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內部到底有哪些分支流派?

聽說在基督教內部,有所謂的「基督教五大正統派別」之傳說,這基督教五大正統派別乃指的分別是:

1、天主教;

2、東正教(包括希臘正教和俄羅斯正教在內);

3、新教/基督新教(包括馬丁路德宗、加爾文宗、慈溫利宗、英國聖公會、英美清教和波蘭胡格諾派在內);

4、美國摩門教(該教創始人自稱是耶穌的唯一正統傳人);

5、三自愛國教會(共產黨人認為它是正統的)。

以上這些所謂的「五大正統派別」內部到底有何文化區別?

以及:除了這五大正統派別以外,基督教內部到底還有哪些其他派別?

「東方民族教會」又是怎麼回事?還有,亞洲境內到底有多少野生基督教門派宗系?


首先我們要定義「正統」這個詞的邏輯。正統則意味著 「唯我獨尊」,除了「我」其他的都是非正統的、異端的、錯謬的。因此,不可能每個都是正統,唯一的正統就在這些之中。對於基督信仰來說,關鍵的就是要找到那個真正的正統基督教,而識破並棄絕其他的非正統。

我們要區分兩種本質不同的分類法:

第一種 是來自於非信徒外教人的分類法,他們把基督教分裂事實下所產生不同的團體定義為 「宗派」, 將不同宗派統稱為 「基督教」 (Christianity),因為他們認為可能宗派團體中的宣信不同,但是根源是相同的。

所以人們慣於將「基督教」分為 天主教正教抗羅宗。而這三者當中各自又有分裂,比如天主教中出現過舊天主教,宗座出缺論者,以及聖庇護十世司鐸兄弟會等;正教中在俄羅斯有舊禮派,在希臘和美國也有舊禮派,還有一些是因為新曆改革而出現的舊曆法派等;抗羅宗就不用說了,每天都在分裂。各自宗派中的分裂有時是會發生變化的,即,有的分裂團體會在之後回歸到之前的宗派。

(這裡再重申一下,Protestantism的正規翻譯不是「基督教」,也不是「基督新教」,而叫做抗羅宗。這個拉丁詞「Protestantism / Protestantismus / Protestantismum」 是有明確含義的,意即「反抗羅馬的信仰『,所以,翻譯成」基督教「或者」新教「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第二種 是來自信徒以基督信仰本身的觀點,來看待其他 自稱信仰耶穌基督的團體,也就是從自身信仰出發來評判其他團體。

因為天主教,正教,抗羅宗三個團體在建制上是沒有本質上的共通的(信仰上同時更不是共通的,「不共融」),而各自團體與內部分裂出來的其他團體之間同時也不是相通的,因此幾乎所有團體都有著自己不同的對待其他宗派的立場。

有時候,這種立場是官方性而獨一的,但是實際上,每個其宗派團體的信徒都有自己多元化的立場。

先說天主教。從他們信仰出發,他們看待這樣的問題首先是基於他們的「教會論」,他們的教會論認為教會是具有可見的外在的建制性的一面,也同時具有內在的不可見的一面,並且教會就是耶穌基督的身體,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耶穌基督是不可見的主人,教化皇是可見的代表耶穌基督的主人。因此,教會本身所持守的是嚴密的聖統制,這個聖統制有明確的邊界,它直接來自於耶穌基督,是耶穌基督親立的神聖規則。

所以,天主教認為,人類只有共融在這耶穌基督神聖的奧體之內,才能夠得到完滿的恩寵和救恩的保障,最重要的是,要順服於教化皇的權柄之下,與教化皇的共融才是真正的共融。

因此,那些與他們分離的團體包括:正教,舊天主教,聖庇護十世司鐸會等屬於裂教。

詳細來說,他們視正教(Orthodox Church)以及 東方正統教會 (Oriental Orthodox Church)其包含東方教會(Church of the East)和 五個非卡爾西頓的教會(Non-Chalcedonian Church) 為真正的教會的一部分,但是是裂教;他們視東西教會大分裂之後的團體,比如舊天主教、聖庇護十世司鐸會為裂教性團體,他們是信仰團體/教會性團體(Ecclesial Community),不是教會(ecclesiam)

