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君主為啥熱衷修城堡? 難道為了上演《美女與野獸》?

歷史悠久的古堡,手持長矛、身著盔甲、騎乘駿馬的優雅騎士,是很多人對歐洲歷史上被稱為「中世紀」時期的直觀印象。在那些歷史悠久的古堡中,也許埋藏著一段段動人的傳說與精彩的故事,電影《美女與野獸》中,就是以一個古堡為中心的。它的原型是法國的香波城堡,亦稱香波堡(Chateau de Chambord)。

據說城堡里有個達芬奇親自設計的雙螺旋樓梯,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國王的妻子與情婦碰面時的尷尬場景!而且諸如《格林童話》等歐洲童話里,圍繞著城堡、王子與公主,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愛情悲喜劇。

▲歐洲古堡往往是各種傳說的絕佳舞台

那麼,為什麼歐洲的大小君主們都熱衷於修築城堡呢?難道真是為了滿足公主們的紅顏一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童話故事都是騙人的,而且中世紀的那些騎士其實都是一些糙漢,才沒興趣玩什麼小清新的愛情八卦劇呢!

歐洲中世紀君主熱衷修城堡的真正原因其實很功利,那就是修築城堡其實比擴建軍隊更加省錢!在任何時期,如果要想控制一個地區,就必然要在這個地區擁有軍事上的存在,換句話說就是要有駐軍。

▲駐軍是控制一個地區的最普遍的方式

但是以古代軍事和社會發展水平,要能夠完全控制一個地區往往需要大規模的駐軍,而大規模的駐軍必然帶來巨大的物資消耗和經濟支出。這對於大多數國小貧弱的中世紀君主來說便成為了巨大的負擔。那麼如何能降低這一成本,便成了擺在君主們面前的首要問題。

▲高昂的軍費往往讓中世紀的君主們一籌莫展

最終君主們的辦法是,以堅固的城堡來代替大規模的駐軍。因為城堡雖然在修建時成本高昂,但是修建完成後的維護費用卻十分低廉。而且正如威爾士格言「堅牆之後逞勇易」說的那樣,一座堅固的城堡只要駐紮很少的士兵便能抵抗成千上萬人的進攻。而駐軍數量的減少又進一步降低了維持駐軍的成本,因此修築城堡成為了中世紀君主們的普遍選擇。

▲城堡能極大的加強防守方的戰鬥力

1216年,法國軍隊曾為了攻陷一個只有13人駐守的城堡共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而著名的誕生了第一位威爾士親王的卡納芬城堡甚至在1403年——1404年的兩次圍城戰中,在最少時只有28人的情況下堅守成功。著名的十字軍城堡,位於今天的敘利亞的騎士堡,更是曾經在只有醫院騎士團少量士兵駐守的情況下頂住了12次圍攻,直到1271年才被埃及軍隊以勸降的方式完全攻克。

▲中世紀的攻城戰守軍往往擁有巨大的優勢

並且城堡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其是一個堅固的大兵營和避難所,它還是一個擺在敵軍面前的「釘子」。敵軍如果要攻克城堡,就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會嚴重拖慢軍隊的行進速度,甚至直接導致軍隊因為缺乏給養而不得不撤退。如果敵軍分兵圍困,則等於拖住了敵軍的一部分兵力。如果敵軍不管城堡一直前進,則城堡中的守軍隨時有可能出來襲擊敵軍的後方輜重,以及傳遞軍情的信使,擾亂敵軍的行動。因此不管哪種方式,城堡的存在都會讓敵軍的進攻受到牽制。

▲中世紀的圍城戰耗時長而且投入大

城堡還是一個地區軍事力量的核心,它不僅能強化已經擁有地區的防禦,還能加強對新征服地區的控制力。在新征服地區建立的城堡據點往往呈網狀,彼此之間只有1天的路程。如果一個城堡被圍攻,其他的城堡便可以及時支援,其方式類似於二戰時日軍在華北各地修建炮樓以控制當地民眾。

▲堅固的城堡是中世紀各方勢力能否控制一個地區的重要因素

城堡高大雄偉的外觀不僅可以讓當地居民心生敬畏,還是他們不臣之心的最大天敵。因為城堡可以通過高塔觀察當地居民的行動,當地居民卻很難了解城堡內部的虛實,更談不上摧毀城堡以反抗了。

