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 · 醉美鷹廈:聽罷濤聲聞笛聲(3)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耗費31.9MB流量,建議Wifi下觀看

傳送門> 第一集 | 第二集

這一篇大概可以寫完整個旅行了,從永安到漳平再到角美廈門。

到了廈門遂暴走五公里廈門鐵路公園全程,等到回城前已精疲力竭……

圖 / 文 · 小蒟蒻@df7c5117

第十一站

永安 · 爬橋樑爬隧道什麼的,我見得多了

一不小心跑到了益口,這裡有一條永加鐵路,是鷹廈線支線,貌似是去一個水電站的。看鐵路的光滑程度應該是還有車。

朋友,上天伐?

從站里出來一個單機SS4

然而有樹擋著,不好。

永安火電廠。鷹廈線會穿過這座電廠。

過一會又回來了。

爬橋。危險行為,請勿模仿。 請確認自己在鐵路限界之外並儘可能依附牢固物體。

你們福段的車子都該去洗洗臉……

嘖 這個角度其實還可以

如果這個方向來車就更好了

某場的調機

然而等了很長時間這個方向都沒車來

鷹廈線K407+336

溜了溜了,時間不早了,趕路去了

第十二站

漳平 · 炎夏仍有列車帶來的風

漳平其實算是鷹廈鐵路上一個很重要的節點,北邊連接漳龍坎鐵路,不過漳龍段基本不存在客車;南邊連接漳泉肖鐵路,此鐵路原稱天湖山支線,1958年開始修建,斷斷續續停建復建,終於在1999年全線貫通。由於向莆鐵路修建完成,2014年起漳泉肖鐵路停辦客運。

不知名客專的橋。

這裡,鷹廈和漳龍坎併線。

若是三線來車,非常壯觀

西瓜

大西瓜 要洗一下再吃

福段漳平車間。

此處看起來SS3很有日式風味

瓜窩

又走回來。在機務段里瞎逛其實不好吧(

依舊韶3。

狒狒

這個角度拍一向都是大片感(

第十三站

東孚 · 夕陽下自有別樣風情

鷹廈線並不路過漳州中心,只是擦了一個角。所以特別修了一條漳州支線。然而由於時間的緣故並沒有去看。

鷹廈線於東孚西邊的角美站與廈深、龍廈連接,同時從此處開始鷹廈線才正式變為複線。

東孚站現在是一個大型貨場以及折返段。

海滄支線。

兩台到達機

這啥……

1A-A/

尾巴)

折返段里開出一個4G

繼續4G。夕陽反光好評。

咩哈。大地鐵。

南局救援車。

這個角度是不是有點宣傳冊的感覺(

兩隻帶魚,拍完跑路~

第十四站

高崎 · 靜悄悄的你,等誰來訴說移山填海的故事

自從杏林大橋修好之後,列車再也不經過集美和高集海堤了。

集美車站現在已改建成地鐵站。廈門地鐵目前唯一一個地上站點。

---------------------插播一點小東西------------------------

廈門也不是白來的,除了拍火車還拍了不少糖水片。在集美瞎搞了幾張夜景(

完畢,裝完逼就跑(其實之後打算出個系列爛片攝影精選《廈門》x

----------------------------------------

郵票很可愛(

移山填海碑和試運行的地鐵一號線列車

隧道正下方曾是老鷹廈的路基。

門都不關好就上路跑。。。

委員長噠題字(

我什麼話也不說

大老鼠一隻

大地鐵一隻

這地鐵的接觸網杆子太噁心了……

依舊地鐵

長焦一發杏林大橋

統型帶魚。

一個狒狒呼嘯而過

3D太可愛了,好評

唯一一節白25T

你們這邊4G都不愛乾淨的嘛?

這個地鐵的鳴笛聲真的恐怖

大地鐵完小地鐵

不(絕望,全是大地鐵

再拍一次碑

高崎站也是命運多舛。高崎站原名廈門北站,建於1956年,2010年4月10日因新廈門北站啟用而更名為高崎站,隨著福廈鐵路建成通車,高崎站開始進行改造,並於2011年1月18日開始辦理客運營業。2012年更名為廈門高崎站。短短四年後,2015年03月14日,廈門高崎站停辦客運業務。

