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香港浸會大學學生嫌普通話考試太難並罵老師?

17日,由於對普通話考試太難不滿,十多名香港浸會大學學生「佔領」校園的語文中心。期間浸大學生會會長更以粗口辱罵教職員。校方稱,當天的「佔領」行動持續近8小時。輿論壓力之下,該學生會會長致歉,稱當時只是口誤,並非刻意爆粗罵老師。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doc/2018-01-21/103167859531.html


一個小細節:

前往現場與學生溝通的周偉立副校長,正是在龍應台那次演講時回答《我的祖國》的那位。

真是為難他了,心中一萬頭牲口跑過吧。


說實話,就因為普通話不太利索,達不到二級甲等(重新研究了考試標準,感覺在三甲到二甲之間),就不讓畢業,我覺得吧,有些吹毛求疵了。

但是,我還是覺得他們不能畢業。你瞧瞧那幫人說的英語,我的天哪!語法錯誤一堆,發音全部都是廣東式,就這英語水平還畢業?

相反過來想,讓他們畢業也無妨。畢竟,有些東西遲早是要見公婆的。假如他們未來要是在工作中,因為普通話爛,英語爛,而導致升不了職,加不了薪,生意做黃,我想那才是真正對他們的終極懲罰。

大家可以去觀網上,看到這條消息:

昨天帶頭鬧事的浸大學生會會長,過年以後準備去廣東省中醫院實習一年……貌似已經被舉報了,現在醫院那邊正在調查此事!


浸大老校友實名答題。

這些學生: Shame on you all...they only represent themselves, not HKBU students.

我覺得普通話考試一點都不難。

相反,我覺得太簡單了,體現不出我們學生的真實水平。

另外,

我覺得數學太簡單了!

每次拿A沒有一點挑戰!

我最後還覺得我們學校的老師們都太NICE了,

這是真心話。

走南闖北這麼多年,BU老師的平均值和中位值都是最高的。

對學生很好,很用心,請類似這樣的學生不要仗著自己肺活量大嚇我們老師!


如果「學生覺得某門課程自己將來用不上,就可以要求校方取消課程」這個觀點成立,那麼作為從來沒有出國,也不打算出國的我,是不是可以抗議大學必須要英語四級才能畢業呢?

在大學我學的是電子工程,現在做程序員,數電、模電、信號與系統、電磁場……這些科目我也完全用不上啊!


他們反對的不是普通話,而是反對他們不會的。


雖然我普通話口語只有二乙,但是我還是想笑啊!

畢竟老子是個少數民族啊,會講自己民族的語言,還把漢語的幾種方言學了,本地粵語和普通話基本就是母語水平了(我同學朋友基本聽不出我方言有甚麼口音,一直以為我是漢族人),廣州話能聽懂也會說(雖然我說得不是很順),emmmm這幫香港學生是不是腦子有甚麼問題啊?光學漢語這都學不會?而且我在家一直都是說本民族語和粵語方言哦,也不說普通話,只有在學校才說,而且小學時候基本不說普通話(除了上課)。

說漢語連我們這種外族人都比不上,是不是太菜了點?

而且英語說得「勒勒揢揢」,好意思說自己被英國殖民過嗎?

這麼弱雞還好意思去辱罵老師?是真的蠢喲~

再打擊一下下,我普通話考試一邊忍著笑一邊考的,嗯……因為正經說普通話好不習慣啊= =

emmm,應該是每地的普通話考試評分機制都不一樣的,不然現在的貴港就有一大幫語文老師絕對沒到二甲水平。

但是我肯定的是,這些語文老師頂多是發音有問題,語法辭彙甚麼的基本沒甚麼問題。


作為在BU讀了四年本科的學生,說說我的看法。

  1. BU算是港校中相對和平的,內地生和本地生的關係其實大體來講還是不錯的。就我個人經歷來看,local同學大都很可愛很友好,甚至是小害羞的。所以不希望之間事情影響到大家對BU的觀感。
  2. 非常反感視頻中學生的表達方式。言辭惡劣,不尊重人,且表達的內容毫無邏輯可言。要不是感情真摯,我甚至有點懷疑是想考普通話學生偽裝的倒鉤狼。
  3. 但客觀而言,普通話的課程設置確實存在問題。課程繁瑣,實用性不強。三年前(知識庫沒更新,不知道現在改善了沒)與我同級的local同學們曾經在閑聊時「複習」過普通話的內容。如何說一個人發燒呢?」你的腦門兒~滾燙滾燙的「(強調兒化音),說完大家一起笑。這授課內容,過時三四十年了。
  4. 我不想去評判香港同學到底應不應該學普通話,這是一道價值選擇題,人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只是想說普通話課程的設置確實有提升的空間,而學生代表們們如果在表達訴求時可以更加講求策略,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演變成罵街行動,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5. (這條個人色彩較強,匿了)個人而言很不喜歡學生會這個組織。與其說是學生會,倒不如說是政治運動會,平時給學生謀福利的事情沒幹多少,光顧著憤怒,抗議,且行動毫無策略可言,經常起到反效果(比如曾在發給全校學生的郵件里抗議使用簡體字,結果他們的中文郵件都錯漏百出)


語言能力問題.連英語基本口語都未過關.

最搞笑的是他學那個外教的話,然後加個too.

我覺得外教當時想笑.但我已經噴笑了...

Five students so poor 啊


這些香港小孩兒,普通話也說不好,英文也說不好,粵語算是native但是又不喜歡大陸。硬技能不怎麼地,soft skills又有限,滿腦子「鬥爭」,但是卻膽小怕事的咬死。

他們將來怎麼辦啊?

現在香港大學生畢業起薪也就那麼回事兒,還沒有當地洗盤子的高。再加上這畸形的房價和貧富差距... 算了還是祝他們狗年大吉吧。


浸大學生怒答一波

再跟進一波進展

再附上一些港人的一些評論吧

http://mp.weixin.qq.com/s/8wsvbOfolhhiIdKMIsJ08A

這件事情已有了初步的官方回應,似乎那幾位出言不遜的激進者要受到一定的懲罰了。

莫名心疼一下那位女老師,我有上過她一學期的必修課,人非常和藹,但對待這種"暴徒",這種態度似乎過分和藹了。

此外視頻中那位所謂的會長那咄咄逼人的架勢不當古惑仔太可惜了,滿滿gai歌詞中超社會的感覺


感覺港青有學某些少數民族,搞按鬧分配的趨勢。

2008/1/23 更新:

他馬上要來內地醫院實習?官方:遭投訴,正調查-觀察者網m.guancha.cn圖標

預計以後港青有志氣的會去西方找活,爛的就通過鬧一鬧幫找活.


