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心態崩了,請問大家是如何調節心態的?


做科研幾年了,沒崩過

  1. 不要和別人比來比去,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感覺活著舒服就好,聽從內心的感受。你的一生相對宇宙怎麼看都微不足道,所以呀面對世事坦然以待。
  2. 推公式很爽,研讀教材很爽,讀文獻很爽。這是我的真實感受
  3. 做實驗真的是很久很久做不出結果哇,半年大半年的忙忙碌碌,結果還是一塌糊塗。但最終還是搞出了點什麼,這中間真的需要有堅定的信念,不然就放棄了所有付出都成了沉沒成本。做實驗越是做不出,就認為自己離成功更近了,不停地試錯,錯誤的路走完了也就該走正途了。實驗越是做不出,就越是想去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方法確實需要你獨立去搞,但這全是你自己去設計,你就能體驗到你與機器或者普通科研民工的差異,就會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
  4. 做科研不是為了發表文章這些『成果』,探索未知世界或者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是很有趣的。
  5. 最後還是得說,一切基於興趣,興趣能提供最持久的動力,而且不會讓你感到疲憊,沒必要讓自己既痛苦又沒收成。正真想干就奮力去干,不想干就早點換個坑。


多崩幾次就習慣了,僅此而已。

放心,永遠有更崩的事情在後面等著你。

毒雞湯分割線

————————————————————————————————————————

下面是解藥

你有什麼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沒有遇到過任何一個令人興奮的結果,有個蠻漂亮的點子一直說不圓滿,經歷過各種心態失常,現在其實也在失常,最後就一個辦法:讀文獻

崩了就是遇到瓶頸了,開拓思路另尋出路最實際的辦法就是讀文獻,懂得多了任何問題都能找到方法聯繫整合併合理轉化成實驗方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補充一下,我昨天寫代碼寫得正煩,腦袋裡暈暈的,想出去走走,剛出去就看到知乎推送這個問題。所以我只是真的覺得好笑啊,並不表示我瘋了(′°?°)???..


剛剛連著六個通宵,趕論文截稿期。昨天晚上點完submit,大腦就有點在不應期,跟著師兄們吃完晚飯,才覺得自己會走直線。

五天以前,我在北京的導師還QQ電話聯繫我,說paper裡面這麼多地方沒填滿,你第一次寫又各種不熟悉,工作的出發點是好的,不然我們看有沒有什麼晚點的會可以投。

負罪感肯定得有啊,我確實給寫作和呈現留了太少的時間,確實找了另外的實習導致截稿前跟導師異地,也確實第一次寫沒有前期訓練和經驗。

然而頭腦簡單的好處就在於,我覺得這個時候交待掉publication比較好,就只想著交待掉。

畫圖就畫圖。

調參數就調參數。

重跑實驗就重跑實驗。

修改語法就修改語法。

講真,今天休息時反思了下自己踩的坑,竟然也會暗暗慶幸。

如果想著,發不出老師會怎麼看我呀,一起合作的學長會怎麼看我呀,爸爸媽媽會不會很擔心呀,是不是中的概率本來就不大呀,那要不要先不投了呀,沒有paper我怎麼申請學校呀,是不是畢業要失學了呀,balabala。那肯定就錯過這個會了。還好我糾結的主要是,這個submit能點嘛,這個upload能點嘛,abstract填完能改嗎,點完可不可以重點一遍?畢竟是第一篇自己動手提交的文章嘛。。。況且,作為一個正常人,難道一直寫爛paper然後改得自己生無可戀,不是寫好出paper的必要條件嘛?

還有。。。我的導師人很nice啊,跟我講過你沒學上可以再跟我一年什麼的,也一直說這個工作是好工作,省得我自己東想西想。

我另一個導師也很nice啊,據師兄說,他一直就是這種,缺數據嘛缺資源嘛缺了就言語一聲我們不差錢,的風格。emmm也是多虧他這種風格,我才能來實習咯。

科研可能會有點忙,但不要做的很苦呀,那些宣傳自己工作的時候講的很苦的,大概是評優需要吧。這麼開心的事情,還是適合無憂無慮的去投入嘛。

不要想那麼多就好啦~祝大家都有中paper~


知乎刺激療法:

比如剛畢業就月薪上萬是什麼體驗?

比如女生要求男方是這樣的條件過分嗎?

比如孩子說父母不配擁有這麼優秀的孩子...

......

越看越怕

越看越方

還不趕緊滾去搞科研……

當然也可以上網銀查查自己的銀行卡餘額,看看銀行流水,想想那點可憐的補貼,再想一想各種各樣的獎學金:國獎啊,校獎啊,專項獎啊...論文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多麼直接又實際的刺激啊!!!還不趕緊滾去科研?!


