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無明》:一念生萬念,念念無明

香港地界不大,但是宗教文化卻十分複雜,佛教就是其中之一。

像是《無間道》系列這樣的口碑之作,一開始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開頭的:

《涅槃經》第十九卷: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再比如杜琪峰和韋家輝共同執導的電影《大隻佬》(國內翻譯為大塊頭有大智慧)裡面,講的就是關於因果報應的故事,從而將簡簡單單的關於救贖的故事升華成了一個哲學話題。

香港電影中大多存在德行的修鍊,這種德不是簡簡單單的品德,而是「大德」——積德行善里的積德,表達的就是一輩子對德行的累積,只有累積到足夠程度,才能稱之為大德。

一念無明

說這些,是因為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一念無明》也是從佛家道義中延伸出來的理解。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提到一句話,就是「一念生萬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念頭一旦產生,數百個數千個念頭就會跟著到來,到時候你根本不知道究竟哪一個念頭是你想要的。紀伯倫的《先知》里有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很適合這種情景:

We already walked too far, down to we had forgotten why embarked.

(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可能社會輿論最能解釋的清楚這種現象:當一位名人因為某些不知名的原因未能到場,喜歡這位名人的粉絲就會對其不到場的原因加以猜測,而那些不喜歡這位名人的人可能會惡語相向,中立者則繼續保持中立。最終形成了一個三足鼎立的狀態。在真相出現之前,所有猜測都是錯的,而我們相信,直到名人真正出現之前,輿論是永遠不會停止的。

所謂一念生萬念,念念無明,說的,就是這樣一種現象,事實在蒙昧中苟且偷生,任何想要說出真相的人,都會被蒙昧所殺死。

社會是一個大染坊,輿論尚且如此難調,生活則更加複雜了。

《一念無明》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生活上的事。

一念生萬念

黃世東的過去被以碎片化的片段呈現給我們,從一開始黃父(黃大海)出場,到最後兩個人坐在河邊為止,電影一直在重複「孤獨」這個字眼,當黃大海把黃世東帶到自己居住的屋子的時候,逼仄的空間讓兩顆有著隔閡的心不得不重新碰撞在一起。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幾位主角內心世界,從影片的第十分鐘開始,故事開始進入第一段閃回,講的是關於黃世東和母親的故事,也是從這一段情節開始,我們開始了解到了一個新的人物,就是黃世東的母親呂婉蓉

緊接著,在第二段閃回里,也就是電影的電影的第十五分鐘里,又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新的人物,就是主角黃世東的未婚妻Jenny(譚思慧)。

我們在前面說這是一部講述生活的電影,而生活本身則是被重重的過往所包裹著,所以談到生活,就不得不提到過去,電影在前二十分鐘里,向我們交代了曾經出現在主角黃世東生命里的兩個最重要的人,而之後的故事軌跡,則全部與她們有關。

Jenny和黃世東的第一次見面並不溫馨。在第三段閃回里,Jenny和黃世東吵起架來,原因是因為黃世東硬要承擔照顧母親的責任,黃世東的父親黃大海選擇了逃避,而他的哥哥則遠赴重洋,在外留學,黃世東可以選擇找傭人來照顧母親,但是最終他決定了自己照顧身體有難處的母親。

到了此刻,其實故事就變得明朗起來了,講述過去的暗線——在講主角黃世東與身邊幾位親人的過往。而明線——則是在黃世東病好以後的生活,前者是在告訴我們之前發生了什麼,而後者則是告訴我們之後會發生什麼?本來照顧自己的母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有幾處衝突的存在讓這件事變得很複雜。

第一處衝突是黃世東與母親的衝突,母親呂婉蓉一心只喜愛自己的大兒子,而對身邊的而兒子不理不睬,甚至極其厭惡。

第二處衝突是黃世東和父親以及未婚妻的衝突,父親選擇了逃避責任,而未婚妻則試著說服黃世東選擇專人照顧呂婉蓉,黃世東要想承擔這份責任,就必須戰勝以上這幾個衝突。

第三處衝突是黃世東與自己的衝突,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母親,黃世東就必須付出更多,並且忍受母親的打罵——這些都是必須他自己承擔的責任,如果承擔不了,對於黃世東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種折磨。