港科大發生過同樣的事情,港浸會是最近成功,港理工是正在進行中: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langstudies/photos/pb.593704294019633.-2207520000.1486643347./1336102686446453/?type=3amp;theaterwww.facebook.com

我對這些人是很不恥的。因為都是一個個掛科的學生打著「保護本土文化」的旗號搞的。

其實以前港科大還有本地學生反過微積分課,怎麼反呢,覺得內地學生和考過m2數學(就是香港的高考數學有大家都要考的普通難度和一個選考的難度更高的m2難度)的本地學生,學過微積分,和他們這些人一起考試不公平,這些人把A都拿走了,要求把內地學生和數學優秀的本地學生單獨開課。其實我當時是支持的,因為我才不想和ZZ一起上課。

不過學校反駁說已經有高難度微積分課,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畢竟你以後面試不能用這種方式吧?公司把offer給了一個懂普通話懂更多技術的面試者,難道你還要佔領人家HR辦公室不成?!


嘖嘖嘖,看到這個新聞,真是欽佩香港這些小朋友無與倫比的智慧、炮打司令部的勇氣、豪氣萬丈的自信、以及慘不忍睹的智商,哦不對,高人一籌的智商。

普通話考試考不出腫么辦?

屁大的事,把考試取消就行了啊。

——在我們大陸,也只有一代偉人大鳥的女兒,才有和他們一較高下的資格。

遙想當年,鄙人讀書不用功、腦子又不行、長相還猥瑣,也曾為了大學英語四六級焦頭爛額、苦不堪言,天天焚香求神掛柯南海報,末了僥倖通關還去廟裡送了三個豬頭還願。

要是有香港這些小弟弟小妹妹的智慧,當初老子就應該二話不說衝進教務處,貼上大字報,拿起紅寶書,舉著翻天印,祭起打神鞭,砸爛教導主任的狗頭:英語四六級就是資本主義的殘渣、社會進步的阻礙、敵視工人和農民階級工具、摧殘壓迫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者——可愛大學生的毒藥,這種害人的玩意、損人的東西,你們不取締玩蛇?你們是什麼居心?什麼歹意?什麼惡毒的陰謀?看老子一把火燒了萬惡的英語教研組辦公室。

悔不該啊,縱使我深謀遠慮、信心十足、勇氣擔當,進辦公室門拿一剎那我還是慫了,畏畏縮縮探頭探腦朝辦公室打量:不好意思啊老師,請問男廁所怎麼走??

所以,我始終堅信,這些有無比強大的膽識和魄力的小弟弟小妹妹,絕對是香港未來的脊樑,是能擔負起香港未來繁榮發展重任的精英,是帶領香港人民邁向富裕進步民主自由的精神領袖。有了他們,香港的未來會更好!!

這真是,普通青年千篇一律,極品青年萬里挑一。牛逼人物的腦迴路真不是我們普通人能企及的。


瞟了一眼,原來是浸會大學。

這些學生什麼diao,為什麼不反對英語考試。用粵語考試多好,美滋滋。

我提議浸會大學今後畢業要考神學,虔誠不夠不讓畢業。


以下為部分facebook上香港人的評論

隨手截 兩岸態度高度一致


香港的教育是最失敗的,沒有之一,

哪怕是灣灣,中文課掛了就掛了,也不敢這麼去罵老師,

香港享受著最自主的政策,尤其是新聞宣傳方面,

香港好是香港人聰明,香港差是大陸人在使壞,

實際上把所有問題都扔給後代,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文化這塊陣地,

你不去佔領,別人就去佔領了,

按時間來解決是個什麼後果呢?

現在的埃及人,看不懂埃及語,

現在的印度人,看不懂梵文,

當年傑出的教育家王將軍,

可是讓神族都學會養豬的,

中文不會說,不會講,也不願意學,還歧視講中文的大陸人,

給香港的自主政策不但沒有緩和矛盾,,

反而加劇了矛盾,

讓香港成為了一個「國中國」


智商不行,不花時間學,不想學,不願意學直說,畢業證不要大不了不畢業,敬你是條漢子,大學上成這個樣子,嘖嘖,讓人心服口服啊。原來以後掛科去教務處鬧就行了啊,那國內一票掛高數、掛數學分析的是不是可以組團去教務處砍怪啊。有本事以後找工作的時候,剛好心儀職位需要普通話,但因為不夠好而被拒,你也去HR去公司總部門口鬧,說公司歧視。


學生會這種組織在香港太活躍了,和平年代特別容易給自己加戲。

歸根結底還是缺少團委的英明領導啊。


不要骨子裡反華反共還要披著個左派的皮,語言文字的教學問題也能扯到主義上去。

不擇左右的搞事,基本遲早就會發展得跟今天的你港青年一樣,在和平年代給自己亂加戲。

有意思的是你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保留下來了「有氣節的老左派長輩」,是一道珍貴的社會風景,然並卵,他們連讓你班港青裡的廢柴好好立足現實去做抗爭都做不到,你班港青不聽,左派長輩攔了明擺著是沒事搞事的「抗爭」還要被港青罵「同*匪一夥」。

右派長輩...?不好意思,右派長輩如今連跟你港前幾大高校的師生都懶於談笑風生了。

所以我也很不屑網左在網路上支持香港左派長輩教廢青做人的言論,你們真的懂得人老左派遇到其他問題的態度麼?是否人傢具體處理方法有不認同之處,遲早也要面臨除人左籍的局面?