那麼他們如何看待抗羅宗呢?其實,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之中所產生的所有抗羅宗宗派,都是新生的團體,它們本身就產生於天主教之外,因此,它們從未與天主教共融過也就談不上分裂。

馬丁路德本人是個奧斯定會的托缽修士,他本身是一個天主教徒和神父,因此抗羅宗如果將他當初抗羅宗第一人的話,那麼就只能算做他個人上與天主教分裂,繼而也被天主教教廷所絕罰。但是信奉他的宗派團體「路德宗」,以及後來出現的「加爾文宗』等,都是天主教之外產生的團體,他們從未被天主教所絕罰(按照抗羅宗分裂的頻率來說,天主教想絕罰也絕罰不過來呀)。

因此,抗羅宗整體上來說被定性為教會性團體(Ecclesial Community)。

其中還有個例子,英國國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聖公會。英國地區本身屬於天主教的教區,然而在國王亨利八世熱烈響應宗教改革之際,逐自立為英國地區教會的領袖,將英國教區分裂出來,逐漸產生了聖公會,它本身被天主教定性為抗羅宗,因此它是教會性團體(Ecclesial Community)。值得留意的是,在聖公會內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群體,一個是採用天主教神學的盎格魯天主教(Anglo catholic),即高教會派(High Church);採用福音派神學的低教會派(Low Church);採用自由派神學的廣教會派(Broad Church)。(關於聖公會我並不是特別了解,大致的介紹,還望海涵)

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天主教的信仰原則是:教會之外無救恩 Extra Ecclesia Nulla Salus。鏈接:通諭《教會之外無救恩》庇護九世

人們必須加入天主教,才能得救。那些教會性團體與天主教本身有不可見的聯繫,天主教並不完全將他們排除在外毫無關係,因為天主教承認分裂教會的洗禮分裂團體的洗禮 ,還有很多比較保守的抗羅宗團體的洗禮,承認他們都是基督徒,不過因為種種信仰上的錯誤,他們都是異端基督徒,異端基督徒必須悔改、皈依天主教,才能最終得救。

然而這種保守的傳統觀點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不再是很多天主教徒之間的共識,天主教徒之間出現了很多種類的異化,比如有些天主教徒成為了現代主義者,自由主義者或者極其親抗羅宗的人,很多人就認為,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聖統制,只要信奉大公會議的信經與決議就不是異端裂教,也有很多人開始去解構他們曾經的教會論,認為天主教並不是唯我獨尊的,它僅僅只是眾多教會中的一員,在信仰上更完善罷了。

————————————————————————————————————————

關於正教

正教包含四個古代宗主教區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里亞安提約基亞耶路撒冷

其他九個獨立教會俄羅斯塞爾維亞羅馬利亞保加利亞喬治亞塞普勒斯希臘波蘭阿爾巴尼亞

此外還有幾個雖然絕大部分自治,但非完全獨立的教會。這些教會被稱為「自治」教會,而非「獨立」教會: 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西奈芬蘭日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

除上之外尚有大量正教徒「流徒」於西歐、北美以及南美、澳大利亞。這些「散佈於國外」的教會大部分在管理權上依賴於某個宗主教區或獨立教會,但在一些地區有自治的趨向。尤其是美國的正教會(大約一百萬人)已經逐步開始建立獨立教會,但是沒有得到其他大部分正教會的正式認可。

(當羅馬天主教與正教還未分裂的時候,曾經也是正教的宗主教區之一,並且是五大古代宗主教區中的榮譽首席,位居宗主教區之首。在大分裂之後,從逐漸從正教中分裂出去,實現了與正教本質上,建制上,共融上的完全斷離)

正教會是一個自治教會的家庭。維持團結的力量不是一個集中化的組織,不是一個對全體成員行使權力的大主教,而是一致的信仰和共融的聖事這兩個紐帶。每個宗主教區或獨立教會儘管是獨立的,但是在所有信理相關事務上同其他教會完全一致,他們之間在原則上有完全的聖事共融。

