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如果1980年代用常規力量全面進攻西歐,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蘇聯如果不使用核武器,使用他強大的裝甲部隊全面進攻西歐,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這個問題首先要感謝蘇翻譯整理和創作發布的【冷戰尖兵】圖解北約華約武裝力量在兩德的對峙形勢 這一篇文章。下面回答中會有一些材料參考到蘇翻譯的文章,侵刪

先搭起來一個架子,明天再仔細談

首先八十年代已經過去了五六十年代那個奇思妙想而又暴力美學的時代,雙方都已經冷靜下來了,所以大規模的核戰爭確實已經不現實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到八十年代為止,全球已經積累起了五萬多顆核彈頭,爆炸當量約為150億噸,平均全球每個人頭上都懸著2.5噸TNT。隨著美蘇在歐洲的軍備競賽的加劇,北約國家部署導彈時間表的出爐,歐洲人民紛紛走上街頭,歐洲反核運動日漸高漲。這與歐洲長期存在的和平主義思潮密不可分,二戰後30多年的和平生活,讓人們渴望」緩和「的訴求日益活躍,而美蘇軍備競賽卻讓整個歐洲瀰漫著緊張的氣息。

這是北約國家部署導彈時間表

大規模報復戰略是基於蘇聯雖然擁有原子彈,但是運載工具卻只有螺旋槳中程轟炸機,但是在1954年,蘇聯空軍首先裝備了原子彈,1957年蘇聯相繼發射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60年代初,蘇聯陸軍和海軍裝備原子彈,稍後蘇聯國土防空軍也有了這種裝備 大規模報復互相摧毀戰略就已經走向了死胡同,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實踐上,這一戰略都受到了根本的動搖。1965年,麥克納馬拉在北約理事會宣布以靈活反應取代大規模報復。同年十二月,他在另外一次聯合國理事會會議上強調除了回擊使用核武器攻擊之外,北約在交戰時不準備使用核武器,遭遇小規模攻擊時,北約不會使用核武器,即使在遭遇一場大規模襲擊時,北約仍將首先使用常規部隊

另外還有相對重要的一點原因是,西歐與美國有一個基本不同點,只有美國是擁有全球廣泛利益和義務的大國,與此相反的是西歐沒有也不想承擔這樣的義務。即使東西方勢力範圍在戰後劃清了界限,但對西歐國家而言,它們所承受的壓力和恐懼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無法感受的,因此它們與美國之間以及歐洲內部對核戰略存在著不同的意見。歐洲十分擔心美國熱衷於與蘇聯爭奪核優勢,從而把歐洲變成同蘇聯進行核對抗的場所,因而越來越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特別是在經過了七十年代的緩和之後。

順帶一提,蘇聯一貫重視和平運動,早在1950年《斯德哥爾摩宣言》發起之時,蘇聯與東歐的和平委員會就組織群眾簽名,而西方的共產主義者則動員了許多來自非共產主義國家但關注核威脅的人的支持。在隨後的和平鬥爭中,世界和平理事會的反美傾向明顯,明顯的包括共產主義的活動,因此不僅右翼政府指責和平鬥爭,同時大部分西方國家的社會黨和公眾也對它持不信任的態度。針對北約的「雙重決定」,蘇聯開展了積極的輿論攻勢,不僅積极參加國際上的各種和平活動,還扶植和操縱了親蘇的和平組織,目的在於阻止美國在西歐部署新的中程導彈以維護其在中程核力量方面的優勢,將和平運動限定在西方核裁軍的範圍內。當然美國和西歐國家對和平運動也並非置若罔聞。美國和西歐國家不但成立反和平運動機構,並撥專款用於宣傳,也成立自己的和平組織和發起運動,比如英國的」國防與多邊裁軍運動「,並且資助願意為政府服務的那些組織,比如英國大西洋委員會和西德研究和平運動的委員會。

那麼我們繼續到下一個問題。

在冷戰中的很長一段時間,北約和華約在兩德都進行著極高規模的兵力對峙,僅僅坦克就集中了1.5萬輛以上。通常認為華約方會是進攻者。就80年代的第一梯隊而言,在西德一側主要是北約盟軍中歐指揮部(AFCENT)下屬的中央集團軍群(CENTAG)和北方集團軍群(NORTHAG),下屬各軍分別來自多個北約加盟國(美國3個軍,英國1個軍,西德3個軍,荷蘭比利時各1個軍,法國1-3個軍),東德一側則是蘇軍駐德集群、中央集群,東德兩個集團軍、波蘭西里西亞集群(2個集團軍)和捷克斯洛伐克的2個集團軍。

980年西德人繪製的70年代對峙態勢

大約八十年代的北約部署形勢

80年代末期的兩德形勢

80年代的北約駐西德力量

70年代末80年代初(79年以後82年以前)蘇軍在北約盟軍中央集群前線的部署:3個坦克集團軍,2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1個航空集團軍,20個摩步、坦克師,37萬人,7000輛坦克,2350輛BMP,300架直升機,900架固定翼作戰飛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5個蘇軍師直接歸中央集群管轄,不過並沒有編成集團軍