順帶網左基本都不左,而是「左」(毛主席當政時期就有的詞)。

看你們這陣子不擇左右(還不少「左」的自媒體以得到經典的牆外反華右支持自己的行動為豪)的反體制就知。

清宮秘史還真是該批判,當年的「左」,今天還是「左」,當年的右派青年,今天也真特麼右。

其他有什麼好說。

當年不分左右,好歹大家都在殖民者底下吃苦,是真正在抗爭,所以大家都勤於學習。

我看說白了就是好日子過慣了壞了罷了。

儘管因地制宜,我仍然支持蔡渭衡而不支持吳康民的觀點,那就又更別提右於吳康民的觀點了。

在記錄對港英抗爭運動時,今天往往有一批包括從大陸跑過去出版的書,批來批去,抓大綱,是把整個WG藉著那一次導致W、G、C倒臺的錯誤而從整體意義上否定的,這樣的觀點且不說如今新世代不容,實際上也是不切實際的。

相比之下,從總體上承認其鬥爭運動的加倍複雜性,以及必須經歷的挫折的反覆性,進而反思在該次錯誤問題上的釐定,以及正確延續真正「有理有力有節」的做法,才能夠不違背香港當年抗爭主力的底層人民。

而這是被文人霸佔話語權尤其地久的香港所沒有做到的。

後來,又趕上了只依靠親身經歷便予以否定的改開大潮,後面在急忙中回歸,如今自然要在左、右、"左"、"右"都遭受文人的無政治與政治學素養的曲解所混淆,且一併虛無化的困局上,更加倍的陷入混亂。


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豈有學習內容由學生來定的道理?

學生一鬧事,校長就讓步,這種能力也配當校長?這種學校還開著干P!

慈母多敗兒,嚴父出孝子。

慣了20多年了,越來越忤逆,動不動蹬鼻子上眼,再不管他就敢在背後捅刀子弒父!

是時候該教教怎麼做人了。


根據浸大學生會的公告,問題出自以下五點

1.學生即使被考官評價表達流暢最後卻仍然被評不合格。

「根據檢討大學語言政策專責小組嘅決定,普通話豁免試原意為測試同學嘅普通話基本溝通能力,但最後唔少同學儘管被考官評價表達流暢,亦因各種離奇原因而唔合格,如「語氣不符角色設定」」

2.難度並非本次行動的原因,而是出題方式同協議不符、評分準則不透明、欠缺完整上訴機制、遲遲未計劃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

「本會帶領同學佔領語文中心,並非單純基於普通話豁免試難度高且合格率低,而系基於出題方式同協議不符、評分準則唔透明、欠缺完整上訴機制、遲遲未計劃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等因素」

3.語文中心主任在談判期間多次誤導學生以及拖延時間

「 錢大康校長嘅群發電郵指出,校方樂於解答同學疑問,本會無法苟同——事實上,語文中心嘅主任喺同學提出要求後超過五個鍾,先肯將評分準則公開,且談判期間多次以「冇其他準則」、「三個部分比重一樣」等錯誤講法,企圖誤導同學對實際評分標準嘅理解」

4.學生對普通話畢業此準則的要求早已透過無數方式表達但無迴音

「就普通話畢業要求,本會以至其他基本會員已經循唔同渠道,向校方表達要求,包括體制外嘅公開論壇、全民投票、公開信、體制內嘅教務議會等,但以上行動都無法動搖普通話畢業要求,本會因而以佔領語文中心希望得到合理響應」

5.學生並非要將普通話課程取消,而只是希望取消將普通話能力列作畢業要求

「本會尊重所有希望修讀普通話課程嘅同學,亦無意要求校方取消所有普通話課程;普通話對浸大同學修讀其他課程無必然幫助,亦唔系唯一可以修讀嘅外語,本會唔認同作為一間立足香港嘅大學,需要將普通話能力列作畢業要求。」


本人對這種羅生門式事件保持中立意見,利益申報:港人。


瀉藥

我記得沒錯地話,核平少女Light,這個福州女就是香港浸會大學14級政治及國際關係研究的內地生吧。

這個福州女給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她對粵語推崇和維護,」在香港說普通話是給香港人帶來麻煩「,「在香港說普通話是矯情」,」在香港說普通話是不尊重香港人「,」說普通話不被重視是活該「。

其實香港大部分學校都是反中、反G的溫床,真正有愛國傳統的學校並不多,這些學校的領導高層都喜歡以「言論自由」之名培養港獨,只不過有的是極端港獨,有的是溫和港獨,這種反中氛圍下長大的學生,對來自內地的一切,都持抵觸態度,連light這個福州女都深受影響。

看了視頻你就會發現這些學生不僅普通話說不好,連英語也說不好,不過我相信他們絕對沒有膽量反對英語教學。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在過去十年,浸會大學只有5名學生因普通話不及格而未能畢業。如今居然有這麼多學生擔心自己受普通話成績影響而不能畢業。

講著中文(粵語),寫著中文(繁體),用中文反對中文(普通話),這兜兜轉轉都繞不出「中文」這個框。

不過看到浸會大學有這麼多不尊師重道的學渣,我也就放心了。


看了完整視頻,對香港的大學生感覺挺失望的(其中的主角竟然還是學生會主席)。

好幾年前去香港時,就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即從內地移去香港的"新香港人",都選擇支付高的多的學費,送孩子去國際私立學校。後來聊下來才知道,原來主要是家長們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學粵語。

從大局來說,這些家長們的判斷有一定的邏輯性: 不管怎麼說,粵語都只會是小眾語言,即使學的再好,用途也非常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時間裡,集中精力學好普通話和英語才是正道。

問題在於,香港本地人都已經習慣了說粵語,本地學校的通用語言還是粵語。因此這些學生進入大學以後,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英語不夠好,普通話更差。你讓他們用英語或者普通話好好來一段演講,或者寫一篇千字文,估計就能要他們的命。

由於語言不過關,拿不到畢業文憑,於是去教師辦公室鬧事,搞得滿城風雨。這哪裡還有一點大學生的樣子?跟地痞流氓差不多。

真的想要為自己爭取正當的權利,那就先把基本的語言學好,擺事實講道理,說出一些讓人信服的理由。

希望這些年輕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跟上國際競爭的步伐。


其實我覺得學校操之過急了,完全可以交給市場來解決。畢業後這些人找工作吃虧了,自然會反饋到學生這裡。他們就自然會學了…畢竟學習還要主觀能動性的,強制要求沒什麼意思


很多年前,在網上看過一個口號——我們都是中國人,為什麼要考過英語四六級才發畢業證!?

