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半的兒子很抑鬱,我該怎麼辦?」——來自陳棉棉的回答(分析篇)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Alice)。本期主題是關於兒童抑鬱「隔代育兒焦慮」的現實案例分析篇。本文案例來自於一位父親(以下稱他為F先生)的親身體驗,發布內容已經經過F先生本人同意。文中所有的姓名均為化名,人物配圖全部來自網路。

本文章在禁止任何公眾號進行轉載和任何形式的改寫(違者請按照作者標準支付稿酬),個人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首先要聲明,這篇文章絕對不是要批判或者責備任何人的任何教育方針(我本身也沒什麼了不起,不具備居高臨下指點江山的立場)。

發表此文的目的,一是對於F先生來信的回應,就他擔憂的問題提供一些我的看法;二是希望給處境相似的其他讀者一點信心,畢竟你不是一個人。

希望我的文章能提供一個看問題的新視角,更希望它能拋磚引玉,引發大家對於「兒童抑鬱」和「隔代育兒焦慮」的關注。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1. F先生的父親角色及其成功之處

首先,我想要肯定的是,F先生和F太太在處理和小宇的親子關係方面,很多地方都做的非常非常好,有很多大家可以借鑒的地方。

比如,當小宇早晨不想起床並且很不開心時,F先生並沒有責罵他,而是耐心的和他溝通(是不是餓了,是不是做噩夢了,是不是不想上幼兒園啊?),當了解到小宇是因為沒睡好而不想起床時,F 先生充分的接納了孩子的情緒(跟爸爸講講,爸爸不會責怪你,媽媽也不會責怪你,有什麼問題,爸爸幫你解決),安撫了小宇,並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晚上爸爸還講故事,不過,有一點要求,不能太晚睡,早上起來不哭臉,爸爸每天晚上講故事給你聽」)。

這件事對於小宇和F 先生的意義很重大。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彌合疏遠親子關係的契機。小宇從原本對父母的「不太信任」和「不夠親密」,漸漸開始向「可以信任」和「能夠親密」轉化。後來,正如F 先生的信中講到,小宇為了其他事不開心的時候,會更願意同父母有效的交流,而不是把父母推開。

第二,F 先生和太太下定決心要自己承擔養育小宇的責任(我們不知道會不會帶小宇帶的好,肯定會有很多問題,我們會反省,我們會坦然接受結果,並勇敢承擔責任」)。

在這一點上,我是十分認可的。即使是在客觀條件不是那麼優越的狀況下(F 太太為了小宇辭去了工作,做全職媽媽,家庭收入肯定因此而減少),F 先生仍然能頂住壓力,堅持以自己所認可的方式養育孩子,這是很了不起的。我也相信,父母親自撫育自己的孩子,即使有做得不夠完美的地方,對孩子的成長而言仍然是最好的。

為什麼?撇開血緣和親情不談,父母仍然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人,因為孩子正是夫妻雙方的結合體。孩子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從他/她身上能看到許多自己的影子。

在吃飽穿暖的前提下,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事無巨細的管束和無微不至的照拂,而是共同玩耍、共同成長、相互理解、並能視其為成長楷模的夥伴。父母正是最好的人選,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不斷磨合、共同成長的。

孩子所經歷的挫折,父母也曾經經歷過,因此能為孩子實時提供最好的引導和協助;父母所承擔的辛勞和責任,孩子在身邊一一看在眼裡,會因此更崇拜和理解自己的父母,並逐漸學會承擔自己份內的責任。

因為如此,當孩子已經不滿足僅僅被照顧生活起居時,當孩子需要被長輩體恤心情時,你覺得誰會做得最好?