哈哈剛崩過的來聊聊,論文攻堅期,無數次重新改模型,做了兩個月的東西,今天忽然發現後面的結果有些無法解釋,又回頭做發現出了一個大bug,一下下又回到了原點,腦袋一片漿糊,最簡單的加減法都搞不清楚,大腦完全宕機,遂決定到操場走走,給朋友打個電話,

成都的朋友A:電話撥通,剛下班馬上要進地鐵,一會兒就沒信號了,說我回去給你打。

然後接著撥了洛陽的朋友B:撥通後,朋友喑啞的聲音傳來,二十四的大好青年說話毫無活力,說最近工作太忙了,我現在有個很急的任務,一會兒給你回好不好。

接著撥通了天津的朋友C,這個朋友平時打電話一般都在晚上9點往後,通常都要加班到很晚,給他打沒抱多大希望,果然,哈哈沒人接。

最後,打給了老媽,我媽很快接了電話,心想,果然還是家人靠譜啊……還沒來得及表揚我媽,電話那邊傳來:啊,菲菲,你有啥事,我現在正在下班路上,開著車呢,到家給你打啊!!!卒,又掛了!

我當時哭笑不得,大家都好忙啊,然而作為一名科研狗,遇到這個我能放棄嗎?哈哈哈,一定要愈挫愈勇,屢敗屢戰,我撥給廈門的朋友D,本來也沒抱太大希望,因為她平時實習加班也蠻厲害,但是,但是,但是,或許老天被我感動了,哈哈哈,終於接通,無事,我終於可以一邊在操場溜圈圈,一邊想朋友吐槽今天的種種,順便聊了這個艱辛的電話故事,半個小時後,我滿血復活,回到實驗室。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哈哈哈哈

1.每個人都很忙,都過的很辛苦,心態崩是常事,不要著急,大不了重新開始

2.從小事中發現樂趣,就比如這個打電話,誰會連續打這麼多,但是科研教給我要堅持,哈哈哈

3.心態崩了,去運動,溜圈圈,數星星,打電話,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方法,轉移注意力,調整好了繼續奮戰,效率更高

4.要樂觀要樂觀要樂觀,科研是個孤獨的旅程,認清後再確定是不是真的要走這條路。


崩了很正常,但是看你到知乎來求教而不是讓導師幫你重定方向,說實話大概你導師也不怎麼懂你的項目,那你還是早點改行為好。現在教職競爭極其慘烈,你崩個一兩年就被同齡人拉下了,之後就沒戲了。一般來說,你崩了之後為了自己不被同齡人拉下太遠,就想做更難一點、更可能出好文章的方向,但是相應的風險就更大、更可能繼續崩。科研就是對未知的探求,跟賭博頗有幾分相似。你越輸、越想賭把大的賺回來,然而讀研、讀博就那麼幾年時間,這幾年你做不出足夠好、足夠多的工作就再也沒機會了。

不成功,則成仁,在某些方向,科研就是這麼殘酷。


您這個還只屬於實驗。不能稱為科研。

科研者,發現現象,為發現一個情況,會盯著目標幾個月,幾年。

科研之心,就是指以現象為根本,沒有高低貴賤的專註於研究的人。

現在在國內太稀有了!自尊心,排他心比了解真相更重要。

所以,崩的不是科研,而是自己還沒有明白什麼是科研。只能說,不適合科研之路。

我們做一個觀察想法如何出現,會幾個月沒有一點頭緒,想法太快。跟不上。總算看到了不知道幾年過去了!

對科研者,唯一崩的是家人,生存壓力。不會來自科研本身。因為熱愛,因為充實。生活遠沒有科研有趣。


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人有很多種,有的人天性樂觀,有的人容易抑鬱。所以有些答案建議題主順其自然,因為他們是心態比較好或者對自己要求比較低(無貶義)的類型,倘若題主不屬於這兩種,這個建議就不太適合了。

個人的一些想法:

第一,就是保證高質量的生活。你首先是個人,其次才是個科研人員,該吃飯吃飯,該運動運動,該娛樂娛樂,該約會約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讀研讀博已經不是高考階段了,沒必要那麼分秒必爭。

第二,假如你不幸心態崩了,一定要去找人傾訴或者做心理諮詢。我本人也是心理諮詢的受益者,在諮詢室把所有的不滿、擔憂、恐懼都說出來,你才能輕裝上陣,諮詢師絕不會透露你的秘密,除非你有自傷或者傷人傾向。把問題扼殺在萌芽階段。