1950年時,北約只有400架飛機和艦船,以及12個訓練度比較低的師,當時要求北約中歐地區擁有60個現代化師,這個目標在八十年代實現了一半,足以完成有限時間的「適當威懾」。(1951 年12月底, 由於在歐洲的駐軍還只有35個師, 北約國家認識到, 還必須繼續擴充常規部隊。1952 年 2 月, 里斯本會議決定, 在歐洲建立96個師與9000架飛機,計劃在1954年底完成。這還只是第一期的目標,並擬定20年里組建幾百個師。同時, 會議還決定,當年北約地面部隊須增加到50個師,但是北約軍費的不增反降,使里斯本計劃成為了一紙空談,原因是受朝鮮戰爭的影響)

同時大量供應品已經做到了標準化,適合大功率飛機起飛的空軍基地,也由1950年的20個增加到了220個。那麼核武器呢?

在戰咯核武器方面,可以斷言,地面和海上發射的導彈,兩個超級大國旗鼓相當,若包括空中發射的導彈,美國略佔優勢。但是蘇聯擁有較多的百萬噸級的核彈頭,與美國相比為2.65比1,如把機載炸彈計算在內,為1.60比1,差距雖然不大不過不容忽視。

但是如果我們來評價歐洲地區的核力量對比,只能得出一個結論: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西方處於劣勢。蘇聯在東歐部署ss-20導彈,顯示了這一發展的直接結果。北約至今還沒有相對應的導彈與之抗衡。蘇聯雖然撤裝了老的ss-4和ss5導彈,但新的導彈性能好,帶的彈頭多.如果北約1979年12月12日雙邊協議得以實現,在西歐部署108枚「潘興」2導彈和464枚巡航導彈,就可打破蘇聯這方面的明顯優勢,保持北約 「威懾性戰略」所必需的潛力。北約雙邊協議規定的潘 興2和巡航導彈部署情況為:108枚 潘興」2全部部署在聯邦德國;巡航導彈:英國160枚 ,荷蘭48枚 ,聯邦德國96枚 ,義大利112枚 ,比利時48枚。

北約的政治使命規定在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這一條也是整個公約文本的最重要的一條。即:條約各方一致同意,把對於其中一個或幾個在歐洲或北美的夥伴的進攻 ,看作是對全部成員的進攻;因此約定,在發生這種武裝進攻的情況下,每個夥伴都要在聯合國憲章第51條所承認的單獨自衛和集體自衛的杈力範圍內,支援受到進攻的某個夥伴或全體夥伴,這時每個夥伴都要毫不遲疑地為自己或與其他夥伴一道採取措施,如他們認為必要,包括使用武力,以便重新建立和保持北大西洋地區的安全。

第6條確定的領域是: 洲和北美所有成員國的領土 ,小亞細亞的土耳其領土,北回歸線以北的北大西洋中成員國享有領土主權的島嶼,以及在這些地區和地中海的所有同盟國的軍隊,艦船和飛機。執行這一使命所必需的措施由北約定期檢查。

1970年通過了關於「70年代的聯盟」的最後研究報告 (AD-70),1978年制定的北約80年代防禦計劃」確定了後十年的發展方向,通過北約雙邊決議而適應了核戰爭的要求。

北約的軍事任務自始至終都很明確 :

— — 必須以威懾方式阻止一場戰爭的爆發— — 「確保和平」。

一在遇到敵人進攻的情況下,必須儘可能靠前保衛北約領土— — 「前沿防禦

而北約的前進防禦概念,也隨著武器裝備與部隊的加強,逐步的進化。經歷了全面後退(50年代初)-絆線防禦(50年代末-60年代末)-主動防禦(1969-1982)-接續部隊打擊(1983-1990)的這一過程。

下面來簡略闡述一下

地區遏制戰略(1950-1954)

北約成立之時還沒有制定軍事戰略,到1949年十二月,北約第一次防務委員會通過了《防禦北大西洋區域的戰略概念》報告。報告的第四部分提出六項基本保障,體現了北約成立初期的軍事戰略安排,即,針對蘇聯的」地區遏制「北約制定這一戰略時, 由於原子彈數量很少,因此, 報告不僅強調原子彈和常規力量並用, 而且強調常規部隊要足以「遏制」蘇聯力量, 特別要求依靠強大的陸軍取勝。這樣, 地區遏制戰略」實際上變成了「大規模地面作戰」戰略。(1950-1954)

此後, 隨著形勢的發展, 北約的「大規模地面作戰戰略」得到不斷充實。1950 年 9 月 15- 18 日, 北約理事會紐約會議決定, 為了使北約歐洲成員國免遭類似韓國那樣的侵略, 擬在歐洲採取前沿戰略, 儘可能將侵略阻止在東部。因此, 前沿戰略便成為大規模地面作戰戰略最重要的內容。

