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去的20年」?不炒房不炒股悶聲大發財?

對於日本經濟,這幾年的國內媒體往往以「失去的20年」進行概括,認為日本經濟大幅衰退、創新能力喪失,早已雄風不再,但就在我們唱衰日本,沉浸於房地產「經濟永動機」理論之時,他們卻在韜光養晦,為「未來投資」,「失去的20年」不過一個幌子,真實的日本其實一直在忍辱、精進,實則是「創新的20年」!

120多年前,中日甲午海戰,清政府戰敗,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日本從中國掠走白銀2.4億兩(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年收入的3倍)。在隨後的20多年裡,日本人用這些贓款打造了多艘鐵甲戰艦,其中一艘,叫「出雲號」,還有一艘叫「加賀號」,1937年這兩艘戰艦被派往上海淞滬戰場,炮擊中國軍民……

二戰時停在黃浦江的「出雲」號巡洋艦

120年後的今天,我們一些人爭先恐後跑到日本去消費,買回日本的馬桶蓋、化妝品、電飯鍋……為日本經濟復甦貢獻力量,根據日本人的統計,近幾年,中國人到日本直接購買商品與網購的價值總額超過三萬億美元!

三萬億美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二十多萬億人民幣跑到了日本,使安倍經濟學有效,養活了許許多多日本公司。  

於是幾年前,日本用這些錢又造了兩艘戰艦,一艘叫「出雲號」,另一艘叫「加賀號」。不錯,還是120年前的名字,不同的是它們都變成了更大更強的准航母。這算是巧合嗎?不,這很可能只是巧合的開始。

如今的「出雲」號大型驅逐艦與航母非常類似

當然,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並不是說要號召大家抵制日貨,更多的是要發現其中深層次的問題:中國人為什麼不相信自己公司的產品,而瘋狂痴迷日本製造?

因為在很多國人看來,日本的產品質量好,用著放心!

為什麼用著放心?因為日本人在技術上有絕活、善創新、吃透了用戶體驗、掌控了全球高端產品的供應鏈……這正是日本人在過去20年里既不炒房,也不炒股,竭盡全力去乾的事。

而如果我們依然沉浸在媒體渲染的所謂「日本沒落」、「日本衰退」的幻覺中,夜郎自大,那麼,不會有更好的結果,只會令我們和真實的日本差距更大。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在「失去的20年」里,日本究竟在幹什麼?
  

先來看個排名,2016國際權威研究機構《 湯森路透》 發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業創新排名TOP100(湯森路透是國家知識產權中心以及中國科學院的合作夥伴,可見其權威性)。

全球創新企業TOP100 :

美國-39家

日本-34家

法國-10家

德國4家

瑞士3家

韓國3家

荷蘭2家

中國、芬蘭、台灣、瑞典、愛爾蘭各1家  

日本和美國佔了總數的73%,而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只有一家(華為)!

不錯,即使在我們所說「日本失去的20年」里,儘管日本宏觀層面的經濟數據看起來並無多大起色,但具化到企業的微觀層面,自發創新猶如不停轟鳴的引擎,正在彰顯著日本企業對世界的影響力。

而且這種創新不止體現在日本企業數量上,據《Economist》發表的2015國家創新質量(Innovation Quality)報告,日本也位列第三,僅次於美、英這種老牌資本主義強國。

創新質量的意思,就是你的創新到底有沒有為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該指標更能體現一個國家真正的創新實力。

看不見的創新無處不在

不說空話,不玩概念,在低調務實中做極致的技術創新是日本企業的長壽秘笈之一。所以,今天我們看到日本200年以上的企業竟然超過3000家(中國只有5家)!

日本不僅有豐田、松下、索尼、佳能、日立……這些全球知名的「顯形王者」 更有在國際市場上眾多領域佔據技術壟斷地位的「隱形王者」。

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三星,intel,蘋果,高通等,如果沒有日本企業的高精度設備,配件,解決方案,這些公司至少倒退10年。 

不信?