第三,在F 先生同小宇的爺爺奶奶關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F 先生仍然能夠對他們保持尊重,充分地認可了爺爺奶奶對小宇的愛與付出,以比較冷靜客觀的態度和他們進行溝通、分析問題,並提出明確的期望(我們和你們都是愛著小宇,關心著小宇。不要讓愛成為小宇的負擔。)。

F 先生願意將小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僅僅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認可他是一名對孩子負責任的父親。我們必須明確一點,那就是負責任的父親不需要是一名完美的父親。完美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詳細分析請參考我知乎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的另一篇文章「做60分的父母」)。

第四,F 先生的學習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尋求外界幫助的能力,都是我很佩服的。從他的來信中,我可以看出他一定是自己系統的學習過兒童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知識,對於應該怎樣對待孩子也有一套比較科學的方法論。

比如,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專註力,他是這麼和小宇爺爺建議的:「讓孩子跟自己的玩具呆在一起,關注但不打擾(不主動打擾,在孩子沒有主動要求幫忙的情況下,看著他玩)。在安全的前提下,不干擾孩子的自娛自樂,讓孩子學會一個人玩耍,慢慢的孩子就會形成初步的專註力。

在F 先生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兒子小宇身上出現了一些兒童成長期的問題時,他有迅速的對此做出反應:反省了自己的育兒方針、決定加強和孩子的情感聯繫(Bonding)、調整目前的家庭模式(和爺爺奶奶溝通,改善小宇的生活規律)、尋求外界的幫助(給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諮詢我的意見)。

這是一個很健康的態度。我們所有人的生活中,都會不斷出現新的階段性的問題;出現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去正面面對它和解決它。

2. 小宇的行為能證明他不正常、或者說他有心理問題嗎?

說到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讓我們回到小宇的行為本身。小宇的行為能證明他不「正常」、或者說他有心理問題嗎?如果有,孩子的心理問題很嚴重嗎?

這些問題的確切答案,正如我在給F先生的回信中提到的一樣,需要小宇接受專業人士的診斷和長時間的觀察。僅僅憑此來信,我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如果F先生實在是很擔心,我會建議他帶小宇去靠譜的大醫院找經驗豐富的兒科醫生、或者專業的兒童心理醫生進行諮詢。

我無法對小宇的行為進行診斷,不過,如果說從我的經驗角度出發,也許能夠給F先生提供一個新的看問題的視角。

兒童時期常見的焦慮,大多數源於童年創傷的經驗、自我身份認同感的矛盾,或者是有某些需求未能得到及時的回應和滿足。一個看似抑鬱的孩子,背後往往有數十種不同的形成因素;而採用何種方式來對待這些因素,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後果。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建議訪問一個叫ADAA(Anxiety and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美國心理協會網站。如果習慣閱讀中文,可以去搜紐約時報中文網上的一篇文章《學齡前兒童也會得抑鬱症嗎?》

讓我們來詳細的看看,小宇身上存在的讓F先生最擔心的幾個問題。

(1)注意力不集中

小宇的注意力維持時間大概在五分鐘左右或略長。我說的這個專註時間是他完全不做其他的事,專心只做一件事的時間。比如看書,比如手工,比如看電視。我們經常以為小宇在看電視的時候很專心,因為他經常在看電視的時候能一直看,說話也聽不見,喊也喊不動,其實並沒有,那只是他情緒低落或者放空的時候。

看得出來,F先生覺得小宇的注意力維持時間太短,對此不太滿意。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5至6歲的兒童的注意力通常能維持多久。

根據兒童發展理論,5至6歲的兒童在參與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時,大約能將注意力一口氣維持10~15分鐘,並且在這段時間內能夠主動屏蔽來自外界的干擾。至於他們不感興趣的活動,他們或許可以勉為其難的勉強自己參與5~10分鐘,然後注意力就完全渙散了。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對於活動不感興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任務對於他們來說過難(挫敗感)或者過於簡單(無聊感)了,或者任務不符合他們的認知階段,又或者他們在進行任務的過程中缺乏成年人有效的引導。

有一些教育家會這樣建議一線幼兒教師:如果要按照年齡段來設計兒童的課程與任務,最好遵循一個大原則,即活動的時長(分鐘)不要超過兒童的年齡。比如,5歲孩子的任務維持在5分鐘左右,7歲孩子的人物維持在7分鐘左右,以此類推。如果是非常有趣的活動,則另當別論,孩子們出於興趣,可以堅持大約30分鐘。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的個體往往充滿差異。

