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海賊-王路飛』在知乎上一人分飾244角的回答」?及被知乎終生封號是怎樣一種體驗?


題主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如何看待海賊-王路飛在知乎上一人分飾244角的回答;另一個是被知乎終身封號是怎樣的體驗。

沒被終封過,所以只回答第一個。

我的觀點是:

永遠不輕視任何一個人的智商。

海賊-王路飛一人分飾244角,但是在回答的時候沒有選擇匿名,他不知道只要翻看一下個人主頁所有的偽裝都會被揭開嗎?我認為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我覺得他可能是出於一種調侃的心態,一開始胡編亂造吸引眼球,竟然沒有被人很快揭穿,於是繼續娛樂,編者玩唄,在知乎分享自己剛編的故事,看看你們這些所謂精英社區的精英們什麼時候能發現,在看看剛編的故事的評論,忍不住偷偷的笑。


封號也就是知乎官方表個態而已,表示下我們這是高端社區,對身份真實性有要求

實際上註冊個馬甲那麼容易,愛怎麼吹逼不行。

以前還有人噴知乎抖機靈說段子,或是引用格式不標準;現在知乎上一堆垃圾引戰問題,根貼吧一樣,連優質段子都少見了,封了這樣優秀的段子手社區內容質量反而會下降


我十分懷疑上面的回答,都是路飛哥的自己編的。


一道君在看完這位「大神」的扒皮貼後,簡直哭笑不得,同時也不禁在想:知乎作為專業知識分享平台,近年來怎麼好像開始跑偏了呢?它怎麼也開始像微博微信那般,成為炒作、營銷陣地了呢?

那麼,現在的知友們對此又是如何看的?

在知乎自己的平台上,關於它的負面評價竟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和瀏覽量。(估計知乎此刻會覺得自己臉有點疼)

此外,隨著知乎逐漸面向大眾,也引來了不少所謂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鍵盤俠」,在評論區引戰、或通過私信騷擾乃至謾罵,種種現象導致一批原本的乾貨人物最終決定離開知乎,造成一波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

其中,鬧得最大的一次應該就是14年以知乎大神張佳瑋為首的一大批大號集體宣布離開知乎一世,甚至被網友們冠上「4·19」事件的名號,可見當時是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知乎發展至今,已經不單單是乾貨人物想離開知乎的事兒了,就連普通用戶都開始想離開知乎了。

究其原因,一道君覺得,一方面可能因為某些大號被逼離開,傷害了粉絲的感情,於是索性就一起離開;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知乎發展到現在,炒作營銷編故事越來越多了,對平台用戶的使用體驗造成了嚴重傷害。

類似一人分飾244角的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之前,就有被稱為知乎女神的童謠靠編故事欺騙網友捐款,如果不是依靠身為民警的知乎用戶的努力推動案件進程,大家的錢可就白白被騙了!這件事不僅在網上引起熱議,也讓知乎平台的真實性打上了問號,用戶還能相信知乎的內容嗎?

其實,對於知乎這樣的知識分享型平台而言,優質的內容產出才是其根本所在,而從13年開放註冊之後,雖然知乎用戶數增長迅速,但也造成了提問、回答的低質量,甚至於產生了一些人和一些企業,依靠營銷炒作編故事來獲取關注點贊,為自身謀取利益,嚴重傷害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雖說,知乎在積累用戶到一定程度,肯定是自帶強大營銷潛力,同時平台也要謀求變現,沒錢發展不是要撲街的嘛?!但是,對於定位為知識分享平台的知乎而言,塑造和維護自身平台的定位和調性才是培養長期忠誠用戶的根本,過渡消費平台或是渠道會極大的影響知乎平台公信力,用戶一旦失去對它的信任,那就真的是吃棗藥丸了......

那麼,知乎是怎麼處理的呢?一方面,肯定是要加強監管機制,塑造和維護平台優質內容的產出,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另一方面,則是要將營銷內容和平台特質結合起來,做出即使是廣告營銷,用戶也會點進來看的效果,例如「這裡是廣告」欄目的推出就是知乎在原生廣告方面的嘗試,並且獲得了一眾網友的廣泛好評。

可以看到,知乎的原生廣告有這兩個特點——「硬廣軟投」「把廣告文章當成文學創作」。前者明確告知讀者,這裡是商業性內容,顯得直白卻有誠意。有了底線,知乎也就不怕受到質疑。後者則以廣告的名義,進行創作。相較於純信息流式的廣告,更加精緻,也更具可讀性,將內容的藝術性、可讀性與其商業屬性並重。