正教中沒有誰的地位等同於羅馬天主教中教化皇那樣。人們知道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是『普世』宗主教,自從東西方教會分裂之後,他在所有正教團體中享有特殊尊榮的地位;但是他沒有權力介入其他教會的內部事務。

獨立地方教會的去集中化的體系具有高度靈活性的優點,容易適應處於變化中的環境。地方教會能夠被建立、被壓制、被再次恢復,對作為一個整體的教會生活幾乎沒有干擾。許多地方教會也是『國教』(national churches),因為在過去的正教國家裡,教會和國家通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雖然一個獨立的國家常常有自己的獨立教會,但是教會的邊界不必同國家疆界相重合。四個古代宗主教區的領地在政治上分屬幾個不同國家。正教會是地方聯盟,但絕不是「國家之教」(political church)。它不把國家的政治原則作為自己的基礎。

正教認為,它就是《新約聖經》中那個從宗徒傳承之下的教會,正教與宗徒時期的教會和初期教會都有著完滿的血脈和承接,如今的正教會就是耶穌基督所親創的神聖大公教會。它是耶穌基督的神聖奧體,耶穌基督就是教會之首,教化皇不是教會之首,每個地方的教會都有自己的主教,而主教就是自己所管轄教區的首領,其他教區的主教無權干涉不屬於自己權下教會的事務。

因此正教的聖統制中絕對沒有類似教化皇一樣的角色,正教認為,教化皇是一種西方教會在政治文化上逐漸走向 極權主義 的產物。所有地方教會的完滿共融是基於聖體血聖事與主教聖秩的共通上的, 古代聖人安提約基亞的聖伊格納修(St.Ignatius)說:在每個教會由代表天主的主教管理 在主教不在的情況下,沒人能夠管理任何教會事務……主教出現在哪裡,信友們就在哪裡,就像耶穌基督在哪裡,大公教會就在哪裡。

聖伊格納修認為,地方團體就是『教會』。他認為教會是一個聖體血聖事的團體,只有當它舉行『主的晚餐』(Lord『s Supper),在聖事中接受主的真實的聖體和聖血時,才能實現『教會』的真正實在的性質。但是聖體血聖事只能在每個圍繞者主教而聚集起來的特殊團體中舉行;在每個地方的事俸禮儀中臨在的是【整個】基督,而不是僅僅是祂的一部分。因此在主日舉行事俸禮儀的每個地方團體都是完整的『教會』。

聖伊格納修的教導在正教傳統中具有永久的地位。正教把教會視為一個聖體血禮的團體,雖然它的外部組織是必須的,但卻次於它內部的聖事活動;正教會強調地方團體在教會結構中的頭等重要性。對於那些參加正教主教所主持的禮儀(Orthodox Pontifical Liturgy)的人來說,當主教在禮儀開始時站在聖堂中央,被他的信眾圍繞時,主教在地方團體中作為統一體中心的特徵就明顯體現出來。

審視以上的原則,正教會同樣強調一個嚴密的教會論,只有與普世正教會共融,才能夠擁有完滿的恩寵和榮享天主之國永生的救恩。

只有正教會才是耶穌基督真正的、唯一的、獨尊的教會,無論是天主教,或是東方分裂的教會,或是抗羅宗,統統都不是教會的一部分。因為教會是耶穌基督的奧體,耶穌基督的奧體不可能被撕裂,分裂。所以,分離出去的人再不屬於教會,他們組成的組織也不能夠被視為教會真實的一部分,他們叛離則意味著放棄通向天國唯一的道路,選擇了淪喪和對真理的棄絕。

然而對於不同的團體,正教有不同的態度。

正教非常希望與東方教會(Church of the East)和 非卡爾西頓的教會(Non-Chalcedonian Church)實現完全的和解與共融。

世俗間通常以為曾經的基督教世界只發生過兩次大的分裂,即東西方教會,正教和天主教的分裂,還有之後抗羅宗在天主教世界的誕生。然而實際上,在第五和第六世紀,大公教會(包含東方和西方)就已經產生過分裂,上面提到的東方正教會(Oriental Orthodox Church)在那時從基督徒的主體中分離出去,它包含上面提到的兩個群體①②