比如,我在6歲的時候很能靜得下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要給我一本有趣的故事書和一小碟零食,我可以安安靜靜地在窗戶邊坐一下午(~~現在想起來我還真是好帶的小孩~~)。可是,在我不喜歡的體育課上,讓我多堅持5分鐘我都痛苦不已。我也見過很多人和我完全相反。

總而言之,對於5歲半的兒童而言,喜歡的事怎麼樣都能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再怎麼努力恐怕也堅持不了。以小宇的例子而言,強迫他背誦「國學經典」,肯定是引不起他的興趣的。他不喜歡,又無法反抗長輩的權威,只能靠「消極怠工」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了。

結論:小宇的注意力維持時間(5分鐘)是沒有問題的。

(2)口頭禪是「不要」

「他現在有上舞蹈班,舞蹈班上完了讓他稍微表演一下學的什麼,他也拒不表演。

日常生活中,有一次他去玩攀岩,其實他可以爬的很好,因為有過順利登頂的記錄,那一次我說了句,你要小心一點,努力爬到頂上去哦,加油,他馬上給我一個很難的表情,說他爬不上去。

在這裡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兒童的心理。五歲多的兒童,正是自我意識和自尊心爆棚的時期。這個時期,和他們的社交原則是:「先建立關係,再提出要求」。

如果還沒有建立足夠信任、足夠親密的關係,就貿然的對他們過於親熱或提出要求,通常我們會分分鐘被打臉。相反地,如果我們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就打好了關係的基礎,他/她會完全對我們敞開心扉,和我們分享秘密,為我們帶來無盡的歡樂和感動。

回到小宇的事例。小宇在童年時期由於客觀原因並沒有和父母長期生活在一起,他是在五歲左右才開始和父母朝夕相處。因此,小宇和爸爸媽媽的親子關係的基礎是不夠的。

我記得,F先生說過,目前小宇的爺爺是小宇生活中最重要最親密的人。也許換一種方式和小宇交流,讓爺爺去問他最近在舞蹈課上學會了些什麼,結果會有很大的不同。小宇的爸爸媽媽也不用灰心,從現在開始好好的和孩子建立信任的親自關係吧,相信情況一定會有所改善。

至於小宇在攀岩時故意不肯爬上去,未必就是一種逆反心理,有可能只是一種撒嬌和測試,想看看父親對此的反應如何。這是人類在幼兒時期就會耍的小把戲:學走路時跌倒了,先抬頭左右瞄一瞄,看到有父母在身邊,就忙不迭的哇哇大哭,好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如果周圍沒有人在,也就忍痛自己爬起來了,嗚咽幾聲也就好了。

正如嬰兒會在喝奶時撕咬母親的乳頭,故意讓母親疼痛,通過母親對自己惡劣行為的包容來獲得安全感。孩子只有在父母通過了自己的「厭惡測試」之後,才能確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每個孩子都想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不是無條件的愛著自己?如果自己摔倒了,父母會不會在身後保護著自己?如果自己把父母弄痛了,父母會不會仍然喜愛和包容自己?如果三個答案都是「是」,孩子就能夠建立內心最基本的對世界的信任。

結論:希望F先生對小宇耐心些,多些寬容和理解,早日通過孩子的「好父母測試」,相互之間建立更好的親子聯繫。

(3)對橡皮泥四角龍的陰鬱解讀

看過上一期文章的讀者,一定對下面這一段對白有印象,關於小宇和父親對橡皮泥四角龍的詮釋:

F先生:你捏的四腳龍怎麼只有一個人啊?

小宇:他是只有一個人啊。

F先生:他一個人玩什麼啊?有沒有看電視啊?

小宇:沒看電視。他一個人躺著。

F先生:他有沒有朋友啊?