然而為了實現大規模地面作戰和防線東移的目標,就必須有足夠的前沿部隊來阻擋東方的進攻,然而如上文對比所知,北約雖然在空軍海軍有比較大的優勢,然而歐洲的地面部隊卻相當薄弱,遠遠不如華約在東歐和蘇聯西部的駐軍(50年代初北約只有十餘個師,而蘇聯則有140到170個師,在中歐地區就部署了25個滿員師),所以北約不得不把」前沿「定在了萊茵河一線。也就是全面後退戰略,顯然這離大規模地面作戰的目標相去甚遠。常規軍事力量對比的懸殊要求北約部署遠遠超過當時的可動用部隊,雖然美國和其他國家都增加了駐歐部隊,但是仍遠遠不足,而後來由於北約軍費漲幅不大甚至減少,所以不但擴軍計劃受阻,里斯本計劃也成為了一紙空談。

全面後退(Fallback),或者說萊茵河防禦方案就是說在蘇軍開始進攻之後北約集團不對兩德邊境進行據守以防止被蘇軍圍殲,而是逐步後退,用核武器消耗蘇軍有生力量,等在西德西部、萊茵河以西的防線建立堅固支撐點後對使用核武器蘇軍重兵集團實施殲滅,然後再反擊。這樣的戰略是北約在處於常規軍力嚴重劣勢的情況下制定的,由於會犧牲掉西德的大部分國土,所以當然會引起西德方面的不滿。所以在1952年,在關於聯盟出兵額的第一次談判中,受邀與會的聯邦德國代表、後來擔任第一任國防部長的特奧多爾·布蘭克要求, 一旦聯邦國防軍能夠提供 12 個師, 北約就應該將防禦戰略從「後退」改為「前沿防禦」, 以便在邊界上抵禦蘇聯來犯者。1953 年, 布蘭克訪問美國, 美國軍方向他保證, 只要國防軍符合上述條件, 他們就按照布蘭克的願望修改防禦計劃。然而, 由於里斯本計劃是為滿足大規模地面作戰戰略特別是前沿戰略的要求而制定的, 因此, 在里斯本計劃破產後(1954 年, 北約軍費不僅沒有增加, 反而比 1953 年減少了 74.6 億美元,減幅達 12%),這些戰略不可能再實施, 北約仍然將一線防禦部隊部署在萊茵河邊。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聯邦德國還不是北約成員國,但是為了建立足夠的前沿部隊,就必須挖掘處於前沿地帶的聯邦德國的軍事潛力,因此,在增加駐軍的同時, 北約開始討論對聯邦德國進行重新武裝。1950 年12 月 18 日, 北約理事會布魯塞爾會議確立了聯邦德國參與共同防務的原則。但此時, 聯邦德國不是北約成員國, 對北約的戰略部署還沒有發言權; 同時, 它還沒有實現重新武裝,在北約戰略部署上沒有實際的利用價值。因此, 聯邦德國只有眼睜睜地看著前沿防禦戰略及以此為基礎的「地區遏制戰略」( 大規模地面作戰戰略) 成為昨日黃花了。這樣, 在北約的整個戰略特別是前沿防禦戰略安排中, 聯邦德國只具有理論上的戰略地位, 而沒有起到現實的戰略作用。

大規模報復戰略(1954 12月-1967 12月)

在大規模地面作戰的戰略破產之後,常規部隊處於劣勢而北約盟主美國的核武器又佔優勢的情況下,核武器的使用合乎邏輯地成為北約的選擇。在此背景下, 「大規模報復戰略」應運而生。該戰略由1953年美國提出,十月艾森豪威爾批准了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的《國家安全委員會162/2號文件》,1954年十二月被北約理事會通過接受。。它的基本思想是: 依靠美國的核優勢, 以美國的核報復遏制蘇聯對西歐的進攻; 為對付蘇聯對北約國家發動的任何進攻, 北約一開始就可以使用核武器對蘇聯進行大規模報復

該戰略被採納後,大規模地面作戰戰略強調的前沿防禦(全面後退)依然沿用,然而此時突出的是核力量的作用,常規部隊只是起輔助作用,全面後退的防禦方針也只能充電大規模報復戰略的補充,也就是絆線防禦的戰略。

西德和低地國家的人口密集分布帶。不用說,這張圖想要解釋的是一個淺顯易懂的問題:投放核武器的合理位置。

絆線防禦(Trip Wire)同樣是一種逐步後退的有核梯次防禦戰略,不過北約決定只退縮到萊茵河西岸就停止後撤。絆線的意思是「核絆索」,即用核武器構成的殺傷鏈對兩德地區的蘇軍前進集群的有生力量和部隊運動集結點實施毀滅性打擊。