由此還引發了一系列討論,普通大學生畢業後在工作中使用英語的場合佔多少,有沒有強制學英語的必要,blablabla~~~

今天看到這個問題,真是似曾相識。

關於英語,我當年真的是無比痛恨,連留學都選擇了日本,寧可從零學日語也不想再碰英語了——然而入學後發現要讀的專業論文都是英語的,真是滿腦子的羊駝……自己考的學校,吐血也要念下來……

關於普通話,不太清楚其他省市是如何教授的,我所在的城市,下課了大家都說方言,上課的時候都說普通話,一旦亂入就會被嘲笑……所以自然而然的練出了標準普通話,切換自由。

上了大學之後,遇到某些外省同學普通話很糟糕,聊天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但上課發言等正式場合,用方言念的話,還是很有喜劇效果的~~~~我們覺得有趣,但被笑的人是否也能安心覺得有趣就不清楚了。

還有人說歧視粵語,心寒什麼的,真是呵呵了。

粵語作為使用人口較多的一種方言,受到早期的文化影響,在大陸不但沒有什麼負面印象,反而挺「有范」的。說粵語的人不覺得不會說普通話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也不覺得對未來的生活和職業會有什麼影響,這說明粵語的地位已經非常高了——你換成東北話試試?陝西話?河南話?閩南話?哪一個敢就職面試的時候用方言的?

以前是香港經濟發達,大家都慣著你,還這麼自大下去的話,你也只能去廣東找工作了……

目前在日本的語言學校任職,學生中很多新疆和內蒙古的學生,能在普通話/英語/本族語言里自由切換;很多泰國和越南的學生以及日本的老師也跟我們說最近在學習中文……這些孩子還是來學日語的!看得我好有危機感~~

讓他們逃避吧,等將來需要使用普通話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後悔的。


老實說我有點驚訝

學啥不學啥,考啥不考啥,通過不通過

這種事情居然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

所以說大陸孩子被洗腦一點獨立思考能力也沒有,直接大家發揚民主精神,投票要求人人可以上北大,豈不是大家都是北大畢業生了。那中國人教育水平是不是一下就逆天了。

你看,民主自由一下解決了這麼多所謂的磚家叫獸都解決不了的教育問題,真是萬能的耶。


匿名開個地圖炮

微博上看到這個新聞,點進去之後居然一票廣東人在噴普通話,什麼垃圾北方人,學普通話就是文化侵略,普通話是雜種語言粵語才是正宗國語。

你們腦殼子壞掉了?

我不是很懂現在的這種風氣,優先發展的幾個地區的當地方言似乎變得越來越優越了?

搞清楚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搞清楚中國人說的最多的是什麼話,普通話蹩腳,英文也蹩腳,離開那一畝三分地你還能幹些什麼,搞不清楚也沒關係,社會會告訴你答案的。

部分發達地區的土著,一吵架就喜歡跟外地人飆方言,外地人表示聽不懂後,他們就會優越感爆棚的來一句「原來你不是xx人啊?」

恕我直言,在聽不懂的情況下吵架,不管說的什麼語,都很難不會讓人覺得像猴子。

真的是六等漢了,都想劃清界限升一級

牛逼


看到那個視頻,我第一時間想到了「白卷英雄」張鐵生。

在這裡特地貼一下張鐵生當時的信件。

實話說,我覺得張鐵生的這封信邏輯、思路比那些學生表達的強太多了(甚至換一些文字就能直接用),可笑的是一個真沒讀過書寫得真要比那寫浸會大學的好。

正文:

「尊敬的領導:書面考試的進行就這麼過去了,對此,我有點感受,願意向領導上談一談。

本人自1968年下鄉以來,始終熱衷於農業生產,全力於自己的本質工作。每天近18小時的繁重勞動和工作,不允許我搞業務複習。我的時間只在27號接到通知後,在考試期間,忙碌地翻讀了一遍數學教材,對於幾何題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題眼瞪著,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不願沒有書本根據的(地)胡答一氣,免得領導判卷費時間。所以自己願意遵守紀律,堅持始終,所以願意老老實實地退場。說實話,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法外的浪蕩書獃子們我是不服氣的,而有著極大的煩(反)感,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他們的自由生活和為個人的努力,等於了我的為人民熱忱忘我的勞苦工作和誠懇的心。人們把我送到這裡來,談些什麼呢?總覺得實在委曲(屈)。]在這夏鋤生產的當務之急。我不忍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著自己專到小屋子裡面去,那是過於利己了吧。如果那樣將受到自己為貧下中農事業的事業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譴責,有一點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沒有為此而耽誤集體的工作,我在隊里是負全面、完全責任的。喜降春雨,人們實在的忙,在這個人與任何利益直截(接)矛盾的情況下,這是一場鬥爭。(可以說)我所苦悶的地方就在這裡,幾個小時的書面考試,可能將把我的入學資格取消,我也不再談什麼,總覺得實在的有說不出的感覺,我自幼的理想將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這是我唯一強調的理由。

我是抱著新的招生制度和條件來參加學習班的。至於我的基礎知識,考場就是我的母校,這裡的老師們會知道的,記得還總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學考題,雖然很淺,但我印象很淺,有2天的複習時間,我是能有保證把它答滿分的。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會關係等都清白[如洗,自我表現勝似黃牛],對於(我)這個城市長大的孩子,幾年來真是鍛煉極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觀的改造方面,可以說是一個飛躍。在這裡我沒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麼基礎知識和能力),我感覺的並非可恥,可以勉強的(地)應負(付)一下嘛,翻書也能得它幾十分嘛!?(沒有意思)但那樣作(做),我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榮幸的只是能在新教育制度之下,在貧下中農和領導幹部們的滿意地推簽(薦)之下,參加了這次學習班。

[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級領導在這次入考學生之中,能對我這個小隊長加以考慮為盼!白塔公社考生張鐵生。] 」


我覺得他們大學的制度真的有問題~

稍微改一下考試規則 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

比如:入學考試的時候,普通話達不到二甲不得錄取。

——防患於未然,別等畢業考試再考普通話~ 事先篩掉點學渣會省不少心。

P.s. 個人的覺得,拋開「要不要學普通話」這樣的問題不談~

也拋開「故事裡到底誰對誰錯」這樣的問題不談~

——只是突然覺得,香港經濟想要再次崛起~ 看來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了。


文革的時候我媽學校里鬧紅衛兵運動,教務處就取消了英語教學,但是我姥爺是老師,在家裡偷偷教她們姐妹三個,結果她們三個是全村唯一會說英語的。

香港同學們,你們這一套在40年前的農村早就玩過了。


這學校什麼情況大夥自己想吧!想學什麼只是借口,目的是想去普通話來達到降低兩地文化共同感。


第一次在知乎發POST說的有點亂,覺得好多人不追POST看清楚的。

我自己本身都想說這群學生不知所謂,評論區一大堆人說得好像我支持他們一樣,真是搞笑。

香港一向推廣兩文三語,學好普通話有好處,不過我覺得不好的地方在於BU在這個科目上的設計有點問題。

--------------------------------------------------------------------------------------

