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主教世界觀的幾個疑問?

本人是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為什麼使用這種描述,請參見問題評論),請教天主教徒幾個關於天主教世界觀的疑惑。

之所以請天主教徒回答,是因為天主教的神學觀點比較系統,畢竟有教理大全嘛(笑)。

1. 在天主教看來,天主創造的世界和當代科學所認知的世界是什麼關係?(包含?重疊?平行?)例如,當代科學認為宇宙的演化包括大爆炸、暴漲、膨脹等各個階段,當然這個理論也有可能隨著科學發展進行修補。對於這種認知模式及其對世界的解釋,天主教神學或者說天主教徒的觀點是怎樣的?或者,天主教所認知的天主所創造的「世界」,與物理學所認知的「世界」是同一個世界嗎?

2. 天主教是如何看待「不信仰天主」的人群的「不信仰」這一事實的? 天主教是認為這些人「本可以信仰,但是未能信仰」,還是「很遺憾他們未能信仰天主」;換一個問法:天主教認為人的自然狀態是「信仰天主」還是「不信仰天主」;或者再換一個問法,假如一個不信仰天主的人後來轉為信仰天主,在天主教看來是「不信天主是一種缺失」還是「信仰天主是一種獲得」?(註:起初題主的表述不清晰,請參見問題編輯日誌)

3. 天主教對於「天主創造世界」與「人們應當信仰天主」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看待的?是否存在一個「人們應當信仰天主」的原因(因為「神創造世界」?因為「信仰天主可以獲得『永恆的生命』」 ?)

一點補充,我本人對天主教比較有好感,如果題目描述中有冒犯之處,或者描述中與天主教用詞有不符合之處,請指出並多包涵。


卸腰

首先,我必須提醒你的是,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喬治勒梅特是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畢業的,而且是一位優秀的天主教神父。當他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時候,持反對意見的恰巧是一些認為此理論荒謬的無神論者。

其次,天主教會對其他信仰以及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持一種包容態度。具體請參考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所發布的文獻。

而究竟是否空一格的問題,具體請參考我最後的描述。

最後,天主教會認為人類救世主耶穌基督藉著他的犧牲拯救人類,而耶穌基督是三位一體系統中不可分離,不可替換的一部分(具體請參考尼西亞信經)。以及他擁有神性和人性(具體請參考加采東信經)。在基督教的理論中,任何人都有原罪,除了耶穌基督和聖母瑪利亞(天主教會有聖母無染原罪這一教義),而在人們信仰天主的過程中,就是在救贖自己。

在追求信德和救贖的過程中,所有人都一樣,沒有什麼空一格之說。

補充一點,天主教會沒有」上帝」以及」教皇」這一說,天主教會對應的說法是」天主」和」教宗」


1.同一個世界。

大爆炸理論:

自行了解喬治·勒梅特,這個問題已經反覆過無數遍了,此處不再贅述。

(包括無神論學者認為這是「神棍的把戲」的批判及其立場——宇宙的無始無終觀點。)

需知:

1215年第四次拉特朗大公會議(Council of Lateran IV)宣布如下信理:

de nihil condidit:從虛無中創世。

ab initio temporis:創世有時間的起點。

1277年,巴黎主教(同時也是當時巴黎大學的校長)étienne Tempier宣布認為宇宙無始無終屬於異端信仰。當然這一決定的背後來源於13世紀教會內部的思潮爭端:真理應當建立於理性還是信仰?如果世界有肇始,如何用理性來證明?以及由此衍生的,創造如何自證的問題。能否認為創造和有限的宇宙各不相同?

實際上21世紀的題主所想到的問題,13世紀的人們早就提出過了。

「如果世界有肇始,如何用理性來證明?」7個世紀以後,喬治·勒梅特和伽莫夫分別解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得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用理性來尋找信仰的開端。當然,如果把時間取對數,用lnt來表徵時間,奇點似乎又是無窮了呢~畢竟這還涉及到對時間t的感知的對數模型問題。

那麼其他的問題呢?又有誰知道是不是還需要等7個世紀我們才能得到答案?

