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故事 | 古代壁畫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名畫故事|02

公元前3500年,烈日暴晒著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大片平原。幾個揮汗如雨的蘇美爾人艱難地挖開一條溝渠,將河水引向不遠處的一片麥田。從此,文明開始在人類腳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人們發明了犁和輪子,刻下了楔形文字,築起了堅固的城牆。這些城牆圍成了世界上最古老而神秘的城市,烏爾、阿卡德、蘇薩、亞述爾、巴比倫、波斯波利斯。城市的崛起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與人類的生存環境,同時也點燃了再也無法熄滅的戰火。為爭奪這片神聖的土地,野心勃勃的統治者們基本上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往打架的路上。這片被反覆蹂躪的土地有一個悲情而帶感的名字,年輕的歌者用渾濁的聲音把它哼唱著——「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最強者,無疑是巴比倫王漢謨拉比。公元前1792年,35歲的漢謨拉比率領著他的無敵之師突然揮軍北上,將魔掌伸向了多年的好基友——馬里國王基姆利里姆。由於對突如其來的強攻完全沒有防備,基老人家的防線幾乎在瞬間就土崩瓦解。佔領馬里王宮後,躊躇滿志的漢謨拉比來到一幅壁畫前,而那幅畫正是令好基友反目為敵的一大禍根。

基姆利里姆的授權儀式(馬里宮殿106花園壁畫)

約公元前1775-1760年

巴黎盧浮宮

壁畫表現的是基老人家的授權儀式,由女神伊師塔授予他統治人民的權力。畫面中間分為兩層,上層中女神一隻腳踩踏著神聖的獅子,將權力的象徵物——棒和繩交給基老;下層中兩位仙女手持神瓶將清泉倒向河流,象徵著大地的豐產。兩側的圖案是長滿棕櫚植物的花園,幾隻神獸面向授權儀式的方向列隊站立。

基姆利里姆的授權儀式 局部

儘管動物的姿態還是我們所熟悉的一萬年前流傳下來的側面樣式,然而不同的是,它們已經站在了一條明確的地平線上,而不再被隨意地布局。人物獲得了更加用心的描繪,並且依然沿用了扭曲透視的方法——展現出側面的站姿,卻又包含了正面的軀幹和眼睛。這種方法所運用的視角,被稱作綜合視角。如果這幅壁畫沒有被損毀,以上特徵一定會被更加清晰地看到。然而在這片已然淪陷的土地上,它必然也要傾倒在廢墟之中。

當人們開始學會用繪畫講故事的時候,首先被講述的就是權力的故事。權力對統治者來說是一種成就,而對萬民蒼生卻是一份希望。當邁入文明時代的人類開始有了剩餘的糧食和積累的財富,掠奪者早已在一邊虎視眈眈。從此,食物的重要性被另一樣東西永遠地超越了,那就是安全感。在馬里,基姆利里姆就用這樣一幅繪畫向子民們宣布,「以女神伊師塔之名,我將用生命守衛你們的安全感。」

然而有一個人並不允許這件事發生。正當馬里王宮在烈火中緩緩傾頹之際,漢謨拉比忍不住勒馬回首。「再見了老朋友!儘管去責怪我的無情背叛吧。然而只有最強者才能擁有這棒與繩的裁決,只有最強者才能使安全感籠罩著最廣闊的土地。而這個人只能是我漢謨拉比!」

後來,那個渾濁的聲音開始這樣哼唱——「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三千七百多年……」

美索不達米亞人民就這樣在連年的戰火中用悲情的目光眺望著,他們恐怕還不知道,就在西奈半島的另一端,有一個漸漸崛起的民族正在享受著寧靜與安詳。

尼羅河流域,是三面沙漠中的一大片綠洲,這裡土壤肥沃,鳥語花香。古埃及人就是在這個地方享受著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而這種安逸造就了他們的兩大性情特徵。一是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因為吃飽了才有力氣去追求高逼格;二是很關心人死後的世界,因為這輩子吃飽了才有工夫琢磨下輩子吃什麼。

內巴蒙是底比斯城的一個「書記員兼糧食計量員」,他的生活狀態很有可能和現在的銀行櫃檯職員類似,只不過他不是幫別人數錢,而是數糧食有多少麻袋。這在當時只是一個中級官員,並不能算富有,但他卻請了最頂級的裝修公司把自己的墓室搞得極盡華美。就因為這座墓室,這位數麻袋的公務員完全可以被評選為埃及歷史上死得最有品味的人。

捕鳥圖(底比斯內巴蒙墓壁畫)約公元前1400-1350年

倫敦大英博物館

畫面中正在捕鳥的內巴蒙大步跨過紙莎草叢,他身穿的纏腰布和華美陶瓷項圈使他埃及人的身份顯露無疑。他右手握著抓住的三隻鳥,左手揮舞著投射器。妻子在他身後,穿著寬大的披肩和直筒裙,頭上戴著裝飾有蓮花的髮帶,這是新王國時期女性最愛的裝束。身後坐在地上的是女兒,她和母親一起手握著剛採到的蓮花。這個場景具有來世的寓意,希望死者可以在另一個世界過上同樣富足的生活。