在BU讀過的說一下。

這件事大概就是因為前幾年校方搞了個普通話豁免試,但是合格率只有3成,不合格就不讓畢業,香港這邊好多大學生有part time或者其他工作的,被一科普通話延誤畢業的確是比較麻煩的事情。據考過這個普通話的同學說,考這個試要扮演好多個角色的語氣,好多同學以為普通話流利就能夠通過了,所以好多人fail了。

我個人認為,現在內地發展那麼好,學好普通話是好事,而且這群同學的確做得很差,我看著也挺氣憤的,沒理由要這些老師做下把,畢竟決定都是高層去做的,總的來說這些同學比較愚蠢吧。但是說回來最好不應該強制考普通話,而且考不好就不能畢業,這樣也太苛刻了,因為現在學術上都以英文為主吧,大學裡面有普通話的內容作為強制性的畢業的確也比較雞肋,我看來是那些大學高層去趨炎附勢的措施。

給大家翻譯一下這幾張圖,是來自香港的論壇區的。好多人也認為BU這些同學不適當,很過火。

1:垃圾學生會會長,去死吧

2:把這群河童抓去坐牢吧,跟恐嚇沒有分別

3:英語這麼差,搞個英語試他們就完蛋了

4:Bu本來就差,沒人當過他們是大學生

順便說一下,這件事跟港@ 獨,歧視內地人都沒關係。不要對號入座,這只是一群畢業不了的學生狗急跳牆的鬧劇。


這麼討厭大陸還學普通話怕不是要來我們支那給洋人當特務吧?

哈哈哈哈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嫌普通話考試太難,破口大罵英語老師?

宛如弱智吧標題……


沒啥感覺,只是有兩個疑惑。

1、和之前貼港獨大字報被大陸同學撕掉的新聞一樣,也是學生會在搞事情,這些學生會的幹嘛總是熱衷於港獨?而且採取的港獨行動感覺很白痴,明顯雙槍有問題。

2、去香港發現所有商品只要是進口的一律英文標籤,之前聽說英語是香港第二母語,還信以為真,結果這兩個新聞里的學生會的港獨英語真是有夠爛的,實在不符合他們一心想做洋人的一片痴心。


這些孩子不知道,不懂事啊。

中國香港的事情,很多都是政治事件。

中國香港的學生不要參與政治,不要與政府作對。因為,你們不會因此得利。而是會毀了自己的未來。

不要用中國台灣,跟歐美的那一套所謂民主來給自己打氣。

要知道,我們可是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更新:浸會大學已經說明,傾向取消考試作為畢業條件。香港個大學都有普通話課程,也可以考普通話等級考試,所以香港並沒有「不推廣普通話」。老實說,這個考試,對於學生升學和就業沒有任何好處。成績又不算在畢業成績單內,對普通話有要求的工作會要求「二級甲等」,這個考試屁用都沒有。學生不願意考一個對自己簡歷沒有幫助的試,有錯么?

當然,這些學生會的人一向是智商捉急的,明明一個記者會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非要粗暴解決。關於香港學生會的黑材料我的公眾號「心心麻辣雞湯」有很多,這裡就不多說了。

學生粗暴的做法當然不對,但是學校要求也不合理。我先說我利益相關,我是兼職英語老師,但是我也是本科中文系的啊。作為熟讀四書五經的人,我是鄙視那些英語不好所以鄙視英語,同時中文素養也很一般的人。

英語是世界潮流,這一點居然還有人時而不見。歐洲很多大學都不要求你非要會德語,法語才能畢業,清華北大也有全英文的課程。香港為什麼要考中文?

我在香港這麼多年,第一次遇到有人把普通話考試作為硬性要求。畢竟香港所謂的「中文」,可以是普通話,也可以是粵語,可以是繁體字,也可以是簡體字。在政府文件都是以英文為準的時代,為什麼浸會大學要考普通話?而且大學要求要統一,非華人學生可以不考中文,為什麼華人學生要加一課普通話?那以後是不是要考繁體字?

香港的大學一直標榜自己「英文」牛逼,現在搞個普通話考試是什麼鬼?你讓大學裡那些根本不會中文的學生和老師情何以堪?清華北大都要開設英文課程來吸引留學生,而且畢業要求不包括「會中文」,請覺得「中文天下第一」的人先去反對所有英語課和四六級考試。

我覺得,在香港,普通話和粵語和英語的重要性是一樣的。你會任何一種都可以生活,你願意多掌握一種是你的選擇而不是要求。本地生需要考普通話,那內地生應該也要考粵語才對。

現在國內大城市和很多大學都在往「英文」這個方向走,因為為了吸引人才,不能讓中文成為阻礙。偏偏浸會大學開歷史倒車,往「中文」這個方向走。

我知道會有很多民族主義者覺得中文才是最牛逼,全世界都該說中國話(中國話是不是就等於普通話?畢竟中國歷史5千年,普通話歷史還不到1百年)。我勸大家放棄幻想吧,全世界只會說英語。


香港是精英的香港。不是香港本地人的香港。這是全球化的結果。

香港的繁華是為富豪、企業家、知名教授、演藝明星、政界高層這些社會精英服務的,不是窮的買不起兩室一廳的本地人。

香港本地人一方面成為高物價城市的社會底層,貧富懸殊帶來的自卑感最強烈,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被「更先進」的英國殖民過很優越,不甘心如今「降格」成了曾經看不起的中國人。

但是香港人的優越感完全就是狗仗人勢的優越感。好的東西一點沒學到,各種歧視、仇恨這種最被文明世界厭惡的東西反而由於巨大落差無比強烈。

這次對普通話的攻擊也是一個宣洩口而已。


個人認為,「兩文三語」對於香港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身邊特別成功的人,語言學習能力都很強。

事實上,如果是內地學生到香港讀本科,廣東話是必修課程,以幫助他們更快融入香港的生活。而研究生階段,由於專業不同,則沒有這個要求。畢竟大多數科目(特別是理工科)都是以英文交流為主。

普通話真的有這麼難學么?現在香港大學4年制,就學習幾個普通話科目的課程,對於以後的發展不是顯然更好么?如果說普通話難學,請看下面這位:

不同學校,對於普通話的要求不同。而浸會大學是要求最高的,這沒什麼問題吧。就現在中國的發展形勢和良好的就業機會,學習普通話其實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但是為什麼這些學生們認識不到呢?

