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牆者

二戰結束,苦難仍不見盡頭:冷戰的鐵幕迅疾落下。

自1945年起,每年都有幾十萬人從東德逃往西德,為阻止人民用腳投票,東德決定圍繞西柏林建造一堵界牆,工程代號中國長城第二,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

1961年8月13日凌晨,與西柏林接壤的東柏林的街燈突然全部熄滅,無數輛軍車的大燈照亮邊界線,準備充分的數萬東德士兵和工人僅用6個小時,就在東西柏林43公里的邊界上築成一道由鐵絲網和水泥板構成的屏障。

鐵絲網即將封閉之際,一個參與行動的東德士兵預感到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突然躍過鐵絲網投奔西德。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記者彼德?列賓用鏡頭捕捉住了這一經典時刻:

2001年,柏林牆開建40周年上映的德國影片《逃出柏林》(《通向自由的通道》),片頭即紀念這一瞬間。反覆比較彼德?列賓的照片和影片的定格畫面,東德士兵的外表,假裝點煙,突然起身、迅跑,最後躍過鐵絲網的姿態,和照片如出一轍。

當然不是每次逃亡都能這麼幸運。否則,不用等到1989年柏林牆倒塌,東德就已成為歷史名詞。

《逃出柏林》根據真實事件改編,36個青年和一位23歲的姑娘,為營救身陷東德的至愛親朋,發揚大無畏的鼴鼠精神,大挖社會主義牆角,從西柏林一所房子後院的廁所(電影里是一個廢棄的工廠)挖過柏林牆,直挖出一條深12米,長145米的地道,救出57名東德人。

柏林牆1964年完工,全長170多公里,一直延伸到整個東西德邊界:平均牆高4.2米,厚50公分,封死了192條街道。其外圍是一道3.5米高的通電鐵絲網,鐵絲網與柏林牆之間有50米到100米寬的無人空地,設有300個觀察炮樓、22個暗堡,數千個電子眼和250隻警犬,以及無數的防汽車壕、反坦克路障、電網、地雷和自動射擊裝置。

黑暗與光明,自由和專制,一牆隔開兩重天。德國的當代史研究中心證明,為了越過柏林牆,投奔自由,有270名到780名東德居民被打死。還有統計數字表明:5043人越牆成功,260多人受傷,約6萬人被指控為「企圖叛逃」而遭到為期平均16個月的監禁。

1963年6月25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西柏林發表演講,自豪地宣稱自己是一個柏林人:「自由困難重重,民主並不完美,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壘起一堵牆,把人民擋在其中,阻止他們逃離我們。」他認為柏林牆「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堵不是防範外敵,而是防範自己人民的牆」 。

需要給總統補充的是:中國長城不僅防範外敵,也是皇權閉關自守、「不許片帆下海」的物質保證。文化、種族、時代如此不同,但獨裁者總是驚人地相似。

影片難以抑制對東德安全官員和軍警的厭惡,著力表現專制鷹犬的冷血,個個面目猙獰,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藝術品質,反面人物千篇一律,略嫌單調。

除了《逃出柏林》表現的鼴鼠方式,東德人還用跳牆、翻牆、開車撞牆、自製潛水艇和熱氣球偷渡、小汽車或行李箱「夾帶」、游泳、喬裝打扮等五花八門的方式投奔自由,其間的血、眼淚和歡笑,實難盡述。

最為慘烈的莫過於撞牆:1961年,新建的柏林牆還不是很堅固,輔助設施也有待「完善」,撞牆事件多達14起:衝過去就是自由!

穿越必不可少的槍林彈雨,已然是自殺,再全速撞擊水泥牆,無疑是雙重自殺行為。

有個叫布魯希克的東德司機身中數彈,仍然緊踩油門,大客車在彈雨中一頭撞開了柏林牆,沖入了西柏林。夢寐以求的自由的風,在布魯斯克年輕生命的最後一刻,穿過擋風玻璃的19個彈孔,吹拂到了他的臉上----

值得嗎?除了布魯斯克,誰有資格回答?千百萬為了陌生人的自由和解放長眠不醒的無名烈士,他們,又值得嗎?想起北島的詩句:

可是你還在不停地問

這是否值得當然,火會在風中熄滅

山峰也會在黎明倒塌融進擯葬夜色的河

愛的苦果將在成熟時墜落此時此地

只要有落日為我們加冕隨之而來的一切又算得了什麼

那漫長的夜

輾轉而沉默的時刻

自由為不屈的生命和靈魂加冕!我寧願相信布魯斯克認為自己值得,因為,自由----

自由!多麼美好啊,一聲自由,已令多少熱血男兒愴然淚下!

