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網上高呼「搞基」現象?


我只想呼籲一點:你們開搞基的玩笑是你們的事,你們開心就好。但是我希望能形成一種社交準則:當和一個你不熟或者不了解的人開這類玩笑之前,能不能先確定下他願不願意?

我對同性戀一直以來的態度是:只要不影響到我的生活,我一點都不會judge。其實我對所有的事物和行為都是這個看法。但是越來越多地感到這種趨勢影響到我自己的生活,整個社會不論是媒體還是個人都在有意無意地把它當做噱頭不斷暗示,就不要怪我有負面的想法了。

最後說一遍,誰他媽拿我開任何同性戀的玩笑,別怪我翻臉。


【搞基】文化緣何流行

【基佬】現在還是貶義的罵人詞嗎?搞基已經搞到大江南北男女老幼盡人皆以基友為榮了

如同【美眉】這種原先也具有貶義的甚至有特殊用途的辭彙後來也成流行語,眾女子以自稱【美眉】為榮,【搞基】也是從貶義詞洗白成流行語的。語言的發展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一個詞,比如【便】,因為其含義不雅太臟,而用相對雅的詞替代,結果那個詞隨著時間也髒了,於是【更衣】【解手】【上廁所】【上衛生間】【上洗手間】一個個都臟掉,因為語意是髒的,不論換什麼形式都還是會臟,但是人們出於愛乾淨的心理,像換內褲用手紙一樣要常換常新。語言普遍的發展規律也是如此,一個乾淨的辭彙會變髒,【高大上】【偉光正】會因為過度包裝金玉其外,演變成譏諷用語,而反過來,一些鄙詞,【美眉】【搞基】這種也會因為善意的開玩笑、調戲式的用法,漸漸成為好詞。語言學發展的背後是人類心理行為的表現

【搞基】從惡詞變成趣詞,就在於前後用法的不同。最初罵人用【搞基】,叫小姐用【找美眉】,含義不雅,也曾算是敏感詞。後來同性戀、宅腐等亞文化興起,【搞基】被關注這些亞文化的人群拿來作重口味工具,先是同性朋友間開惡趣味玩笑,接著在越來越多的場合濫用

遙想十多年前,玩網遊的女性還沒幾個,一堆男生開著女號作著偽娘還玩著拉拉,終於實現了男性參與女同性戀的幻想。筆者就曾在當年玩《天堂Ⅱ》時目睹一堆摳腳大漢互相之間【姐姐妹妹】亂喊,當時跟著一個技術熟練的老玩家混,混著混著,該玩家扣字道:【嫁人了沒啊?沒嫁人就嫁我吧!】【要不你嫁給我要不我嫁給你,就這麼簡單】,好吧,我們都是女號……玩《航海世紀》的時候又遇上另一幕當時看來更重口的,甲男缺某物,乙男大方的送之,甲男發表情賣萌感謝,乙男道:【謝就不用了,晚上把屁眼洗洗乾淨】,甲男在筆者沒回過神的時候就意會了,答道:【XXX你這流氓!】乙男像成功調戲了小妞一般心滿意足的發嬉笑表情。當時筆者著實研究了半天甲男是不是妹子玩男號,旁觀的又沒姑娘,賣腐給誰看啊?

我們知道,同性戀和宅腐文化中【搞基】的差異在於,後者很大程度上是正常性慾的延伸,是通過欣賞異性的同性性活動來得到滿足,而非自身投入到同性性活動中去。男同的01和BL的攻受很不一樣,01很現實主義目的性強因為是男性在參與,攻受很萌很娛樂符合女性審美;同理,拉拉和百合也完全不同,拉拉們至少原先也是一點不萌的,文化色彩非常成人化,百合因為是男性的性幻想,就算是攻的那個也還是女人味十足,頂多是女王御姐甩鞭子,不可能出現平胸穿汗衫的春哥。那麼我們還是要問了,旁邊沒娘們,你賣腐給誰看啊?!

