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 孫志超:關於如何系統學習、建立投資邏輯,我的三點思考

孫志超先生經歷豐富:他14歲考入北大,有著多重光環。但他又兩次考研失敗,不得不從出版社編輯做起。當光環已不能給他什麼,孫志超靠著200%的努力重拾昔日輝煌。在投身投資後,孫志超的筆記影響著萬千創業者和投資人。投資行業中的學習能力是怎樣的?應該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請看本文。

關於投資這件事本身

很多人誤解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油條,其實不是,我只是用過去積累的工作經驗來觀察風投這個行業,所以在入行很短的時間裡就了解了它的發展路徑和能力層級,但實際上,我還在很初級的階段。

做成一件事並沒有統一的模板,也沒有上帝來告訴你到底怎樣做才是對的。所以當別人給你建議的時候,一定要深入思考,理解在特定的情況下,特定的人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

雖然我是吐槽黨,但其實我並不是說所有人都不適合做VC,而是說VC永遠不是做不成別的事情的退路,或者是高大上的捷徑。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剛開始都不會容易。很多年輕人進入投資行業就是單純感興趣,好像VC就是到處聊天、評判團隊、跟其他VC的人吃吃飯、與各種企業家喝喝酒。但其實VC做甲方的時候都是離成功最遠的時候。

VC行業的特點是最關鍵的能力反而不是最開始需要的能力。創業講究的是毅力,是堅持,是絕地反擊,但VC這個行業靠的不是「一萬個小時」,靠的是果斷的判斷、高度的敏感、獨到的眼光、迅速的總結、高效的學習,有天賦靠運氣,沒天賦苦練也練不出來。而這又會使很多自認為有判斷力的人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實判斷力是在你已經是成功人士之後才有用,作為普通人入行起步的時候根本不是靠眼光吃飯。最早期的時候,你從事的其實是服務行業,每天都要考慮如何把自己推銷給客戶(創業者、合伙人)。真正要做到的是:每一個和你交談的人,尤其是那些被你拒絕的人,在結束談話時應該比原來更想跟你合作。而對於被投資的項目,要像秋風掃落葉一般迅速地滿足創業者的需求,同時又要像春天一樣溫暖他們的心。等到成為一位很好的服務業從業人士之後,才到學習「判斷」這件事的階段,最開始靠的並非悟性,而是要靠找到合適的人交流,找到所看領域最頂尖的幾個人,和他們交流,然後綜合他們的觀點形成自己的認知。積累一定程度之後,才是真正開始建立自己方法論的階段。再往後,則有更多要成長的內容。

從某種角度上說,VC的成長階段和創業者的成長階段是極為匹配的——

1.種子階段

創業者眼中能起到幫助的VC,一定需要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在你剛開始構思創業想法時,這個投資人其實是你的顧問。他會告訴你,你的項目是否有意義,是否可以做到,是否由你來做?有些東西你想了半天,聽來有道理,但與實際有差距。所以審核這個案子的投資者一定要有相關的知識與經驗。如果Google、Facebook的創始人找到你,你也不太懂搜尋引擎,但他可以在整個產業架構中看到這個案子的價值所在,對創始人和你而言是雙贏?你作為VC,看了看,毫無想法,要你何用?

一般來說,創業者成立一家公司,做什麼產品?找什麼技術?找什麼夥伴?打什麼市場?這是現狀。很多人想事情是從現狀開始。而VC是這樣想——「我應該去滿足什麼功能?提供什麼功用和價值?」所以「現狀」反而是後面的事,「現狀」的前面是「功能」,你要滿足什麼「功能」,才決定方向的正確與否。所以一個有經驗的VC他看你的創意,總不外乎這幾個原則。你是要滿足什麼需求?這需求為何由你來做?其他目前在做的人是做的不好、不夠,還是能力不足?創業者的啟蒙階段是了解如何打動投資人,相應的,投資人的啟蒙階段是了解如何判斷項目。

2.原型階段

成立公司容易,但走到成功的終點很難。你覺得公司挺好,但投資人一進來看就不對了。你說產品要一年到一千萬用戶,你如何做到?你說要到美國上市,那你如何上市呢?你在產品成形時信心滿滿,有幾把刷子,但這只不過是從創業到上市中一萬步的第一步,接下來的路上可能需要一百把刷子。你所懂得的只是前面一、兩把刷子而已。

如果VC在這個階段投資進來就可以幫助你建立產品更完善、結構更嚴謹的發展路徑。這其中包括資本結構,並非你現在拿了一、二百萬美金就能撐到上市,這中間還有好幾個階段,VC在你每個階段都協助你得到更多資源,協助你的大業,幫助你在公司結構、業務發展等方面均能愈加完善。除了資金以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專業協助。當然,公司99%的價值在於團隊自己,但VC可以協助你創造更大價值。而投資人要學習的自然是如何操作資本、如何調整結構、如何簽署合同、如何提供資源、如何處理和創業者的關係等等。

3.成長階段

你有創意、技能、團隊、投資,但是怎樣在有限的時間裡追逐無限的理想?完成無限的增長?「創業」就是每天創造價值,今天做的比昨天多,明天做的比今天多。你自己的資源一定有限,包括你的資金、人力、人脈、知識等,而投資人在你身邊就是為了做你的槓桿。

