。

  • 從尺寸上來講,CRT最大的尺寸是34寸,應該只有一兩個型號,下來有32寸,大概有三四個型號,29寸的稍微多點,主流是21寸的。受顯像管限制實用化最大屏幕尺寸通常只能做到38英寸。
  • CRT時代 平面直角就是高端產品

CRT電視如流星一樣已經消失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之中

2. 背投電視

「背投」就是背後投影的電視機,是一種假借投影和反射原理,將屏幕和投影系統置於一體的電視顯像系統。背投顯示系統的英文全稱又叫做「Rear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其實背投也是投影顯示的一種方式。

  • 背投電視和傳統顯像管電視相比,背投電視可以輕鬆的做到43英寸以上的大屏

  • 高亮度 逐行掃描畫面不閃爍

  • 機身厚重、重量大,外觀上也非常笨重,長時間使用後燈泡亮度降低,需要更換燈泡

背投電視經歷了短暫輝煌後,就被打入冷宮

3. 等離子電視

等離子電視全稱是Plasma Display Panel,中文叫等離子電視,它是在兩張超薄的玻璃板之間注入混合氣體,並施加電壓利用熒光粉發光成像的設備。

PDP特點:

  • 等離子電視色彩是以數以億計來計算的,而液晶電視大多是千萬級,不在一個檔次上。

  • 等離子電視面板是主動發光,而液晶電視的面板本身不能發出光線,需要通過背光燈光進行照明,這讓等離子電視的寬容度、動態對比度都遠遠優於傳統液晶面板。

  • 畫面響應速度也曾是液晶電視的軟肋。液晶響應速度多在毫秒級別,對於快速運動的黑色圖像或者白色圖像,液晶電視都有輕微拖尾現象。而等離子電視氣體放電顯示的響應速度則只有2-3微秒,與傳統CRT顯示器的1-3微秒基本持平,超出了人眼可以辨識的範圍,延遲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 至於液晶面板那些固有缺陷(無法顯示真正的黑色),等離子面板的優勢更是近乎無窮大。
  • 等離子面板始終有一個最致命的硬傷——沒辦法做小。

  • 畫質相對粗糙,顆粒感強。

技術從來都不是決定市場勝負的充要條件。絕對的技術優勢並未給等離子電視帶來多少好處,相反,以松下等日系廠商為首的等離子聯盟反而固步自封,錯失了發展良機。

歷經十多年發展,等離子技術難逃「尚未普及,先遭淘汰」的命運

4. 液晶電視

液晶顯示器,簡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全稱「Liquid Crystal Display」,譯為液態晶體顯示器,簡稱「液晶顯示器」。液晶是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是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熱會呈現透明狀的液體狀態,把它冷卻則會出現結晶顆粒的混濁固體狀態。正是由於它的這種特性,所以被稱之為液晶(LiquidCrystal)。

液晶顯示器分為四種:

1. (Twisted Nematic-LCD,扭曲向列LCD)

2. STN-LCD(Super TN-LCD,超扭曲向列LCD)

3. DSTN-LCD(Double layer STN-LCD,雙層超扭曲向列LCD)

4.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CD,薄膜晶體管LCD)

液晶LCD特點:

  • 尺寸型號齊全,覆蓋大小尺寸

  • 體積小,比較薄,耗電量小

  • 圖像沒有行間和大面積閃爍

  • 不易造成殘影和燒屏現象

  • 亮度高,顯示圖像透亮、鮮艷

  • 高速運動畫面,有輕微拖尾情況出現
  • 觀看圖像的可視角度較小

  • LED高能藍光亮度過高,損害視力,易產生漏光,全屏亮度均勻性差

  • 暗場動態範圍小,對比度差

  • 彩色還原能力差,彩色覆蓋率小

4. OLED電視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全稱「有機發光二極體」,是一種顯示屏幕技術。面板可以自身發光 無需背光源

  • 「OLED電視」和「LED電視」有本質區別:LCD需要背光源,OLED不需要背光源

  • 「OLED」與「PDP」: 雖然PDP在對比度、色彩、響應時間都高於LCD產品,其畫面能和OLED媲美,但是,OLED顯示產品在可以提供的顯示密度、可視角度、單位能耗亮度等方面依然顯著領先於PDP技術的產品,特別是在產品理想厚度上不到PDP的十分之一,顯得更為輕薄。從製造成本上,在大尺寸顯示方面OLED和PDP幾乎旗鼓相當。但是生產線建設上,OLED的成本顯著高於PDP,可能達到PDP產品生產線建設投資的數倍甚至是10倍

LCD向OLED的轉化和升級不可避免,LCD戰勝PDP的情景會被OLED在不遠的將來繼承。


推薦閱讀:

TAG:电视 | CRT显示器 | 液晶屏幕L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