天主教會並不是要把每個人培養成天文學家、數學家或者哲學家,許多內容都留給了相應的專業人士去探討——相反我們在自信的誓反教徒(尤其是基要派的朋友們)身上往往能夠看到他們身兼數職,敲敲他們腦殼,內中渾厚的迴響就能輕而易舉地回答關於偉大的創造的問題,好像他們真的身臨其境,親身觀摩了創造過程似的。

那麼宇宙如何暴漲?光子如何飛梭?

然而對於平信徒來說,答案恐怕是: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的確不知道。

(狂熱理性分子/無神論者跳出來說,不!理性告訴你宇宙是這樣的!哼,愚昧的神棍們,教會就是用宗教來麻痹你們,讓你們無知!然而十三世紀的理性還告訴你宇宙是無窮的呢~當然,他們還得等三四個世紀以後,納皮爾發明了對數工具,才有資格這麼說。這麼看來狂熱理性分子似乎和基要派的朋友們真是旗鼓相當的對手——你要請他們把廣義相對論方程解釋一番,他們恐怕直接跳到新聞媒體概括的結論部分了——活了幾十年,一碰到宗教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似的條件反射地拎出大爆炸理論來,我很想問一句:您老真的見過廣義相對論方程的形式?)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住口!孔老夫子是我們中華無神論五千年傳統的偉大人物,你們洋教不許引用他的話!)

1951年,時任教宗庇護十二世認為勒梅特神父的大爆炸理論,為天主教信理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科學支持。然而謙虛的勒梅特神父和教宗的科學顧問丹尼爾·奧康內爾建議教宗還是不要當眾宣布如此言論——畢竟還只是理論。神父建議教宗還是在宇宙學的問題上三緘其口,不要將信仰和科學混為一談。可敬者教宗庇護十二世採納了這位神父科學家的建議。神父晚年轉入計算機領域——是的,1958年他就接觸了Burroughs E 101,並對計算機語言和編程投入了非常大的興趣。神父於1966年安息主懷,在臨終前不久,他得知了宇宙背景輻射的發現——這無疑是對他理論的一大支撐。

我想,勒梅特神父和教宗庇護十二世已經充分表現了一個天主教徒如何看待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問題。他們二人都體現了一個天主教徒應有的風範,並且愈顯主榮。

(不!舊約上明明寫著第一天……第二天……一直到第七天!你算老幾?什麼時候輪到你一個外教無神論者跑來解經?)

那麼回過頭來看12世紀第四次拉特朗大公會議的決議,我只能說:Magnificat

(你這神棍滿口胡言亂語,這明明就是歪打正著!可是憑什麼它就是打著了呢?嗯?)

2.他們只是還沒有信而已。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文獻

《教會憲章》(Constitutio Dogmatica De Ecclesia, "Lumen Gentium", LG)

第二章 論天主的子民

16 論非基督徒

那些尚未接受福音的人,則由各種方式走向天主的子民(參閱聖多瑪斯《神學大全》第三冊,8題3節1項)。其中首推那曾經領到盟約和承諾的(以色列)民族,按血統基督就是從此出生(參閱羅:九,4-5)。這一蒙選的民族,為了他們的祖宗,也是極可愛的,因為天主對自己的恩賜和選擇並無翻悔(參閱羅:十一,28-29)。可是,天主救人的計劃,也包括著那些承認造物主的人,其中首推回教徒:他們自稱具有亞巴郎的信仰,同我們一樣地欽祟惟一的、仁慈的、末日將要審判人類的天主。至於那些在幽暗和偶像中尋找未識之神的人們,天主離他們也不遠,因為賞給眾人生命、呼吸和一切的仍是天主(參閱宗:十七,25-28),而且救世者願意人人都得救(參閱弟前:二,4)。原來那些非因自己的過失,而不知道基督的福音及其教會的人,卻誠心尋求天主,並按照良心的指示,在天主聖寵的感召下,實行天主的聖意,他們是可以得到永生的(參閱聖職部給波士頓總主教之復函:《信條全集》3869-72條)。還有一些人,非因自已的過失,尚未認識天主,卻不無天主聖寵而勉力度著正直的生活,天主上智也不會使他們缺少為得救必需的助佑。在他們中所有的任何真善的成分,教會都視之為接受福音的準備(參閱Eusebius Caes., Praeparatio Evangelica, I, 1:《希臘教父集》21卷28欄AB),是天主為光照眾人得到生命而賜與的。不幸多次有人為惡神所騙而神志昏迷,把天主的真理視為虛妄,舍造物主而事奉受造物(參閱羅:一,21及25),或醉生夢死好似天主不存在一樣,陷於失望的絕境。