1954年,北約在西歐舉行首次核戰爭演習。經過5天的「戰鬥」,最後由美軍投擲9顆「核彈」,「消滅了蘇軍」。1955年6月,北約舉行規模更大的核戰爭演習,有11個北約成員國參加。戰略空軍對「敵人」的行政中心、工業基地和軍事設施進行原子轟炸,假定投下了335顆原子彈。北約從演習中得出結論:突然的原子彈襲擊是正確的,是取勝的決定性因素。1956年,北約理事會通過關於進行核戰爭的指導方針,即歐洲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或東西方兩軍衝突時,北約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1957年12月,在巴黎召開的北約國家首腦會議決定,在歐洲儲存核彈頭,美國把部署在歐洲的中程和短程核發射工具交由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支配,核彈頭仍歸美國保管,部署和使用由美國與有關盟國協商決定 。核力量成為北約戰略的主要手段之後,常規力量在戰略中的地位明顯降低,預想的歐洲戰爭已失去過去構想的性質,而變為一場短暫的,猛烈的核戰爭。因此,根據美國的建議,北約只準備建立30個歐洲師,戰時保持兩個星期的補給,而常規力量部署在前沿只是作為警鈴和絆索,為核打擊爭取有利的條件 。

核武器要在這種防禦態勢中起到重大的、甚至說決定性的作用、美國陸軍在60年代關於核武器的幾乎所有奇思妙想都是基於這個戰略實施的。比如1957年到1963年之間美國陸軍實行的陸軍步兵師編製「五群原子師」,美軍認為,以大小適中的戰鬥群代替營和團能夠在未來的核戰爭中有序地分散部署狀況、機動性和火力,從而提高戰鬥效率和生存力。在師支援單位(可以看到基本都是五連制)下放之後,每個戰鬥群都有獨立作戰的能力,而且有發射核武器的能力,也就是傳說中的M388「大衛·克羅特」核無坐力炮。師則可以用203毫米榴彈炮和「誠實約翰」火箭投送核彈頭。這一高度核武器化的編製迎合當時北約在歐洲名為「絆線」(Tripwire)的防禦綱領,即在逐步後撤的過程中廣泛使用核武器阻止華約軍並毀傷其有生力量,伺機實施反擊。也就有了以下的武器

然而當時的通信技術水平使得指揮員很難同時指揮5個單位。依照美軍的評價,五群制原子師更適合防禦而非進攻。一言以蔽之,這種編製形式過於超前了,以至於超越了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因而無法發揮出其設計的全部能力。所以最終被取消。下面是五群原子師的編製

然而對於德國而言,前沿防禦卻事關重要,首先, 從地理位置上講, 聯邦德國處於與華約集團對抗的前沿, 在 800 千米的邊界線上同華約集團的東歐部分直接接壤。因此, 如果東方集團要發動對西方的進攻, 那麼聯邦德國將首當其衝; 其次, 從人口分布來說, 聯邦德國東部邊境人口稠密, 全國約 25%的人口居住在與華約國家的邊界以西 100 千米的區域內, 而延伸到 200 千米, 這個地區就有人口 4000 多萬和工業勞動力的 69%, 一旦戰爭爆發而這些居民又來不及疏散的話, 將會給聯邦德國帶來巨大的人員傷亡; 第三, 從經濟布局來說, 聯邦德國15%-20%的工業分布在這一地區, 一旦丟失這些領土,其經濟將遭受重創; 第四, 由於以上因素的影響, 聯邦德國一旦在戰爭中喪失了這些領土, 對己方的士氣也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總之, 從地緣戰略來說,聯邦德國在軍事戰略的制定上, 除前沿防禦外, 不可能有更好的選擇。

所以即使北約的里斯本計劃破產,前沿防禦變成了後退,北約在推行大規模報復戰略時極其不重視常規部隊建設,英國萊茵軍的編製在1957年為7.7萬人,1958年下降到6.4萬人,1959年再下降到5.5萬人。同期,英國的戰術空軍減少了一半。法國在1954年承諾向北約提供14個師的常規部隊,實際只提供6個師,後來降到2個師。到60年代初,北約擬建30個歐洲師的計劃尚未完成,各成員國總共只提供23個師,而且多數不滿員。英國的師只有60%的兵力,荷蘭、比利時提供的部隊也不滿員 。

但是聯邦德國仍然在努力擴軍,滿足前沿防禦的條件,積極的為自己+1S.