研究這個問題先借鑒參考一下動物界變性的例子動物變性趣聞_魏鎮軒、什麼動物會變性?_好搜問答,性別在這些動物中具有適應性變異的現象,而對於人類,適應性變性(不考慮心理需求變性)是通過外科手術,而且不是為了生殖利益而是為了生存,昨晚看《曉說》里的阿根廷人妖市場競爭真的好激烈。雖然人類沒有生物學自然變性的能力(或許有極個別奇葩個案,我反正不知道,就算有也屬罕見病),但性文化卻是最豐富的,在不同環境下,人類的性文化表現多彩。如在軍隊監獄這種單一性別集體中,個性體征相對近似異性的個體會在集體生活中逐漸被當成異性進行互動,小白臉被當成【姑娘】,大姐頭被作為【王子】,進而甚至出現性活動和性行為。這類由於性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性角色變異的文化現象具有普遍性,而性角色變異的個體由於是環境外因所致,在重新回到有異性的環境後大多會變回自身本來的性別角色。同性戀後天因素也多總結為青春期成長環境影響,使得性向和性角色並沒有養成和生理性別一致的社會性別。如此我們看到,性不僅在生理上具有相對不確定性,在文化上更具有可變性,這種可變性的成因在動物界是由於生殖需求,在人類社會則是性需求為主的各種衍生。如今很多大腕明星也有性別異化,女的叫爺,男的叫娘,這固然和ta們本人的個性體征有關,更多的則表明社會意識形態已經不再把性別角色捆綁在生理性別上,如同性慾不再捆綁生殖一樣。社會文化為了發展更多的多樣性,在不斷的把一些本來具有一致性的元素拆解分開。性解放讓性慾遠離了生殖,更進一步,連性角色也遠離了性別本身了。之前兩個事例中,網遊玩家可以不拘泥於自身性別而進行更大膽的性角色扮演,這種文化現象對於傳統來說有點詭異,但這就和非洲倭黑猩猩把性行為更多的作為休閑娛樂性質的社會關係互動而非生殖必須一樣,具有某種趨勢性。這裡筆者毫無要肯定【搞基】亞文化進步性的意思,只是很無奈的指出,既然人類祖先早在猿類的時代就可能已經將性從生殖上剝離開來,那麼時至今日,隨著社會奢侈度的日益增加,性角色從性別上剝離開來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對於系統來說,這種剝離有利於多樣性多元化發展,畢竟文化元素就這麼點,只能依靠不斷分支排列組合製造新產品

由此得知,既然宅文化可以從原先很讓女性討厭發展到即使沒有男性欣賞鼓勵也有女性同好們玩得不亦樂乎各種刷下限,那麼腐文化也可以對稱的得到男性支持,並且這種支持未必需要賣給女性以博的好感。這些與性有關的亞文化中夾雜著性角色變異和性向變異,參與者完全不必像傳統同性戀那樣單一的轉變性向的同時轉變性角色,而可以保持性角色不變轉變性向或者保持性向不變轉變性角色,以及各種其它細節上的排列組合,這就導致一些更加混亂的三觀展開了更加混亂的未來社會

這種混亂展開在生理方面的基礎是,其實大多數生物個體是所謂的雙性戀,或者說具有相對連續性偏好,而非絕對的單一性向和單一性別角色。只要環境條件允許,適應性變異就時刻準備著發生

另一方面支持混亂展開的因素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作為一個很大程度上的經濟決定論者,必然會提到經濟發展使得女性地位上升,性別差異逐漸不能決定社會地位,使得性別不再具有貴賤色彩,從而為性文化的變異發展掃清了社會心理障礙。更確切的說是經濟活動需要人類社會各方面流動性加強,社會結構因流動性加強而削弱了貴賤的符號化印象,男女差異膚色差異種族信仰差異等等過去能決定社會地位權力結構的因素都被糅合在一起以至於每一種差異的重要性都不明顯了。同時社會文化的流動性增加,加劇了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界限模糊,各種地域性傳統文化互相融合的同時,新舊文化也在互相交織,整體文化生態圈中增加了大量各個小圈子間的過渡區域,使得文化種群短時間貌似增加了不少,其實仍然是各種舊元素錯位式排列組合。這個過程伴隨著信息大爆炸,如同寒武紀生物大爆發般蔓延,有性繁殖產生的排列組合多樣性是寒武紀大爆發的重要原因