埃及人作畫有著十分嚴謹的傳統,他們先要在牆面上打上小方格,來確定每一個細節的比例。如果把圖片放大,你甚至可以看到每隻鳥的羽毛都被繪製得十分精細,顏色也經過了細心的調配,以至於後人可以通過圖像來判斷這些鳥的種類。

捕鳥圖 局部

這幅畫幾乎代表了埃及繪畫藝術的幾個主要特徵,這些特徵也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古代文明世界的藝術發展走向。

  • 人物採用綜合視角,同時擁有側面的姿態和正面的軀幹與眼睛。

  • 人物的身體大小與各自的社會地位成正比。

  • 動物描繪以鳥、魚和貓為主要對象,極力還原細節特徵。

  • 喜歡錶現狩獵場景,這種活動預示戰勝邪惡力量。

當然,這些嚴謹的規範也會偶爾被打破。在墓室的另一幅畫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奢華的宴會。兩位裸身的舞女僅著繩衣,她們優美的舞姿史無前例地打破了傳統埃及繪畫中僵硬的人物姿態。旁邊的四位嘉賓中,有兩位更是破天荒地被採用了正面來表現。

樂手與舞者(底比斯內巴蒙墓壁畫)約公元前1400-1350年

倫敦大英博物館

樂手與舞者 局部

然而在古埃及,創新從來只是一陣輕風掠過,吹不起太大的波瀾。在絕大多數時間裡,他們忠心地維護著古老的傳統。那些對細節的痴迷,對秩序的崇拜,不僅僅是習慣,更是一種作為埃及人的光榮象徵。

改變,在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最有煽動性的辭彙。只有古埃及人才會冷靜地想一想,改變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只有古埃及人才會在一個「再一次改變世界」的廣告牌前思考,自己的手機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些亂七八糟的功能。他們拒絕追隨所謂歷史的潮流,因為他們堅信,自己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時代的車輪註定要前進,那請將我們遺忘吧!我們只願守在金字塔下的幽穀神殿里,與斯芬克斯的傳說一起靜靜地老去……」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這樣老去。在愛琴海的島嶼上,勇敢的西方冒險家已經走向了汪洋大海。他們的船上滿載著塞普勒斯的銅、敘利亞的馬和木材、埃及的糧食和象牙,往返穿梭於地中海之間。

他們是生活在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人,他們是最年輕的歐洲人。與美索不達米亞人和埃及人不同,米諾斯人的三觀之正令人驚嘆不已。他們不打架鬥毆,也不鋪張浪費。更了不起的是,這裡的女人有著和男人一樣的社會地位。她們在田間勞動、在林中跳舞。她們出門喜歡袒胸露乳,沒事兒會玩一種叫「跳牛」的極限運動。她們用自己掙的錢買愛馬仕,一言不合就去民政局辦離婚。

克里特女性的這份自信和優雅,在失落之後整整過了三千年才重現於歐洲大陸。以至於考古者第一次看到這塊壁畫殘片時驚呼,「在克里特島竟然有巴黎女郎!」

巴黎女郎(克里特王宮壁畫殘片)約公元前1450-1400年

伊克拉利翁考古博物館

畫中年輕的女子戴著精美的蝴蝶結頭飾,梳著高高的髮髻,身穿束腰的塔裙,通過它可以顯出優美的臀部曲線。這種極度超前的時尚趣味曇花一現,直到三千年後法國洛可可時代才重新流行起來。然而不同的是,洛可可時代的女子煞費苦心地打扮自己是為了獲得男性的青睞。而在克里特島,她們的美只用來取悅自己,因為她們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

當然,在克里特島上並沒有出土過什麼女權主義者。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權力的女人恐怕是這樣出現的,她在饑寒交迫的時節里辛勤勞作,為族人提供著寶貴的食物;她在村落遭到蠻族入侵時揮舞著長矛浴血奮戰,直到敵人被趕出家園。人人渴望權力,然而權力只會天然降臨在作為者、守護者、奉獻者和勝利者之手,它從沒有垂青過噴子和鍵盤俠。

「我們擁有權力,因為我們從不索要,而是勇於攫取。」

當開明自由之風從愛琴海群島吹向伯羅奔尼撒,一個閃耀著人文光輝的民族終於孕育而生。他們宣布了人類古代文明的最終落幕,並打開了一扇通向美學黃金時代的大門。


推薦閱讀:

名畫故事 | 孤獨的時間旅行者,劇透大師科雷喬
《自由引導人民》中自由女神旁邊顯眼的男屍為什麼沒穿褲子?
哪一些名畫隱藏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dust my shoulders off中有哪些名畫?

TAG:艺术 | 美学 | 名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