柏林來的女醫生

柏林電影節常客佩措爾德,《耶拉》捧得最佳導演獎,《芭芭拉》梅開二度。兩部影片均以女主在動蕩不定的車廂內的鏡頭展開,似在暗示一顆驛動的心。

《芭芭拉》節奏舒緩,鏡頭非常克制,像推倒柏林牆前的東德一樣沉悶、壓抑,凄清的風景、枯燥的工作,如影隨形的秘密警察和線人,該死的生活!影片準確地傳遞出了時代的密碼,出獄後從東柏林下放到鄉村的醫生芭芭拉,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架勢,屢屢挫傷同事萊澤爾的好意,既是自我保護,也是另一番「好意」的表達:一直都在計划出逃的她不想有任何牽掛,不願連累任何人。

老大哥一直在看著你,哪怕你來到了鄉下。公事公辦的例行檢查如此令人痛苦,不僅探察房間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還要戴上手套深入你的體內。很難說這種對監視對象的莫大羞辱給檢查人員帶來了何等快感,也許他們只是不願、也沒有能力思考自己的行為究竟意味著什麼。

不難想像,在這種恐怖、高壓的環境中,來自集中營的少女一句「我要離開這個該死的國家」對芭芭拉心靈的震撼,兩顆孤獨、悲憤、嚮往自由的心緊緊擁抱在了一起。芭芭拉為少女朗讀《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盡量延長她的住院時間,後者更是視其為保護神。

萊澤爾推薦給芭芭拉的小說《鄉村醫生》充滿寓意:女孩即將離世,最後的願望是一嘗愛情的甜蜜,又老又丑的鄉村醫生滿足了未經人事的女孩,成為甜美愛情的替代物;芭芭拉放棄唯一的出逃機會,何嘗不是將一切美好的情感寄托在了少女身上!

同樣以東德時期為背景,《芭芭拉》名氣不如《竊聽風暴》,藝術品質卻提升了好幾個檔次。《竊聽風暴》獲獎無數,並斬獲斯卡最佳外語片,好評如潮。但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個電影,它顛覆了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好的制度令壞人無法為惡,壞的制度讓好人變成禽獸。

斯塔西(東德國安部)檔案聯邦管理局信息部主管F?rster評論《竊聽風暴》:「魏斯樂這種情況我在真實世界裡從沒聽說過。事實上,斯塔西的制度也決定了不可能出現一個魏斯樂,沒有一個人能獨自做出這麼多的重要決定,每個人都被其他人牽制和監視著。」這正是《竊聽風暴》最大的敗筆:特工良心發現的過程過於簡略,行善顯得太過容易,欠缺說服力。

想了解鐵幕下人們的生活、心態,《芭芭拉》顯然是比《竊聽風暴》更好的選擇。《竊聽風暴》攝製組跑到很多東德的機關大樓取景,惟獨遭到監獄博物館館長的拒絕,理由是該片不符合史實,整個東德歷史,像魏斯樂那樣良心發現的秘密警察一個都沒有。良心發現、雪中送炭只是傳說,世界一片黑暗,善良的人也會變得麻木,成為暴力機器的一個齒輪,釋放獸性以獲得某種安全感:只要正常運轉,齒輪是不會被淘汰的。

《竊聽風暴》虛假的溫情令人噁心,這種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刻意將複雜的人性簡單化和美化的態度,對觀眾真切地認識那段可怕的歷史會產生誤導。在自由創作的環境中,《竊聽風暴》顯然太過矯情和幼稚。

倒不是說非要把東德特工都描繪成魔鬼才更符合歷史的真實,但任何人的任何重大轉變,必定有著重大的原因,不是竊聽一首詩歌或幾場他人的談話就能搞定的。藝術家必須提供足夠的線索,讓人物觀念的變化形成內在的合理的邏輯,這是尊重觀眾的最起碼的創作態度。

相形之下,《芭芭拉》對特工的處理就較為令人信服。

影片一開場,老特工諷刺芭芭拉「不會早一秒鐘上班」;做身體檢查時,對芭芭拉的哀求無動於衷;只有妻子彌留之際,他才真情流露,對醫生和前來看望的親友充滿感激,證明自己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藍色的血液。但是,他不可能因此就洗心革面,願意為了他人的幸福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

萊澤爾和芭芭拉的感情發展自然、可信,前者的善良一點一滴地融化了芭芭拉那顆拒絕融化的心。線人密布、人情易老,將千金難買的出逃機會讓給少女,不只是責任、同情和憐憫,也含有對萊澤爾的眷念,芭芭拉的行為邏輯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無論多麼嚴酷的境遇,也無法徹底摧毀人性的善良,而現實越冷酷無情,嚮往自由的心就越加強烈。《泰晤士報》報道,至少有37名東德邊防軍在越境時遭到射殺。

一座監獄,如果連看守都要不惜一切代價逃離,它的末日還會遠嗎?