最後,身處【搞基】越來越流行的性文化變異時代的普通民眾,是否有點感到不適應和困惑呢?不要緊,如果您還不想加入到這個混亂展開中去,並且對自己的狀態略有困惑,筆者提供一個簡單易行的測試性向的小方法:讓受測試者為和ta同性別的同性性行為、和ta不同性別的同性性行為、異性性行為三種情況的主觀好感度/接受度排序

簡單的說就是看三種片:GV、AV、百合拉拉V(姑且把這個從AV里獨立出來,簡稱百V),然後把表態最能接受的片和最不能接受的片,下面筆者已為您寫好各參考答案對應的【最有可能】性向

如果您是男性,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GV、AV、百V,那麼您可能是:八成彎,受,喜歡:攻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GV、百V、AV,那麼您可能是:可以彎,攻,喜歡:受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百V、GV、AV,那麼您可能是:怪蜀黍變態!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百V、AV、GV,那麼您可能是:直挺挺的男人,只愛好女,討厭男人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AV、百V、GV,那麼您可能是:可能彎,但更愛女色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AV、GV、百V,那麼您可能是:準備彎,還沒想好往哪彎,時刻準備著

如果您是女性,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GV、AV、百V,那麼您可能是:腐女才是最需要男人的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GV、百V、AV,那麼您可能是:既宅又腐,滿腦下限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百V、GV、AV,那麼您可能是:TT戀,新品種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百V、AV、GV,那麼您可能是:純T,只有你能摸女人,沒有女人能摸你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AV、百V、GV,那麼您可能是:你還沒準備好,沒準還未拆包裝

最喜歡到最討厭排序:AV、GV、百V,那麼您可能是:即使未拆包裝,也有一顆懵(萌)懂(動)的心

好吧,這個表的參考性可能已經隨著人們的變態度不斷增加而變得無法涵蓋了


我只是把某個匿名用戶不說的話說了


從前幾個高票答案來看,lgbt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高呼一詞還請再三斟酌再使用,門戶網站每次出現同性戀消息和新聞都是在特定的時候,而且比起其他新聞少了很多,報道語氣來看也都是中立態度,當然每次我看完下面評論祖宗十八代都被罵成了變態。網上能接受同性戀的人不少,反同的人更多,何來高呼?如何高呼?

第二,不明白為何這個話題會扯到同性戀身上來。這個詞源於基圈,但是現在脫離了本身的含義,異性戀們頻繁使用這個詞來做了不適當調侃,不知為何被調侃的人怒火不是向著調侃的人,而是聚焦在了同性戀問題上。

被人拿刀捅了不怪捅你的人,要去找生產刀具的人算賬?

被人拿刀捅了不怪捅你的人,來知乎提問如何監督規範刀具生產?

明天捅你的人沒刀了,人換手槍了。

什麼從這種現象中可以看出對同性戀更包容了,什麼社會開放了那都是笑話,只是因為這個詞已經喪失了本身的含義大家才會去用它。所以人們在使用的時候,並不帶有任何惡意,你受不了那是你的事兒,你可以和你的朋友說清楚,也可以和他斷絕往來,只是一條,這真的不關同性戀任何事兒,不要以為自己是個男的就正受到同性戀的威脅,下面打擊人的話,我就不說了。