投資人一定有人脈嗎?當然不是,比如說我就不夠分量。這個人脈不是說收集了幾百張名片,真正落實的是自身的分量與地位。比如說,雖然我和很多大佬一起吃過飯,照過相,但在他們的人脈價值衡量上其實我還不如他們的司機。投資人到了「成長階段」,意味著你足以給你投資的公司邀請到合適的合伙人、高管、聯盟、合作方,上下游,各種能使上的關係。當然,如果你的公司是大疆這種當紅角色,資源會自動而來,但十之八九的公司都是嗷嗷待哺,希望能通過投資人的關係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吸收更多的資源。有時候,公司能否再進一步就差在這裡。所以,沒分量的投資人,即便過了服務員階段,也依然只是保安。

4.收穫階段

你的公司發展上去了,想最終收穫辛苦的成果,不論是上市、收購或是找其他人來投資的過程中套現,總之不是找VC、PE,就是找接盤方或者投行券商。如果公司發展不給力,基本上你的命運就維繫於投資人能否給你找到好的出路。所以從這方面來說,能找到錢並且有路子退出的投資人,才能真正成長為完整操盤、獨當一面的投資家。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VC人士,需要想想自己當前能在哪個階段提供價值與資源?就算你過去是一個交際花,從創業者到大佬認識無數;或者是一個名人,上可交遊上流下可深入群眾,都不代表你就可以做好VC。無論你是靠入行之前的經驗,還是靠入行之後的積累,都必須具備一個或多個行業的豐富知識及某種程度的產業經驗,再配合持之以恆地勤奮加之些許的命運眷顧,才能走到足夠高的層次。希望這能對想做VC的你產生真正的幫助。

關於規律的思考

拿硬體為例,首先要總結出規律(這些關於硬體的探討都是同事孫培麟所做的總結):

1:硬體的本質就是高毛利,賣的多,可持續。短期這都是核心。生態、軟體偏to vc,或者偏後期發展。

2:性價比不等於單純的便宜,高價位但是超過同價位的配置也算性價比。

3:全球市場很難做,要先在「母市場/某個市場」做到壟斷。

4:智能硬體不一定要求生命周期必須要求夠長,但有線下營銷能力最好,比如遊戲機。

5:硬體是消費品,機會是消費(品牌)升級,消費頻次低不一定是壞事。

6:設計過度不一定等於適合大眾。

關於判斷的思考

規律之後是判斷——

硬體是消費品,消費品在升級。

智能是賣點之一,不是必須。雞尾酒也可以用硬體視角看。

核心是判斷團隊不同階段對應的三件事:

能不能生產出來、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可持續的賣。

賣出去方面需要找不同的方式。智能是產品差異,但也包括其他的營銷等差異,但如果完全沒有差異就很難。另外賣出去的品類如果是高客單價、高毛利、高銷量就最好。

額外思考:從2013年到現在那些不被大家看好,但現在還活著,且越來越好的公司的原因是什麼? 比如:快樂媽咪等。從2013年到現在那些被大家看好過,但現在半死不活,甚至可能已經停掉的原因是什麼? 比如:快按鈕等。

然後要判斷趨勢,這可以放眼到整個實體產業——

其中黃色部分是五百強公司集中的區域。

具體案例——

1.蘋果型:高毛利+高客單價+高銷量+高頻次+剛需

2.茅台型:高毛利+高客單價+高銷量+高頻次+非剛需

3.大眾汽車型:高毛利+高客單價+高銷量+低頻次+剛需

4.麥當勞型:高毛利+低客單價+高銷量+高頻次+剛需

5.可樂型:高毛利+低客單價+高銷量+高頻次+非剛需

6.國葯型:高毛利+低客單價+高銷量+低頻次+剛需

7.美的型:低毛利+高客單價+高銷量+高頻次+剛需

8.老鳳祥型:低毛利+高客單價+高銷量+高頻次+?非剛需

9.NIKE型:低毛利+低客單價+高銷量+高頻次+剛需

10.雀巢型:低毛利+低客單價+高銷量+高頻次+非剛需

關於趨勢的思考

在現狀的基礎上思考趨勢——

1.銷量多和少中間的平衡是什麼?

2.如何找到證偽的品類?

3.毛利、客單價的邊界是什麼?

4.具備駕馭消費升級的團隊什麼構成?

5.消費升級的品類順序是什麼?

……

做投資從執行開始

然而,千萬不要被以上這些純純的腦洞欺騙了。真正做投資,是從執行細節開始,逐步學會從零開始到完成交易,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如何繞開風險,如何把握項目全局,如何促進項目成功,如何完美退出……

從微觀到宏觀,從找項目、做投後,到逐漸獨立執行,才是新人期的結束,也是投資風格建立的開始。基本上,每個投資人都是靠不斷完成投資過程的成功與失敗中磨練技藝,不斷總結和復盤每次投資的得失,最終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和投資標準。所以說,有的投資人看人,有的投資人看項目;有的投賽道,有的投成長;有的搶deal,有的慢慢養;有的少而精,有的撒種子……不管什麼風格,都有成功的例子。

最開始做的時候,對行業的理解和人脈很容易幫助你找到項目,但如何促成最後的投資,這才是關鍵。有很多好項目你能看見,但你搶不過其他人,可能是看見晚了,可能是不敢all-in,可能是分心了,可能是未重視對手,可能是未提前布局,可能是眼界未到,可能是缺乏變通……總之,是否能達成交易才是功力是否進階的標誌。而更難的是,為他們的項目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和關鍵性資源。

【轉載須知】

1.本文為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編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依法享有彙編權及注釋權;

2.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後台留言或添加微信號:maserati_dong。


推薦閱讀:

財務自由,你到了第幾段?(薦讀與點評)
徐小平:什麼才是天使投資人最大的驕傲?
金融捉蟲師,替你捉蟲的人

TAG:小米手机 | 生态 | 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