  • 學生會這個詞在香港已經「黑社會化」:有啥不爽就去「佔X」

香港佔XX快四周年,到現在被律政司檢控的人士寥寥。正是司法體系的放縱,讓學生會無限膨脹。

稍微有些不滿,就佔XX,不得安寧。

佔X後遺症。

  • 持續挑動所謂「中港矛盾」

香港各個大學中,「港獨」急先鋒當然是香港大學。

而這幾年其他大學可不能落後啊,中文大學、浸會大學,學生會那是爭先恐後。

抗議「普通話」作為畢業要求,看起來都只是借口,實際上就是討厭中國內地,背棄自己祖國。

上圖這位學生會的陳樂行,被媒體揭露1月20號即赴廣東省中醫院實習,遭到大量投訴要求取消其資格。

這個帶頭不學普通話恐嚇老師的港生 來內地實習了news.sina.com.cn圖標

其實這類人並非不想去內地發展,而是利欲熏心,以民主自由為幌子,故意挑起矛盾。

所以浸會大學這次是出名了。

  • 又見周偉立副校長:這次可是自己的大學的事兒了。

上次周偉立副校長出鏡,是面對龍應台,唱出《我的祖國》:

這次出鏡,是處理自己學校的問題。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面對小丑。

最後引用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的觀點:

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向師生校友發電郵,強調絕不容忍語言暴力和侮辱他人的行為,大學和社會對大學生有很高期望和道德要求,即使只有一位同學的行為有所偏差,所有浸會大學人都要承受惡果。


香港學生,台灣學生,招人時絕不考慮


我第一次見到掛科了罵老師的,恕我年輕,見識少。


在搞普通話之前先讓那個小子學會說話的時候不要亂晃蕩,跟TM嗑藥了似得。


香港學校的學生會會長就這種?香港這代的年輕人,堪憂啊。英語說得又不利索,普通話又說不好,你要是只會粵語,那你未來的日子過得怎麼樣你要有點b數。不過這樣也好,少一個競爭對手是一個啊!!


果然還是你港的學生有膽量,直接跟學校剛正面

我T的同學嫌體育考試太難,就只在知乎上發發牢騷。


WG的時候,我們的口號是「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文」

後來從國家到個人都結結實實的被社會教如何重新做人。

一群學渣,普通話不會,英文結結巴巴,就這語言水平到廣州也只能端盤子掃廁所。

粵語的祖宗廣東人都一邊學普通話,一邊學英文,個個都比香港學渣講得溜,

換做你是老闆,面前兩個人

一個英語普通話粵語來回切換自如

另外一個只會講粵語,英語磕磕巴巴,普通話不會

請問你招誰?


我有個問題死活想不明白,香港的大學是不教英語嗎?


任何看似傻逼的行為背後都有其利益關係。

抵制考普通話這事兒不但單純是抵制考普通話。

因為一個學生會會長不可能如此傻逼對吧。

所以不要局限在這一件事情上,要多想一想。

想想看,現在中國大陸的學生會主席是不是都在儘早的向某些團體站隊表忠心?

其實是一個道理。

另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待這種事情,中國大陸的人還需要怎麼看嗎?

香港那一小撮就算再蹦噠,對於我們又有什麼影響?

就算真的有影響,也不是鍵盤俠需要/能夠處理的事情。

所以放輕鬆,散了散了,該幹嘛幹嘛去吧,


現在看來,一國兩制五十年真的太長了。

BU還算是不太鬧事的,尚且如此。像港大這種盛產腦殘革命小將的地方,早就該下狠手管一管了。


廢到笑。。。。。。


普通話說不好 英語也說不好 挺可悲的


同樣一份年報,繁體字比簡體字內容翔實,格力創新高了,發英文年報。

港幣依然不自由兌換,普通話太多審查了。藥丸都寫不出。


看過了整個視頻,分幾個點說說吧:

訴求的角度來看,問題不算大:

1、學生的一個訴求是公示考試評分標準,這個訴求算是合理的,如果浸會大學的考試評分標準確實不明確的話。

2、學生有另一個訴求是取消普通話考試和畢業證的捆綁關係,會有這個訴求並非是一種不可理解的現象。某個語言重要和這個語言的考試與畢業證捆綁是兩回事,大陸曾經也有對四六級與畢業證捆綁的爭議。

行為起因來看,槽點就多了:

這名學生提到說大家都覺得沒問題,結果出來很多人不過,於是就開始質疑。這就很幼稚了。

1、一次考試合格率低,那麼可能是這屆考生不行,也可能是這屆考試不行。如果學生會認為是考試不行,首先要排除考生水平的影響因素,然而,浸會大學反饋是歷年來不合格率並沒有這種情況,那麼考試本身是否值得質疑呢?

2、進一步,如果學生會仍然堅持考試有問題,之前通過率高是前人忍受了這種不合理制度,那麼就需要有證據來證明考試不行。學生會要求第三方來管理考試,那麼學生會自己有沒有通過第三方證明考試和其評價標準不合理呢?做個類比,大陸現在依然也有學生對英語考試進行質疑,但是,質疑時帶著的是「姚明考不過六級」「英語國家人做中國英語卷」「雅思托福考了高分,結果四六級沒過」等等,雖說這些證據不夠嚴謹,有的也就是段子,但是這種思路卻比這位學生會長的思路要嚴謹。這位學生會長去爭議時,連「我們的大陸同學都沒過」「我過了普通話二乙和漢語水平測試,卻沒過這個」這類的證據都沒有,就開始要訴求,不是幼稚是什麼呢?

最後,從語氣來說,這部分糟糕得不忍直視,某種程度上就是斯文掃地,沒什麼可說的。

始終認為,進行所謂的民主訴求和提案不是本身有那個訴求就可以了,連那個訴求本身都不夠嚴謹的話,憑什麼要求他人認真地回應呢?