為滿足「前沿防禦」的條件, 聯邦德國在重新武裝後就在國防部長布蘭克的領導下制定了一個分三階段的擴軍計劃。即, 1956 年組建部隊 9.6 萬人,1957 年增加到27人, 1958 年擴充到 50 萬人,達到最高規模。只不過由於不具備擴軍的客觀條件,擴軍計劃在當年就沒有得到貫徹落實。

施特勞斯擔任國防部長後, 受北約「大規模報復戰略」的影響, 他非常相信核武器的作用, 認為「一顆原子彈抵得上一個旅」, 並斷言, 如果北約為常規戰爭作準備, 核威懾將失去其可靠性。這樣, 他將 1958年的擴軍目標降為 17.2 萬人, 並將聯邦國防軍分為戰時與平時兩種編製, 將戰時 50 萬人的編製縮減到和平時期的35萬人的編製。

然而, 在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擔任副總參謀長的聯邦德國將軍弗里德里希·弗奇對常規部隊的建設和前沿戰略的實施極為重視。他認為, 建立在常規力量基礎的「前沿防禦」能比不可靠的核恐嚇提供更多的安全。他的主張得到國防軍總監阿道夫·豪辛格將軍, 以及北約中歐司令、聯邦德國將軍漢斯·斯派達爾的支持。他們的主張對聯邦德國的軍隊建設產生了極大影響因此, 雖然布蘭克制定的擴軍計劃沒有得到有效執行, 但聯邦德國還是建立了數量可觀的軍隊。到1960 年, 國防軍總額達到了 27 萬人, 使北約在中歐的部隊增加了 60%以上。由於這個原因, 再加上在北約指揮機構擔任要職的聯邦德國將軍們極力堅持前沿防禦, 因此, 北約在這一年將防線大幅度東移, 從萊茵河一線推進到了威悉河地區, 也即從聯邦德國的西部推進到了中部。

此後, 聯邦國防軍仍在繼續擴大, 1961 年達到了 32.5 萬人, 這就為北約防線的進一步東移創造了條件。正是在此情況下, 北約將軍隊部署到了離易北河很近的呂內堡荒原。這樣, 北約防線就從聯邦德國中部推進到了東部。1962 年, 聯邦國防軍總額在1961 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 6 萬多, 達到 38.9 萬,以此為基礎, 北約防線進一步推進到了蘇聯「鐵幕」的邊緣。絆線防禦中,聯邦德國在整個戰略安排中不具備理論上的戰略地位,然而在北約指揮機構的聯邦德國將軍和聯邦德國國內軍官的努力和堅持下,聯邦德國建立了數量可觀的常規軍隊,不僅成功的為自己續了一秒,也讓北約防線才一步步從聯邦德國的西部推進到了東部, 從而最終完成前沿部署,在兵力部署上發揮了現實戰略作用。

靈活反應的戰略(1967年12月 1991年11月)

1967年五月,北約防務委員會通過了靈活反應的戰略(原先強烈反對靈活反應戰略的法國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而三級反應思想也得到了原先同樣反對這一戰略的聯邦德國的認可),到 12 月中旬, 北約防務計劃委員會布魯塞爾會議根據靈活反應戰略的原則制定了新的防務計劃。計劃規定, 北約將運用靈活的軍事手段, 包括常規力量和核武器, 對付任何水平的侵略或侵略威脅。這樣「靈活反應戰略」就完全取代「大規模報復戰略」而成為北約的新戰略。

靈活反應戰略的核心是「分級制止」的概念。在這一戰略里, 北約把未來的戰爭分為使用常規力量的常規戰爭、使用戰術核力量的有限核戰爭和使用戰略核力量的全面核戰爭三個等級(有控制的反應Controlled response,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常規選擇Conventional option), 它們之間隨著戰事的發展形成逐步升級的關係。

然而在核武器早已均勢的情況下,在操作層面上,一旦戰爭爆發,真正派上戰場的還是北約的常規力量。因此, 與「大規模報復戰略」相比較, 「靈活反應戰略」的核心雖然仍是核威懾, 但特別重視常規力量的運用。為了能夠在常規戰爭中取勝, 「靈活反應戰略」特彆強調在歐洲戰區建立強大的「前沿防禦」, 並以此作為戰略的基本點。

這樣, 處於與華約對抗前沿、且在北約部署的前沿部隊中佔有最大比例的聯邦德國, 就不僅在北約的整個軍事戰略中具有戰略地位, 而且具有現實的戰略作用

因此主動防禦(Active Defense)戰略開始北約開始越發強調堅守第一陣地,換句話說就是要「武裝保衛西德」。在這種綱領下,北約部隊需要在得到信號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前沿地區的總體防禦計劃(GDP)位置並堅決將蘇軍阻擋在邊境線以西60千米以內。北約判定蘇軍不可能實施一次長期戰爭,所以只要守住了防線,戰爭就算贏了。為此,北約部隊的部署位置開始迅速前(東)移。法國人在1966年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導致了駐德法軍反而西移到斯特拉斯堡,而且法國人曖昧的態度讓這個國家在戰爭面前的可靠性一下就打了個問號(比如,法國人在戰時會不會託詞「貝當諾言」禁止部隊出國參戰),這就迅速拉大了西德南部邊境線的北約部隊防禦寬度,客觀上也造成了美國第7集團軍和西德第2軍的嚴重困難。尤其是西德第2軍,在面臨蘇軍駐德集群、中央集群和很可能跨過奧地利的南方集群以及三個(東德、捷克、匈牙利)乃至四個(保加利亞)衛星國部隊的夾攻的時候顯得非常無力。蘇軍針對這一手段也採用了組建戰役機動集群(OMG)的手法,試圖以空中機動的空降強擊部隊和地面的重裝甲快速部隊在打開一線突破口後投入,向北約的邊境防禦線後方滲透,以達到瓦解北約邊境防禦的計劃。返徳陸軍(REFORGER)也是從主動防禦戰略開始的同期(1967年)開始出現的,這種增援形式將在未來大大改變北約華約在兩德的力量對比。