小宇:沒有。

F先生:他有沒有爸爸媽媽啊?

小宇:沒有。他沒有朋友,爸爸媽媽都死了。

F先生:……(沉默)那他一個人在家幹什麼?

小宇:他在睡覺。什麼也不想做。他沒有朋友,他就一個人呆著。

「他沒有朋友,父母都死了。」聽起來挺可怕的是嗎?在很多精神分析的書中,都會把這句話解析為「孤獨的個體(抑鬱症患者)對自我處境的投射」。我想,這也多半是F先生最擔心小宇的地方。

然而,事情真的是如此嗎?這句話是出自一名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還未發展成熟的兒童,所以,我們應該從兒童心理的角度出發去解讀他這句話的意思,而不是套用心理學家的術語對他進行「過度分析」。

由於我的工作就是和兒童打交道,他們常常讓我意識到,天真爛漫的兒童會毫無機心地說出一些多麼匪夷所思、奇思妙想、有時甚至有些「驚悚可怕」的話來。用成年人的角度去評判一個孩子的行為,是不合時宜的。

比如,之前有個家長和我描述的5歲女兒把他嚇著的故事。

在一個溫馨的周末早晨,一家人都醒了,在客廳里各自其樂融融的干著自己感興趣的活計。妻子在煎蛋和烤麵包,家裡瀰漫著一股咖啡的香味兒。他自己在靠在沙發上看雜誌,女兒在地毯上玩洋娃娃。

突然,這個小姑娘站起身來,走向他,笑容甜美的問:「爸爸,等你死了以後,我能把你切開看看裡面嗎?」

當時他驚愕的看著女兒,再看看妻子,發現妻子的臉色也發白了。幾秒之後,他鎮定的對女兒說:「當然可以,寶貝兒。不過你一定要確認那時候我真的死了哦。」女兒一臉興奮的點點頭,跑開了。

後來,他們家對這件事一笑置之。後來這事兒還被這位家長拿來當笑話到處給大家講。

回到小宇的例子。雖然我並不知道他說自己的四角龍「沒有朋友,父母都死了」究竟是意味著什麼,但如果讓我從最常見的角度來分析這件事,我認為小宇有可能只是對於恐龍感興趣,所以預先懂得了一些關於恐龍的知識,並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說了出來。在一名五歲半的兒童眼中,他很難用標準的學術語句來描述「恐龍滅絕了」的事實;取而代之的,他用兒童化的語句來表述他對於四角龍的認知,即「它沒有朋友,父母都死了」。

因此,如果 F先生真的想了解小宇的想法,最好的辦法是創建一個相似的環境(再次帶去藝術中心或者在家一起玩兒橡皮泥),並引導小宇回顧之前創造四角龍時的情景,然後很自然的和他再次談論那隻四角龍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它沒有任何朋友和家人。如果小宇願意,這次還可以和爸爸一起開心的捏橡皮泥,看看這一次他會賦予四角龍什麼樣的新故事。

如果小宇的詮釋和上次一樣,可以請他詳細的解釋他的所思所想,獲取多一些的信息。

結論:要通過進一步地觀察小宇的行為來分析他的心理狀況,而不是貿然給他扣上一個「兒童抑鬱症」的帽子。

(4)陰鬱的繪畫作品

下面的這兩幅畫都由F先生提供,一幅來自他朋友的女兒,一幅來自小宇。

F先生憂心地說:「通過兩幅畫的對比,我兒子作品裡的陰鬱很明顯。」

而我能從這兩幅繪畫作品中觀察出什麼呢?