▲城堡部分剖面圖

中世紀最成功的「殖民者」諾曼人就是如此。他們在新征服的英格蘭、蘇格蘭等地區建立城堡,以確立自身的軍事存在,並控制城堡周邊的地區,最終取得了大片的領地。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在征服威爾士的過程中,也修建了大量的城堡,雖然這讓他債台高築,但是畢竟讓其最終完全控制了威爾士。這一方式直到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仍未過時,西方殖民者能否在一個地區建立殖民地,往往就取決於能否及時修建出堅固的城堡。

▲中世紀的歐洲戰爭往往圍繞城堡展開

重要的是,與城堡相比,中世紀時的歐洲軍隊價格高昂並且用處不大。還以英王愛德華一世為例,他在威爾士的戰爭中就總共花費了182000英鎊,在與蘇格蘭的戰爭中則花費了至少40萬英鎊,而在與法蘭西的戰爭中更是花費了至少45萬英鎊。偏偏這三場大規模戰爭中,只有威爾士最終被英王所征服,因為他在威爾士修築了大量的城堡。

▲中世紀的軍隊花費高昂並且作用有限

因此雖然修築城堡的投入不菲,例如「獅心王」查理在法國修建的蓋拉德城堡造價就高達11500英鎊,但是因為城堡在完工後其維護費用極低,所以相比長期供養軍隊,修築城堡反而顯得便宜起來。並且,並不是所有的城堡都如此昂貴。根據研究,在12世紀末期,修建一座較為先進的城堡只需1000英鎊左右,而當時英國王室的年收入則常年在10000英鎊以上,因此如果不是頻繁的修築城堡,這一花費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修建城堡在火藥出現前的歐洲比徵召軍隊在性價比上好得多

所以,中世紀的戰爭實際上以圍城戰為絕大多數,而人們印象中騎著戰馬端著長矛、縱橫馳騁的英勇騎士,在真實的歷史中,大多數時候都在參與圍城或者守城作戰,以攻克和守住城堡為最高榮譽,而非在野戰中用長矛刺穿了幾個敵人。

▲人們印象中的中世紀頻繁的野戰其實也是一種錯誤印象

但是一切都隨著火藥武器的發展而發生了變化。14世紀開始,火炮被越來越多的用在了攻城作戰上。雖然火炮不能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樣將城堡轟為齏粉,但是卻可以摧毀城垛、火力壓制城牆上的敵軍,讓城牆上的士兵無法對攻城士兵進行射擊,並摧毀塔樓等用來居高臨下射擊敵人的設施。而無法向外攻擊的城堡,無異於刀俎上的魚肉。

▲早期的火炮雖然粗糙,但是卻極大的改變了戰爭的面貌

現在看,恩格斯的名言「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雖然在細節上並不十分準確,但是確實是一種對歷史的描。以騎士為「名片」的歐洲封建制度,確實在火藥武器傳到歐洲後走向了衰落。因為以大炮為標誌的火藥武器大大降低了攻陷城堡的難度,那麼以「難攻不落的城堡」這一軍事發展水平為依託的騎士軍事制度自然便隨之而去。

▲火藥武器的出現,讓騎士這一軍事制度退出了歷史舞台

雖然後來又出現了被大多數國人稱呼為「棱堡」的文藝復興堡壘,但是其高昂的建設成本和相對較低的收益,已經讓其難以發揮前火藥時代的城堡在歐洲的作用。因為即使是文藝復興堡壘,其中的大多數也能在可預計的時間內被裝備火炮的軍隊所攻陷。

▲中世紀歐洲攻城戰圖畫

因此,在進入火藥時代後,歐洲的君主們開始追求在野外的作戰中給予敵人致命一擊從而獲得勝利,各國都熱衷於增加軍隊的數量與戰鬥力,最終催生出了以拿破崙治下的法國為代表的普遍義務兵役制。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最終一個國家的所有成年男子都要投身戰場,在屍山血海中前行。

▲拿破崙戰爭時期,歐洲各國都建立了規模空前的軍隊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TAG:美女与野兽电影 | 城堡 | 中世纪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