在美國採用空地一體戰綱領的第二年即1983年,北約組織採用了接續部隊打擊(Follow-On Force Attack,FOFA)的戰略綱領代替主動防禦。

這是火力投送的系統

這是彈藥情況

而隨著這一戰略的綱領的貫徹,最終形成了一個分工明確的系統。

這張圖片是MW-1多用途彈藥散布器投放大量反跑道子彈的場景,下一張是末敏彈攻擊裝甲部隊的場景。最後一張是攜帶激光制導炸彈的F15E。

將這一綱領的攻擊方式具象化就是這樣

通過E8A戰場檢視機

完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接續打擊

這套戰略綱領同樣要求北約部隊快速反應在邊境線阻滯蘇軍第一梯隊,但對蘇軍的主要殺傷任務將留給有極大優勢的戰術空軍在東德上空對蘇軍接續部隊(也就是第二梯隊集團軍縱深內向前沿機動中的部隊)的打擊上。我們都知道蘇軍採用的是分級動員梯次投入的形式,北約認為,與其在兩德邊境和蘇軍死磕,不如將蘇軍乾脆消滅在東德。隨著遠程投放集束兵器和智能反坦克武器的發展,這種戰略對蘇軍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而蘇軍手中能用於真正有效地對付北約戰術空軍的無非中程導彈。而在《中導條約》(INF)簽訂之後,華約就基本失去了對西方實施突擊的能力了。也是在這個階段,返徳陸軍的規模越來越大,美軍對西德的預計增援速度也越來越快,可以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速度向西德空運部隊——而這樣的代價就是一個師要準備兩套裝備,一套在美國本土,一套在西德的預部署裝備儲存庫(POMCUS)中。美國表示錢什麼不愁,一口氣設置了5個(第1騎兵師、第2裝甲師、第1步兵師、第4步兵師、第5步兵師,一說還有第24步兵師,不過現在看來後者應該不是返德部隊)返德重裝師,若干個各種旅、團不計。到80年代末美軍儲存在西德和低地國家的POMCUS中待取用的坦克就有超過4000輛。不過後來這些裝備也沒有浪費,而是在91年的海灣戰爭中拉去打薩達姆了。在1992年的統計中發現,德國境內的各個POMCUS內的裝備剩餘僅有30%不到——不過此時冷戰也已經結束了。

另外,美國的接續部隊打擊是針對蘇軍的梯級動員體制而設計,所以也不得不提及蘇軍的動員體系。

蘇聯軍隊在和平時期保持著不同的準備度,並將其地面單位分為兩個大類:

Развернутая - 就緒(填滿的)

Неразвернутая - 未就緒

這兩個大類反映出在人員、裝備、訓練和任務上的準備度區別。一個「就緒」的單位可以在進行很小規模動員或者不動員的情況下投入戰鬥。

準備度管理系統彈性很大。在東歐有著準備充分的部隊。在蘇聯的西部地區,混合存在著準備度或高或低的單位,在少數幾個縮編「就緒」單位之外存在著很多架子或者未就緒的單位,後者不能立刻進行戰鬥。在蘇聯境內,大部分單位都維持在低水平的未就緒狀態下。

這兩大類還可以分為一些小類:

就緒的師:

1、滿員師(Дивизия полного состава):也叫一線師,不需要動員預備役人員,並擁有滿編的裝備(95%以上),進行完全的訓練,裝備現代化的武器,並準備立刻投入作戰。這些部隊的日常架構就建立在「隨時投入戰鬥」這一標準上。有預警時,隸屬於這一部隊但並不在崗的人員會被立刻召回。在80年代,蘇軍駐外集群中的全部30個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師,6個空降師,在阿富汗的3個摩托化步兵師在蒙古的1個坦克師保持為這一等級。

2、缺編師(Дивизия сокращенного состава):也叫二線師,一共有42個。這樣的師又分為兩小類:維持戰時編製70-85%人員的被稱為I類缺編師,維持55-70%人員的叫II類缺編師。在這些師的內部的人員分配也有不同,有些師維持著一個或幾個(摩托化步兵/坦克)團以及一些單位(尤其是戰術導彈營)的戰時編製充實度,其他一些單位充實度則會相對較低。另一些師在每個團里有一個營是滿編的,而其他的營缺編或者是架子。這些師需要48-72小時動員

