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清博弈——中英聯合艦隊始末(下)

2018-01-21 呆毛

本文為史圖館專欄約稿,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史圖館立場無關。

回到清政府方面。此時的清政府還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依舊按部就班地籌備著艦隊的相關事宜。1862年10月,總理衙門收到赫德來信,稱李泰國來信聲稱的原定款數六十五萬兩不足以購買原定的船隻大炮,請求再加銀二十萬兩。總理衙門經過商酌決定再撥十五萬兩白銀,其中閩海關撥出十萬兩,廈門海關撥出五萬兩,這是總理衙門的第二次撥款。10月24日,總理衙門在給李泰國的信中提到了授予李泰國的許可權:「一,購買船隻並各船內應用之炮葯,煤斤及各類零星等件。二,邀請應坐各船之武弁,招募炮手水手以及立定各項合同。三,酌留所需銀兩,以便照各項合同發給俸祿工錢,以及將來備賞各款之用。」簡而言之,總理衙門授予李泰國的許可權無非購艦招兵而已,前文提到過的合同十三條完全是逾權行事。

羅伯特·赫德

11月20日,恭親王向朝廷奏呈赫德草擬的輪船應派官弁、兵丁、水手清單。根據這份清單,中國方面應派總兵官一員,會同阿斯本總理一切。另派武官七人,分管各船,督帶兵勇。大輪船派炮手,水手各四十名,水師兵三十名;小輪船炮手、水手、水師兵各十餘名。炮手擬用湖南人,水手擬用山東人,水師兵擬用八旗人。同日奉上諭,著湖廣總督官文,兩江總督曾國藩相應機宜,悉心籌酌,所需官兵於船到之前一律配齊,船到即可上船練習。12月21日,總理衙門致函曾國藩,要求他預籌節制,經費和進剿事宜。而此時與太平軍作戰的曾國藩對這隻艦隊的到來也是期盼已久,他決定派統帶巡撫營提督銜記名總兵蔡國祥統領這隻艦隊,水手,炮手及兵丁都從蔡國祥所屬弁勇中進行挑選。

曾國藩

1863年5月,李泰國率領艦隊從英國回到中國,在同總理衙門交涉的過程當中堅決要求清政府接受他和阿斯本簽訂的合同十三條,並且還提出了幾項新的要求:

1,今後「各海關應由本總稅務司各立銀號,代收銀稅」,地方官不得支用;

2,「現立兵船水師一切俸餉供費,應定立額數,在稅銀餉下支給」,上海,浙江所僱傭的外國士兵全部交由李泰國管理,包括他們的俸餉經費也由李泰國在稅銀項下支配分發;

3,「現辦軍務,稅務,必須銀兩充足,可以由總稅務司向外國「借款一千萬兩,以稅銀分十年帶利抽還。本總稅務司有這些款在手,則於中國事事可辦,事事有益」。(《海防檔》(甲))

很顯然,這幾條要求不僅讓總稅務司可以進一步控制中國海關,而且還控制了海軍和陸軍,李泰國的野心此時已經毫不掩飾。由於英國也意圖控制中國的財政和軍事大權,所以這些荒唐至極的建議得到了英國駐華公使普魯斯的支持。普魯斯同時照會總理衙門,要求清政府接受:

1,清朝中央政府將關稅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按時支付給軍隊人員待遇的資金;

2,這些軍隊直屬於中央政府,他們只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也只向中央政府負責任。

上述要求基本和李泰國所提內容一致,某種程度上也相當於以英國政府的名義加強李泰國在交涉中的地位。這絕對不是總理衙門乃至清政府所能接受的,他們想要的只是借洋人之力將太平天國運動鎮壓,而不是將大權借于洋人之手。所以總理衙門在接到李,阿二人的合同十三條後,看到「其意願思藉此一舉將中國兵權,利權全行移於外國」,當然是不會全盤接受的。但是為了得到艦隊,鎮壓太平天國,得到英國的支持,清政府也是不可能全盤否決的。

於是清政府做出了讓步,再三談判下,總理衙門和李泰國議定《輪船章程》五條,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派武職大員擔任艦隊總統,聘阿斯本為幫同總統,艦隊一切事宜由兩總統「和衷商辦」,艦隊「所在用兵地方,應聽督撫節制調遣」,也應隨時挑選中國人上船學習。恭親王奕訢還與李泰國議定,在攻下南京後所掠得「財物,就十分而論,以三分歸朝廷充公,以三分半歸阿思本分賞外國兵棄,以三分半歸中國官兵作賞。如系阿思本克複,並無官兵在事,則七分歸阿思本充賞」。儘管如此,但在英國侵略者看來,這些讓步同它控制中國的軍權和財權的目標,仍然相距太遠。


