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是鏡子,透過孩子我們看清了自己

「分離焦慮」並非不可戰勝,但它從來不是孩子單方面的責任。過度焦慮是一種「鏡面投射」,我們常常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Alice)。坐標北美,加拿大溫哥華的兒童教師,堅持每周更新,與讀者分享北美幼教專業知識和工作中的趣事。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微信公眾號:「愛麗絲與奇妙豆」。點擊文章最上方的專欄名即可關注。文章配圖全部來自網路,侵刪。文章中的鏈接都可以直接點擊閱讀~

最近是新學年剛開學,我常常接到家長的值乎諮詢:

「我孩子的分離焦慮特別嚴重。他一到學校就哭得厲害,怎麼哄都沒用。我很擔心他一整年都這樣,我該怎麼辦?」

「我女兒連她最喜歡的小兔子都不要看,老師變出再精彩的魔術,也轉移不了她心中沒有媽媽的悲傷。我真的心情很差,要怎麼做才好?」

針對兒童的「分離焦慮」,希望大家明白兩點:

1. 「分離焦慮」的產生,從來不是孩子單方面的原因。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做「投射」,意思是我們常常在別人身上看見自己。

有的家長如此緊張孩子的焦慮和情緒問題,完全見不得孩子哭,這也反映出了家長內在的衝突。其實,他們本身的焦慮程度也很高,比起孩子,他們更需要多關注自身的情緒,學習和自己的焦慮共存。

2. 希望各位擔憂的家長們放心,「分離焦慮」是一定會過去的。

畢竟它只是一種應激反應,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通常會從2個禮拜到2個月不等,取決於不同的孩子對新環境的不同的適應速度。

應對兒童的「分離焦慮」,我們不應該只將它視作是孩子和老師單方面的責任,更需要鼓勵家長共同參與。

「分離焦慮」並非不可戰勝,只是我們需要大量的耐心、技巧和時間磨練。

上一期的文章里,我講到了我班上新來的兩歲小朋友眉眉的案例,以及她情緒變化的五個階段。眉眉是我所見過的「分離焦慮」最嚴重的小孩。

想看眉眉是怎麼一點點適應學校生活的嗎?請戳上一期文章:

「分離焦慮」怎麼破?打破「悲傷魔咒」的五條法則

雖然「分離焦慮」在理論上能分成五個階段,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階段的邊界是模糊不清的。它們有時候也不一定按順序發展,總會出現交替和反覆的狀況,都屬正常。

現在眉眉正在緩慢穩定的克服「分離焦慮」的過程中。我還是以她的情況為例子和大家分析,在「分離焦慮」的每個階段具體該怎樣做,才能協助孩子順利過關。

1.「分離焦慮」之悲傷的第一階段:震驚和抵賴(Denial)

眉眉在第一階段的表現是:對於外界環境完全充耳不聞,假裝自己看不見也聽不見,以此來保護自己內心的小世界不受干擾。

眉眉媽媽在這個階段最大的擔心,是眉眉每天都拒絕吃午餐,也不肯睡午覺,完全不配合老師的工作。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能做的事情是:

放輕鬆。詢問學校老師自己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對老師的專業意見予以尊重並配合。

如果家長和老師之間迅速的建立了信任感,孩子是會很敏銳的感覺到的。

更理想的狀況是,如果孩子能快速的和新環境中的某個老師建立關係,認定該老師可以信賴,那麼孩子就會更順利的適應環境。

即時在剛來的一兩個禮拜孩子不肯吃午飯,不肯好好睡午覺,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兩天不吃午飯不睡午覺,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不會有什麼壞影響。唯一的變化可能是孩子晚餐吃得更多了,晚上睡眠的時間變長了。

兒童畢竟是非常善於給自己「找補」的生物。當她/他感覺自己餓了累了,自然就找機會讓自己補充營養和獲得休息的,不用太過擔心。

「分離焦慮」的五個階段之間會慢慢過渡,哪個都不是可以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過程。因此,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必須保持耐心、冷靜和溫和。

