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孩旅行相當於帶玩具熊週遊世界?

十月份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旅行,這不,我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萬的學區房》刷屏了。

這對父母的見識讓我路轉粉。

可是很快,我看到了各種負面的評論,其中有個觀點讓我很是氣憤,大概意思就是,這麼小的孩子,就算你帶他週遊世界,他也學不到什麼東西。甚至有人說,帶小孩旅行和帶一個玩具熊到各大景點拍照是一樣的,不見得是成全了孩子的願望,只不過是滿足了自己而已。

我不屬於那種看書能過目不忘的高智商人群,事實上,我認為學習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而且勤能補拙。我從來不敢奢望可以通過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堂程就把某個知識點學透。相反,我經常為了掌握一個知識點而購買一堆的參考書籍,或者直接泡在圖書館或書店,並且配合做各種練習。

在我看來,旅行就是一項自我投資,一種學習方式,在旅行的路上,可以看到世界的多個層面,這些是很難從書本、媒體中體會到的。

那些認為小孩什麼都不懂,帶他週遊世界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的觀點,我完全不贊同。

第一,不懂不代表沒有記憶;

在小孩的世界裡,他們不懂的東西多了,即使還不會欣賞、不明白也可以先儲存在腦海里,形成自己的知識庫。

我小時候討厭背書,那會怎麼可能體會到古詩、散文的好處,可我還是被逼著背誦這些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和詩中、文章中類似情景的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它們的美,也才慶幸自己曾經記憶過這些內容。

小孩子增長的見識也許不會直接體現在他們的考試成績上,卻能深深地刻在他們的氣質里,而且我相信,有了這些見識,在倒回來看書本知識,也要理解的更加深刻一些。

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帶小孩去旅行只不過是換個場景吸收知識、轉化知識而已。

只不過,這些知識很難被量化出來,就好像我們很難真正分清楚你最終掌握一個知識點,到底是老師們的講解功勞還是你自學努力的結果,亦或是某一刻你看到什麼、觸碰到什麼,讓你最終豁然開朗。

有學員跟我反饋說,自己自學理財多年,還不如聽我講兩小時課有效果。其實,我想說,假如她沒有之前的自學,我兩小時的講課效果也未必像她說的這麼大。

當然,如果你認為你們家庭不具備這種教育條件,大可不用花費金錢去旅行。

第二,不懂不代表就學不會。

小孩不懂的東西,只要有人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講解(翻譯),一定比看書本來得更加生動有趣。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不過是個郵差」。用在這裡,我想說,父母不讀書,帶小孩行萬里路的確比較浪費錢。

帶小孩去週遊世界,我認為,陪伴者的學識比錢更重要。

教育領域的名著《卡爾·威特的教育》,它的作者老卡爾·威特和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查德·費曼的父親一樣,他們即使在自己孩子很小的時候,也依然能夠藉助身邊的任何事物用小孩能聽得懂的方式去講解那些看起來很深奧的知識。

理查德·費曼的父親帶他去博物館,並且給他讀《不列顛百科全書》,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耐心地解釋。理查德·費曼回憶道:「沒有壓力,只有可愛的、有趣的討論。」

旅行是換個更輕鬆、更立體的方式吸收知識而已,如果父母不認為旅行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大可以讓小孩自行去體驗,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

如果你認為自己帶小孩旅行相當於帶玩具熊週遊世界,那麼,就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在家上早教班就好了,早教班的老師可能還有豐富的經驗去完成你不能完成的翻譯工作。


推薦閱讀:

看,餘額寶迴光返照了...
未來股票投資到底有多重要(原創)
資金池理財產品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說「只要做到每個資金池理財計劃的單獨核算和規範管理,風險是可控的」?
想了很久,還是不趟雄安的渾水了。
每年雙十一,都有無數人掉進這個坑

TAG:旅行 | 学习方法 | 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