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

最近,注會君看到了一個頗有趣但又耐人尋味的段子。

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唐山為老百姓做好事,撤銷了周邊所有路橋收費站。這原本是一件大好事吧?沒想到,卻遭到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反對。

這些收費人員圍住了領導要一個說法,在人社局已經按照《勞動法》給予經濟補償的情況下,要求政府解決工作。

而且其中一位姐姐振振有詞,「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36歲了,就學不了什麼東西了,遇到了職業的風吹草動,就只能找領導抗議、向社會哭訴。有人也許會覺得這種心態只屬於這位大姐的專利,其實不然。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微信上曾經熱傳的文章《深圳兩套房 面臨失業 中年財務危機引發家庭悲劇》,主人公雖然是高薪高知高技能的職場人,然而故事的前因後果、說話語調和唐山那位36歲大姐如出一轍。

原文不長,就一千來字,沒看過的,可以先溫習下。

我2001年本科畢業,工作一兩年上的研究生,然後到的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到現在將近十年。老婆和我都是農村出身,家裡沒錢支持,2010年辛辛苦苦攢點錢在坂田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是120萬,每個月房貸6000元。11年生了個兒子。

16年政策放開,響應國家號召,又生個女兒,因為我要經常出差,還在國外研究所待過一兩年,家裡父母孩子沒人照顧,老婆不得不辭職照顧家。

15年底深圳房價大漲,手裡正好有小几十萬餘款,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大家也認為房價有國家托著,只會漲不會跌,又在關內買了套五六十平米學位房,總價300多萬。

首付不夠,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70萬,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月供17000。70萬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七八千。

全家就我一個人在掙錢,拿到手的工資錢兩萬多,不包括獎金和分紅,因為兩套房貸加上抵押貸就三萬了,獎金就用來補貼家用,日子過得緊巴巴。但想到自己深圳有兩套房,心裡也會安慰很多。一般分紅大部分用來購買股票了,現在持有十大幾萬股票。

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出國,當時考慮家庭條件去不了,後來HR就找我談話希望主動離職,看現在的樣子不離也很難,公司總有理由讓你離職,不行打個C就末尾淘汰了。

與其鬧來鬧去的離職,不如舒舒服服的好聚好散,而且至今也沒發現誰鬧著就不被離職的。其實我績效還不錯的,也得過多次A,因為我深知,農村出來的孩子,不努力就更沒出路,我能走到今天,是公司給我們創造的機會。

最近也在網上投過簡歷,我們這三十大幾年紀,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業也不要,面試機會也很少,少數小公司面試過,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稅後房貸都不夠,有的還看不上我。

我們在大公司,自我感覺水平不錯,視野開闊,但和人家一交流,明顯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們這年齡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產品從前到後啥都懂,軟硬體,結構啥都能做,我們則只能做自己擅長一段,真正讓我們做出產品需要很多配置協助,小公司也養不起我們這樣複雜的玩法。

目前看只能把學位房賣掉了,但眼下比較麻煩的事情,現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學位房也不好賣,急著賣的話350萬可能只能賣300萬,還了貸款雜七雜八的剛好沒有了。

最後就十幾萬股票離職可以換幾十萬,離職補償已經在前年兌現了。這幾十萬隻能湊活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

就算把學位房300萬賣掉,幸運地找個稅前兩萬稅後一萬多的工作,剩下6000的房貸,加上兩個孩子上學,養家,完全入不敷出,何況稅前兩萬的工作也不好找。現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都覺得愧疚,夜晚也輾轉難眠。

今天這個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來在公司獲得的收益已經超出社會平均水平很多,企業成本壓力同樣很大。我們農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兒育女有房有家已經不錯,當然還有個標誌307。

這麼多年來,我時時鞭策自己,從來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領導一點不滿,就緊張好多天,生怕丟了工作,可到頭來還是不得不離職,入不敷出。

那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業給我的待遇不好么,還是房價帶來太高生活成本?

不知道大家看了唐山和深圳這倆難兄難姐的故事後,是啥感受?是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注會君看來,在這兩個故事的背後,寫的最主要是,就是這四個字:逃避自由!

而逃避自由的背後,是對於穩定生活的沉迷,對自主思考的放棄,對責任承擔的拒絕。

你看,在這姐們的自述中,自己是一點主觀能動性都沒有的。以前,她的青春全交給收費了,現在啥也不會。然而,最可怕的,是她給自己下了一個斷語:「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36歲,很老嗎?你什麼都不會、都不學,自己就沒有責任,全是別人的過錯,全是不可抗力造成的影響?