基於自身的平台定位將廣告內容做出內容上的創新,面向6000W+的用戶,知乎在流量變現上正在做出積極的探索和嘗試,這對於想借知乎平台推廣自身的品牌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啟發和機會。

說起知乎營銷的成功案例,kindle最有發言權。它是知乎兩年半前開始做廣告的第一位廣告主,也是投放次數最多的廣告主,從2014年開始,從展示廣告到原生廣告投放10餘波廣告,很多用戶通過知乎知道了Kindle,關於購買決策和如何使用的問答增多,關注人數增長了14倍,站內總問答數增加了3倍,總評論數提升了5倍,贊同數提升了9倍多。

再比如騰訊旗下的互聯網借貸產品微粒貸,因瞄準高職高收入人士的敏感區,在知乎上用爭議性話題「朋友問你借錢,借還是不借」開啟討論,再以「如何優雅地拒絕別人借錢」的原生文章廣告引爆話題,引出產品優勢。成功完成網路借貸教育。微粒貸的這期原生廣告,得到了超過17%的打開率,甩移動端信息流廣告3-4%的打開率好幾條街。

因此對於品牌和平台而言,過度消費渠道和平台用戶絕對不是明智之選,靠無下限吸引眼球可能短時間內能達到大量曝光,但長遠來看,最後用戶非但不會對該品牌買賬,甚至連平台都會捨棄,兩者得不償失。

那麼品牌該如何做好知乎營銷呢?一道君只想說:提供有價值信息、真實、弱化包裝感、 重視內容本身而非重視大V。以故事傳遞品牌理念,通過專業技術知識的深度長文做原生廣告,通過問答與用戶產生互動,最終將其轉化為忠誠用戶,形成品牌自己的消費者陣營。

寫在最後:一道君相信,不僅僅是知乎一個平台,將平台特質和營銷內容結合在一起的原生化廣告一定會是品牌營銷的大勢所趨。


嚇得我都想改昵稱了,可想了很久沒捨得改,糾結啊,(一個標準的 路飛迷捨不得改名字)

但是能統計出一人能分式244角也是醉了。

直到現在都覺得他是個有故事的人, 他有故事 我有酒,可是卻邀請不到他,不知道他會聊哪個故事,不可否認她紅了,在這個網路年代 就這麼紅了


以後大家盡量用我同學,我朋友,我一哥們來講(bian)述(zao)事實,因為我們都懂

用我的想必你也知道後果了


路飛是以寫故事的方式警醒世人。你把他寫的,當做用第一人稱的小小說看不就好了。路飛寫的很棒很好!


不失為一種諷刺 : )對於這個平台

你們這些自詡大佬的人看啊,我就是這樣胡編亂造,這樣投機取巧,也能被那麼多人贊同


對於第一個問題:所以有些人生經歷看看就好。。。

終生封號?我這種小透明 2333


這裡出多少,我貼吧給你出十倍。


我覺得他只是個沒有惡意的逗比罷了


唉,像我這種吹牛逼的都開匿名了。


大家都清楚,如果編造經歷要被封號,知乎至少少一半人,和八成答案。只要不是惡意營銷,編造經曆本身何錯之有?

編造的標準怎麼界定,誰說話都會有誇大和隱瞞,算不算編造。第一人稱改成第三人稱算不算編造,以後知乎上開頭就是

瀉藥,我同學,我朋友,我親戚,我認識的人如何如何。

這麼編是安全的,起碼有個咪蒙在前面擋著呢


很明顯這是嚴重的問題啊。如果網上也沒有真實,現實也沒有真實(沒幾個人會把幕後真相說給你聽),那麼哪裡有真實呢?


還是那句老話:認真,就輸了!

博大家一笑而已,一笑而過不就得了。

人生嘛,無非是讓別人笑笑,然後偶爾笑笑別人而已。


你怎麼這麼清楚是244個馬甲?


推薦閱讀:

社會學的想像力到底是個啥?
為何法定成年年齡規定為 18 歲?
歐美學術界通過哪些措施來保證大型社會問卷調查的數據質量?誰來監督執行過程及其數據質量、可信度?
對「秀恩愛」的分析
為何不是「八千帥哥上天山」

TAG:社交網路 | 社會學 | 社交問答 | 知天下知乎欄目 | 知乎茶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