左邊的作品看起來出自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繪畫色彩豐富、明麗,圖案是很典型的兒童作品中的太陽、河流與花朵,體現出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我腦補出的畫面是這個小姑娘在家裡一定備受寵愛,有許多顏色艷麗的衣裳和玩具。

右邊的作品,看起來則「老成」的多。與其說它是一幅兒童繪畫作品,不如說它更像算數練習冊中的某一頁。小宇的圖畫作品中充斥著數字和計算題,甚至小宇還給數字都打好了格子。仔細觀察,我們還能看出,小宇寫的數字都是按照順序進行的0、1、2、3、4、5、6……說明平時他進行了大量的數字練習。

在Lisa B. Moschini所著的《繪畫心理治療》中,她說:

藝術不會審查和扭曲。相反,它允許自由的釋放。……人們放棄了用一生小心發展而來的偽裝性語言,心靈被投射在白紙上——這不僅僅是個體自我概念的反映,還是個人對他人概念的反映。

那麼,在自由繪畫的創作過程中,是什麼因素導致小宇在本該任由想像馳騁的畫紙上打上格子,「畫地為牢」的?

兒童的繪畫作品,一定體現出他/她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事物。按照F先生的來信中的信息,加上這幅圖畫,我相信小宇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是被限制了自由玩耍的時間用來做數學習題和背誦古詩,並且這個過程應該是從年幼時候(三四歲時在爺爺奶奶的監督下)就開始了的。

我個人對於這種剝奪兒童玩耍的時間的做法很不以為然,因為我相信,孩子是需要在玩耍中學習認識世界的。學習知識固然要緊,但更應該培養的是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些包括觀察、想像、假設、實驗、社交、運動等能力,而不是讓孩子生搬硬套的記住一連串古詩名句和算術題。

過早的開發智力一定好嗎?當然不是。因為兒童有他/她自己自然的發展階段和成長節奏,我們不應該強迫他們走得更快,而應該鼓勵他們走得更穩。

我無意批判小宇的爺爺奶奶實施的教育理念,因為我相信他們一定是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給了小宇他們所認為的最好的東西

小宇爺爺在給F先生的回信中,有一句話是我覺得有道理的:

(小宇)讀過的古文經典你們都沒有讀過,只是他年齡小,還不懂,但會有懂的一天。他會有欣賞美的那一天,會有引起情感共鳴的那一天,當然,前提是不要讓它們被忘得乾乾淨淨。

唐詩等國學經典一定要背誦嗎?不一定。如果家長一定要求要背,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不過,強迫讀書背誦的行為總是起到反效果。

我認為比較好的方式,是和孩子一起共同選擇讀什麼記什麼,以有趣的遊戲或表演形式來進行。關於背詩這件事,完全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親子活動來進行。你背一句我背一句,完成一首詩了互相擊掌喝彩,還可以讓孩子隨意提問,給孩子講講詩句背後的故事……

同理,培養數學能力也是一樣的。網路上有許多適合5歲孩子和家長共同進行的親子數學遊戲,只要肯動腦子,完全可以做到寓教於樂。

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不要緊,關鍵是要發揮出該理念最好的一面。鼓勵孩子欣賞文學和藝術本身是件好的事情,只是,把那麼美的詩詞歌賦以「填鴨」的方式塞到孩子的腦子裡,大人操心孩子也痛苦,這不是暴殄天物是什麼?

相信我,即使是要為孩子的將來打算,也並不需要以犧牲孩子的現在為代價。

孩子當下快樂的童年也很要緊。畢竟,小宇的童年生活就這麼一次,一去不復返,將來要面對的煩惱只會愈來愈多。所以,在他還可以無憂無慮的年紀,讓他暢快的玩一玩吧。

結論:應該給予小宇更多自由玩耍的時間。有條件的話,爸爸媽媽可以陪著他玩。在輕鬆的玩耍的時候,孩子往往能夠獲得更多。

2. 小宇和他所處的環境有什麼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不完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沒有百分之百幸福的童年(我的心理諮詢師朋友說:孩子從母體脫離的過程,就是他/她最初的一大塊心理陰影),每個人都受特定的童年陰影影響,不斷地與之戰鬥或者學著和它共存,最終建立起新的自我。這就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可以有如此大的不同,為什麼人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孤獨個體。

在寫這篇文章和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又把F先生的來信反覆讀了很多遍。綜合前文所述,我的個人見解是,小宇是個幸福的孩子。身邊的長輩都愛他、關心他,雖然不是以他最需要的方式。