2. 「分離焦慮」之悲傷的第二階段:憤怒悲傷和情緒發泄(Anger)

眉眉在第二階段的表現,主要是如下:

無間歇的大哭,不願吃午飯,也不肯睡午覺。在老師的邀請下,仍然不願意加入遊戲。不斷的出現情緒反覆,每天帶著哭腔重複問三百次同樣的問題:

「我的媽媽在哪裡啊?」

上一篇文章里我也講到了,這個階段對於老師、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最難熬的,必須靠意志力硬扛過去。

然而有時候,家長的焦慮反而比孩子更深。很多家長並沒有做好準備,從心理上和自己的小寶貝說再見。中國孩子普遍晚熟,和父母不願意放手也很有關係。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離開母嬰依戀關係的不是只有孩子一個人。

可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家長的過度焦慮,會讓孩子走向獨立的過程變得愈加艱難。

孩子看到媽媽離開時也不斷掉眼淚,愈發會覺得和媽媽分離是件恐怖的事,會更撕心裂肺的哭喊,也會引發媽媽更大的不安。

相反,如果媽媽在離開時能微笑的擁抱在哭泣的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難過,不過你已經是大孩子了。你有你自己的世界了,媽媽也需要去做自己的事了。媽媽愛你,也向你保證,今天下午一定準時來接你。」

如果家長都能如上般保持冷靜和情緒穩定,一定有助於孩子勇敢邁出朝向新世界的第一步。

3. 「分離焦慮」之悲傷的第三階段:討價還價(Bargaining)

眉眉在這個階段的表現是,她不斷的試圖和老師「講條件」。

首先她哭著嚷嚷「我要媽媽」,當發現哭鬧喚不來媽媽時又吵著要回家,說「我要出去」。兩個要求都被拒絕後,她很聰明的降低了標準,眼巴巴的看著老師說:「我想要你抱我一下。」於是她如願以償的得到了老師的抱抱。

中午午睡的時候,一位聽不懂中文的老師輕拍眉眉,幫助她入睡。眉眉掙扎了幾下,回頭對她說:

「眉眉不哭了,你走吧!」

拒絕午睡無果後,過了一會兒,眉眉又想出了新的理由。她找到我,開始抱怨:

「眉眉肚子餓了,我要吃飯。」

在孩子「分離焦慮」的第三階段,我們需要明確一點:

對孩子的感受要有同理心,但一定不要被他們強烈的情感帶偏。很多家長會很容易妥協,因為他們不忍心看到孩子哭,寧可被「情感綁架」。

其實,孩子的哭並不是什麼壞事,這是他們的一種健康的情緒表達。他們不懂用其他的方式表達訴求,因此成年人不要不許孩子哭,而是要去想想他們哭泣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合理的要求,我們當然應該滿足。如果要求不合理,就應該拒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首先對眉眉肚子餓表示了同情,但我同時也告訴她是因為她拒絕吃午餐所以才會造成現在這樣的後果。老師在午休時間的責任是保證所有孩子的睡眠質量,不能特意為她開小灶。

同時我也告訴眉眉,在午睡時間過後,她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吃點心。

孩子需要明確的知道學校的規則是怎麼樣的,以後她就會學會怎樣去在規則之內自我調整和自我滿足。

現在眉眉已經明白了,不吃午餐就會餓肚子,所以每天都會安安靜靜的坐下吃飯。

4. 「分離焦慮」之悲傷的第四階段:情緒低落(Depression)

「分離焦慮」的第四階段,被我稱作「黎明前的黑暗」,因為距離勝利曙光僅有一步之遙了!