高崎站。站台上已種滿(長滿)了草。

咸帶魚。

大地鐵。又?叒叕是大地鐵。。。。

然後我跑去高崎站門口。

這裡不再有列車停靠,有的只是飛機。

門前已用作停車場。站名牌已破損。

地鐵高崎站的入口。看起來不錯。

通往高崎站貨場的股道。

第十五站

廈門鐵路公園 · 山海間,一線牽

推薦延伸閱讀>非人狂想屋 | 你的火車發源地 " 慢廈門,慢鐵路

(拍得比我好

這一段從廈門站南折返段開始直到和平碼頭的鐵路,說來你可能不信,是用來戰備的,準確的說是用來炮擊金門的……

然而,你夏從廈大出來之後,直接暴走完了整個鐵路公園,

五公里啊……

思明南路平交道口。

道口很有特色。拿鋼軌拼起來的。

看到這玩意就想起小時候。

缺德相機,光圈一大就不是虛化了,是塗抹……

市井生活。

林蔭大道,吼不吼蛙

公園在此處結束。

思明區政府附近。鐵路將通到和平碼頭。

鼓浪嶼的邊邊。

看起來還挺長的

人文x1

人文x2

鐵路邊有些老房子

人文x3

沒有人文……

鴻山隧道。五角星已經掉色了。

鷹廈線全程有88座隧道,這46是怎麼來的……

避車洞藝術品。

大型魔幻主義浮雕 這一共幾個輪子……

鷹廈鐵路建設紀實,還有老廈門回憶。那些錯漏百出的鐵路科普求你們別放上來了好嗎。。我都不想拍了

好亮☆

這在搞啥……

這一段現在已改成虎溪岩路。

虎園路平交道。

又是一個鐵路文化公園的牌子。

我覺得這張挺漂亮~

小乘降所(不)

真正的粉絲都知道要指到右邊第二個。但是軸承銹住了。

假裝是文青。

人文x4

老人們的退休生活

人文x5

人文x6

越往北人越多。

人文x7

很多在這裡運動的市民。

要到終點啦

廈門折返段附近,鐵路結束。

現在廈門折返段已經加上了護欄,再也沒有人車共行的景象了。

偶遇早上的3D484,時間也不早了,一個小時後回廣州的列車就要出發了。

[完]

後記

一個車迷的自我修養

嗯,一個偽車迷的自我修養。

其實四天的拍攝下來,我一直覺得,不管別人說看到的圖片有多驚艷,終歸沒有身臨其境去體驗那種驚艷。

我所能做到的,就是通過我的視角,用我手裡的磚頭記錄下當時的場景,

讓沒去過的人能盡量身臨其境。

跋山涉水,我得到了什麼?

什麼也沒得到。提心弔膽怕被大車舉報,怕從山上摔下來,外加各種傷和疼。以及跟幺蛾子一樣每曬一次就脫一層皮。

更不會有人知道,回到家,打開電腦,又是幾天幾夜的修圖。

但就是想走啊,就是想去啊,就是想拍啊。

我們每一次都是翻山越嶺的追逐。

今年沒機會去成昆,想起上次說的,南京廣,成昆,南寶成,鷹廈,金溫,襄渝等等,都是一個人一輩子不得不走的鐵路線。

這裡打完卡了,總還會有那裡的。

忽然想起幾年前我們提出城客圈計劃和車迷圈計劃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想讓每一個愛好者,把他的經歷和故事掏出來。

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為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我們的交通文化。

這比成為別人口中的聚聚更重要。

前兩天南昌鐵路局的官微找我了,表示想把我的圖片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南局風采。

這正是我想做的,雖然我是個鄭局六段轉配廣鐵廣段的鹹魚。

圖片是通人性的,景也是。

我的每一次等待,都為了下一秒有什麼可以撩撥我的心弦。

2015~2017年,我用雙腳丈量了6個省,15個市,這跟你圈著名打卡狂魔相比還差得遠。

「每個地方不都一樣嗎。」

可不一樣。

因為,旅行之於我們的意義,就是不一樣。

附:2017/7/15~7/20,共拍攝約三千五百張照片,未發生一起鐵路中斷事故。

2017/7/28 01:19於廣州

----------------------------

藍鯨交通美學研究所 · 城客圈/車迷圈項目現已開始徵集車迷故事、車迷好圖和最佳拍車地資料,歡迎投稿。

城客圈 × 車迷圈共同啟動尋訪2.0計劃,歡迎各地愛好者探尋當地的交通遺迹。

?2017 transpotter × trainsphere ?2017 LJR

騰訊把我們的群名屏蔽了?伐開心,我們的歷史比那啥破遊戲不知道早到哪裡去了!


推薦閱讀:

兩種鐵路列車設計風格的碰撞——對比德風和日風的列車風格
蘇聯內燃機車發展歷程(十)凜冬將至
蘇聯內燃機車發展歷程(一):緣起

TAG:火车迷 | 铁路 | 轨道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