我認為,小宇內心肯定有壓力(兒童時期的焦慮和心情低落並不少見),也許他自己還沒有意識到,但是卻以一種「不合作」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讓我比較擔心的幾點,主要來自於小宇所處的環境。

(1)消極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金·莫頓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

在F先生的來信中,我看到了許多類似消極的「自我實現預言」的語句,比如:

「小宇有哪些不足,或者並不強於甚至略遜於同齡兒童的地方?小宇缺乏探索的勇氣。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玻璃心。脆弱,敏感,逃避。」

我也不知道我想問什麼,可能我覺得都是問題。我最大的擔心是,我的孩子是不是有一些心理上的問題?或者說,現在沒有,以後也會有心理問題的隱患?這些表現肯定是由於家庭環境造成的,我能做什麼?我需要怎麼做?

我很理解作為父親的F先生焦慮的心情。然而,他的焦慮,從另一方面來講,說明他認為小宇是「有問題」的。換句話說,F先生是對目前小宇的狀況不夠滿意,也不能完全從心底接納現在的小宇。其實很多家長都是這樣的,心中有個理想化的孩子模版,一生都致力於將孩子變成自己所認可的模樣(沒有冒犯和貶低的意思)。一旦他們不能成功的將孩子套入模版中,就會引發深刻的焦慮。

這種情況下,孩子本身是能感知得到的。自己是不是得到了父母無條件的接納與愛,直接決定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她自尊水平的高低。

五歲半的小宇還太小,他還無法自己消化掉社會和家庭賦予他的不公正待遇——他會把外界的負面評價內化成自己本身。

潛意識中,每個孩子都想貼近自己父母心目中的孩子的模版——換句話說,如果F先生越是認為小宇「有問題」,小宇在他面前表現出的陰鬱性格和行為問題就會越明顯;無他,只因為F先生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培養小宇的「問題行為」方面,而忽略了鼓勵發展小宇的優勢和天賦。

(2)父母和長輩過高的期望值

每一位為人父母的人,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好一點,再好一點,希望孩子擁有超越眾人的優秀成就。這個出發點無可厚非,只是人性而已。

但是,我想說的是,過高的期望值會如何毀損一個孩子

「(小宇爺爺質問F先生在你們管理下能保證小宇的學習成果(內在收穫)和成績(外在分數)總是一流?」

(F先生)對小宇的期望是希望小宇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格,有樂觀開朗寬容堅強的性格,有勇於探索不知疲倦的精神。」

「(F先生希望小宇能夠)提高專業能力,就是IQ。就是奶奶常說的,讀書,讀很多很多書,上好學校,上很好很好的學校。

「((F先生希望小宇學會)作為一個男子漢會碰到更多要承受委屈,承受非議的時刻。我們不應該無限制的鼓勵,變成小宇成長的反動力。

「(F先生希望小宇做到)這三個方面,是我現在看重的。看的非常重的。我自己都做的不好,我希望小宇能做的好。

這些期望本身都是很好的願景。只是,這些期望對於五歲的兒童而言,太過沉重了。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拚老命做「學習成果(內在收穫)和成績(外在分數)總是一流」的人呢?且不說人的先天基因和天賦差異很大,單單就以從小的生活環境和眼界出發,人和人都無法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教育公平」這個概念,在現階段的中國(和很多其他國家),只是個美好的願望罷了。人與人生而平等,但人生,從來不是公平的。

現階段的中國,城市與農村、階級與階級之間充斥著巨大的鴻溝。如果是連自己都不能彌合的深深溝壑,卻要求自己的下一代或者下兩代靠他們自己的個人努力去彌補,是不是太不切實際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人生是場馬拉松,你卻當作百米賽跑。」即使不能一直領先,做一個幸福充實的普通人,也沒有什麼不好。

3. 為了幫助小宇改善目前的狀態,家人應該怎麼做?