東方教會(Church of the East),他們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伊拉克和伊朗——有時被稱為「亞述教會 Assyrian」、「聶斯托利教會 Nestorian」、「迦勒底教會 Chaldean」、「東敘利亞教會 East Syrian」

五個非卡爾西頓的教會(Non-Chalcedonian Church)——它們常被稱作「基督一性論派」:安提約基亞的敘利亞教會(所謂的「雅各伯Jacobite」教會),印度的敘利亞教會,埃及的科普特(Coptic)教會,亞美尼亞教會和衣索比亞教會。

正教會認為,與非卡爾西頓的教會的分歧實際上不存在。在1964年于丹麥奧爾胡思舉行的正教與東方正教會的會議上,與會雙方神學家商討之後聲明,分歧僅僅存在於遣詞的層面上,在基督論的本質上,雙方是完全一致的。在考擦與東方教會關係中,正教認為,與其說分裂是出於信理原因,不如說它是出於歷史的原因,雙方長久以來缺乏互相接觸,文化語言的隔離還有政治上的邊緣化。因此,如果雙方能夠在未來進行更多而具有建設性的溝通,這古代教會的裂痕很可能會被修復。

然而,正教會考慮羅馬天主教的情況的時候,情形完全不同。羅馬天主教與正教的內在分裂(神修上以及信理上)在1000年以前就漸漸出現,雙方首先不懂互相的語言,但是哪怕正教方懂拉丁語,天主教方懂希臘文,他們最後還是無法理解雙方。正教明確判定,天主教在關於三位一體論的信理中有著絕對的異端 — 「和子句」,在教會論聖統制的信理上,也有著不符合古代傳統和神學的異端 — 教宗首席權柄 。無疑的是,這兩點已經成為天主教的官方信理,由他們的「大公會議」所頒布,由他們的教化皇所宣信,已經完全成為他們的核心信仰。而天主教如果想要與正教共融,必須放棄這些異端邪說,在信仰上、聖事上達致共一個和諧。這對於如今的天主教是絕對不可能的。

正教認為,抗羅宗同樣是教外之外的異端團體,它雖然本身是敵對天主教信仰的,但是它卻是天主教的產物,它是「天主教所下的蛋」。天主教的信仰有著異端和謬誤,但是抗羅宗為了反抗其信仰的統治,卻走向了更加極端和毀滅一切的叛離,它解構了正確的聖經觀,教會論,聖事論,摒棄了教會的權威和大公會議。在正教看來,當它們摒棄聖事與聖秩之後,就再無可救藥。

實際上,很多正教的教父視抗羅宗的異端信仰危害遠遠大過天主教的謬誤,很多天主教在與正教相通和類似的地方,在抗羅宗處卻完全被歪曲和扼殺了,有著一種觀點認為(實際上也是普遍的感受):抗羅宗會將人引向世俗,而不是基督。

以下貼出俄羅斯正教會的官方聲明:俄羅斯正教會對待其它基督教派信徒的基本原則

正教聖人對抗羅宗聖經觀和教會論的批判:教會與聖經(奕欣譯)

正教神父對「唯獨聖經」的批判:唯獨聖經嗎?

——————————————————————————————————————————

以下是文化對比,先上視頻

不同宗派之間的文化差異,其實體現在「禮儀」 上面。其實我們所說的禮拜禮拜,就是禮儀崇拜。禮儀崇拜就是基督教文化傳統的最直觀的載體。禮儀崇拜的傳統本身就傳承自古代基督教會,在東方的正教和與之相對的西方的天主教分化成為兩條不同的文化傳統進路。

這禮拜其實完全是體現在聖體血聖事和公共祈禱之上。

正教之中,最核心的聖事就是主的晚餐 — 神聖事俸禮儀:中國正教會事俸禮儀釋義

東正教事奉禮儀

天主教那裡,這叫做彌撒聖祭Missa:信理神學-(三)論謝恩祭(彌撒)第一章 彌撒祭祀的實在性

missa-solemnis-rorate-ewtn-2007

要記住,基督教真正意義上的禮拜從來不是像抗羅宗那樣去他們的會堂裡面唱歌跳舞,牧師講道。基督教的禮拜(事俸禮儀和彌撒聖祭)無論是在東方的正教,還是在西方的天主教都是一個至聖的、無與倫比的儀軌,它是由耶穌基督親自立下的聖事,它是奧秘與無盡的恩寵的來源,因為在其中的聖體血禮中,借著司祭(鐸)之手,神父代表耶穌基督這大司祭,將祭品獻給上主,麵包(發酵的和無酵的)和葡萄酒神秘地轉化為耶穌基督真正的肉體,所有信友從這禮儀中領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體血,這就是天降的「嗎哪」,永生之葯。