可能知乎一些和我打交道比較多的朋友們,知道我並不喜歡這一次大公會議。然而LG的這一篇內容基本上完全能夠概括對數種非基督徒的認知——異教徒/不信者等,因此我在這裡把它貼出來。

假如一個人由不信改為信,格子來格子去的,我看了半天也不是太清楚你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恕在下魯鈍,可能是我這個宗教徒的智識有限。那麼我僅就不信改為信的過程回答。我覺得即將到來的四旬期福音就已經回答得很好了:

福音: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

路加福音:十五,1-3,11-32

那時候,稅吏及罪人,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法利塞人及經師竊竊私議,說:「這個人與罪人交往,又同他們吃飯。」

耶穌於是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那小的,向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分家產,分給我吧!父親於是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了。他在那裡荒淫度日,耗盡他的錢財。

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後,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困起來。他去投靠當地一個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里,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

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裡,反要餓死!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裡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吧!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裡去了。

他離的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擁抱他,熱情地親吻他。

兒子向他父親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

他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你們快拿出上等的長袍,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給他穿上鞋,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應吃喝歡宴,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他們就歡宴起來。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裡。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聲音,於是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這是什麼事。

僕人向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長子就發怒,不肯進去。他父親於是出來,勸解他。

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們歡宴;但你這個兒子,同娼妓耗盡了你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反而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

父親給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我們應當歡宴喜樂!

這個比喻增一字太多減一字太少,我覺得沒有什麼需要註解和補充的了。

3.這個問題太宏大,並不是在這裡能夠隨手解決的問題,我建議你單開一題。


天主教會的教義/神學觀點,可以大而化之地稱作「信理」,即當信的道理。

信理有成百上千條,但其權威性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就像法令的權威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一樣。

最高級的信理,是所謂欽定教義,欽定教義的來源有四:

一、聖經的明白啟示

二、教父的一致意見

三、大公會議的正式決議——所謂「若有人條款」,即作為全基督教最高教務會議的大公會議用「若有人說……,這人當受詛咒」格式公布的決議

四、教宗動用宗座無誤權威正式發布的決議。

實際操作中,前兩種其實很不明確,因為聖經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是需要詮釋的,而那些人算教父、教父的哪些意見算正統、教父的正統意見究竟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教父共識,都是要有人來做決定的。因此真正的欽定信理來源其實是公會議或者教宗的正式決定。教宗欽定的信理目前只有一條,即聖母無染原罪。

在欽定信理之下,是「近似信理的意見」,又包括兩類:一類是教會最高當局決定採納,並禁止討論的神學意見,這些意見並不一定就是信理,只是被教會視作「學科基礎共識和公理」,除非有重大理由,並應當輕易懷疑或者就此發生爭論;另一類是教會和神學界的共識,雖然沒有上升到信理程度,但基本沒有異議,且經過充分討論、傳統上就已經被接受。

再次一等,是「可靠意見」,這是主流神學學派和教會日常實踐中採用的觀點,其來有自,理論堅實,當然可以不同意,但反對者應當有堅實的神學和哲學上的理由,而在日常信仰生活中仍按照這些意見進行實踐。相當於學術界的所謂「指南」「共識」,隨意反對即使不被認為是錯誤,至少也會被認為是冒失、不可靠的。

