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可學論(四) 近道七者仙可期

宗玄先生同樣提出了七種近道的情形,為修真之士樹立起了標杆。這一段行文尤其簡練精妙,若強行翻譯成現代漢語反而不美,不若細細品味原文。

若乃性躭玄虛,情寡嗜好。不知榮華之可貴,非強力以自高;不見淫僻之可欲,非閑邪以自正。體至仁,含至靜。超跡塵滓,棲真物表,想道結襟,以無為為事。近於仙道一也。

近道的第一種情形,天性清靜無為,契合道體。

其次,希高敦古,克意尚行。知榮華為浮寄,忽之而不顧;知聲色能伐性,捐之而不取。剪陰賊,樹陰德,懲忿欲,齊毀譽,處林嶺,修清真。近於仙道二也。

近道的第二種情形,懂得約束、修正自己的行為,不慕榮華,不迷聲色,志趣高遠。

其次,身居祿位之場,心游道德之鄉。奉上以忠,臨下以義。於己薄,於人厚。仁慈恭和,弘施搏愛。外混囂濁,內含澄清。潛行密修,好生惡死。近於仙道三也。

近道的第三種情形,在家出家,在俗世中以忠義仁愛行事,暗中默默修持不斷。

其次,蕭灑蓽門,樂貧甘賤。抱經濟之器,泛若無;洞古今之學,曠若虛。爵之不從,祿之不受。確乎以方外為尚,恬乎以攝生為務。近於仙道四也。

近道的第四種情形,博學多才而安貧樂道。

其次,稟明穎之姿,懷秀拔之節。奮忘機之旅,當銳巧之師,所攻無敵,一載而勝。然後靜以安身,和以保神,精以致真。近於仙道五也。

近道的第五種情形,有天賦有能力又知進退,能守其中安於清靜。

其次,追悔既往,洗心自新。雖失之於壯齒,冀收之於晚節。以功補過,過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轗軻不能移其操,喧嘩不能亂其情。唯精惟微,積以誠著。近於仙道六也。

近道的第六種情形,改過自新,將功補過能夠堅定不移。

其次,至忠至孝,至貞至廉。案《真誥》之言,不待修學而自得。比干剖心而不死,惠風溺水而復生。伯夷、叔齊,曾參孝己,人見其沒,道之使存。如此之流,咸入仙格,謂之隱景潛化。死而不忘,此例自然。近於仙道七也。

近道的第七種情形,忠孝貞廉達到了極致,自然提升仙格。

放彼七遠,取此七近,謂之拔陷區,出溺塗,碎禍車,登福輿,始可與涉神仙之津矣。於是識元命之所在,知正氣之所由。虛凝澹泊怡其性,吐故納新和其神。高虛保定之,良藥匡補之,使表裡兼濟,形神俱超。雖未升騰,吾必謂之揮翼于丹霄之上矣。

至此,宗玄先生已經論述了七遠道、七近道的情形,其中看似沒有什麼玄奇的秘訣,其實講的是最根本的最重要道理。當今社會的通病是太過浮躁,許多人到處拜師學法,豈不知如今假貨遍地,自己又沒那個能力去分辨;又有很多人喜好談玄說妙,追求神異,結果到頭來忽視了實際的修行,最終還是一場空。普通人若要學道修真,其實再簡單不過了:日行三善,時常懺悔,勤讀道德經,早晚誦持清靜經,心印經,如此根基與福德都上去了,比自己胡搞、到處瞎跑強得多。若要說秘訣,這些東西正是秘訣中的秘訣。玄門中有許多勸善的經典,並非是為了勸善而勸善,看似平實簡單,卻正是老修行們反覆叮嚀的,學道之士不可不慎。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道教神仙排名大全,張天師比閻王排名高!
為什麼道教沒落而佛教的香火很好啊。什麼都是佛教的。。。。?
受了籙的道士死後會去哪裡?當仙官嗎?
新人術數入門求教啊!?
什麼樣的修行人才算全真道正宗弟子?

TAG:道教 | 文言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