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NBA球隊打客場的時候選酒店的標準是什麼?

剛剛在虎撲上了解到一種觀點,前十的連勝紀錄有八個是2000年以後的,有人提出這是應為球隊打客場是住宿環境變好了,不再住一般的連鎖酒店而是住更加高端的酒店。我想知道哪位大神了解這些球隊一般住什麼樣的酒店?


是否有聯繫見仁見智。但單論住宿環境的話:是的,變化很大。一切都源於球員工資和聯盟收入的巨幅增加。

縱向比較的話,可以看看聯盟每日津貼(Per Diem)的變化。1967年時聯盟的每日津貼是$7-8,而上個賽季則有$124之多。橫向比較的話,上賽季NHL球員每日津貼是$101,而MLB球員則是$99,可以拿來參考。

當然,現在的津貼對於球員來說已經是九牛一毛了,大多數球員都會把津貼送給他們的訓練師以示感謝,另一些則會把裝有津貼的信封留在球隊大巴和酒店房間作為小費。

30年前的NBA球隊大多是選擇快捷連鎖酒店,Holiday Inn和Hampton Inn是最普遍的選擇。那時候兩個球員共住一個房間是非常正常的慣例。而現在的NBA聯盟里,大概只有一些新秀還會遇到這種情況,不過在低級聯盟和其它幾大聯盟兩人住一個房間還是蠻常見的事情。

而現在聯盟里的球隊都不差錢,酒店選擇上錢不是大問題。老牌高端酒店諸如Marriott, Ritz-Carlton, Four Seasons,
InterContinental等等自然都是不錯的選擇,一些球隊也會願意選擇床位足夠多的Boutique Hotel。

在客場有簽約酒店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密爾沃基和明尼蘇達這樣的小地方選擇面會窄一些,而在諸如邁阿密這樣的旅遊度假城市和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可選擇的目標就多如牛毛了。接待NBA客隊這種生意算得上是非常肥美豐厚的,尤其對於一些中等規模的新酒店來說:球隊住宿一晚的包房在40間左右,費用保底$15000。附帶宣傳效果的話更要加分。

當然,基本條件還是要滿足的。畢竟都是七尺大漢,挑選酒店時很多細節都是要注意的。床的尺寸是肯定要滿足的,當時火箭隊就曾經為姚明找不到足夠長的床位換過酒店鬧出過新聞。房間高度和浴室噴頭高度也是必須要滿足的前提,必須跪著才能淋浴的話大佬們可是會生氣的哦。如果因為酒店設施的原因導致受傷球隊後勤可就要背口大鍋了。設施和便利程度自然也在考慮之內。而如果客場比賽時,球員在當地有自己的房子,也是可以自由決定各回各家的。


作為在年年接待NBA的酒店實習過的一枚學生來說,NBA公司里會有不少於十人在半年內不間斷來,(畢竟N多酒店的sales marketing會聯繫啊),比較價格,比較服務質量,也會看你一線工作人員,主要是GR英語程度。。。 而且NBA簽酒店也不是一年一次,而是簽一段時間的


推薦閱讀:

復古青樓在如今是否有商機?
北京有哪些有意思的酒店?
經濟型酒店(7天,如家,漢庭等)是否存在忠誠顧客?這些酒店的顧客多為品牌導向型還是為利益導向型?

TAG:NBA | 酒店 | 籃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