再次一等是「一般意見」,就是神學界相對成熟的觀點,當然可以爭論,但作為普通信徒,選擇信賴這些意見是比較穩妥的。

最後是單純的神學意見,接不接受隨意,不過作為對相關領域沒什麼深入了解或強烈個人見解的人,採用這些意見比較省事罷了。

那麼關於宇宙論的欽定信理和權威意見,其實都是形而上學的問題,基本是不可證偽的。比如天主創造世界、天主是世界存在的原因、天主的不間斷的照顧是世界延續的根本原因、天主可以直接干預世界因而存在奇蹟和神跡等等。

但對於人類所經驗的物質世界,除開認為其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動力是天主的創造以外,我印象中沒有什麼欽定信理或者權威意見。因此現代科學的宇宙論,包括演化論,在天主教看來都是可以接受的。只需要在原有論述之上承認天主的存在和創造這樣的形而上學的、先驗的規定就可以了。比如「天主自空無中創造了世界,這一創造的過程,其可見的、物質的方面,就我們人類現有知識看來,表現為大爆照」「天主創造了萬物和人類,並賦予人類靈魂,人的物質方面的存在,其創造過程目前看來變現為物種演化,其形而上的、非物質的靈魂部分由天主直接創造並分別賦予人類」這樣就可以了。

關於人的不信,我試著就我記憶中的知識加以回答。一般的,人作為創造物,並不必然地信仰天主。元祖亞當的背叛就是人的自由意志自行選擇不信的結果。因此我們並不認為人當然地會信仰天主。其次,信仰可以看做對於存在者的超越經驗的確定和認識,原罪發生之後,整個物質世界全面喪失與天主的親密關係,因此陷入本性受損的狀態,作為物質世界一員的人類,與天主無法再有直接聯繫,因此人的不信是很正常的。這種本性受損甚至到了這種地步:就人的受損本性而言,我們不僅不會主動信仰天主,反而會主動拒絕、否認天主。因此耶穌的死與復活修復了這種聯繫,使救恩進入世界而令我們有恢復完美本性的可能。我們人類自己無法確定某一時刻這種本性是否恢復,但如果我們選擇相信,則說明我們在某一時刻因為天恩恢復了原始本性,並在這種本性中回應了天主的召喚,因此發生信仰並有機會保持它。所以不信者不過是「運氣不好,沒能抓住機會脫離這可悲的狀態」罷了,而信仰者也不過是曾經把握住了機會,但這種信仰也仍然可能因為我們之後的犯罪而喪失。不信者我們為之遺憾,信仰者也不過戰戰兢兢。


不請自來真是抱歉。

咱算半個信基督教新教的,稍微接觸過天主教的一點觀點,甚至沒資格說自己是個基督徒,只在我的立場給題主基於一個普通教徒觀念的答案,希望題主多多包涵。

先說一點,我認為天主教和中國範圍內被稱作基督教的新教(很多信仰純正的家庭教會也算),本質上都信同一個神,只是彼此理論不同,西方國家很多把這些稱作同屬基督教的「教派」,所以我也斗膽回答這個問題。

加粗:這個答案真的不討論艱澀的神學/科學概念及原理,只是給出自己對問題的認識。排版實在不好做,抱歉+1。。

1. (1)我的印象里,無論是天主教或是新教,都不曾把「神創造的世界」和「當代科學認知的世界」割裂開來,從來都是一個概念,神創造了包括我們所處空間和時間以及其中的宇宙,而人類發展出科學,發展到現在也是去認識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無論是好是壞)。從另外一個角度,如果概念割裂,過去和現在那麼多爭論基督教與科學相關內容也沒意義了。