最後的舞者

1961年生於山東青島的李存信,2003年9月在澳大利亞出版了自傳《Mao』s Last Dancer》,連續130周佔據澳洲暢銷書榜,大陸2007年出了漢文版《舞遍全球——從鄉村少年到芭蕾巨星的傳奇》。

2009年10月,根據《Mao』s Last Dancer》改編的同名影片上映,扮演李存信的小演員,那雙充滿希冀和渴望的眼睛,彷彿中國凝視未來的窗口。李存信的傳奇人生,不只是一首勵志的戰歌,還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艱難而曲折的進程。   

李存信9歲前沒穿過鞋子,長年不知肉味。1972年,他幸運地被江青擔任名譽校長的北京舞蹈學校選中,人生從此改變。   

「水會沿著鐵管自己過來,而不是用水桶從井裡打上來!」北京的一切都令李存信感到新奇,最重要的是大米飯管飽,還有肉和新鮮水果,與老家以地瓜干為主糧的生活相比,簡直是人間天堂。然而,嚴格的紀律、枯燥而艱苦的舞蹈訓練、對親人的思念,令李存信不堪重負。母親的話語一次又一次地在他耳邊響起:「家鄉只有飢餓,不要回頭!」   

家庭無條件的愛和巨大的精神支持、舞蹈學院的老師、休斯頓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都是改變李存信命運的天使。

「跳得還不錯,但槍在哪兒?手榴彈呢?它所代表的政治意義又在哪兒?」江青觀摩了舞蹈學校為她特別安排的表演後,希望芭蕾能與樣板戲結合在一起。為此,學校規定演員每個場景必須用一個視死如歸的凝視來結束,凸現「閃亮的風采」。芭蕾要求的柔軟與現代京戲強調的陽剛,簡直令人無所適從。

中國文化注重意境的渲染和內斂的精神氣質,怎樣恰如其分地表現西方王子高傲、自信的風度,讓李存信備感困惑。為保證練習舞蹈的時間,他一度打算辭去共青團支部書記的職務,但老師們勸他不要放棄對藝術道路很重要的政治身份。多年之後,他才發現老師的這個建議有多麼重要。

1979年,李存信獲得了去休斯頓芭蕾舞團學習的機會。第一次坐飛機的他,要求自己洗盤子遭到空姐的謝絕。1981年4月,李存信在回國前夕與伊莉莎白結婚,為了愛情和藝術,決意留在美國。無法想像,你只有被迫想像:他的這一決定驚動了中美高層,成為萬眾矚目的頭號新聞。

影片表現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挽留」李存信的場面相當「克制」,事實上,他被四個保安抓住手腳不由分說地抬進了頂樓的一間小屋子。美國副總統老布希的夫人芭芭拉,是休斯頓芭蕾舞團董事會成員,經老布希直接與鄧小平聯繫,中國方面決定由李存信自己決定去留。李存信向張副總領事表示歉意,從後者的眼神中,「看到一絲不易察覺的理解」。

除了毒品,願意嘗試西方一切新事物的李存信,以為自己「永遠地失去了爹娘、六個兄弟、朋友和祖國」,但中國改開的速度超乎他的想像。1984年12月18日,在老布希的幫助下,李存信的父母獲准赴美探親;1988年6月,中國張開自信的懷抱歡迎李存信夫婦回國,夫婦二人為父老鄉親現場表演《胡桃夾子》中的弧線托舉,山鄉沸騰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詮釋了一個人和一個國家的命運。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是每個人的天賦權利。李存信與他的祖國一起告別了毛時代,在這個意義上,他的確是「最後的舞者」。錯過了無數機遇的中國,再也不能與現代文明失之交臂。


推薦閱讀:

送給你們的私藏高分電影第一輯
「戰狼2」在奧斯卡的對手之一,這部電影你打幾分?
吸血鬼被人類獵殺,看得我熱血沸騰
力薦5部8.5分以上佳作,就讓這些電影治癒你
刺殺蓋世太保 | 在二戰第一刺殺里看人性的怯與怒

TAG:电影推荐 | 柏林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