第三,心態崩了也可能是課題不適合/不喜歡,或者方法不對頭,一定要找人商量,跳出局部最優,或者堅決要求換課題。

祝科研順利。


大四保研,導師是科研狂人,半個月寫一篇論文的那種(準確描述,最快半個月。不過從13年到現在一作18篇,A1兩篇,且我是老師的第一個學生)。

老師希望能有讀博士的學生,而我因高考選錯方向無法成為一名老師,遂意動。

算上大四研究一年半多後,論文進展到一個節點,想不出來,出去同學家散心+旅途和老師探討科研意義以及喝雞湯,安穩一時。

隔一個月,強烈的自我否定意識又佔據上風,一周無心科研,與老師長談,痛哭流涕,放下關於深造這個包袱,不去考慮是否轉博,靠著這樣的方法,我能夠持續科研到七月。

中間夾雜著各種不成功和重新來過,心態還穩定。

今年七月底是國際會議的截稿日期,六七兩月加快了速度,但遺憾的是沒有投稿。

對老師指導依賴性太強和自己連著十天熬夜到3點加上沒有投,成了最後的稻草,讓我放棄走學術的道路。

我和老師有說自己心態崩了,老師說抗壓能力差。

總結自己心態崩的主要原因是

1.自己覺得自己可以完成,

但是科研本身是創造知識的過程,

誰也無法判斷究竟能夠得到怎樣的結果。

2.自認為比自己不如的人走向了成功,自己卻失敗了。

知識的方向不同,不能強求。

3.不是基於熱愛而是因為想成為教師而科研,動力不足。

不愛科研,性格要強的人,慎重選擇是否讀博,不然容易痛苦。有時,換個努力的方向更快樂。

總之

科研是不一定有結果的事,

論文更是不可強求,

一切看天意。

-------------------------

實習是一件很爽的事情,離開科研真的神清氣爽。

代價是,老師不再關注你,畢竟你不好好學習。( ?? ﹏ ?? )

不過每天早睡早起還規律鍛煉的日子實在是太美好!

不讀博士只是因為容易好強+不甘心卻又熬不了夜+怕死。(屬於個例)

繼續科研的小夥伴們放寬心,論文總是能發的!


剛剛進入科研領域,只能說也心態浮躁,最近想的是,怎麼把問題弄明白,首先自己弄明白,不要怕,可以慢慢看教材慢慢看論文到每一個名詞什麼意思,然後才是怎麼把課題做得有意義。

跟一個好老師很重要吧,我猜。

對,我要先弄明白。這樣回答更多的算是對自己的勉勵。


這讓我一個用1080玩CV的人情何以堪,導師還在到處出差(畢竟大教授)。。還好實驗效果不錯,玩的是弱監督,準備應用在detection,localization,segmentation,嗯,感覺現在CV界玩的那些很多都挺無聊的,強行預測,強行編碼,強行搭積木,搞得那麼複雜,最後都說不出什麼個所以然來(小黑一把)。。

大學過得無愧於心,導師從來沒真正指點過,就給了幾張遊戲卡(小黑一把)。。

唉,如果發不了頂會做不了自動駕駛就去搬磚好了,最後還是CS大法好呀=-=。。。

不說了,還要去給BN layer擦屁股呢。。


隔壁實驗室的姑娘跟我一樣悲慘,所以顯得格外聊得來

今天從門外過了幾趟看我一人在那忙的手腳不停

又情不自禁的過來閑聊

「今天一直看你在忙」

「是啊,都這個局面了還不忙就真等死了,雖然忙也起不了作用」

「我也是啊,實驗又做不動了」

「我是要重新做啊,這個時候讓我重新找想法」

這時眼睛有啥遮住了,就用手擦兩下

「你別哭啊」

苦笑,「沒有啊,怎麼會哭啊」

眼淚倔強地涌了出來,隔著手套擦……哭到頭疼……

姑娘真是好,讓我哭的好舒服啊,要筆芯


沒關係,我都崩習慣了。調整?根本不需要調整。

想想這世上還有好多這種人:匿名用戶:如何看待大學考試作弊?,我已經比很多人強了。

好啦題主,我已經安慰你了。快回去接著做吧。加油!


一般就想想公司幾十號員工,家裡要養的小崽子,這鬼玩意怎麼就做不到老外那麼好回去繼續埋頭干,怎麼敢崩。想想在學校做科研的那些日子真的是輕鬆


準備文章期間才發現整條路線的重現性有問題,已經三個月了,快被整殘廢了


一個字,酒。


在寫博士論文。心態剛崩了一個月。現在在繼續寫了


我也遇到類似問題,準備強行閉關,改掉受情緒影響的問題,否則會出大事的


上學期做實驗做崩了,數據遲遲出不來,老師一直也逼得很近。眼見師兄弟們的實驗都是開展的如火如荼,我也很是焦躁難忍。下了三十多個G的郭德綱相聲,夠噶美了一個多周,滿血復活了。


不需要調整,多崩幾次就習慣了


去和同學朋友聊聊,交流交流

比如誰誰誰發哪哪個期刊了

誰誰誰拿獎學金了

誰誰誰去哪交流了

誰誰誰申下來什麼什麼了

誰誰誰坑找好了

誰誰誰買房了

聊完這些,還有時間崩?


推薦閱讀:

作為理工科學生不會編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科研 | 實驗 | 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