看完了視頻。 第一次回答知乎上的問題,因為感覺這次浸大學生會行為真的是很令人髮指。

首先香港浸會大學不是只屬於香港人的大學,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所以要學,那麼我想說普通話也是中國通用語言,香港也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1,制度存在本身就有合理的理由。老師已經說了10年之內因此考試無法畢業的只有5個人,證明不是不能過,而是你有沒有用心去學去考試。或者是有心人不願意學。

2,浸會大學學生會發表的聲明其中一條是沒有說取消普通話考試而是想取消畢業標準里有要過普通話考試的這個條件。我只想說,制度本身有合理理由,學校也是為了學生對大陸更親切。

3,學生會聲明裡還說因為沒有具體的評判標準所以不爽要求語文中心給答案。如果你是有素質有修養的完全不需要威脅老師甚至是當場爆粗,視頻里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到聽的出這群學生對老師的不尊重。如果希望事情得到解決,大可以在網上公開討論引起學校注意,而不是嘩眾取寵還威脅老師,這是很low的行為。有意見要採取合法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步步緊逼。

4,學生會那群渣渣英語也很差啊,又卡又差,沒有字幕根本不懂,只聽到judge老師什麼的,態度也是混的一匹

這次事情的發酵也讓許多人見識到了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的「風采」,真是給大學丟臉。我作為一個廣州人一直以來普通話粵語轉換自如,並不難。我一直挺喜歡香港,之前也是香港某大學學生會貼港獨現在又來批判老師,這群人的素質太差。

我很相信他們這群渣子不代表所有浸會大學的學生,因為還是有很多好人才,學生們不要被此事影響。

最後一句,香港是中國的 。


我是另一個相似提問的題主,但我那波的畫風完全不同。。。

我的提問在這裡:

如何看待香港大學生抵制普通話,衝進辦公室恐嚇老師?www.zhihu.com圖標

或者題目起的偏激一些,但是不後悔,因為在我眼中字眼兒相差不大。

我提問的意願就是:只問是不是,不問為什麼。

重點是我想知道:在不一定願意吃瓜的群眾眼中,對於抗議申訴行為的容忍底線在哪裡?個人認為,非常粗魯無禮,如果這都不算過分,那可能對於教養的理解有差別,所以不用討論。看完更多的視頻之後更沒有「失望」,不只是一個「L」詞的口誤,在進入辦公室之前就稱呼那位外籍英語教師「八婆」,不要告訴我,因為你不懂粵語,其實在粵語中「八婆」充滿了對女性的美好祝福。

我在提問前已經大概了解前因後果,在答主那裡得到了更詳細的細節,了解「為什麼」是一份很大的收穫。特別是幾位香港的同學很有條理有理智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儘管觀點不一定相同,但是是很好的有效溝通,這是很好的事情。

雖然它和我的動因沒有關係,我也不認為「事出有因」可以有助於減低行為的惡劣程度,行為失當要做的不是辯解,而是承擔和道歉,在此不和沒有種的人論大小。

(的確建議和兩位英語老師道歉,畢竟英語也學成這樣,還降低了普通話考試困擾程度的表現)

往往事情越複雜,牽涉到的問題越多,真正的立場和意見卻更容易畢露。

總認為(有效)溝通能化解矛盾和消除誤會,很多時候只不過是缺乏了解。不過,無論是理智溝通也好,無效溝通也罷,越是了解就越發現有很多「核心問題」有本質上的不同,所以頂多只能做到:理智溝通,但不能互相理解。

普通話這個話題本身就很難躲開政治性,就像抗議和申訴本身也是政治的,想要把這牽涉在內的內容完全去政治化,幾乎不可能。在中國大陸地區,很多時候,推廣普及普通話並不會直接導致方言的消失,但是越是人口流動遷徙密集的地方,方言以及傳統習俗流失的越嚴重。不過普通話的推廣普及,的確有一部分是為了確立多民族國家共同的國家認同感。

也有題主解釋過,香港的官方語言(或確切稱呼為法定語言)是中文和英語,只有語言政策(兩文三語)才有粵語的相關規定。粵語口語的官方性質或法定性質,這個問題在法理依據上似乎並無實錘,如果有一天實錘砸下來,就不是應該不應該學普通話,或者有沒有必要學,頂多是方式手段和時間早晚的問題。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有天沙特國王把我們主權收了,他下令要我們今天下午開始學阿拉伯語,似乎也沒毛病。

不過,現在討論它毫無意義,拿它作為申辯依據也不完全正確,可能作為母語來申請確定法律地位更為現實。

然後下午這位「港 語 學」召集人陳樂行又一次在新聞中橫空出世。

不知道他引以為傲的學會的主張是什麼,也根本沒興趣知道。不過,在FB上已經有個up主貼出了他的言行記錄,談的上是一目了然,知道這個就夠了。

很想知道到廣東省中醫院實習,是學校要求還是自己決定的。

如果是學校要求,那麼涉及個人前途問題倒是蠻雙重標準或者能屈能伸;自己決定就更令人費解了,為什麼要如此委屈自己去一個「令自己心腸變惡毒」的地方加速成長?

看吧,無論討論任何事,核心問題仍舊在,而且這個核心問題嚴重到雙方都不能讓步,這是根子。

再回過頭來說考試的事情。

學校有權決定教學目標和制定要求,無可厚非。常春藤學校錄取學生的標準更加五花八門,有的不喜歡亞洲式學霸,有的施行種族配額,拒絕起來相當有個性。同樣很多學校在學分制和考試設計方面根本做不到絕對公平,就是有人有空子可以鑽,或許確保絕大多數人沒空子鑽就行了。

這不就是學生選擇一所學校的原因嗎?因為它有目標有要求啊,混日子去哪裡都一樣。

浸會大學認為它培養出來的學生,要有更廣闊的就業前景,所以把普通話作為一個目標和要求。這點本身沒毛病,但是標準比其他的香港大學們都高,似乎是唯一一個把普通話考試和畢業證掛鉤的學校。況且普通話考試和大陸的英語四級考試還不一樣,英語四級考試是面向所有大學和所有學生,香港只有幾所大學有普通話考試要求,浸會的標準最高。

頂多是說,浸會大學希望把自己的畢業生培養成普通話水平最好的。

學校要確定這些目標和要求本身沒毛病,它有這個權力,如果沒,那還設立一個大學有什麼用?這個權力學生不好指指戳戳,和有沒有反抗精神做不做沉默的大多數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這個要求高到影響大部分學生的人生,它會自動妥協或者消失的。

大陸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和畢業證掛鉤的年代,我反抗不反抗真的不是程序正義,那麼多人通過了畢業了,我好意思說什麼?它是當時大學畢業生該達到的基本標準,並且不影響畢業率,後來大學教育更普及,擴招到一定的人數時,四級考試影響畢業率,它就沒啦。。so?