這是我目前寫過的最長的一片專欄文章了。終於寫到了方法論部分。

我認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應該讓小宇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採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引導(PositiveGuidance with a Strength-based Perspective)和陪伴小宇。簡單點說,就是不再從他身上挑毛病找問題,不再對他提要求和設計劃,而是以一種全然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為他的每一個小進步而欣喜喝彩,無論他快樂或是悲傷時都在身邊陪伴他,默默觀察小宇喜歡什麼,並鼓勵他去探索和發展自我興趣。

把每天對自己的問話由「小宇是不是有心理問題?」轉變為「小宇今天給我的啟發是……」或者「今天小宇的進步在於……」

(配圖翻譯:「我可不是頤指氣使……我這叫具備領袖氣質!懂么?」)

只要努力去發掘,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獨一無二的光芒。只有真正欣賞他們的人,才看得見。

至於如何該舒緩小宇的心理壓力,一是父母要給予小宇無條件的愛(不提要求、不求回報);二是用耐心與包容(做錯事了不打罵,平等溝通),持續的關注他,長期的陪伴他;三是給小宇創造一個平和有序的生活環境(家裡兩代人的觀念矛盾亟待解決)。

還是讓我舉一個例子吧。有一種說法是成年貓咪的智商差不多等同於三歲的小孩子,我個人的體驗也差不多。這裡要說一個關於我的貓咪如何改善行為問題的故事。

在小貓金妮剛從寵物領養中心來我家的時候,她才六個月大,小小的一坨毛球,楚楚可憐。那個時候我們都會每天花很長時間陪伴她,用逗貓棒和她玩,跟她說話,撫摸她,為了和她建立感情,讓她儘快適應新的家庭生活環境。

一開始,金妮很開心有了新家,處處都表現得很乖巧,從來不給我們添亂。

後來,我們的工作開始忙起來,早出晚歸,每天陪伴金妮的時間大大減少了,也沒怎麼好好陪她玩耍了。

大概過了一個月左右,我們突然發現金妮的行為完全轉變成了如下的畫風,淘氣得要命,簡直不能忍:

她還嘗試著「離家出走」,有一次躥進了公寓大樓的走廊,然後迷了路,蹲在別人家的門口大聲哀嚎,整個樓道都聽見了她的聲音。

還有一次,我在開窗的時候,她嗖的一聲就躥了出去,幾下就翻過了後院,消失了。我焦急的衝出去找她,發現她正坐在鄰居的院子里,悠閑的啃著別人家的植物。叫她回家,她還不肯。

抓回家後,Y同學主張狠狠打金妮一頓。但是貓咪和小孩子一樣,都是「記吃不記打」的生物。打了她,她只會記恨,還不一定能明白自己挨打的緣由。

畢竟,對於她而言,她的行為只是因為她需要玩;如果我們不陪她玩,她就用自己的方式來玩。

所以,後來我們嘗試了一個新的方式:把能夠帶回家的事帶回家做,增加和金妮相處的時間,並且在平時多溫柔的和她溝通,說說話,玩一玩,摸摸腦袋什麼的。當我在家裡做事的時候,也會時不時注意關注一下金妮。那時候我才發現,當我們不在家的時候,她會長時間的趴在有我們氣味的衣服和鞋子上,或者在門口蹲著,眼巴巴的等我們回來(簡直像小狗有木有)。

現在我們常常都在家,也會經常和她溝通,她就安心了,又恢復到了從前「小天使」的模樣。高質量的陪伴是最好的良藥。

回到前面說的,給小宇創造一個平和有序的生活環境上來。

一是緩和與爺爺奶奶的家庭矛盾,大家共同關心小宇;二是多陪伴和包容小宇,幫他找出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熱情所在。

即使是兩代人的教育理念不一致,也沒有關係。兒童教育這件事,每一代人的看法都有所不同,都會打上深深的時代烙印。因此,小宇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做法和理念肯定會不一致。至於誰對誰錯,只是個偽命題,因為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個更新速度飛快的年代,關於兒童教育的理論也層出不窮,而且翻篇翻得飛快,幾年前熱門的教育理論可能在第二年就被迅速推翻。