(2)這個問題我認為實際是教徒對於大爆炸理論的理解。對大爆炸理論,無論教徒都非教徒,其實對一般人可能就聽說過名字而已。我也不跟物理系扯什麼關係,但以前因為課程稍微有點關係去了解了一下,包括之前的我在內一般人對大爆炸的理解可能是這樣(如果不是還請原諒。。),宇宙開始於一個奇點,然後爆炸後宇宙從無序狀態慢慢變到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狀態,但其實沒有說的那麼淺顯易懂的。我稍微了解的大爆炸理論是這樣(物理系大佬們坐下,別拿那把四十米長大刀,消消氣。。- -!!),在大爆炸前已經存在容納奇點的空間,但沒有時間概念,奇點因為未知的推動力發生急劇變化,這才開始宇宙的時間,在奇點爆炸的一瞬間及其後的一段時間(實際上對我們很長)宇宙處於高度有序的狀態(熵值很高),因為時間推動宇宙開始變化,熵值逐漸降低,到我們這個時候實際上宇宙可能已經相當無序了。。說可能,還有一點就是,因為許多星體離我們很遠(甚至可能用幾千萬光年來計算),星體發光產生的光子到達我們所在的星球所需要的時間很可能長達幾千萬年,我們觀測的宇宙和實際的宇宙實際上是不對等的。。。

跑題了跑題了。。。根據這個分欄開頭我對大爆炸的大概描述,實際上這個空間之前很可能還存在來源,這個來源對我們來說是存在實體,對我們有影響力的神,對無神論者(真正)可能是上位的存在或者就是自然形成,就是這樣。

(3)參見(1)。

2. 我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正好看了某JF在某個問題下的答案,稍微看到了問題里的另外一個觀點。就我和身邊的人的觀點是,未信的人「本可以信仰」,並且信仰最終會得到回報(非單以回報為目的)。這也是我接觸到的新教的普遍觀點。正因為有這個觀點,我們本著自己的信仰是有傳教的目的與必要的,所以對很多事情可能和教會外的人認知不同,就我個人來說,在知乎這個大環境下已經儘力去理解對方的想法。有些人可能因為自身素質不足而在表達自己的信仰時出現可能物理傷害或者精神傷害非信徒的情況,有些知乎er也拿這個說事,我只說。。。拿某些個體或群體去代表整體真的不太好吧。。至於另外一個觀點(我暫且理解為「有些人天生沒有信仰的資格」,此處敘述無貶義),我見過有另外教派的理論,但是個人是不認同的。

3. (1)我持的觀點是,無論是天主教還是新教,「神創造世界」和「人們應當信仰上帝」(理論上)都是正確的並且非常核心的信仰內容之一。至於兩者有什麼關係。。人們信仰上帝的內容,自然包括神創造世界這一點,但不止如此,看(2)。

(2)說實話這個問題戳到不少基督徒的信仰核心,包括我自己在內。很多人說是基督徒,實際上不是信基督,只是信自己而已。這種情況把佛教,伊斯蘭教,很多其他宗教帶入情況也一樣,平日把自己應當信仰的對象放在一邊去追求自己的慾望想追求的一切,只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想起祂求祂幫助,這實際上是很自私自利的做法,按聖經的標準就是比非基督徒更惡,只是作為人就是能做出這樣的事。對其他有實體的人尚且如此,對神更是如此,也就無所謂什麼信神了。自己也包括在內,慚愧之至。

抱歉,有點情緒化了。就理由來說,很多人信基督教的目的確實是「得永遠的生命」,但是許多教徒可能也理解不了「永遠的生命」是什麼,只認為是「永生」。。。這點在農村基督教為甚,大城市的我不太了解。關於這個話題,各種神學研究者的書恐怕可以壘出一個圖書館,只是我沒有拜讀任何一本,有點慚愧,但知道信仰核心的核心應該在那一位特定的神並去追隨他的愛,遵守神的教訓,不在於神創造了世界,也不在於信仰能帶給我們什麼。

不知道題主對這個回答是什麼感覺,就我自己來說都有點主觀色彩,或許有毛病也沒法很好修正,包括看到這篇答案的,輕噴,拜託了。。。


推薦閱讀:

傳教士怎麼看待太平天國?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時,皇權與教權的鬥爭是怎樣的?
中世紀天主教會擁有大量的土地,請問大量的教會土地是如何失去的,從教會所有變成私人所有?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承認聖體的部分基督新教中)的聖體(也叫聖髑,聖徒的屍體或部分)是怎麼回事?

TAG:世界觀 | 天主教 | 宗教 | 神學 |