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我們都知道,各種單元是什麼?

一年一度的戛納電影節馬上就要開始了,山高路遠,中國影迷大概最熟悉的就是戛納紅毯了(托毯星的福)。

那麼大家常說的主競賽、非競賽、一種關注、午夜展映都是什麼呢?

因為戛納是一個「電影節」而非單純頒獎禮,所以電影展映是最重要的一環。大獎集中在主競賽單元,但本單元要求高,名額少,很多優秀電影就要分配到其他單元。

比如,「午夜放映單元」,去年大熱的喪屍片《釜山行》就是在此引爆口碑。溝口健二的《雨月物語》則在「經典修復單元」重現光輝,卓別林的《大獨裁者》在「沙灘電影院」免費放映。

《釜山行》國際版預告海報,中間一顆金棕櫚

單元還有官方和非官方之分,大家常說的「平行單元」——導演雙周、影評人周就屬於非官方,進入官方單元可以在海報上加金棕櫚,但是雙周和影評人周沒有這樣的福利。

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戛納的幾個重要單元~

主競賽單元

這是每年戛納電影節最受關注的一個單元,因為包括金棕櫚在內的多項大獎會在本單元產生,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20部左右的影片共同爭奪大獎。

1960年,李翰祥執導的《倩女幽魂》入圍第13屆戛納主競賽單元,這是歷史上第一部角逐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

《倩女幽魂》1960

最近一次是2015年,舒淇主演的武俠片《刺客聶隱娘》入圍,侯孝賢憑藉此片拿下了最佳導演獎

唯一一部獲得金棕櫚殊榮的華語片是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距今已二十四年。

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已成影史經典

今年主競賽單元共有19部影片,其中美國(4部)、法國(4部)、韓國(2部)參賽片數量最多。

比較受關注的有奉俊昊執導的《玉子》,本片由中美合拍,也在兩地取景,與《漢江怪物》相似,是一部把鏡頭對準怪獸的科幻電影,這也是忠武路巨匠奉俊昊首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期待。

本片由Netflix發行,因法國院線聯盟的規定,幾乎無緣戛納

科波拉的《牡丹花下》、歐容的《雙面情人》、哈內克的《快樂結局》以及河瀨直美的《光》都頗受影迷關注。

《牡丹花下》劇照

2015年以《卡羅爾》助魯妮·瑪拉拿到戛納影后的托德·海因斯,今年憑藉《寂靜中的驚奇》再度入圍。

《寂靜中的驚奇》朱利安·摩爾

非競賽展映單元

和主競賽單元一樣,自戛納電影節誕生以來就已存在。本單元的作品往往是沒有好到可以入圍主競賽單元,也不太合適分到其他主題展映單元的名導長片,不具備競賽性質。

伍迪·艾倫去年的作品《咖啡公社》就入選該單元,並作為開幕片在戛納進行了首映。雖然電影口碑不佳,但勝在陣容強大,好萊塢新星老將集合,加上伍迪老頭,戛納首夜也算星光熠熠。

《咖啡公社》劇組亮相戛納

今年的開幕影片也來自本單元,阿諾·德斯普里欽的新作《伊斯梅爾的幽魂》將為電影節拉開帷幕。

《伊斯梅爾的幽魂》劇照

曾憑藉《鋼琴家》斬獲金棕櫚的羅曼·波蘭斯基也帶來了自己的新作《真事改編》,波蘭斯基的妻子艾瑪紐爾·塞尼耶和女神伊娃·格林擔任主演。

《真事改編》

一種關注

本單元創立於1978年,主競賽大師雲集,一種關注則更多聚焦於影壇新人,在作品選取上,注重大膽創新。自1998年起便開始頒發「一種關注大獎」,並贊助經費供獲獎作品在法國上映。

去年,芬蘭導演Juho Kuosmanen的處女作《奧利最開心的一天》獲得本單元的「一種關注大獎」,電影使用黑白膠片拍攝,視覺語言非常突出。

《奧利最開心的一天》

今年入圍的18部影片中,有7部是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作品,凡是入圍戛納的處女作都可以競爭「金攝影機獎」

2006年王超導演的《江城夏日》是迄今唯一一部獲得「一種關注大獎」的華語片。不知道今年李睿珺執導的《路過未來》,能否創下新歷史。

今年唯一一部入圍戛納電影節的華語長片

《穿裘皮的維納斯》男主角馬修·阿馬立克執導的傳記片《芭芭拉》將作為本單元的開幕片進行首映。

短片競賽單元

戛納正式競賽單元之一,設有「短片金棕櫚獎」,去年摘得殊榮的是西班牙歌舞短片《時間代碼》。

今年,中國導演邱陽執導的短片《小城二月》入圍了該單元,與李睿珺的《路過未來》一同組成了華語片的全部陣容。

《小城二月》

另一個戛納,非官方主辦的平行單元

導演雙周

1968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主將特呂弗創立,次年被戛納接納,由法國導演工會主辦。

本單元為抵制戛納商業化而生,也一直很好地彌補了主競賽單元的保守與妥協,成為戛納最具進取精神和藝術性的一個單元。選取的影片不限長短。

2017年導演雙周單元海報

曾被該單元發掘的布魯諾·杜蒙今年主動表示想要參加雙周,他的新片《童女貞德》再度帶來驚喜,做成了音樂電影。

《童女貞德》

入圍過主競賽單元的先鋒導演菲利普·加萊爾,拒絕考慮官方單元,選擇了更為開放的雙周。她的黑白新片《一日情人》講述一個父親的困境,他要和女兒相處,同時擁有一位和女兒年齡相仿的情人。

黑白片《一日情人》

華人女導演趙婷的新作《騎士》入圍該單元,但由美國投資並在當地拍攝,並非華語電影。

影評人周

該單元誕生於1962年,由法國影評人協會主辦,只接受導演的第一或第二部電影,旨在發掘和培養影壇新人。

單元下設競賽與非競賽版塊,有獨立評審。今年由曾提名金棕櫚的《水瓶座》導演小克萊伯·門多薩擔任評委主席。

今年本單元海報使用的照片,來自去年影評人周競賽版塊《生吃》的首映現場。

女演員加朗斯·莫里利爾(左)和導演朱莉婭·杜可諾(右)

《生吃》是導演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在影評人周拿到了「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成為去年最受關注的獨立製作。

最後,祝願戛納七十大壽順利舉辦,希望今年能發掘更多優秀電影~

文/JF

巴塞電影,盡享每寸光影

推薦閱讀:

戛納,有錢人的蔚藍海岸
第70屆戛納電影節整體撲街?笑話!

TAG:电影 | 戛纳电影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