基,本國策。


什麼高呼,只不過之前沒人提現在說的人變多了而已。

就像女權,現在提的人多了,就有人驚恐地說是不是女性要凌駕於男性之上了。

實際上呢,現在還是男權當道。

現在大家越來越包容,搞基沒什麼讓人不愉快的含義了,於是同志們也樂於展現自己了,當然,限於網路,所以給別人一種同性戀越來越多,搞基越來越盛行的錯覺,其實同性戀一直都那麼多,只不過以前人們不知道,現在知道了而已。

離題主說的什麼高呼還遠著呢,放心吧您


開玩笑的大部分都是直人好嗎。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幾乎不會有GAY會瞎開什麼「搞基」「撿肥皂」之類的玩笑,這種刻板印象沒有GAY會喜歡。請把不懂也不關心同性戀的大部分網民(跟人家沒關係沒啥必要關心)追隨潮流的玩笑和生活中的同性戀區別開來,感覺真沒多大關係。


純粹是出於對流行和有趣鬧著玩,和現實中絕大部分同性戀沒多大關係。


只是一種自嘲。單身狗那麼多,找個伴顯得自己不孤單。


高呼了個P啊!

你看微博空間各種同性戀balabala的,放到現實里都是有色眼鏡好嗎?

只有「直」的,才肆無忌憚地消費搞基,而真正的基,卻少有在大眾視野搞的。

說白了,大家也只是享受這種基腐文化罷了,這種事,啊其實哪種事都是一樣。

還是看臉。


網路上百合遠沒有搞基盛行,我大膽猜測一下,鑒於中國失調的男女比例,這是一個政府主導的同性戀(主要是男同)解放運動,目的是在國民中普及同性戀知識,增加大眾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鼓勵並在合適的時間點立法允許同性婚姻,並最終起到緩解男女比例極度失調的問題

——————————————————————————————————————

確實沒有證據證明我的想法,所以說是大膽的猜測,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理由是:①政府有足夠的動機——緩解男女比例失調及其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問題。②同為同性戀,網路上「搞基」這種調侃遠遠多於「百合」,符合中國國情——適齡男性比適齡女性多數千萬。③網路上「搞基」大概是從2011年(待考證)開始大範圍流行,作為一個不具有普遍性(確切的說有許多人討厭這類玩笑)的詞,此前是極其小眾的,正如一些網路紅人的爆紅離不開背後推手,有理由懷疑「搞基」的流行有可能存在推手,誰是最可能的推手呢


個人感覺,90後普遍都能接受,80後一半一半,70後或之前認可少。這就是所謂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吧。估計同性婚姻合法化在中國也是遲早的事,可能現在是蓄勢階段吧。


大概情況是這樣的:直男被一個醜女人騷擾,瘋狂求愛,直男雖然煩或者噁心,但他不會去狠女性或者說再也不愛不艹女人了。但直男若被一個gay騷擾,各種性暗示,直男直接就憤怒了,說同性戀都是賤貨,見到一個打一個啥的。

我不是來洗地的,性騷擾就是性騷擾,與性騷擾實施者的容貌年紀性取向無關,但被騷擾者會有不同的反應。這種不同的反應,才是有趣有價值的點。基本上在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大家常把陌生人的性取向當成個人隱私,在不確定對方性取向的前提下,不說這方面的話題比較好。

還有一點很有趣,若各位直的,曾經被彎的騷擾過,或被人真真假假開玩笑「搞基嗎」,心裡的酸爽,大概也能體會,各位彎的,被直的表白糾纏或被人多次質問,「你男朋友呢?你女朋友呢?成家了嗎?」等等。


「高呼」的意思是大力倡導。網上的信息其實根本沒有鼓勵大家去搞基,只是」基「越來越為人們所知,大家用」搞基「去調侃同性之間比較緊密的關係。同性之間關係相對緊密一些沒什麼啊。人的生活里不可能只有愛情,對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聊天沒多久就非得要照片?
那些瞬間,我真懷疑自己的BF是直男
線上活動丨基友一周CP Mr.W第三期 MBTI性格解碼配對
我弟弟(直男)被男同性戀表白了,怎麼辦?怎樣預防被掰彎?

TAG:同性 | 男同性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