·I類缺編師(22個):需要動員預備役人員;擁有滿編裝備(95%以上);執行修正過的完全訓練;裝備現代化的武器;師內一些單位能夠立刻執行戰鬥任務。

·II類缺編師(20個):需要動員預備役人員;擁有滿編裝備(95%以上);執行修正過的完全訓練;大部分裝備現代化的武器;師內一些單位能夠立刻執行戰鬥任務。

非就緒師:

1、架子師(Дивизия кадрированная):一共103個。同樣的架子師也有兩種人員分配水準:有些人員會達到戰時編製的25-40%(大架子師),有些則在5-25%之間(小架子師)。所有連級及以上級別的指揮機構都是填滿的,也有足夠的人手來維護庫存中的設備。和平時期架子師的人員比例限制其只能進行連級(最好情況下是營級)訓練,除非動員預備役人員。不少低等級的架子師需要徵召10000名預備役人員才能被動員起來。即便在這些師中,獨立戰術導彈營的編製也能填充到50-100%。動員預備役人員需要6天,不過訓練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此後師才可以投入作戰。

大架子師(52個)——需要動員大量預備役人員;有限訓練,不高於營級;稍陳舊的設備;大部分主要裝備還算是現代的,不過一些卡車和裝甲運兵車來自庫存。

小架子師(51個)——需要動員大量預備役人員;有限訓練,很少高於連級;稍陳舊的設備;大部分主要裝備還算是現代的,不過一些卡車和裝甲運兵車來自庫存;基本都是摩托化步兵師。

動員師

這些師的武器全都是庫存貨。平時沒有人員,除了一些現役師的軍官會預先領到這些師的職務。沒有常規訓練。普遍的裝備短缺(坦克、火炮、工程設備尤缺)。通常和現役師相互配對。需要至少一個月時間才能投入行動,這還包括了簡化了的訓練階段。也被稱為二級師。大部分可能自打20世紀60年代就存在了,最開始只是沒有番號的裝備庫,到70-80年代逐漸擁有了番號。這裡面的一些師後來被改為現役。美國情報部門在1982年已發現了25個這樣的師,但到了1987年已經存在90個動員師了。

非師單位準備度

炮兵師和炮兵旅都是架子狀態(10-20%),除了在駐外集群中的。

火箭炮兵和重型炮兵旅在架子狀態(20-50%)。

防空火箭旅和導彈旅在滿編或接近滿編狀態。

集團軍和軍區通信旅/團和無線電中繼營處於缺編就緒狀態,其他的通訊單位都是架子。

舟橋團,工兵旅/團和防化單位都是架子狀態(15-40%)。

——————————

美國情報機構用以下的準備度分類區分蘇軍(和華約軍)的師:

·I級:75-100%人員(北約:A級)——滿員師、I類缺編師

·II級:50-75%人員(北約:B級)——II類缺編師

·III級:低於50%人員(北約:C級)——大小架子師

·動員級:0%人員(北約:D級)——動員師

總體而言,蘇軍採取的是分級動員、梯次投入的體制:最前沿的滿員單位先上,然後稍微後方的缺編部隊跟進,再往後就是位於蘇聯腹地的架子單位,單位位置和缺編程度的不同會導致這些單位以梯次的形式抵達戰場,這就導致一個蘇軍摩步師只需要擔任進攻矛頭2-3天,一個集團軍只需要擔任進攻矛頭1周,方面軍一個月,然後就被後面趕上來的梯隊所代替。這樣一來,北約方面所遭遇到的蘇軍部隊就永遠是齊裝滿員士氣高昂的。

當然了,這種體制也就導致北約方面在80年代最終演化出了接續部隊打擊(Follow-On Force Attack,FOFA)綱領,這一綱領要求在前沿抵擋住華約軍隊攻勢的同時,用空中力量重點打擊正在向前沿機動的蘇軍後續梯隊(即接續部隊)。

那麼我們來對比一下50年代與80年代華約北約的武裝態勢。

北約構想的50年代末期蘇軍在兩德邊境的進攻部署:從北到南竟然一口氣集中了12個集團軍,編成3個方面軍。這並非駐德集群的正常規模,出現了4個不明來歷的集團軍單位,我不清楚北約方面認為在什麼情況下能實現這樣的劇本。不過很明顯,在其中對華約軍編製的描述有諸多錯誤。現依原圖,從北向南一線:

東德第1集團軍(事實上為東5集)

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

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註:也就是後來的第18近衛集團軍)

預備隊:第11近衛集團軍,波羅的海軍區,常駐在加里寧格勒飛地

=======================

第3突擊集團軍

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

第8近衛集團軍

東德第2集團軍(事實上為東3集)

預備隊: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也就是後來的第20近衛集團軍

=======================

第1集團軍(這部隊很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的)

第4集團軍(友情提示這部隊很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的)

