シリーズ構成(系列構成)具體工作是什麼?

編劇的頭頭就是劇本統籌(シリーズ構成),製作的頭頭就是製作擔當(製作デスク)這樣理解對嗎?主要是看到了製作進行輔佐(單純只是司機吧)這種職務,感覺動畫製作分的太細了。很好奇這些非一線職務到底是幹啥的?


.

「シリーズ構成」這個詞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シリーズ」,一個是「構成」。

「シリーズ」來自於英文「 series 」、中文通常譯「系列」,但意義上有所改變,在這個詞中,指「一部作品」,比如一部動畫 13 集,那麼這 13 集就叫一個シリーズ。如果是 52 集,那麼這 52 集就叫一個シリーズ。同時,也保留了 series 的通常意思,即同世界觀 / 要素的複數作品,比如「高達シリーズ」。在用法上並沒有很嚴格的區分或者規定,約定俗成的情況比較多。

「構成」一詞就是字面的意思,把各種不同的元素組合在一起,延伸到創作上就是把內容組合為完整的「作品」。 和英文「composition」意思大致相當,可以直接理解為「創作」。

「シリーズ構成」一詞作為一個職位,單從字面理解,就是「創作整部作品的人」。

在日本動畫發展早期是沒有這個職位的,這個職位的出現是動畫製作工程化、模塊化越來越成熟之後,和「作畫監督」誕生的背景差不多。

當一部動畫作品由不同的編劇來具體創作不同集數的劇本時,就需要有一個專職統領全局,完整把握故事走向的人,所以就誕生了「シリーズ構成」這個崗位。「シリーズ構成」就是在劇本創作環節的「作畫監督」。

「シリーズ構成」通常是由專門的動畫編劇來擔任。對於有原作的改編作品,也會有原作者擔任「シリーズ構成」的情況,根據動畫公司、導演處事風格的不同,有時會讓專門的編劇和原作者共同擔任「シリーズ構成」,因為原作者很可能是不靠譜的,容易出事。

對於自身能力比較強,或者對作品控制欲比較強的導演,會自己兼任「シリーズ構成」(但有時也會下設首席編劇)。同樣的,也有的導演會有長期合作的編劇,他當導演的作品,通常會讓那個人當「シリーズ構成」。但是多數情況下,動畫的主創團隊都是動畫公司臨時招募組建的,各方各司其職是常態。

多數情況下,「シリーズ構成」是一部作品的首席編劇,在作品正式開始創作前,負責編寫故事梗概和每集的故事大綱。根據導演的意圖,確定每集的內容(通常是兩三句話的內容梗概),並協助製片人、導演物色其他編劇,對編劇作出寫作指示。在動畫開始進入前期製作的時候,負責對每集的劇本進行技術層面的把關,提出具體的寫作要求和修改意見等等,是「劇本朗讀會」(高層對劇本進行評判的會議,會有電視台製片人、原作者、導演等參加)的主要參加者之一。同時「シリーズ構成」自己擔任部分集數的編劇也是常態,在一季度的深夜動畫中,「シリーズ構成」擔任全部集數編劇的情況也不少見。

而具體到不同團隊情況就千差萬別了。

有的導演自身並不是創作故事的專家,會需要一個對創作故事特別在行的編劇幫他為故事內容把關;或者導演對這個編劇絕對信任,可以把故事都交給他,自己把精力放在演出方面。這種情況下,「シリーズ構成」的壓力會比較大,定位上已經去到「負責故事的副導演」這種感覺的位置了,需要做的事情很可能牽涉到實際的製作層面。

比如上江洲誠自己在 twitter 上談「シリーズ構成」的工作時,說到自己要考慮到製作預算,再和導演商量安排多少戰鬥場景。在場景描寫上,也要考慮到實際能不能畫出來,或者成本有多高。比如場景安排多少個,戰鬥安排多少場,能不能有大場面等等。老資格的動畫編劇多多少少都會有類似的能力,他們清楚動畫的界限在哪裡,能夠看菜吃飯。

比較一般的團隊由導演全權負責,「シリーズ構成」就是負責落實導演要求。而由於不同導演對劇本的要求不同,細節上也會有差異。比如戰鬥類的作品,有的導演會喜歡在劇本上明確動作場景,這時就要寫得比較多;有的則是傾向於交給分鏡、原畫來具體處理,就不會寫太細。不同團隊不同成員配置會千差萬別。

而有的由原作者兼任的「シリーズ構成」,不管製作層面、不管媒體特色任性大寫特寫的不是沒有。因為是原作者,導演往往也很被動。有專門的編劇一切的情況還好點,如果是完全放任原作自己來的話,製作團隊可能就只能拚命擦屁股了,那樣的作品你們也看過的。


推薦閱讀:

DAY4:安利,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死小孩
經典動畫回顧之2006篇

TAG:動畫製作 | 日本動畫 | 動畫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