回想起這些年職場危機導致人生悲劇的故事,無論是華為解聘員工,還是中興員工跳樓,基本充斥著以下橋段:

生二胎:不是自己要做的,而是響應國家號召!

老婆辭職當家庭煮婦:不是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因為情況所迫,不得不而已!

投資買了學區房:不是自己思考的結果,而是因為隨大流,因為大家都在買,我也跟著買,而且是採取小馬拉大車、放大槓桿的方法買,反正有國家托著,who 怕 who 啊!

被公司掃地出門:不想想自己在公司創造的效益和受益比,不想想公司安排自己去一線而自己不願去,而是哀怨地責備:公司總有理由讓你離職,他們這是卸磨殺驢!

失業後找不到工作:不是因為自己多年來偷懶混子日、不學習、不緊跟時代、知識不增值,而是抱怨小公司承擔不起大公司的玩法,自己懷才不遇。

總之,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大勢所迫,自己只是受難者!

突然想起《史記》中項羽在四面楚歌之後,被迫在烏江自刎時的最後陳述:「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然而,司馬遷一句話就把項羽的底褲扒掉:老項自己造的孽,卻搞出一堆借口推脫到老天爺頭上,真是後知後覺、大錯特錯、大謬特謬矣。這樣做,不失敗,怎麼可能呢?

注會君覺得,自己讀到的,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溫水煮青蛙的悲劇故事。這隻青蛙在穩定的舒適區迷醉,卻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這水會熱到發燙,而自己卻無力跳出。

到了中年,我們時刻面臨這樣的時刻:擺在我們面前的兩條路,應該怎麼選擇。

買房,還是不買房?

生二胎,還是不生二胎?

接受穩定的生活,還是不斷學習,自我加壓,自我增值,迎接挑戰?

在這時候,最壞的選擇,就是不選擇。但其實隨大流,放棄思考,也是一種不選擇。

這種不選擇,歸根結底,就是放棄自由:放棄努力進取的自由、放棄選擇的自由,進而為未來的不確定性預留了原諒自己、開脫責任的借口。

這種不選擇,其實就是當逃兵!

其實,一定意義上講,人到中年之後,只有兩種生活方式:

一種,是靠資歷和慣性。其實當人畢業後,過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才發現白天沒時間學習,晚上沒力氣改變,漸漸的,也就習慣了平庸的生活狀態。但是,深圳這哥們的生活方式,不折不扣地詮釋了:很多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溫水煮青蛙。

另一種,是靠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在哪裡都是螺絲釘,像U盤一樣,插到哪個主機都能運轉,這樣的人,他的前途命運只和自己的專業技能息息相關,無論是哪朝哪代、哪個上司,都需要這一號人。

我們不妨想想,唐山這位姐們,除了每天上班收費和照顧兒子之外,剩下空閑的時間完全可以投入到對新領域的學習和思考,為自己每一個決策,多一份全面的考量;為應對未來的每一個改變,多磨礪出一技之長。

要知道:別人的選擇,即使正確,也只是基於此時此地、自身處境的正確,不加選擇地複製到你這裡,可能荒謬得離題萬里。

要知道:只有每天進步的生活才是穩定的!就算你現在暫時處於穩定之中,也要保持隨時脫離穩定的能力!因為,當今世界,已經慢慢消弭了體制內、體制外,穩定和不穩定的界限;當今世界,穩定是短暫的,不穩定是永恆的;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或許就只有改變本身了。

要知道:人生最不能放棄的,是不斷的自我成長。真正的勇者不是狼狽地逃脫,而是用閑暇時間,磨鍊自己,即使人在穩定中、在體制內,但萬一被生活的車輪拋出了軌道之後,還能活得很好的能力。

天助自助者!讓中產階級雪崩式返貧的罪魁禍首,或許恰恰就是那個不思考、不選擇、不努力的自己!

特別是在今天這個十倍速變化的時代,潮水迅速漲退,風口急劇,這種沉迷於穩定和舒適的生活,卻恰恰是一種最危險的自殺。

因為,對外部世界的巨變視而不見,缺乏思考的結果,必定是陷入習以為常的路徑依賴,直到有一天,你被狂風拋如一個陌生的世界,沒有準備的你,只能面對一個殘酷雪崩的宿命!


推薦閱讀:

網易出品,必屬精品。這些好用到哭的App 和工具竟然都是黃易家的
秦春華:中國人的科學素質從哪裡來?
為什麼藝術生與上下屆同學的關係比文化生親密一些?
現在的我很快樂,再也不想想那些痛苦的事了。幹嘛活在過去?
如何看待中國社科院大學的成立?

TAG:教育 | 职场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