預備隊:第38集團軍,喀爾巴阡軍區

同時,本圖對蘇軍進攻速度的預計也是極端悲觀的,西德全境在B+3日就基本失去。不過請注意,這是50年代。

北約的防禦態勢圖。北約的特點是把西德的防區分成若干段寬度,交給不同加盟國的軍來防禦。這種布局方式也被稱為切片蛋糕(Layer Cake)式。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到北約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和北歐盟軍力量(AFNORTH)的責任區劃分和從北到南的軍部署:

====北方集團軍群====

荷蘭第1軍

西德第1軍

英國第1軍

比利時第1軍

=====中央集團軍群====

西德第3軍

美國第5軍

美國第7軍

西德第2軍

這是80年代初的東西德北約華約兵力部署對比。不要覺得說灰色的數量多,因為要看看那些矩形上面x的數目。總體來講兩方一線兵力已經接近均勢,蘇軍略佔優。北約高估了蘇軍中央集群的數量,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給畫成了第2近衛集團軍。(不過就近坦2集當時的狀況的確不太配叫坦克集團軍……)

大概79年-80年代初推定的蘇軍駐德集群,可以發現還有一些部隊沒有確定下來。隨後蘇軍駐德集群基本就保持在5個集團軍20個師左右的規模,80年代又裁減了1個師。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蘇軍駐德集群是北弱南強,主要重心在法蘭克福。而在80年代駐德集群調整之後,蘇軍則變得南弱北強,重心轉移到了漢堡。

華約的梯隊鋒面模型,最終的目的永遠是安特衛普——因為這能夠阻止海運的美國援軍上岸。

第1梯隊師:70千米

第1梯隊集團軍:180千米

第2梯隊集團軍:300千米

第2梯隊方面軍:800千米

留給蘇軍第2梯隊方面軍橫掃低地國家的時間是2個星期,蘇軍是否有能力完成呢?當然,無論靠六七十年代的蘇軍北線布局還是看80年代的北約北線布局,都該知道這基本是實現不了的。

北約方面設想的一種最兇險的鉗擊合圍模型——華約部隊從最弱的德奧邊境、比利時和荷蘭軍防區實現大規模突破,然後同時合圍北約的兩個集團軍群。然而,問題在於,蘇軍中央集群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根本沒有這樣的實力實施如此大規模的穿插合圍,尤其到了冷戰後期其應付美國第7軍和西德第2軍已經吃力,即便蘇軍南方集群和匈牙利人民軍能夠成功「穩住」奧地利,如此長的包抄箭頭能否安然實現也是未知數。


對蘇聯來講,80年代不算好時代。

80年代的北約防禦實力提高顯著,再加上美國援歐體系的日趨完善,到80年代中期,歐洲常規力量對比已經明顯趨於均勢,這使得華約方面的突然戰爭模式越來越難以得手。

北約方面新防禦綱領(後續部隊打擊FOFA)的提出對華約傳統的常規戰爭形式構成了很大挑戰,而直到冷戰結束華約也沒有找到有效應對策略。1987年《中導條約》的簽訂對蘇聯的歐陸常規戰爭計劃而言是災難性的。

為此蘇聯方面只能選擇跳出傳統作戰思路進行應對,或者被迫在承受更大損失的同時追求更快的推進速度。即便如此,這也只能讓華約軍在作戰的前1-3天內取得一定的突然性,並不能扭轉整個實力對比,也恐怕難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且這還沒有考慮北約方面的偵察預警能力。

當然,如果華約方面真的選擇進攻,那麼一定說明其掌握了使得當時一般實力對比狀況發生改變的因素,比如某北約國(也可能是蘇聯自身)的突然性政治不穩定,不過即便如此,一場反生在80年代的冷戰變熱劇本對蘇聯來說仍然困難重重。


毛子沒有這個預案

你猜T55為啥要加空氣凈化系統


參照《衝突世界:蘇聯進攻》的模式,歐洲尤其是德國變成絞肉機,北約在美軍的協助下防守歐洲。

鑒於美國的表現,應該還是相比之下樂於在歐洲消耗蘇聯和歐洲國家的。

當然遊戲中蘇軍打入西雅圖的橋段實在是太娛樂化了。

個人覺得按這個打法發展下去,至少會有一邊先按下核按鈕的…


裝甲部隊是守家的,鋼鐵洪流踏平歐洲?連搞事兒的那幾個加盟國都不好弄,補給跟不上,對於毛子來講歐洲就是一堆核彈就搞定的事兒。踏他們也知道踏不平。


八天攻入巴黎?


兩線作戰,沒有好結果~~


毛子不用核武,北約也就不用了?估計美帝會笑傻吧...


推薦閱讀:

冷戰時期的打洞競賽,12公里已是人類極限?
「星球大戰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是美國的騙局嗎?
她創造了震驚全英的性醜聞,卻如此凄慘地結束了餘生...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共青團員們
一款叫暴風雪號的,嗐……

TAG:軍事 | 戰爭 | 蘇聯 | 美蘇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