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可以明顯感覺到眉眉的內心鬥爭了。她一方面明白了學校的規則和老師的期望,明白了現實不以她的哭鬧而轉移,另一方面她還是為此感到難過,忍不住哭鬧,老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抗爭一番。

有一次她不斷的唉聲嘆氣,坐在圖書角嗚咽著掉眼淚。我問她:

「眉眉,你明明知道哭沒有用,也明明知道媽媽下午一定會來接你,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痛苦呢?」

「我也不知道呀,」眉眉嘆了口氣說:「我還是個小孩。」

那一天午睡時,她又呢喃著「我想媽媽了」然後抽抽搭搭的哭泣起來。

但在這個階段,她已經能聽得進老師的勸慰了。

我抱著她安慰了一番,為了轉移她的注意力,給她看了一段她在戶外玩耍時我拍攝的視頻。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我故意問她:

「這是小朋友是誰啊?她在幹什麼?」

她指著視頻說:「這是眉眉我!我想再看一遍!」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相應的方式來協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更多的參與到學校的活動中。

5. 「分離焦慮」之悲傷的第五階段:接受現實(Acceptance)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們的眉眉終於快要進入「接受現實」的第五階段了。

雖然她現在時不時還是會傷心一下,但基本上都能很快被哄好。還有更重要的一個進步,就是她已經學會了用自己的理性思考來安慰自己。

有一次她又為了小小的不快而大哭起來。我告訴她:

「你已經不是小寶寶是大孩子了,可以好好說話了,沒必要一直用哭的了!」

眉眉想了想,自己擦了擦眼淚。令人驚訝的是,她還說了這樣一段充滿邏輯的話:

「好的。我小時候吃不到媽媽的奶,我才(會)哭的。現在我已經不哭了!」

想讓孩子有所期待,就要以他們所能理解的語言表達。我們告訴眉眉,媽媽會在她吃完下午點心後來接她。

後來,每當眉眉感到傷心的時候,她就會不斷自言自語,和自己一遍遍確認:

「媽媽馬上就要來啦。」

有時候,她還會對自己說:「眉眉是大女孩啦」,並努力表現得堅強。

這種時候老師和家長就應該盡量多肯定她的努力,形成一個情緒方面的正向強化。

現在眉眉表現得很不錯,還在穩步的進步中。

每天早晨,她都能非常好的參與集體晨圈活動,端端正正的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起聽我講故事。我表揚了她,並讓眉眉為大家選故事,她挑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恐龍跳舞的故事。

然後,大家驚喜的發現,她第一次在學校露出了笑容。

眉眉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是哪一種性格的孩子,都會有他自己克服焦慮的方式。

我們不要給孩子設定一個擺脫「分離焦慮」的時間表,告訴他們一定要在哪一個時期進入哪一個階段,因為每個人接納情緒和適應新環境的速度都不同。

通常來說,要耐心的給孩子至少一個月的適應期,讓他們慢慢適應學校的新環境。如果孩子不是全職學生(比如一周只上三天學),給他們的適應周期就應當拉長到兩個月。

不要看到別的孩子適應得快,就擔憂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問題。有的人天生就比較慢熱,要花比別人長更多的時間來體驗這個世界,這是完全正常的。

據我父母說,我小時候上幼兒園,到了第3個月都還在哭呢。不過,我相信這一定是謠言啦(認真臉)。

下一期文章,我會開啟十月份的新主題:兒童的「真性情」和教養問題。怎樣教孩子變得人見人愛?敬請期待!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轉發和留言。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愛麗絲與奇妙豆),實時接收我下一篇文章的推送。

往期文章回顧:

「反霸凌」行動:幾招教孩子擺脫校園暴力

男孩玩手槍,女孩愛芭比?刻板印象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匱乏感」VS「儀式感」:習慣怎樣影響孩子的性格?

商業合作請私信,直接聯繫本人。

全部文章提供有償轉載,請在「維權騎士」網站陳棉棉的授權品牌館進行操作。

網址是:

rightknights.com/materi


推薦閱讀:

遇到插隊怎麼辦?懟他啊!
如何培養孩子「成長性思維」?
父母徹底解放,由它來陪伴~
生男孩教他縱橫四海,生女孩子讓她健康快樂,這種教育理念科學嗎?
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TAG:儿童教育 | 分离焦虑 | 教育 | 儿童 | 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