浸會大學決定要設置這個標準,但是或許略超前了一些,所以它修改了一些做法,比如說豁免考試的資格,但是準備的匆匆忙忙,考試的標準模模糊糊,引起了更大的爭議。考官具體怎麼打分,按理說可以不公布,但是應該有個大致的要求,學生至少要知道考察的點在哪裡,才能通過考試啊,又不是純理工科考試。。

圍觀了一下考卷。

看完以後真不知道怎麼評價了。。。難不難我說了不算,香港考生說了算,難到多大的境界?各人自己評判。

甲部用的是莫懷戚的散文《散步》,在大陸語文教科書也收錄,曾有一度是朗誦節目的熱門。大約是考察普通話發音吧,可能評分標準加入一些對語文能力的考察,譬如有答主提過:朗誦流暢,但是表達的什麼來著和文章意義不符。那就考的不僅是念普通話,還有語文能力測試唄。

乙部一 如果答錯,可能是真的不太分得清粵語和普通話的區別。

乙部二 不知道標準答案,除了二和五相當顯然之外,其他的幾題可能遵循嚴格的語文水平才能判斷。

丙部 的最後一題除開普通話口語之外還要考察演講水平,表達能力差的話挺難掰。。。

其實從豁免考試來說,三成通過率(按我的漢語理解是30%),其實不低了,能夠豁免考試的本來就是極少的人群,如果覺得三成很低,再高就可以直接取消了。(本來也就這意思)

我的個人看法是,浸會大學的普通話教學本身,並不是以「推廣和普及」為目的,比如有學習規定課時,比如考試和畢業掛鉤,更接近於語言技能教育。因為語言的推廣和普及需要很長的時間啟蒙和接觸才能有效果,如果用專門的修習在畢業時達到某種標準,更接近技能。

技能應該不是浸會大學普通話教育的目的,和它發的公告不大一致,所以它應該再摸索一下。這要求和目標還要不要?如果要,改如何改進教育方法和考試標準?快點摸索啊。你要用什麼方式去支撐起你的教育理念!

一個二十一年,一個十九年,兩相對比一下,原來預期應該差不多,但是澳門的存在感弱到都快忘記了,可能這問題的出現原因,就是香港的優勢也是劣勢吧。

兩邊(如果非要分邊站的話)真的就是想吵架的話,也別總指責是因為對方「看不起人,高高在上,趾高氣揚,怪不得XXX」,兩邊都有一樣的指責,那往上扒,扒得出誰先起的頭嗎?冤有頭債有主,被傷過心的兩邊誰沒有一大堆,但是找不到債主啊?

還有偏激到蠢的,以及純罵人的,也可以省省了,有道理就講,很多話誰也不是不會講,非得打成字發出來嗎?


匿一個吧。

作為BU學生,這次的事情真感覺很丟臉。也是活久見這樣沒有禮教的學生。


我們需要共青團香港特別行政區委員會


這群香港大學生嫌普通話考試太難而佔領語文中心,給出的理由是學粵語和英文就可以了,普通話什麼的不重要。

但是當在視頻中看到這群香港學生操著憋足的英文懟老師的時候,我是感到一陣詫異的,呵,大陸隨便一個一線大學學生的英文口語,聽著應該都比這群原來是「英國殖民地」的學生的英文口語聽著順溜吧。這可以說是讓許多大陸人也感到詫異的,畢竟他們給出不學普通話的理由是學粵語和英文就可以了,所以他們的英文應該是完美才對,什麼時候香港大學生的英文素質差到了這種境界?

香港許多人的故步自封和自以為是,讓這群沒有教養的年輕人養成了井底之蛙的惡習。要是任何人都因為考試難,工作難,生活難就做出此等荒唐的行徑,那可以說大多數人都可以不用生活了。

在視頻中還可以看出,這群香港大學生對他們的老師沒有基本的尊重,以「民主」為名做出此等不尊師重道的行為,別說我們在大陸不可能出現,我在歐洲生活了五六年,從來沒見過一個學生可以對老師如此叫囂(之後還沒有任何悔意)。他們的行為真的是侮辱了「民主」二字。

就這樣的素質,做人都不配,還想大學畢業?

呵呵


普通話不願意學,視頻里鬧事學生的英語的口語那麼爛,真是丟人!


視頻在b站上看啦!下面來說一說我的看法:

一味的跟中國老師大喊大叫。這叫不懂何為尊師重道!另一種說法叫沒家教!

外國老師一來態度馬上變好,還用英文回答!這叫欺軟怕硬!另一種說法叫慫逼!

為什麼對待中國老師和外國老師的態度反差如此之大!這叫種族歧視!另一種說法叫洋奴!

另外,普通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語言,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不接受官方語言嗎?身為一個學生自己的課程沒學好可以叫老師不考這門課嗎?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居然還大言不慚振振有詞?你是掛科的學生還是壯烈犧牲的烈士?

最後,什麼叫蠻不講理,什麼叫丟人現眼,什麼叫厚顏無恥,什麼叫欺軟怕硬,什麼叫愚昧無知,什麼叫胡攪蠻纏,什麼叫臭不要臉,什麼叫無恥下流,什麼叫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生就一個五十歲罵街大老娘們兒的心!

您各位可都瞧好了,這位就特么是一個活生生的大 栗 子!!以後遇到這種人能躲多遠躲多遠小心雷劈他的時候崩您一臉血!

————打 完 收 工!————

綜上所述,這「大學生」的書可算是讀到泰迪和哈士奇肚子里去啦!


二級甲等跟四六級有什麼區別?

粵語普通話還有點相似之處

英語中文能一樣?

哪怕是個港獨

覺得難不想學

也是那種超垃圾的港獨

好歹以後畢了業要找工作吧

多一個技能多一條路吧

非要把自己封死在小地方一輩子不出去

管他們幹嘛

掛了就是了

真正聰明的人應該是能多學一點是一點吧

中日關係差的很

還是有很多同學學日語有了很好的前途

和港不港獨沒關係

覺得難就不學了?

腦殘


哪天還要讓你們學黨章呢?學個普通話算個鬼啊?有本事改國籍啊!


我想許多人從小嫌語文太難罵語文老師吧?


天賦人權

天未賦智商


推薦閱讀:

驚呆了!有史以來關於教育最大的謊言竟然是…(家長必看)
中國有哪些地方,是地震的頻發區?
還搶微課和學位房?遜斃了!要搶就搶可汗學院!
放學別走!我把你當同學你居然想搞我
這11套頂級分級英語有聲讀物,輕鬆秒殺你16年學校英語教材

TAG:教育 | 普通話 | 教師 | 香港浸會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