要說是什麼使人類獲得永生的恩寵,那一定是這至聖而奧秘的聖體和聖血。

——————————————————————————————————————————

巨量圖片比較,多圖屠貓,謹慎觀看!!!!

正教會:

(包含舊禮派古羅斯禮)

============================================================================================================================================

天主教:

============================================================================================================================================

其實就抗羅宗路德宗為例子,他們也有聖事,也有彌撒,相信彌撒中的麵餅和酒轉化為耶穌基督的聖體和聖血,同樣敬禮聖像和敬禮聖母聖人。所以,難道不是後來的抗羅宗在裸奔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邪了么?

============================================================================================================================================

東方正教會(Oriental Orthodox Church):

在耶路撒冷的敘利亞的正統大主教Swerios Malki Murad

注意,以上圖片是東方正教會的「亞述教會 Assyrian」、「聶斯托利教會 Nestorian」、「迦勒底教會 Chaldean」、「東敘利亞教會 East Syrian」的集合,傳統可能不一樣,以上圖片包含了大致的四者。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東方的這些教會的主教會有和天主教一樣的「魚尾冠」,有一種解釋是,這種傳統是十字軍東征時期傳揚過去的,天主教的傳統有一種消滅異同的傾向,它會尋求統一而消除多樣化(比如它自身內部曾經有不同地區的傳統禮儀,後遭到教化皇的扼殺,統一變成了羅馬禮),因此,也許這些傳統是當時的天主教傳播過去,而保存遺留下來了。

五個非卡爾西頓的教會(Non-Chalcedonian Church):

以上圖片包含安提約基亞的敘利亞教會,印度的敘利亞教會。

單列一下科普特教會:

這裡坐在主教座上的,應該是科普特教會教宗的遺體

亞美尼亞教會:

亞美尼亞的主教和宗主教的主教冠很有可能就是受到天主教影響而發展成這樣的。

1900年的亞美尼亞宗主教

衣索比亞教會:

(完)

=====================================================================

這些各地不同的傳統都是基督教在傳播途中,信仰所結出的美麗果實,它們並不是和信仰毫無關係的、外在的「人的產物」,它們本身就是信仰的可見體現,是實實在在的信仰的產物。

在抗羅宗瘋狂滋生的今日,國人以為「基督教」就只是抗羅宗了,事實證明,如今國內流行的抗羅宗幾乎是近代的產物,它們不能傳承任何事物,也不能經地起歷史的考驗,它們與千百年來真正的基督教傳統沒有關係,所謂的摩爾門教,或者大陸三自抗羅宗,都是在抗羅宗異化越來越詭異的情況中產生的現代的產物,它們怎麼能跟「正統」聯繫上關係呢?


以前在A站寫的一個表,排版混亂,建議電腦觀看:

┏━━━━━━━━━━━━━━━━━━━━━━━━━━━━━━━━━┓

┃             亞伯拉罕一神教             ┃

┃                ┃                ┃

┃  早期基督教━━產生━━━古猶太教━━影響━━━哈尼夫思想   ┃

┃    ┃           ┃          ┃     ┃

┃   爭論          滅國━━猶太教     演化    ┃

┃    ┃                      ┃     ┃

┃ 耶穌人性、神性、屬靈等問題    從混亂的多神教到單一神靈崇拜 ┃

┃    ┏━━┻━━━┳━━━━━━━┓       ┃     ┃

┃  一性論     二性論     三性論   伊斯蘭教創立   ┃

┃    ┃      ┃       ┃        ┃    ┃

┃ 被宣布為異端 被宣布為異端   三位一體  哈里發繼承的權爭論 ┃

┃       ┏━━━┻━━┓    ┗━┓      ┃    ┃

┃   ┏━聶斯脫里派  科普特正教會 普世教會    政治鬥爭  ┃

┃  景教    ┏━━教會分裂━━┳━━┛   ┏━━┳┻━━┓ ┃

┃       東正教     羅馬公教會   遜尼派 ┃ 什葉派 ┃

┃        ┃        ┃     ┏━━━┻━━┓  ┃

┃      拜占庭滅亡    宗教改革  哈瓦利吉派  穆爾吉埃派┃

┃   各地自主教會┛       ┃               ┃

┃      ┏━━━政治分歧━━━╋━━━改革教派━┓      ┃

┃      ┃       羅馬天主教會      ┃      ┃

┃     英國國教      ┏━━━━━━━┳━━┻━━激進派 ┃

┃      ┃     加爾文派歸正宗    ┃      ┃  ┃

┃  ┏━━━╋━━━清教徒━━┛     路德派信義宗  重浸宗 ┃

┃  ┃  聖公會                      ┃  ┃

┃ 公理宗  ┣━━━分歧━━━浸禮宗   ┏影響━━━無政府主義 ┃

┃      ┗━━━脫離━━━循道宗   ┗━━━空想共產主義  ┃

┗━━━━━━━━━━━━━━━━━━━━━━━━━━━━━━━━━┛

東儀教會被我吃了,小宗派和很多異端我都懶得寫了,而且很多XX兄弟會我也不管了。


基督教只有兩個教派,一個叫自居正統,另一個叫邪靈異端。


曾經在微信@混子曰 上看過的同款問題

不客氣


題主所說的三自愛國教會不是一個教派分支,是一個政治組織,目的是把全國的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都統一管轄起來。但是在中國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沒有加入三自會的,被稱為家庭教會或者地下教會。同時,因為三自會的天主教不認可教宗的管轄,所以也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主教,而更類似亨利八世的英國國教。

真正被承認的三個分支是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新教。很多人口頭上的基督教其實指的是新教。


首先聲明:本人非專業人士

新答案:基督宗教分為七大派別(大致)1.公教,即天主教2.正教,即東正教3.聖公會,一般認為是新教,但由於他們自認為改革了的大公教會,所以單立一條4.新教,即宗教改革後的各個教派5.東方亞述教會,否認瑪利亞為天主之母6.東方正統教會,否認基督二性論7.各種亂七八糟教派(耶見、安息日等等),其中1234是正統信仰,567是異端(但據說科普特正統教會被撤銷了異端指控);12356保留聖統制,47沒有(瑞典信義宗保留聖統制)

以下原答案

基督教三大派別: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天主教分為拉丁禮和東方禮;東正教分歸各個互不相屬的牧首;新教七大教派:聖公會(它自認為介於新舊教之間),加爾文教,路德宗,長老會,浸洗禮會,公理會,衛斯理教。至於耶見,東方閃電那就是異端邪說了


題主這個分法有問題。摩門教不算基督教,三自不算一個教派,就是一政治組織。

一般分法是前三個,最多加上天主教東正教傳統之外的一些古教會。


個人認為,摩門教由於在聖經之外另立《摩門經》,不能算是基督教。而所謂三自,可以算是歸入新教。在中文世界,基督教特指基督新教。


別忘了亞美尼亞國教,人家是靠近基督教初創老家最近的基督教國家 除了塞浦魯斯之流


應該還有科普特正教會才對吧,所羅門後裔。


-

這個世界上有且只有一個正統教會:普世教會。

老天主教會、東方基督教會和聖公會是不正統,但不妨存在的教會。

至於摩門教和諸多新教教派,都是異端,不過是 more 或者 less 的區別而已。

-


推薦閱讀:

蜘蛛絲斷掉之後
基督徒如何紀念主的受難?
如何學習公/正教禮儀?
聖餅是什麼味道?
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國內的各自發展情況如何?為什麼國內會有人不知道自己所信仰的是那個教派?

TAG:基督教 | 東正教 | 天主教 | 基督新教 | 摩門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