舉個例子: 

這幾年不管是VLSI Research,英特爾最佳供應商里的SCQI和PQS都是日系刷榜(8家SCQI6家日系,18家PQS11家日系,連iphone里1000多項核心部件都有一半以上來自日本)。  

還不信? 

再來看看中國常常引以為傲的互聯網技術 、雲計算領域。未來大數據時代的關鍵——雲計算,2014年10月起由日本富士通、NEC、NTT、KDDI等聯合設計開發的雲計算安全規則將成為雲網路服務的全球安全標準。

全球最大的信息產業組織Business Software Alliance(BSA-美國商業軟體聯盟)連續2年將日本評為雲計算技術與雲應用環境的世界第一國!

這個星球上日本的技術已經滲透到世界的各個方面,各個角落,成了各領域隱形的王者。比如近來年讓很多國人驚嘆不已的特斯拉高度自動化電動車生產線,其實也只不過是買的豐田的二手生產線。

為什麼我國要限制稀土出口日本? 

因為稀土是許多高科技材料不可或缺的元素——但能玩轉稀土這個點石成金東西的國家,這個星球上目前就只有2個,一個是美國,在一個就是日本。

稀土

日本這些技術哪來的?強大的科研能力!如何看出日本擁有強大科研能力?看白人搞的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就知道了。2000年之後一直到2016年,日本每年至少拿一個諾貝爾獎,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

隱形王者 

日本恐怕不是我們,僅僅從表面上能看到的日本,我們現在談到近20多年來日本GDP的停滯,其資本,技術,工廠不斷向外轉移是主要原因,現在中國,英國,美國等國的GDP都包括了日本公司創造的GDP,但卻不算在日本的GDP統計之內,所以總的數據自然不那麼好看。 

但你要知道,日本連續20多年蟬聯世界最大海外凈資產國,截至2015年,由日本政府、企業及個人投資者所持有的海外資產接近10萬億美元,是其國內GDP的兩倍!海外凈資產額近3萬億美元!

這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日本在海外還有一個超級日本。 

日本國內資源匱乏,為了實現戰後經濟擴張的目的,日本一直堅持長期為企業減稅的政策,鼓勵國內資本輸出。到目前為止,日本海外的資源面積已經達到本土的10倍(礦山,石油這些基礎原料就是資源面積)!

當今世界的產業鏈中高端,幾乎全部由美,日把持。日本6大財團,每一個都堪比一個小型國家。 

經濟實力的比拼,從來不靠單純的GDP,而是技術話語權和產業鏈掌控力,從這一點上,中國的驕傲來得越早,未來也可能摔得越重,要知道當年清朝的GDP也經佔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直到1830年,即清道光十年,也是鴉片戰爭發生的前十年,大清GDP仍佔世界總量的29%,可是結果呢?

這些年,全球都在貨幣放水,也就是用債務刺激經濟,但拿日本和中國對比:

日本放出的水流入了產業整合、重組、創新、研發環節

中國的放水流進的是地產、基建和「城市化」。

面對日本的「經濟低迷」,中國其實應該高度警惕。不要被「日本失去的20年」「迷惑」了雙眼,一旦日本經濟有了起色,絕地反擊之後的下一個20年,佔據國際舞台創新頭把交椅的仍可能是日本。

這個鄰居從來都不是什麼善類,早在明代就已經開始覬覦中國的土地,二戰時更是險些滅亡中國,儘管後來受到正義的審判,但很快又崛起為世界經濟強國,近來更是不遺餘力的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中國唯有探究「日本失去的20年」背後真相,放下架子,學習日本務實創新的商業文明,放棄房地產強國夢,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保持真正的優勢,甲午之恥、南京之殤才能真正成為過去!


推薦閱讀:

千萬房產遭腰斬,海南炒房啟示錄
預測「房價」別輕易站隊,小心打臉!
全面炒房熱,炒房團到底是如何炒房的?

TAG:日本 | 日本泡沫经济 | 炒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