另外,根據兒童生活的國家與地區的不同,教育方針也一定要有所不同。在中國完全照搬西方的自由寬鬆的教育理念是行不通的(除非我們已經鐵了心讓他們去國外生活發展)。畢竟,所謂教育,是鼓勵孩子獲得個人成長、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享受生活和完全社會化的能力

如果我們照搬美國精英模式培養出的孩子,長大後無法適應中國社會,處處痛苦,到處碰壁,那又有什麼好處?

每一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家規和文化,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有義務去尊重其他成員的邊界,並且互相磨合,探索出一條和平共處、家庭利益最大化的相處原則。

父母怎麼做這件事情不要緊,關鍵點在於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才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孩子就像一面放大鏡,投射出的是父母自己身上最難以忍受的部分。如果F先生在小宇身上看到了「逆反」,看到了「脾氣急躁」,那麼這兩點,就是F先生自己最不認可的自身的一部分。

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其實另一方面,是要首先化解自己內心的焦慮,接納自我,慢慢放下擔憂,承認自己和世界的不完美。我們都如此的不完整,怎麼能要求孩子完美無缺呢?

人是很渺小的。即使現在什麼都有了,也回不到自己匱乏的童年,彌補不了從前的遺憾,換不回自己想要的愛。如果我們自己在童年時期沒有被足夠的愛過,很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父母在他們的童年也沒有被愛過,所以不懂得如何去愛。傷害會一代一代的循環下去;那麼,我們可以在自己這裡中止這個循環,不要讓這份傷害,再次流轉到我們的孩子的身上。

我知道F先生和自己的父母(小宇爺爺奶奶)之間也有很深的心結沒能解開。正因為是這樣,F先生在成年之後才想離父母遠遠的,避到能去到的最遠的地方。但是,原生家庭遺留的問題是逃不開的。

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模式對於之後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目前,是以F先生的親子關係方式體現出來;如果沒能妥善的解決,將來會以其他的方式體現出來。矛盾不會自行消失,就像俄羅斯方塊,我們取得的小小成功和正確決策會被不斷消耗,而我們的錯誤決策則會不斷累積。目前F先生的生活中最顯眼的方塊,看似是「小宇教育問題」的那一條堆積得最高;然而,如果深入的探索下去,最基礎的永遠是未得到解決的原生家庭的遺留問題

希望F先生能夠和爺爺奶奶通過溝通協調,找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來相處。先解決自己的問題,才能更好的幫助小宇。

另外,當一個人無法發揮自己潛力和特長的時候,他/她一定會是焦慮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小宇的行為,幫他找到自己的特長和樂趣,並且給予鼓勵,幫助他堅持下去。

要做到這一點,多給予孩子積極的反饋是很必要的。

誇獎孩子的原則是:誇「努力」,不誇「聰明」;誇「進步」,不誇「優秀」。

童年只有一次,每個孩子都值得在每一天過得快樂。

幸福來源於內心的充盈和滿足,更來源於自動屏蔽外界的粗暴干擾。幸福是不衡量、不比較,是聽從自己的內心,用心去與孩子相處,尋找出最適合你們的親子互動模式。

祝福F先生,我相信你能夠找到。

~~以下是彩蛋部分~~事先聲明無利益相關~~

適合五歲半的孩子在家裡和父母及長輩進行的互動活動:

1. 共同參與拼圖遊戲

2. 繪本親子閱讀

3. 一起照顧小動物或花草

4. 家庭親子桌游

THE END


推薦閱讀:

小朋友不會自己玩,太粘人怎麼辦?
想要開始自學兒童心理學,有哪些書推薦呢?
「五歲半的兒子很抑鬱,我該怎麼辦?」——來自一位父親的求助信(案例篇)
虹貓藍兔七俠傳對兒童的影響?

TAG:儿童心理 | 儿童教育 | 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