1863年6月。李泰國以「所定之八十萬兩,萬難敷衍」為借口,擅自在英國借銀五萬英鎊,約合中國銀十五萬兩。之後,李泰國到上海又擅自借銀十二萬兩。而這二十七萬兩的借款,李泰國把它算在買船經費內,而清政府也只能選擇敲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畢竟都等著這隻艦隊助剿,時間不等人。1863年7月,總理衙門奏准該十五萬兩的攤付方法,其中粵海關出三萬兩,潮洲關出三萬兩,閩海關三萬兩,廈門關二萬兩,江海關二萬兩,九江關二萬兩,另外十二萬兩由江海關分十二個月按月交一萬兩。然而江海關只交了三個月合計三萬兩白銀,依舊有九萬兩缺口,於是李泰國將閩廈兩海關多撥出來的兩萬兩抵作江海關兩個月的還款,計銀合計五萬兩。這便是清政府的第三次撥款。

晚清總理衙門

7月8日,《輪船章程》獲總理衙門奏准,次日總理衙門咨行各地,通報《輪船章程》獲奏准一事。所購得軍艦改名,「北京」號改名「金台」號,「中國」號改名「一統」號,「廈門」號改名「廣萬」號,「盛京」號改名「德勝」號,「廣東」號改名「百粵」號,「天津」號改名「三衛」號,「江蘇」號改名「鎮吳」號。

此時在前線進攻太平軍的湘淮軍首領對不能指揮新購艦船和此前弈訢和李泰國關於攻克天京分財產的約定感到十分不滿。就連最初支持購艦計劃的曾國藩在總理衙門也不禁發起了牢騷:「輪船章程奉行甚難,擬令蔡國祥仍住舊式師船,不遽以漢總統自居,亦不停泊一處,且與阿思本交往查看,若不甚居驕,方可徐講統轄之方。若意氣凌厲,把輪船當做奇貨,把漢總統看成堂下廝役,倚門劍客,則水陸將士必將視為大恥,不如早為之謀,乾脆講此船分賞各國,不索原價,以挫李泰國的銳氣。」李鴻章也表示「金陵已成合圍之勢,可毋庸外國兵船會剿。」在金陵指揮圍城的浙江巡撫曾國荃也表達了相同意見。

曾國荃

9月18日,阿斯本率艦隊到達天津,旋抵北京,同李泰國一起要求清政府接受他們的合同,表示如果不按合同十三條行事,他們拒絕從事任何活動。並且以艦隊威脅,宣布如果四十八小時內不答覆,立刻解散艦隊。普魯斯一如既往的表示了支持。10月25日,總理衙門照會普魯斯,詳述購艦事件始末,並表示「中國兵權不可假與外人」。

接著,總理衙門又照會英國,宣布中國不能批准李-阿艦隊合同十三條的理由,並請求將輪船撤回變價出售,將船款交還中國,並免去李泰國的總稅務司職務,改由赫德擔任。美、法兩國在得知英國意圖控制中國財政和軍事大權的野心近乎得逞時表現出強烈的嫉妒和反對,而在華的英國人也認為李泰國其人剛愎自用,在多方壓力下,英國同意撤出艦隊。這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第一次對外採取強硬立場。

阿斯本艦隊中的軍艦

11月6日,總理衙門同李泰國,阿斯本商定艦隊遣散辦法,議定船價,炮械軍火價值,以及截止9月18日為止在船內所購得的食物,煤炭等交由阿斯本變賣,變賣所剩價銀一律歸還中國。清政府在購艦期間的花費如下:三次撥款一百萬兩,三個月月款二十二萬五千兩,回國經費三十七萬五千兩,上海零稅銀十二萬,共計撥銀一百七十二萬兩。從購船餘款和船炮變賣中,清政府即共收回白銀一百零二萬一千餘兩。這樣清政府一買一賣中白白耗費的銀子就是六十九萬九千餘兩。在中國停留了兩個月的阿斯本艦隊就這樣草草解散了。

蠻橫的李泰國

阿斯本艦隊是清政府在建設近代海軍的第一次嘗試,結果卻是碰了一鼻子灰。不僅搭了一大筆銀子,洋務派還因為這次事件飽受保守派攻訐。這是洋務派在和外國人打交道過程中的第一次吃虧,當然也絕對不是唯一一次,但至少讓洋務派在後來和列強打交道時表現的更加小心謹慎。

更多作品見幻想淺綠的B站空間 、我館的公眾號:ID:AlexGreeno

QQ群:史圖館164072878;雲韶府545992797

推薦閱讀:

霍金怒懟英國衛生大臣:英國醫療體系救了我,現在是我拯救它的時候了
學姐推薦 | 在英國適合留學黨剁手潮牌有哪些?
英國留學生移民難於上青天,年薪26萬以上的工作你找好了嗎?在英國的華人移民報告01
【乾貨】想進「四大」?從申請流程到公司價值觀全方位指南!
歐洲哪所大學的數學系比較好?

TAG:英国 | 清朝 | 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