在過去的故事裡,最後的結局是黃世東在給母親洗澡的過程中,失手殺死了母親,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出院之後,來接他回去的,是那個之前選擇逃避責任的父親,雖然這次父親選擇了接受自己的兒子,但是他的內心還是逃避的。

就連睡覺的時候,也為了防止兒子突然病發,在枕頭下面藏了一把鎚頭,以防萬一。

可能唯一相信黃世東,喜歡黃世東的人,只有那個隔壁鄰居的孩子余果,我們說只有孩子的內心是單純的,因為他們念頭很少,很容易堅持自己的選擇。大多數人,在對於事情的選擇上,早已經迷失了方向。

念念無明

我最喜歡的一段台詞來自於黃世東與鄰居小孩之間的一段對話,他們從枯死的植物開始聊起,談到了環境的不適宜。

孩子說:那我們把這裡改變的適合他們(居住),將這裡變更好吧!

這裡可以把植物與黃世東相匹配,環境對於植物的不適宜,正好匹配的上黃世東與鄰居們的格格不入。

在朋友的結婚現場,黃世東痛斥那些把目光集中在鑽石、排場、禮金的人們,譴責他們不懂得尊重,不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

醫生說,我病發時會漠視別人感受。

但我仍懂得尊重別人。今天到底是誰結婚?是你嗎?還是你?抑或是你?

...

你們可不可以別只討論戒指有幾克拉、食物的素質、場面豪不豪華、紅酒貴不貴...他們結婚,你們放尊重一點,不要只講錢可以嗎?

和Jenny 的再次相遇同樣也是如此,黃世東選擇尋找Jenny 是為了懺悔。但是Jenny去見黃世東則是為了發泄內心的怨恨。

黃世東父親黃大海選擇承擔照顧兒子的責任,只是為了意圖還上之前欠下一筆心債,但是黃大海本身其實並不願意撫養自己的兒子,甚至預備著鎚頭提防著自己的兒子。

隔壁鄰居讓自己的孩子遠離黃世東,就是怕黃世東病發會對自己孩子做一些無法預料的事情......

所有人口頭上都選擇了接受和包容,但是到最後卻都不願意承擔這一份責任。他們參加了婚禮,本應該是為了祝福新人;和過去的愛人相遇,本應是接受這份懺悔;承擔一份責任,本應相信對方等等...但是想法多了,念頭多了,本應該做的事情,就都沒有做,社會選擇給予像黃世東這樣的邊緣人一份關懷,但是除了法律上明文規定以外,可能再也沒有什麼庇護所供他們生活了。

但是慶幸的是,電影的後半段里,黃大海在一次分享會上選擇承擔責任:

我活了大半生,什麼都逃避,避到追不回來。

懂得了後悔已經沒有用。

我六十幾歲了,如果再這樣活下去,我悔恨自己一輩子。

不是什麼都可以交給別人去做......

在電影的最後,黃大海和黃世東坐在河邊,兩人都沒有過多言語,但是氣氛卻平靜溫暖,雖然最後的結局是父子倆搬出居民樓,但是對於兩個人來說,一段新的關係慢慢產生,以前是兒子承擔責任,現在則是父親承擔責任,他們不奢求太多,只求生活能夠歸於平凡,和《海邊的曼徹斯特》的結局一樣,錢德勒幫自己的侄子留下了漁船,為生活帶來一絲生機。黃大海和黃世東父子兩個也終於站在了一起,共同面對未來平靜的生活。

這份平靜,也來之不易。

最後,謝謝觀看。


推薦閱讀:

父女不是特別像的明星例子有哪些?如曾志偉曾寶儀。
如何評價曾志偉的表演水平?

TAG:一念无明电影 | 余文乐 | 曾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